孫浩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本文隨機抽取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曾發(fā)生過運動損傷的100名羽毛球專項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在對羽毛球專項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中,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及數理統(tǒng)計法,對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知網、數據庫以及相關期刊等,來研究本次課題,借鑒前人總結出造成羽毛球常見的運動損傷的各種因素,進而尋找出相應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為本次課題尋找更為真實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3)數理統(tǒng)計法。
本文運用EXCEL表格對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1)損傷部位(表 1)。
通過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調查數據顯示出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腳踝是運動損傷經常發(fā)生的部位,其次是膝蓋和手腕,調查結果如表1。
表1 羽毛球運動損傷調查結果情況(N=100)
從表1來看,腳踝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比例占46%;其次選擇膝蓋的被調查者占了41%,手腕和腰部也是經常受傷的部位,肩部、腿部、手臂等其他部位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損傷部位為頸部的占比最少,為6%。
(2)損傷性質。
經過對問卷數據的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76%的學生選擇了扭傷,55%的學生選擇了拉傷,擦傷和挫傷分別占了28%和15%,只有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骨折和脫臼,有4%的學生也選擇了其它選項,調查結果分別是半月板撕裂和慢性傷,具體數據如下圖1:
通過對土壩溢洪道部分溫度應力模擬得出一些結果,并與雅庫特Khorobut流域灌溉系統(tǒng)工作進水段的實際觀測結果進行了比較。Zhang[2]詳細介紹了排水系統(tǒng)長期現(xiàn)場觀測的詳細情況。
圖1 運動損傷傷情主要性質調查結果
多選題:您曾受過的運動損傷傷情的主要性質是( )
表2顯示,準備活動不夠充分是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造成運動損傷最主要的原因,所占比例為59%,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是次要原因,所占比例55%。其次為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運動強度和負荷過大、運動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自身身體素質較差、運動裝備不合適以及場地不規(guī)范。
表2 羽毛球運動中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調查結果(N=100)
(1)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
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是引起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在調查中所占比例49%。因為羽毛球運動正向著“快速,全面和特點突出”方向發(fā)展,所以要求專項班的學生技術動作必須規(guī)范。同時,初學者必須在專項教師和教練員的指導下,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學習和鞏固,來提升自身羽毛球的技術動作。但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聽從老師和教練的指導,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在擊球時,由于擊球動作不對和變形、擊球點不準確以及移動步伐錯誤,很容易造成手臂手腕、肩部以及踝關節(jié)的損傷。
(2)準備活動不充分。
在各項體育運動中,準備活動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充足的準備活動能打開血管,使肌肉血流增加,可改善肌肉黏滯性及活動范圍,進而肌腱、韌帶和其他結締組織的伸展性也隨之提升,使肌肉更有彈性,更靈活,有效預防做爆發(fā)運動所造成的肌肉撕裂,減少肌肉酸痛以及受傷的機會。并且能夠提升機體的有氧代謝能力,降低運動過程中血乳酸的產生。準備活動的強度應在最大攝氧量的45%,持續(xù)時間為10-30min最佳,充足的準備活動更有利于人體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準備活動不夠充分,肌肉的收縮程度降低,心肺功能沒有得到良好的調動,尤其是在羽毛球各種跳躍、下蹲、轉身中,伴隨著身體的運動,各個部位都需要承受較大的力量負荷,此時很容易造成膝蓋、腳踝等部位的運動損傷。
(3)運動強度和負荷過大。
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過大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因素之一,在調查中有29%的被調查者,由于沒有控制好運動強度和負荷從而造成了運動損傷。機體所能承受的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是有一定上限的,如果一次運動超出了機體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造成運動損傷的幾率大大增加。在羽毛球運動中,技術動作以及各關節(jié)活動軌跡大致相同,因此進行運動時間較長,單個技術重復次數過多。例如,羽毛球的后場跳殺以及后場快速搶網等動作,一旦重復過多,則會造成肩部、手腕和膝蓋運動損傷。
(4)運動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
另外,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參與者曾發(fā)生過的運動損傷都是在注意力不夠集中情況下發(fā)生的,羽毛球球速較快,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損傷,在雙打項目中,攻防轉換較快,因此要求運動員和參與者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從而快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和判斷。當人體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大腦神經中樞以及身上各部位肌肉和關節(jié)處于放松狀態(tài),一旦松弛,短時間內很難做出較快的動員,應對對手的擊球,沒有辦法很好地運用肌肉力量來回球,此時身體形態(tài)的忽然轉變極易造成關節(jié)損傷和肌肉的拉傷,也可能會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5)場地不規(guī)范。
羽毛球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參與人數較多,運動員需要在場地上進行各種跑、跳、轉身甚至出現(xiàn)“魚躍”等動作,因此對羽毛球場地要求也比較苛刻。如果羽毛球場地出現(xiàn)不平整、較滑、過硬等現(xiàn)象,極容易造成運動員膝蓋以及腳踝等部位的損傷;其次,場地與場地之間需要有較大的活動的空間,因為運動員在快速移動下?lián)羟?,因為身體的慣性,重心可能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如果兩片場地沒有足夠的間隔距離,很容易出現(xiàn)其他場地運動員揮拍的誤傷和撞傷。
(6)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
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是運動員或者體育運動愛好者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在本次調查中,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占比最多,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在比賽或者訓練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本次調查中,有15%的被調查者選擇在運動損傷康復后立即參與運動,沒有較好的自我防護意識。
(7)自身身體素質較差。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運動,有短時間的爆發(fā),長時間地對抗,以及快速的反應,這就要求運動參與者有著較好的身體素質。部分專項班的學生,身體的靈敏度和柔韌性較差,因此在比賽或者訓練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扭傷、拉傷。在羽毛球單打項目中,極其考驗運動員的心肺能力;運動員或者項目參與者自身沒有良好的有氧運動能力,會造成呼吸困難、腳步沉重和反應遲鈍等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引起運動損傷。
(8)運動裝備不合適。
運動裝備、訓練服乃至鞋子不合適都會增加訓練時受傷的風險。是造成運動損傷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選擇良好合適的運動裝備,也能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例如,球鞋不合腳,會引起機體不適,降低運動時的契合度以及注意力,造成腳踝以及足部的損傷,羽毛球拍太重,在擊球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肩關節(jié)和手腕的損傷。所以在參加羽毛球運動之前,一定要試一試你的裝備是否合適,如果它不合適,就找一個合適的。
踝關節(jié)在運動的時候也是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主要可能是運動力度過大,或者運動時間過長,還有就是運動時姿勢不正,都可能會誘發(fā)踝關節(jié)損傷。在進行羽毛球運動過程中,短時間的爆發(fā)以及快速制動都是以踝關節(jié)力量為基礎,不間斷的急停和快速移動對踝關節(jié)的沖擊力較大,在起跳擊球后以及快速上網擊球動作中,踝關節(jié)沒有得到良好的緩沖,從而造成局部負擔過重。造成踝關節(jié)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踝關節(jié)力量不足,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
預防措施:針對踝關節(jié)力量較弱的學生,教練員加強該類學生腳踝力量的練習,并控制好練習的強度和負荷,避免造成機體疲勞和不必要的損傷;在運動開始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在運動中注意踝關節(jié)的緩沖,切忌帶傷參訓,比賽和訓練時注意力要集中,使身體保持在一個運動的最佳狀態(tài)。
膝蓋在羽毛球運動中,屬于支撐作用,但伴隨著腳步的不停轉換,膝蓋也需要不停的承受牽張力,尤其是在跳躍擊球后,落地方式不正確或者落地姿勢不佳,是造成膝蓋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腿部肌肉力量的不足,也是造成膝蓋運動損傷的一個原因。
預防措施:在運動開始以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無論是下蹲,還是轉體、壓腿、跳躍等熱身動作,必須保證熱身動作的到位;在運動過程中,合理安排本次運動的強度和負荷,防止疲勞運動。在搶點擊球時,注意膝蓋的位置,盡量不要讓膝蓋超過腳尖。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戴個護膝,注意保護一下膝關節(jié)就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有時候運動損傷是難以避免的,一旦出現(xiàn)損傷還是需要積極的進行對癥治療。尤其是對于膝關節(jié)出現(xiàn)損傷,比如說,韌帶完全撕裂、半月板3度損傷以后的病人,就有必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的。可以進行韌帶的修復重建、半月板的修剪成形或者是縫合手術治療來恢復后期病人正常功能。在運動之前需要先熱身,適當地進行活動鍛煉,并且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避免過度的劇烈的運動,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膝關節(jié)的損傷。
手腕在羽毛球項目運動中使用的也較為頻繁,網前的搓、放、勾、推;中場的挑、擋;以及后場的劈吊、點殺,高遠球等技術動作都需要手腕的參與。一些技術動作需要手腕的快速外展和制動,如果動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受三角軟骨的損傷。
預防措施:加強手腕手臂的力量,注意局部負荷。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適當加強手腕的柔韌性訓練,教練員應該不斷強化學生的技術動作,減少和防止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同時佩戴護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手腕。
羽毛球運動中最常見的腰部運動損傷為腰肌勞損,在本次調查中有28%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腰部的損傷。后場的各項技術動作,大力扣殺,后仰擊球等都需要腰部參與。由于腰部各方位的動作幅度角度大、變向速度快、緊急制動多,所以運動損傷情況也比較常發(fā),腰部經常超出活動范圍以及核心力量差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
預防措施:無論何種體育運動,在正式開始前均應對脊椎、四肢進行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慢到快的準備活動,以腰部充分活動、四肢關節(jié)靈活為度;其次,在體育運動中,應合理安排腰部運動量,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并在運動中有一定時間的間歇,以避免腰部過度疲勞;第三,注意運動姿勢。所有體育運動均涉及脊柱的姿勢是否正確。尤其應注意的是體育運動中的腰部狀態(tài),應盡力保持其自然體位。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控制腰部的活動范圍,盡量避免過多的大幅度變向以及快速制動。有必要加強腰腹的核心力量訓練,加強腰部的柔韌性,切忌帶傷上場比賽和訓練,運動結束后適當放松和拉伸,都可以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如果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腰部的損傷應及時、正確治療,且在腰傷未愈的情況下切不可繼續(xù)訓練,以免反復損傷,遷延難愈。
肩袖關節(jié)在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在羽毛球運動中更顯突出,只要有揮拍動作,就會有肩袖關節(jié)的參與,因此在本次的調查中,肩關節(jié)的損傷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由于揮拍次數較為頻繁,肩袖關節(jié)就要承受反復的摩擦和牽張,從而造成了運動損傷。
預防措施:充足的準備活動必不可少,在做準備活動中加強肩袖關節(jié)的運動,適當提升肩部力量,注重拉伸和放松,合理安排運動強度以及運動時間,注重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通過以上措施可以預防肩部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平常進行羽毛球訓練和比賽時,不僅要追求羽毛球技巧,減少肩關節(jié)的勞損,也要做好基本身體素質的訓練,多進行綜合的體育鍛煉,勞逸結合。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大眾化、專項化,更多的學生選擇羽毛球項目,運動損傷接踵而來,如何在運動和訓練過程中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成為了羽毛球專項班的學生最關注的問題。本次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對100名羽毛球專項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羽毛球專項班學生在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腳踝,其次是膝蓋;準備活動不夠充分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自我防護意識不到位。為此提出相應的建議,旨在預防羽毛球專項班學生的運動損傷,提升羽毛球技術能力。
專項班學生應當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在運動過程開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除了慢跑和徒手操等最基礎的熱身活動,還應當適當添加一些步法以及揮拍的練習,使身體保持在最佳運動狀態(tài);在運動過程中,使自身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本次運動強度,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促進運動損傷恢復的相應措施。學校方面應修建標準合格的運動場地,選擇合適的訓練器械,從而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專項班教練應注重規(guī)范和改善學生的技術動作,適當進行一些身體素質的訓練,及時干預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訓練時合理安排訓練量和強度,適當做一些休息調整,運動過程注意控制節(jié)奏,避免超負荷運動。有必要向學生傳授一些運動損傷相關知識的積累,使學生掌握科學舒適的運動方法。學校方面應修建適宜的運動場地,選擇合適的訓練器械,從而有效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如若發(fā)生運動損傷應當及時正確的參與治療,并且在運動損傷沒有痊愈時切不可參加日常訓練和比賽,防止受傷部位反復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