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平菁羽
【摘要】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凸顯,外語溝通已成為人們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在法語交流這一領(lǐng)域中,中華文化的滲透作用引人關(guān)注。中華文化作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以其獨特的價值觀、傳統(tǒng)和歷史背景,為法語交流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和跨文化交際的機會。接下來,本文將探討中華文化在法語交流中的滲透方式,旨在為法語交流者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法語交流;中華文化
【中圖分類號】H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33-0060-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19
一、引言
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而真正的交流和理解需要建立在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之上。法語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語言之一,其使用已經(jīng)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在法語交流過程中,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國和法語使用者的文化背景,而中華文化的滲透則為法語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內(nèi)容和視角。中華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觀,如尊重長輩、重視家庭、注重禮儀等,與法語社會的一些價值觀存在共通之處。因此,通過中華文化的滲透,法語交流者可以更好地適應(yīng)跨文化交際的挑戰(zhàn)和需求。
二、跨文化交際的定義及其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際的定義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在各種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互動與溝通活動。不同民族具有各自獨特的社會歷史文化傳統(tǒng),因而產(chǎn)生了文化差異,涉及不同文化之間在語言、價值觀、信仰和行為規(guī)范等多個方面存在的差異和相似性??缥幕涣鞑恢皇钦Z言的交流,更深層次的是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尊重和適應(yīng)??缥幕涣鞯暮诵乃枷胧窃诖嬖谖幕町惖沫h(huán)境中實現(xiàn)高效交流與互動??缥幕浑H主要通過語言符號傳遞信息和情感態(tài)度,而非直接交流來完成。其中,跨文化意識是影響跨文化交際成敗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缥幕庾R涉及對不同文化間差異的理解和感知,這包括認識到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對性。另外,跨文化知識是指人們所掌握的關(guān)于某一種文化的各種信息,包括了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認識,其中涵蓋了語言、價值觀、傳統(tǒng)習慣以及禮節(jié)等多個方面的知識[1]。
(二)跨文化交流的價值
首先,通過跨文化的交流,人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到其他文化的起源、價值體系和行為標準,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這些文化。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互動,有助于消除各種誤解和偏見,并促進跨文化友好關(guān)系的建立。同時,通過與不同的文化背景互動,人們有機會體驗到各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觀點和經(jīng)驗,這有助于擴展他們的知識范圍和思維深度。其次,在跨文化的溝通中,人們需要擁有出色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而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有助于增強個人的語言溝通技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幫助交流者更為精確和流暢地掌握目標語言,并在各種文化背景中實現(xiàn)高效交流與對話。最后,在全球化進程中,跨文化的交流對于推動國際的合作以及加深各國的互動和合作顯得尤為關(guān)鍵。借助跨文化的交流手段,人們有能力構(gòu)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際網(wǎng)絡(luò),從而推動不同國家間的合作與共同成長??偨Y(jié)來說,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思想和價值在于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和適應(yīng),擴展人們的視角、增強語言技能和交流能力,推動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并培養(yǎng)其對文化的自信和身份的認同[2]。
三、中華文化滲透對法語交流的影響
(一)中華文化滲透對法語交流者認知的影響
中華文化對法語交流者的理解和認知產(chǎn)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響。中華文化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多樣的傳統(tǒng),還包含了多個領(lǐng)域的專業(yè)知識和智慧。當法語交流者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時,能夠認識到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思考模式,這也為之提供了更廣闊的文化視角。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人們能夠深刻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性和多元性,有助于塑造他們的文化相對主義觀點,也就是說,不同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觀點,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之分。另外,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有助于激發(fā)法語使用者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能力。中華文化所包含的豐富的詩歌、傳奇和藝術(shù)手法能夠刺激法語使用者的思考,為他們提供全新的思維視角和表達手法。同時,中華文明中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維和智慧,比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有利于人們在用法語交流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拓寬其思維視野,并從各種哲學和思想傳統(tǒng)中汲取有價值的智慧。在中華文化背景下,詩歌、成語以及俗語等多種表達形式具有其獨特和豐富的特點,能夠幫助法語使用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應(yīng)用法語中的文化隱喻、成語和俗語,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地道和豐富[3]。
(二)中華文化滲透對法語交流者語言應(yīng)用的影響
中華文化不僅能夠豐富法語使用者的詞匯儲備,還對其在語言表達、口頭表達和寫作技能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華文化里,各種表達形式都有其獨特之處,如成語、諺語和俗語等。其中成語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在文化表達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語在中華文化里是一個固定的詞組,每一個成語都具有其獨特的含義和使用方式。其中有些成語還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因此它往往成為許多國家的文化符號。例如,當法語交流者掌握了成語“一箭雙雕”(faire d'une pierre deux coups)后,可以在實際表達中運用這一成語,這不僅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還提高了語言的感染力和表達力。在中華文化背景下,口頭溝通和交流的習慣與法語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性。在日常交流過程中,法語交流者也經(jīng)常使用漢語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對其口語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中華文化的深入了解,法語交流者能夠更為深入地掌握和應(yīng)用這些口頭表達技巧,從而增強他們的口頭交流能力。就像是在中華文明的背景下,人們經(jīng)常借助禮貌的言辭來傳達他們的尊重與關(guān)心,這可以與法語的表達相結(jié)合。另外,法語交流者可以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寫作的精髓,從而增強自己的寫作技巧,使得文章更具文學魅力和感染力。中華文化里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元素,例如中國畫、剪紙和京劇等,可以為使用法語的人群提供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靈感來源[4]。
四、法語交流中的中華文化元素
(一)語言資料與中華文化
法語資料中常常包含中法文化交流的實例,比如中法商務(wù)合作、旅游活動、文化慶典等。這些案例不僅僅是增強所需技能的材料,更是法語交流者了解文化差異的窗口。例如,在商務(wù)場景中,人們可以學到中國人與法國人在商務(wù)談判中的不同溝通方式,理解中法商業(yè)文化的異同,使之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中法文化的交融,有助于其更好地適應(yīng)跨文化交際環(huán)境。法語資料中穿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如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中秋節(jié))、傳統(tǒng)藝術(shù)(京劇、書法)等,有助于法語使用者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5]。
(二)交流者視角下的文化體驗
隨著中法交流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赴法國深造。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面臨著文化差異帶來的沖擊。然而,這種沖擊也是一次寶貴的文化體驗。他們通過與當?shù)厝说慕涣鳎私夥▏幕?,同時也為法國人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這種相互交流促使兩國文化得以交融。在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交流者常常會遇到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zhàn)。例如,在中華文化中,表達方式可能更為含蓄,而在法國文化中則可能更加直接。交流者需要理解并掌握這些差異,才能夠準確地運用語言,避免因文化差異引起的誤解。中華文化元素既是交流者的語言練習素材,也是他們拓寬跨文化視野的窗口。這種深度的文化體驗使得交流者不僅僅是語言的使用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與跨文化交際的使者。
五、中華文化在法語交流中的滲透方式
(一)語言交流的過程
法語交流者可以借助中華文化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以及了解中華文化對語法和句式結(jié)構(gòu)的影響,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并將之應(yīng)用于實際的語言交流中。掌握一門語言不只是掌握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還涉及對該語言背后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和領(lǐng)悟。中華文化中有一些特殊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例如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種美食和藝術(shù)手法等。法語使用者可以通過掌握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guān)的詞匯,例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包餃子”“炒飯”等,來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飲食習慣。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法語交流者可以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并掌握其中蘊含的意義,從而加深對所學語言知識的認識。此外,通過認識與中國藝術(shù)形態(tài)有關(guān)的詞匯,例如“京劇”“書法”“中國畫”等,法語交流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的藝術(shù)傳統(tǒng)和獨特文化。法語交流者還可以閱讀相關(guān)書籍和報刊文章,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翻譯實踐活動,這有助于提高自身對法語詞匯及語法知識的掌握水平。例如,法語交流者借助對“一箭雙雕”“畫蛇添足”“守株待兔”等成語的翻譯,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所蘊含的深刻智慧和哲學思想[6]。
另外,中華文化中涉及語法規(guī)則和句子結(jié)構(gòu),掌握合適的敬語和禮貌表達方式,有助于法語交流者深入了解中國人在社交場合的溝通技巧和社會禮節(jié)。例如,法語交流者可以掌握如何用法語來表達中文中常見的禮貌用語,如“請問”“謝謝”“不好意思”等,同時也可以學會如何運用恰當?shù)木凑Z來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同時,深入了解人們在表達觀點和請求時經(jīng)常采用的委婉方式,將有助于法語交流者更深入地掌握交流技巧和文化傳統(tǒng),從而更有效地適應(yīng)多元化的溝通環(huán)境。
(二)社交交際過程
在法語交流中,了解中華文化的社交禮儀、行為規(guī)范以及溝通方式和非語言交際對于語言交流和建立跨文化理解至關(guān)重要。一方面是法語的表達要與中華文化社交禮儀相結(jié)合。首先是了解在不同場合下的問候方式。例如,在正式場合中,中國人通常會以鞠躬或握手作為問候的方式。其次是用餐時的禮儀和習俗。例如,了解如何使用筷子和如何與他人共享食物,以及在用餐時應(yīng)該遵守的規(guī)矩和行為準則。最后是了解在不同場合下應(yīng)該選擇何種禮物以及禮物的包裝和送禮的方式。在中國文化中,送禮是一種表達尊重和感激之情的方式,因此如何選擇適當?shù)亩Y物,并了解在不同場合下的送禮習俗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是借助中華文化的溝通方式和非語言交流。法語交流者可以學會如何使用委婉語氣來表達意見和請求,以及如何使用適當?shù)恼Z言策略來避免直接拒絕。同時,要掌握非語言交際的技巧,如面部表情、姿勢和眼神的使用。在中華文化中非語言交際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可以傳遞情感和意圖。法語交流者可以學會如何使用適當?shù)拿娌勘砬楹妥藙輥肀磉_自己的意圖和情感,并理解非語言交流中的習慣和使用方式。并且,在交流中可以討論中法兩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飲食習慣、家庭價值觀等話題,促進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從而提高交流者的法語口語和聽力技能。
(三)閱讀與研究過程
隨著中華文學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傳播,大量的中文文學作品已經(jīng)被譯為法語,這為法語國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機會來深入了解中華文化。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文學交流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選擇閱讀一些中華文學經(jīng)典作品的法語譯本,例如《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等充分展示中華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和獨到的藝術(shù)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當然,這需要法語交流者不僅掌握一定的漢語基礎(chǔ)詞匯知識,還需具備相應(yīng)的文化素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與溝通。交流者通過閱讀這些作品的法語翻譯版本,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法語閱讀技巧,還能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同時,交流者也可以深入研究特定的主題或領(lǐng)域,例如中華文化在法國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影響,研究方法可能涵蓋了文獻回顧、實地考察和與專家的訪談等多種方式。
另外,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法語交流者應(yīng)當熱衷于參與學術(shù)對話和文化活動,可以參與各種學術(shù)會議、研討活動和研究團隊,與其他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分享他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同時也可以聽取他人的意見和看法。交流者還可參與中法兩國的文化互動活動,例如文化展示、講座、音樂活動等,與具有中華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從而更好地體驗和理解中華文化。
深度的閱讀與學術(shù)研究不僅有助于豐富法語的語言材料,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交流者的研究技巧、批判性思考和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六、結(jié)束語
在法語交流中,中華文化的滲透路徑是一條豐富多彩的道路,不僅幫助交流者提升語言技能,還為之提供了一個了解和融入中華文化的機會。中華文化的歷史、哲學、藝術(shù)、節(jié)日和美食都為法語交流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利于其更好地融入和理解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和文化交流,成為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個體。
參考文獻:
[1]黃瑾楠,徐沈瑋,施心一.數(shù)字人文視域下中華文化在法語受眾中的傳播效果探析[J].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2022(04):15-27+91-92.
[2]胡江霞.如何在外語教育中培養(yǎng)文化自信——以高校法語教學為例[J].才智,2021(18):99-101.
[3]蔡亞麗.“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實踐[J].文教資料,2020(31):182-184.
[4]陳雪喬,何婧,劉勝泉.跨文化交際下法語交流中的中華文化滲透研究[J].學園,2014(35):23-24.
[5]何蘭芳,阮芳.相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語種外語學習者學習策略異同研究——以英國中學漢語、法語和德語學習者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22):106-110.
[6]卞文佳.中法雙語工程師法語能力與文化底蘊培養(yǎng)——法語課堂上法語國家和地區(qū)文化的導(dǎo)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8(01):23-24.
[7]華筱亞.跨文化交際視域下中法委婉語語用差異探究[J].阜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5):49-55.
[8]王羽桐.跨文化交際視野下中法相似類修辭手段對比與翻譯策略[J].青春歲月,2022(18):33-35.
[9]于天舒,周子昂,張兆龍.自媒體促進雙語和跨文化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法語系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15):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