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軍,黃 雯,陽誠平,劉 曙
(武鋼資源集團程潮礦業(yè)有限公司,湖北 鄂州 436000)
武鋼資源集團程潮礦業(yè)有限公司從2003年利用自產鐵精礦加工酸性球團,穩(wěn)定生產,保供武鋼。基于環(huán)境保護對高爐爐料結構提出的要求,即逐步提高球團礦入爐比例,同時考慮到堿性球團較酸性球團在冶金性能上的優(yōu)越性,程潮鐵礦在未來有加工堿性球團的必要性。
生產堿性球團要選擇經濟實用的熔劑礦進行堿度調整,要考慮熔劑礦的品質,也要重視礦石的運輸成本,還要從綜合利用上做文章。武鋼資源集團烏龍泉礦業(y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石灰石和白云石兩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因洗礦產生了大量的尾泥,這些尾泥經過壓濾后堆放于尾礦壩。而尾礦的堆存不僅對資源的利用率低,同時對周邊環(huán)境也存在著較大的危害,因此針對尾礦資源化綜合利用研究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與環(huán)境保護均具有重要意義[1]。
目前,已有學者針對碳酸鹽礦物與石英的分離進行了研究[2-4]。此研究想要通過脫泥-浮選工藝回收某礦尾泥中的碳酸鹽礦物,用作堿性球團熔劑,不僅可以解決程潮鐵礦的堿性球團對熔劑的需求,也可以提高烏龍泉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同時增加上下游企業(yè)經濟效益。
試驗所用原料為某尾泥、烏龍泉石灰石(學校實驗室再破碎)、宏華膨潤土以及程潮鐵精礦(高壓輥磨后),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4。宏華膨潤土物理性能見表5,尾泥、石灰石粒度組成見表6,尾泥各粒級下的燒損見表7。
表1 某礦尾泥化學分析 %
表3 程潮鐵精礦化學分析 %
表4 石灰石化學分析 %
表5 宏華膨潤土物理性能指標
表6 原料粒度組成 %
表7 烏龍泉尾泥各粒級下的燒損 %
由表6可知,尾泥粒度較細,-0.074 mm占99.43%,明顯較石灰石粒度細。
由表7可知,尾泥粒度越細,燒損越低,說明細度越小,尾泥中碳酸鹽礦物的含量越少。
采用脫泥-浮選工藝將細粒尾礦用溜槽脫泥,脫泥后的粗顆粒經過浮選,選出目的礦物,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烏龍泉尾泥選別流程
稱取3 kg鐵精礦,加入球團粘結劑,混勻后在Φ800 mm的圓盤造球機(轉速25 r/min)上進行造球試驗。
生球性能檢測為檢測直徑10~12 mm的生球的落下強度、抗壓強度和爆裂溫度。隨機選擇10個合格生球,從0.5 m高度垂直落下至10 mm厚的鋼板上,以確定生球的落下強度;在天平秤上用平鏟按壓測試隨機選擇的10個合格生球的抗壓強度;在SCQ-50生球爆裂溫度測定裝置上測試隨機選擇的50個合格生球的爆裂溫度。
根據(jù)酸性球團確定的造球工藝條件,用處理后的尾泥做熔劑,制備堿性球團。對比酸性球團和堿性球團的生球性能(落下強度、抗壓強度和爆裂溫度)和成品球性能(抗壓強度、低溫還原粉化率和低溫還原膨脹率)。
將直徑為10~12.5 mm的合格生球置于105 ℃的烘箱中烘2 h,然后在臥式管狀電爐中進行預熱、焙燒試驗。預熱溫度950 ℃,預熱時間15 min,焙燒溫度1 250 ℃,焙燒時間20 min,然后在智能球團壓力機上檢測焙燒球的抗壓強度。
烏龍泉尾泥經過脫泥-浮選工藝處理后的結果見表8。
表8 烏龍泉尾泥處理結果 %
由表8可知,精礦CaO品位提升了8.85%,MgO品位提升了13.97%,精礦中碳酸鹽礦物含量較尾泥原礦增加。
3.2.1 水分對生球性能的影響
用程潮鐵精礦做水分試驗,添加2%宏華膨潤土,造球時間14 min,結果見圖2。
圖2 水分對生球性能影響試驗結果
由圖2可知,水分從6.0%增至7.5%,生球的落下強度和抗壓強度均上升;水分從7.5%增至8.0%,生球的落下強度繼續(xù)上升,抗壓強度下降;隨著水分的增加,生球爆裂溫度由560 ℃降至410 ℃。同時,實驗室造球水分過高時,容易造成粘料,因此確定造球水分在7.5%。
3.2.2 造球時間對生球性能的影響
用程潮鐵精礦做造球時間試驗,添加2%宏華膨潤土,水分7.5%,結果見圖3。
圖3 造球時間對生球性能影響試驗結果
由圖3可知,隨著造球時間的增加,生球的落下強度和抗壓強度均上升,爆裂溫度下降。滿足生球質量要求的造球時間為16 min。
3.2.3 膨潤土用量對生球性能的影響
用程潮鐵精礦做膨潤土用量試驗,水分7.5%,造球時間16 min,結果見圖4。
圖4 膨潤土用量生球性能影響試驗結果
由圖4可知,膨潤土用量從1.0%增至2.0%,生球的落下強度、抗壓強度爆裂溫度均上升;膨潤土添加量從2.0%增至2.5%,生球抗壓強度下降。滿足生球質量要求的膨潤土添加量為2.0%,對應的生球落下強度為3.3次,抗壓強度為8.5 N/個,爆裂溫度為430 ℃。
3.3.1 堿度對球團質量的影響
用烏龍泉尾泥浮選精礦做熔劑,進行造球試驗,探究堿度對球團質量的影響,結果見表9。
表9 堿度對球團質量影響
由表9可知,隨著堿度的增加,生球落下強度、抗壓強度和爆裂溫度均增加,但成品球強度下降。成品球低溫還原粉化率增加;當堿度為1.2時,成品球的低溫還原膨脹率與酸性球團接近。
3.3.2 焙燒溫度對成品球強度的影響
將堿度1.0的堿性球團與酸性球團在相同預熱溫度950 ℃,相同預熱時間15 min,相同焙燒時間20 min下,改變焙燒溫度進行焙燒,對比成品球抗壓強度,結果見表10。
表10 不同焙燒溫度下成品球的抗壓強度
由表10可知,在同等焙燒條件下,堿性球團的成品球抗壓強度低于酸性球團,但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堿性球團成品球抗壓強度增大。
3.3.3 不同熔劑對球團質量的影響
分別用石灰石和尾泥做球團熔劑進行造球試驗,當堿度為1.0時,造球結果見表11。
表11 堿度1.0時不同熔劑造球試驗結果
由表11可知,烏龍泉尾泥做堿性球團熔劑時,其生產的球團技術指標上較石灰石破碎產品做熔劑時更好,可以提升生球強度,尤其是落下強度提高明顯,幅度達到19.23%,結合表6的結果可以認為熔劑的細度有利于改善生球指標,同時說明尾泥富集后做熔劑,可以節(jié)省部分破碎加工成本。
1)通過脫泥-浮選工藝可以富集尾泥中的碳酸鹽礦物,CaO品位提升了8.85%,MgO品位提升了13.97%,燒損從41.26%提高到46.91%。
2)尾泥可以做堿性球團熔劑,且其生產的堿性球團生球強度優(yōu)于酸性球團,落下強度提高最明顯,幅度達到19.23%,但成品球強度隨著堿度的增加而降低。生產合格的堿性球團所需要的焙燒溫度高于酸性球團。
3)尾泥富集產物取代天然石灰石塊礦破碎加工產品做堿性球團熔劑,在試驗的細度下,當堿為1.0時,以尾泥為熔劑的球團各項指標勻優(yōu)于以石灰石為熔劑的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