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夢燁 李曉娜 麥海珍 馬茹 劉婷
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全球過敏性疾病患者約占總?cè)丝诘?0%~40%,兒童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比成人高,該類疾病已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主要非感染性疾?。?-2]。過敏性疾病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zhì)量及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給患兒及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經(jīng)濟負擔[3]。既往研究表明,不同年齡段兒童過敏原種類和流行趨勢不同[2]。通過檢測患兒血清中過敏原特異性IgE(sIgE)水平可了解其致敏情況[4-5]。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1428 例學齡前兒童血清sIgE 檢測結(jié)果及過敏原分布特征,為兒童過敏性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提供流行病學依據(jù)。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門診和住院就診的1428 例過敏性疾病學齡前患兒為研究對象,就診時均檢測了過敏原sIgE。其中男872 例、女556 例,年齡3 個月~6 歲,門診就診者998 例、住院者430 例。納入標準:被診斷為變應性鼻炎、變應性結(jié)膜炎、支氣管哮喘、特應性皮炎、濕疹、蕁麻疹或食物過敏并接受了血清sIgE 復查的0~6 歲患兒。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免疫性疾?。òㄗ陨砻庖咝约膊『兔庖呷毕菪约膊。?、惡性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已進行變應原特異性免疫治療者。本研究獲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中大附三醫(yī)倫[2021]02-296-01)?;純杭覍倬橥?。
患兒就診當日采集其靜脈血2 mL,分離血清,采用德國歐蒙醫(yī)學診斷有限公司的吸入性及食入性sIgE 檢測試劑盒(歐蒙印跡法)進行檢測。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檢測和結(jié)果判讀。結(jié)果標準如下,0 級:< 0.35 kUA/L; 1 級: 0.35~0.70 kUA/L;2 級: 0.70~3.50 kUA/L; 3 級: 3.50~17.50 kUA/L;4 級: 17.50~50.00 kUA/L; 5 級: 50.0~100.0 kUA/L;級:>100.0 kUA/L。1~6 級判斷為陽性,≥2 級被認為有臨床意義,≥5 級為高度過敏。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螨組合(屋塵螨、粉塵螨)、霉菌組合(點青霉、分枝孢霉、煙曲霉及交鏈霉)、蟑螂、動物毛發(fā)(貓毛、狗毛)、草花粉組合(艾蒿、普通豚草、葎草)及樹花粉組合(柳樹、楊樹及榆樹) ;食入性過敏原包括牛奶、雞蛋白、海鮮組合(鱈魚/龍蝦/扇貝)、牛肉/羊肉、花生、黃豆。將兒童按年齡段分為<1 歲組、1~3 歲、4~6 歲組。按sIgE 檢測結(jié)果分為:單一過敏(1 種sIgE 陽性)、雙重混合過敏(2 種sIgE 陽性)、多重混合過敏(3種及以上sIgE 陽性)。
采用SPSS 26.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性別患兒吸入性及食入性過敏原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 4.592、P < 0.05,χ2= 5.923、P < 0.05)。吸入性過敏原以塵螨組合的sIgE 陽性率最高,達到29.8%,男性患兒較女性患兒易感(P < 0.05);其次為動物毛發(fā)、霉菌組合、蟑螂、草花粉組合及樹花粉組合,不同性別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 0.05)。食入性過敏原以牛奶、雞蛋白及海鮮為主,其中對于牛奶,男性患兒較女性患兒易感(P < 0.01),雞蛋白、海鮮組合、牛肉/羊肉、花生、大豆不同性別的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患兒過敏原陽性分布情況[例(%)]
塵螨組合、動物皮毛、霉菌組合的sIgE 陽性率隨患兒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P 均< 0.05);蟑螂、草花粉組合、樹花粉組合的sIgE 陽性率在不同年齡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 0.05)。牛奶、雞蛋白的sIgE 陽性率隨患兒年齡增長呈降低趨勢(P 均< 0.05),海鮮的sIgE 陽性率隨患兒年齡增長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P < 0.05)。年齡<1 歲的嬰兒過敏原主要為牛奶、雞蛋白等食入性過敏原,牛奶和(或)雞蛋sIgE 陽性者占同年齡患兒的61.2%,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食入過敏原的sIgE 陽性率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塵螨組合、動物毛發(fā)等吸入性過敏原。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段患兒過敏原陽性分布情況 [例(%)]
不同年齡階段均以混合過敏為主,<1 歲組混合過敏患兒占38.8%,1~3 歲組混合過敏患兒占43.6%,4~6 歲組混合過敏患兒占47.1%,多重混合過敏隨患兒年齡的增長呈增長趨勢。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段患兒混合過敏分布情況[例(%)]
分析患兒食入性過敏源前3 位和吸入性過敏原前4 位的致敏等級分布情況。塵螨組合致敏時,患兒易發(fā)生高度過敏,5 級及6 級占比為18.1%;其次是動物毛發(fā);再次為霉菌組合、蟑螂、草花粉組合和樹花粉組合,其致敏等級以1 級及2 級為主。食入性過敏原主要為牛奶、雞蛋白,致敏等級多以 1、2 級為主;其次為海鮮組合,致敏等級比較分散,輕度及高度同時存在,5 級及6 級占比為33.7%;再次為牛肉/羊肉、花生、大豆。見表4。
表4 患兒常見過敏原致敏等級分布情況[例(%)]
兒童免疫系統(tǒng)不成熟,易患過敏性疾病。世界變態(tài)反應組織(WAO)推薦的過敏性疾病治療方法中,回避過敏原及宣教是最基礎的方法[6-8]。因此,盡早明確過敏原有助于患兒及其家屬盡可能地避免接觸這類過敏原,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及減輕過敏癥狀[2,9]。IgE 可引發(fā)Ⅰ型過敏反應,通過檢測患兒血清sIgE 可明確致敏原[4]。sIgE 檢測不僅操作簡便、安全性高,而且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被廣泛用于過敏性疾病的診治。
本研究顯示,在本院就診的學齡前兒童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前4 位為塵螨組合、動物毛發(fā)、霉菌組合及蟑螂,其中塵螨組合居首位,與既往報道相符[10-12]。食入性過敏原陽性率前3 位為牛奶、雞蛋白及海鮮組合,其次為牛羊肉、花生、大豆,與國內(nèi)多數(shù)報道基本相同[13-15]。食入性過敏原的致敏等級以1 級及2 級為主。塵螨組合的sIgE 陽性率高達29.8%,其中男孩高于女孩,另外霉菌組合的sIgE 陽性率為6.0%、蟑螂的sIgE 陽性率為2.4%,這可能與沿海地區(qū)常年溫暖潮濕,適宜塵螨、霉菌及蟑螂生長有關(guān)。本研究中草花粉組合及樹花粉組合的sIgE 陽性率不高,提示草花粉及樹花粉并非本地區(qū)的主要過敏原。
本研究顯示,不同年齡段兒童過敏原的類型和sIgE 陽性率不同。年齡<1 歲患兒主要以牛奶、雞蛋白等食物過敏為主,與任曲等[16]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嬰兒消化系統(tǒng)及免疫功能發(fā)育不成熟,未完全建立腸道菌群,腸道黏膜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各種食物性過敏原容易通過腸黏膜進入血液而引起過敏癥狀[6]。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自主活動范圍增大,接觸各種過敏原的機會增加,暴露時間延長,食物性過敏原的sIgE 陽性率呈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塵螨組合、動物毛發(fā)等吸入性過敏原,這與其他研究的結(jié)果相近[17]。
另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塵螨組合的致敏等級5 級及6 級占比達18.1%,男性患兒易感,提示本組患兒對塵螨組合過敏時易出現(xiàn)臨床癥狀,產(chǎn)生高滴度的特異性抗體。本組患兒食入性過敏原以牛奶、雞蛋白及海鮮為主,男性患兒對牛奶的易感性高于女性患兒,海鮮的致敏等級5 級及6 級占比1/3 以上,可能與本市屬于沿海城市,海產(chǎn)品豐富,兒童進食較多海鮮等因素有關(guān)。另外,本組患兒動物毛發(fā)的sIgE 陽性率僅次于塵螨,高于廈門、山東等地的研究結(jié)果,其原因可能與本地區(qū)年輕人飼養(yǎng)寵物的人數(shù)增多,導致患兒暴露在充滿動物皮毛過敏原環(huán)境中的概率增大有關(guān)[12,14]。盡管動物毛發(fā)在本組患兒中的致敏等級以輕度為主,但仍存在高達5 級及6 級的情況,故需要警惕對動物毛發(fā)高度過敏的患兒的過敏癥狀,同時需采取措施防止輕度過敏患兒進展為重度的可能。
綜上所述,本院學齡前兒童過敏性疾病以混合過敏為主,且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過敏原sIgE 陽性率各有差異。本研究結(jié)果有助于掌握本地區(qū)兒童過敏原的分布特點,為針對性指導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jù)。嬰兒期應注意食物性過敏引起的過敏癥狀,及時規(guī)避易過敏食物,減輕過敏癥狀。幼兒期應注意吸入性過敏原引起的過敏癥狀,減少過敏原暴露的概率,減輕過敏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