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碧萱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8)
公園景觀在建設中會涉及到種類繁多的電氣設計內容。如何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各項相關內容,直接關系到景觀效果的最終呈現。下面本文就以揚州人才公園為例,詳細闡述公園景觀電氣的各項設計內容。
中華民族向來具有尚賢愛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了弘揚與彰顯揚州杰出人才的貢獻,激勵當下青年奮發(fā)向上,展現揚州的開放包容精神與吸納人才的廣闊胸襟,揚州人才公園應運而生。揚州人才公園為在揚州市原有大橋公園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設計,突出打造“人才”“愛才”理念的改造公園。揚州大橋公園位于揚州市廣陵新城域內,距離主城區(qū)以東約10 km。廣陵新城文化底蘊深厚,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東依生態(tài)水景——廖家溝自然風光帶,西臨運河遺址——京杭大運河,北部有天然的茱萸灣濕地風光帶和秀美的鳳凰島旅游區(qū),是揚州最大的城市氧吧。本次改造地塊占地約11萬m2,其中重點改造范圍約4萬m2。
根據現行GB 51192—2016公園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項目園區(qū)內景觀用電不涉及大型電動游樂設施、應急照明等重要用電內容[1],故用電為三級負荷,由就近變電所引入一路0.4 kV低壓電源。景觀配電箱沿用原室外配電箱,此次改造時結合景觀對箱體進行美化遮擋。景觀配電箱箱體為不銹鋼材質,混凝土基座高度不低于200 mm,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紤]到燈具正常使用及光源啟動時造成的電壓損失,燈具端供電電壓應在取值合理的范圍之內。根據現行GB 51192—2016公園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供電電壓在90%~105%燈具額定電壓值區(qū)間內較為合理。在進行實際設計時,正確的進行負荷計算選擇導線截面并做好電壓損失計算對結果進行復核,可為保證供電電壓的合理性保駕護航。本次設計的景觀燈具供電電壓為220 V低電壓及12 V超低電壓。超低供電電壓燈具設置匹配的開關電源安裝在新增的開關電源箱內,箱體要求同上述室外配電箱。
公園夜景照明應以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為主。公園在夜間是人們休閑活動的公共場所,照明設計時在保證基礎照明的同時,適當的增加泛光照明和景觀照明,可以營造出夜間游園的情調與意境。
2.2.1 燈具布置
基于項目改造的性質,照明設計時將燈具分為保留和新增兩部分進行整合、優(yōu)化。對于現有保留區(qū)域內的燈具,設計時實地考察了解現有設備運行情況,對于破損失修的予以拆除換新,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進行整改維修,保證各設備的正常運作。對于改造新建區(qū)域內的燈具,結合景觀進行夜景照明設計(見圖1~圖3)。照明可分為基礎照明及景觀泛光照明兩個部分?;A照明部分:圍繞著星光大道部分,每隔15 m設置一盞特色燈柱;游步道單側每隔10 m設置一盞草坪燈;在人才要素廣場及新建機動車停車場區(qū)域根據場地條件每15 m~20 m設置一盞庭院燈。景觀泛光照明部分:在新建人才雕塑和景墻部分設置雕塑投射燈;水上金鳳雕塑區(qū)域設置水下射燈;景觀坐凳下及景觀橋扶手下設置LED軟燈帶?;A照明和景觀泛光照明的統(tǒng)一規(guī)劃,使得夜景燈光相互協調、相互融合,共同烘托出夜間溫馨活潑的活動氛圍?,F行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guī)范對公園各公共活動區(qū)域照度做出了規(guī)定:其中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最小平均水平照度Eh,min(lx)及最小半柱面照度Esc,min(lx)均為2 lx;庭園及平臺最小平均水平照度Eh,min(lx)及最小半柱面照度Esc,min(lx)分別為5 lx和3 lx[2]。在進行景觀照明設計時,設計師應結合燈具參數,做好照度計算,合理的布置燈具點位以滿足各區(qū)域的照度要求。
2.2.2 光源選擇
2.2.3 照明控制
照明燈具按照區(qū)域、種類、功能的區(qū)別,對應接入到不同的照明回路中。成品時序開關模塊設置與室外配電箱內,可以實現照明燈具的時間控制和手動控制。具體開關燈時間應結合季節(jié)及業(yè)主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設置,滿足日常的運營管理需要。
項目景觀電氣中的室外線路除水下設備采用自帶防水電纜、超低壓燈具自開關電源至燈具采用超低壓及超低壓防水電纜外,其余采用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YJV-0.6/1kV型電纜穿PVC管埋地暗敷設。所有埋地接線盒都必須嚴格防水(接線后,接線盒須灌蠟封閉),電纜直埋或在保護管中不得有接頭。
項目地處為非凍土區(qū),根據現行GB 50217—2018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埋深深度應符合:電纜套管外層至地下構筑物基礎,不小于0.3 m,電纜套管外層至地面深度不小于0.7 m[4]。電纜穿越道路及車行道等非綠化區(qū)域時改穿TC鍍鋅鋼管保護。接線井設置距離30 m~50 m為宜。
景觀電氣供配電采用TN-S接地系統(tǒng)。接地故障方面,照明回路均配置動作電流不大于30 mA的剩余電流保護器以作防范。各燈柱所有不帶電金屬部分均應與PE線可靠連接,電纜PE線在配電箱進線處、照明回路末端處做重復接地,重復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0 Ω。重復接地接地極采用L50×50×5,L=2.5 m鍍鋅角鋼三根,接地線采用-40×4鍍鋅扁鋼,接地極垂直埋設,埋深為頂端距地面0.7 m,接地極間距為5 m。
景觀配電箱設置在室外,進線處設置4P斷路器。箱內安裝Ⅰ級試驗要求的浪涌保護器(SPD),Up≤1.8 kV,In=25 kA,10 μs/350 μs,帶后備保護熔斷器。
本項目的室外水景池為無人進入噴水池,燈具均為安全特低壓SELV供電,其供電電源安裝在0區(qū)和1區(qū)之外并采用剩余電流保護器(額定剩余動作電流不大于30 mA)自動切斷電源。室外噴水池在0,1區(qū)域范圍內均應進行等電位聯結。
智能化設計也是公園電氣設計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項目主要涉及公共廣播系統(tǒng)和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與設計。
行走在公園里,在眼看美景的同時,還能耳聽美妙的背景音樂,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項目園區(qū)廣播系統(tǒng)節(jié)目源和控制設備設在現有區(qū)域廣播控制室內,本次結合景觀新規(guī)劃區(qū)域增設室外音箱(見圖4)。室外公共廣播系統(tǒng)的末端揚聲器沿主要道路及景觀帶設置,室外草坪音箱功率為30 W,具備防潮和防腐特性。室外廣播回路為1個廣播輸出回路,回路始端設置饋線隔離變壓器、保護控制裝置、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并設有輸出顯示信號裝置。室外公共廣播功率放大器的額定輸出功率不應小于需同時廣播范圍內揚聲器額定功率總和的1.3倍。室外公共廣播的信號線采用WDZBN-RYJS-2×2.5 mm2電纜,穿金屬管保護,在室外道路及綠化帶下敷設。為室外公共廣播使用而預埋的金屬管道在建筑物進出戶處均應做等電位連接并接地,金屬信號線纜在進出機房的相應輸入端口安裝適配的信號SPD。
藥品專利鏈接制度的目的是在仿制藥上市前解決潛在的專利侵權糾紛,而“停擺期”的意義在于為糾紛的解決提供必要的時間。其中,“停擺期”時長設置是制度的關鍵,時間過短難以解決存在的專利糾紛;而時間過長,則又可能不當地延遲仿制藥上市時間。從實踐情況來看,美國長達30個月的“停擺期”,也不能完全解決專利侵權糾紛。而事實上,即便設置更長時間的“停擺期”,也不可能徹底地解決所有糾紛。因此,在設計“停擺期”時,不應當不切實際地追求在此期間使所有糾紛獲得終局結論,而是需要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
本項目主要保留原有系統(tǒng)的主要架構,采用數字式攝像機(筒型固定式攝像機、全方位球型攝像機),分辨率大于400萬像素,結合景觀增設視頻監(jiān)控攝像機點位,對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完善。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數字視頻網絡虛擬交換/切換模式,模塊化設計以方便系統(tǒng)擴展。系統(tǒng)的處理和控制設備設置在現有網絡機房內。系統(tǒng)采用設備管理網絡作為信號傳輸的平臺;系統(tǒng)的感知數據、抓拍圖片、結構化數據經本地匯聚后通過公共信息網絡或專用網絡傳輸至市級泛在感知網。系統(tǒng)的顯示設備設置在安防控制室內,配置安防管理總控工作站、網絡控制鍵盤、數字高清矩陣主機、液晶拼接監(jiān)視器等設備。系統(tǒng)采用設備管理網絡系統(tǒng)和綜合布線系統(tǒng)作為視頻及控制信號的傳輸平臺。
數字式攝像機應使用以太網RJ45接口,支持TCP/IP協議,可考慮擴展支持SIP,RTSP,RTP,RTCP等網絡協議及支持IP組播技術;采用H.264/H.265視頻編碼標準并支持G.711等音頻編碼標準。重要場所的攝像機應具有網絡中斷、設備故障、報警等狀態(tài)的本地視(音)頻信息存儲功能,存儲時間不小于6 h,存儲圖像的分辨率應不小于1 920(H)×1 080(V),幀速不小于25幀/s。
室外網絡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和控制信號采用四芯單模室外光纖傳輸。攝像機電源采用分區(qū)集中供電方式,由附近的景觀配電箱供電,自電源轉換器至攝像機電源線采用RVV-2×2.52電纜。光纖、電源線沿室外智能系統(tǒng)主保護管敷設,經由就近的手孔井引至攝像機;電源線與光纖分管孔敷設,由手孔井至攝像機的線纜穿PVC/TC管埋地敷設。光纜的鎧裝保護層、電纜的金屬屏蔽層和金屬保護管在建筑物進出戶處均應做等電位連接并接地。
室外攝像機獨立立桿安裝,下沿距地3.5 m,立桿上端應設接閃桿,攝像機等前端設備應置于接閃桿有效保護范圍之內(見圖5)。利用金屬立桿作為防雷引下線,利用立桿基礎鋼板、鋼筋混凝土內的主筋作為防雷接地裝置,實測接地電阻不應小于10 Ω,若達不到要求,應加裝接地體,使接地電阻不大于4 Ω。沿立桿引上的電源線和信號線路應穿金屬管敷設,金屬管的兩端均應可靠接地。視頻信號線和電源線進出機房與配電箱處均安裝SPD。
本項目的室外智能化設計管線敷設方式采用傳輸線纜穿保護管直埋。園區(qū)內室外主干線纜采用PVC119(7×32)型多孔塑料管、PVC100型塑料管、PVC50型塑料管保護。保護管埋地敷設,管頂距地面不小于0.7 m,保護管上覆土不小于0.5 m;線纜穿越道路、廣場及在道路下敷設時采用鋼筋混凝土包封保護方式,保護管包封體上覆土不小于0.5 m,或采用TC100/50/32/25型鍍鋅鋼管敷設。
本文結合揚州人才公園景觀工程案例,比較全面的分析了公園景觀電氣設計的供配電及智能化設計思路,對其中的重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討。今改造后的揚州人才公園已投入使用,成為了以有趣、唯美為特色的人才主題公園,是廣陵新區(qū)內人才交流與活動的新地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