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華
(安徽省含山中學,安徽 含山)
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凸顯了立德樹人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機融合。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課中,教師不能再單純地以信息技術呈現(xiàn)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為更好地發(fā)揮高中生自身學習能動性,教師在思想政治授課中要凸顯情境教學的有效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喚醒學生的探究熱情?,F(xiàn)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探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綜合授課質量的對策。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創(chuàng)設帶有情感色彩的生動形象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感知教材,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落實的核心在于喚醒學生情感體驗,聯(lián)系具體直觀生活場景,幫助學生感知教材、理解知識,實現(xiàn)啟發(fā)式教學的目標。經典教學法的特點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思想政治是一門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課程,情境教學的實施要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以情境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同時貼近學生生活經驗,指導他們運用思想政治課程所學知識解決具體生活問題。思想政治課程必須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服務于學生自身學習體驗,喚醒他們對授課內容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讓情境教學更好地源于生活,服務生活,高于生活,提升學生對課程所學知識的生活化運用意識。
高中生有良好的辨別是非意識。在思想政治授課過程中,運用情境式教學要貼近現(xiàn)實生活來創(chuàng)設情境,既不能主觀臆造,也不能過度夸張,否則都不利于學生良好科學精神的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的運用必須堅持真實性原則,在真實環(huán)境下基于課程核心知識點,引入真實生活案例,借助學生的真實經驗,引導他們剖析事情來龍去脈,認真細致解讀核心知識點,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論應用能力。授課中教師所引入的一些圖像、視頻、音頻資料也要體現(xiàn)真實性原則,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一些事實惡意夸大、憑空捏造,不利于學生良好道德判斷的養(yǎng)成,對學生法治意識建立也會產生一定的阻礙。只有真實、嚴謹、科學、完整的案例,才能夠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的兩面性,在探究中學習知識,在權衡分析中尋找問題的最優(yōu)解。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引入生活案例時,可以通過視頻、媒體、語言等方式來生動展示。而對案例中涉及的矛盾、案例問題解決的正確方式、案例帶給我們的反思等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有效啟發(fā),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在師生的交流互動中,學生將知識學習與自身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在一起。課堂上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為師生互動探究、學科知識形成預留一定的空間,凸顯師生雙主體教學的民主課堂構建。教師以充分的溝通和思辨,讓學生更好地建立法、理、情有機統(tǒng)一的正確認知。
情境教學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情境教學需要將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情境、價值回歸三個部分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語言、實物演示、音樂活動、表演等生動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凸顯思想政治課程理論對學生學習的指引價值,讓他們更好地融入情境、理解情境,強化情境教學中思想政治的引導功能。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回歸情境解讀分析,以新聞時政為素材,增強學生的愛國愛黨意識,讓學生更好地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擁護黨的領導。
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課的過程中,引入情境教學法,不單要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下認知一些基本的政治問題,樹立良好價值觀,同時,還要凸顯學生自身的學習成長性。教師通過活動型課堂的構建,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互動,以個人思辨、小組活動、辯論活動、合作學習等多元模式,提升學生對社會的理解和參與能力,讓學生獲得思想政治學科知識,發(fā)展社會判斷能力,充分激發(fā)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思想政治課程知識的熱情。以教師的教學引導,讓情境探究的問題更加豐富,課程的活動形式愈加多元化,通過情境探究與課程活動相交融的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思想政治課程情境中,讓學生靈活理解思想政治學科所學內容,為學生今后學以致用奠定扎實的基礎。
新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在不斷進行教學內容方面的更新。教師要探索依托情境教學的應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順應課程改革的趨勢,讓學生學會客觀點評時政新聞,在真實法院庭審中增強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在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效培養(yǎng)。高中思想政治授課要注重立足課堂,創(chuàng)設鮮活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知識學習與愉悅情境互動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中加深理解,實現(xiàn)對知識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學用結合,給學生良好的學習啟發(fā);凸顯學生主體性價值,融合于互動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品質。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價值,在授課過程中要積極打造活動型課堂,讓學生擺脫對知識的生硬記憶,在愉悅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加強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踐行意識,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思想政治授課的廣度與深度,將學生知識學習與思想政治課程學習互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例如,在“樹立正確消費觀”這部分知識學習中,教師不要將教材知識生硬地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可以讓學生以任務學習小組的方式自主閱讀課本,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開展相應的討論活動,促進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有效吸收。當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疑問、難點時,教師出面為學生作出有效解答。即以靈活互動,構建思政創(chuàng)新性課堂。同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開展競賽活動,通過問答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對課程核心內容形成個性化認知。小組競賽活動能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價值,打造思辯課堂,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正確消費觀的有效認知。課堂尾聲以有效的教學總結凸顯課程主題,升華學生認知情感,讓學生形成正確消費觀的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高中生個性意識進一步彰顯,教師在授課中要積極貫徹生活化理念,引導學生靈活理解思政問題,擺脫教師的生硬說教,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理解書本知識,消化晦澀、抽象的政治觀點。教師立足思政課堂,打造鮮活互動、理性溝通、民主對話的課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價值,可以有效帶動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授課過程中,針對課堂的理論內容可以與授課基地、校外文化館有效對話。落實參觀訪問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開展情境學習,這樣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前提下,可以為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提供有效幫助。思想政治授課也能更好地體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拓展教學的廣度、深度、開放性,讓情境教學真正為學生生活運用、學習發(fā)展科學奠基。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應用情境教學法,不是簡單地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是要遵循教學的有效流程,從課前準備階段入手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精心搜集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鮮活情境,同時在課程推進過程中,以教師的引導突破重難點內容,推動課堂授課過程順利落實。在情境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還要有效開展課后總結工作,吸取經驗教訓,完善后續(xù)情境教學的有效應用。
將情境教學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必須結合學生認知特點,精準搜集情境素材,為學生高效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以“國家財政”這部分課程為例,與經濟生活中的個人收入和分配相比,這部分知識與社會的關聯(lián)更加緊密,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突破自我認知,更好地聯(lián)系社會生活加深理解。所以在授課中,教師要更好地引入一些時政新聞,如國家外匯存款準備金下調、國家房貸利率調整、企業(yè)中長信譽貸開放等。利用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引領學生運用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解釋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國家財政的作用,分析影響國家財政收入的一些因素,探討國家如何通過財政的政策性調整來平衡社會供給和需求關系。這些都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通過情境教學、問答互動、小組合作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熱點,突破小我認知,有效理解國家扶貧攻堅工作。同時在情境教學落實的過程中,精心地選擇有效的情境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跨學科理解,在增強學生政治認同的同時,為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理論知識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再比如,在政治生活中涉及“民主選舉”這樣一個概念,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引入人大代表選舉的過程。關于文化生活的相關內容,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東西方文化的電影和紀錄片,突破單純的政治授課模式,將歷史文化、語言文化、電影電視等文藝素材有機整合在一起,突破教學重難點,為學生靈活理解一些新鮮素材奠定堅實基礎。
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有效收集多元素材,讓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加精準、真實、新穎,這樣才能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創(chuàng)設滿足學生認知的有效教學情境,凸顯思想政治教學的開放性,保障教學重難點知識得到順利突破。
在高中思想政治授課的課堂實施階段,教師要將導入情境、項目解讀、練習情境、任務情境有機結合在一起,配合不同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的順利銜接,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課堂開始,要積極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課前導入可以為推進授課奠定基調,教師可以直接從舊知識入手,引領學生思辯表達,達到鞏固舊知的目的。也可以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讓思政授課立足生活情境引導,增強情境教學的吸引力。還是以“國家財政”的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結合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理解個人的收入與分配,以此來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社會收入與分配和諧落實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財政是什么?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到財政的影子?國家的財政收入來自哪里?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視頻。視頻中提到,中國繪制了一幅絢麗多姿的高質量發(fā)展畫卷: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多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超過30%;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以此引出“國家財政”這一核心內容,帶領學生愉快地開展課程學習旅程。
順利引出情境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貼近新課情境更好地分享交流。教師可以鏈接一些核心模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課程知識之間的多元聯(lián)系,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之間積極互動,讓學生探究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獲得知識。比如,在創(chuàng)業(yè)探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投資者,手中有兩百萬資金,讓學生充分思考想要投資哪個產業(yè),決定以何種模式投資,并結合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一些財政政策,引領學生計劃投資方向,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投資經營模式。教師以情境教學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有序引導,在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的前提下優(yōu)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學習核心內容,理解國家財政收入與支出的動態(tài)平衡,理解國家財政收入的有利政策。最后的總結升華部分,可以為學生針對性地布置一些練習任務,進一步理清知識脈絡,加強對國家財政重要性的認知。
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告一段落之后,還要及時進行有效的課后評價和教學反思。課后評價首先要凸顯教學雙主體的價值,從教師層面評價課程教學落實的總體效果,如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否帶動,以及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作用是否能夠有效達成。教學評價要從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維度具體分析評價課程推進的綜合效果,從學生角度了解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否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學生獲得的學習評價,教師還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探索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情境創(chuàng)設,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主體參與性。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要真正落實到實踐中來,圍繞課程學習的重點內容篩選素材,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教師要始終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喚醒學生主體參與積極性,推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生動理解。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有效的教學反思,與學生溝通、交流,深度思考情境創(chuàng)設是否恰當,能否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真正立足高中思想政治情境教學,科學、扎實地推進授課過程,服務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使授課的教學目標高效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