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夢
還有十多天,我們就將迎來新年第一縷陽光,見證歷史落筆新的一頁。神州大地,正孕育著勃勃生機,新的希望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升騰。
聽,田間地頭,收割機、播種機轟鳴,奏響悅耳的節(jié)奏——廣東江門,稻谷飄香,南粵大地掀起晚稻收獲熱潮;安徽銅陵,冬小麥麥種“扎”進肥沃的土壤。我們正耕耘不輟,闊步邁向農業(yè)強國(P6)。
湖北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至1373個,“風口浪尖”中,未來供銷社走向何方(P36)?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鎮(zhèn),則正親歷著一場減縣補鄉(xiāng)賦能鄉(xiāng)鎮(zhèn)治理的變革(P14)?;鶎庸珯嗔仁钦畽嗔Φ摹澳┥摇?,更是國家與社會關系的“鉸鏈”。小小一枚公章,既牽涉村干部用權,也關乎百姓切身利益(P42)。
本次卡塔爾世界杯的整個周邊商品市場份額中,70%都來自義烏,“世界的義烏”從不會缺席。探訪“義烏全球造”,這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fā)市場,更成為了展示“中國制造”品質與品牌的窗口(P22)。來自全國的商品在這里匯聚,整裝待發(fā)去往世界的各個角落,“世界工廠”的頭銜,攥得更穩(wěn)更實。
嫁到彝海的70年,蘇久克的莫品嘗過萬千生活滋味,她如同一部活著的史書,見證著涼山的滄桑巨變(P12)。鶴崗曾經(jīng)是許多難以在大城市安家的人的“圓夢之地”,定居這里兩年的迪亞,眼中有他自己的“烏托邦”(P40)。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得人之要,重在察辨。用好“考場”識清干部,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P4)。人這輩子,若沒點愛好,不免太寡淡。但一個領導者對自己的愛好,則不能等閑視之,不能讓“愛好”成為滋生腐敗的土壤和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P45)。
“礦冶之都”黃石曾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yè)搖籃”,這里也曾是工人先輩工作和斗爭的大本營。林育英、周良芳、呂子泉、梁士卿……探尋百年前工人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追憶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情歲月(P56)。
即將踏向新年的門檻,我們的前方有陽光也有風雨,有通途也有險阻。疫情后的重生,經(jīng)濟恢復雖滿懷憧憬,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任務仍然艱巨?;蛟S在未來,我們的肩頭還有這樣那樣大事、小事、煩事、愁事。但,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就是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動力源泉。生生不息的民族之力,將匯聚成更加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