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甘肅 嘉峪關)
閱讀理解與寫作是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文化的具體表現,也是語文科目教學的重點內容。進入高中階段,語文課本中的內容以及閱讀性教學任務逐漸增多,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當下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發(fā)展,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模式的誕生,使得課本內容得到了重塑,并進一步提升了語文科目的相關性、工具性、人文性以及統(tǒng)一性,本文就此背景下的單元整合教學做一研究。
群文閱讀式教學是一種具有突破性的教學實踐模式,其原本是指將一組具有相同結構、性質的文本內容,通過既定時間,利用集體分析和研究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而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當前群文閱讀的定義也被不斷完善,其也兼并了師生共同圍繞一個選題或多個選題進行文本內容的集中化分析。
目前,我們的教育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線開展相關教學任務。高中階段,學生面臨高考壓力,教師面臨升學壓力,而教學時間有限,如何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超期任務,則成為嚴峻的課題。因此,教師可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思路,將課本內容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知識的有效整合,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課本內容經歷了幾輪的改革,其目的是更好地適應當下社會發(fā)展,但在教學的過程中,課本內容知識過于平面化,結構過于單一化。因此,教師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思路,基于課本內容,將其結構、順序進行重組和有效編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還實現了多元化教學。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受到知識結構的影響,從而禁錮了學習思維,不利于未來考試的靈活應用,因此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思路,將單元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不僅能夠提高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還有利于激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使其在考試中不僅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思路。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高中語文教學已在教學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但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過于單調的問題,其原因在于:一是高中階段的所有準備都要為高考和學生未來踏進社會做準備,這使得教師的教學思想較為保守,怕脫離了基于任務主線,缺乏創(chuàng)新性。二是課本內容、結構和樣式較為固定,教師教學中的主要參考依據是課本,因此可能會受到其知識結構的影響,在教學方法的變化上,無從下手。
作為語言類科目,雖然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礎,但仍然會存在內容枯燥的問題,這會使學生對學習無法提起興趣,容易進一步影響到學習成績。其原因在于:一是進入高中階段,文言文等難度較高的文體形式逐步增多,部分學生對其沒有探究的興趣,加之對課文內容知識無法完全掌握,使得在課堂中無法提高學習積極性。二是學業(yè)壓力較大,教師如果在課堂中沒有活躍課堂氣氛,將無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我國教育的中心思路還是以課本內容和教師教學為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延續(xù)著“填鴨式”教學,這不僅不能解放學生的雙手,還容易使其思想上具有較強的局限性。發(fā)達國家在實踐性和延展性教學方面要領先于我國,并且在個性化教學的踐行上也較為成功,我國實踐性以及延展性的教學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較為迅速,延展教材不規(guī)范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因此對于現代化語文教育而言,即便是有課外延伸內容也無法根據教材科學規(guī)劃教學體系。
如果說數學的教學重心在于解決問題,那么語文的教學重心便在于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化。閱讀理解作為學習語言文化的先決條件,部分教師未能加強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解讀,其不僅僅要圍繞研究主題,與學生之間達成共識,更要充分發(fā)揮個體的優(yōu)勢,逐步確立構建文本的意義。教學的過程要更重于教學結果,這不僅要求教師應轉變個人教學思路,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大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提升教學效果。
群文閱讀背景下進行語文單元內容整合教學,不僅要將整合的重點放在課本閱讀內容中,還應透過問題看本質,利用此教學思路,將教學知識與結構有機整合,形成系統(tǒng)性的教學體系,充分踐行現代化教育的文本化、個性化指導理念。當前部分教師僅將關注的重點放在選文重組上,忽略了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以及評價工具的使用,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結構的梳理,還會打亂學習計劃,影響到智能學習以及閱讀賞析和習作延伸能力的提升。
為提高群文閱讀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應用效率,教師要加強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分析,從而有機整合當前教學內容。在傳統(tǒng)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都將重心投擲在了教學內容的編排上,而基于群文閱讀單元整合教學備課,應充分考慮選文路徑、主要課型、教學行為、教學策略以及評價工具等因素,建立一個全面性、系統(tǒng)化的教學體系。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路。過去,很多教師都采取“一課一備”的方式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這不利于單元整合教學內容的實施。教師在拿到教材以后應加強對系統(tǒng)目錄的分析,建立年度或學期制備課大綱,利用思維導圖細化每一教學節(jié)點。例如,以季度為單位,確定教學完結單元,以單元為單位確立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逐一細化,并設置對應的教學時間,這樣不僅可以將多文進行有效整合,還可以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提前設置5~10分鐘的自由討論及發(fā)揮時間,當課堂出現不確定因素時則可及時舍去教學內容。
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任務的設置和實施與基礎教育的區(qū)別在于,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還要將主動權充分轉交于學生,過度的教學捆綁可能會使正處于叛逆期的學生產生消極心理、惰性心理以及叛逆心理。在利用群文閱讀模式開展單元內容整合時要素分別為:辨識與提取、比較與整合、評價與反思以及應用與創(chuàng)新。教師在布置課前任務時,應以單元為單位設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行發(fā)掘文本中存在的關聯性??勺寣W生依照以下基本思路預習單元課文,一是比較。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每個單元之中都會有對應形式的文體,讓其發(fā)現相同的文體以及相同題材之下表達形式的異同之處。二是對照。高中階段語文納入了很多文言文等形式的文章,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應利用語言文字資料結合議題,將籠統(tǒng)的知識概念進一步細化。三是閱讀。此“閱讀”非彼“閱讀”,當發(fā)現了文本內容所存在的異同之處以后,則要帶著疑問和目的在文中尋找答案。
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育越來越重視古代文學常識的學習,因此本段將以高中階段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為例,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出現割裂、思維過于僵硬、情感過于淡漠等問題。在設置議題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分別為:語言、手法、風格、情感。
例如,賞析階段——構建多維度的語言群:我國高中教材之中選入的古代文學作品具有極高的朗讀及欣賞價值,其結構較為對稱,念起來朗朗上口,并且用詞準確、精練、生動,學生通過古詩詞的群文閱讀,可以提升語感和表達能力。在古詩詞之中有許多的煉字類型,從實詞的角度來說包含名詞、動詞、形容詞,從副詞的角度來說有副詞、代詞、連詞,因此教師可以從實詞與虛詞兩個角度入手,帶領學生感受課文語言之美。
可選擇陶淵明《飲酒(其五)》、杜甫《登高》、齊己《早梅》組成群文,其中《飲酒(其五)》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一動詞的使用很符合陶淵明的自然創(chuàng)作風格,用詞貼切但不落俗?!兜歉摺分械摹叭f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為形容詞,高度概括了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的思想感情,確立了整體詩詞的風格。《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中的“一”與題目內的“早”相輔相成,充分抒發(fā)了詩人的情志。通過這種煉字藝術,能讓學生通過多文本、多視角的方式感受古詩詞的語言魅力。
創(chuàng)作階段——構建多維度的手法群:古詩詞之中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蘊,還增強了文章整體的藝術表現力,因此教師可圍繞詩詞的創(chuàng)作手法組成群文,從而帶領學生體會文本的魅力,其文章的選擇與重組可參考下列內容:
抒情:直抒胸臆——劉禹錫《秋詞》、李白《行路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借景抒情——柳永《雨霖鈴》、杜甫《登高》《詩經·小雅·采薇》。
描寫:動靜結合—— 偁王禹《村行》、杜甫《絕句二首(其一)》、王維《鹿柴》;虛實結合——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李煜《虞美人》。
通過以上這種群文閱讀組合形式,能夠幫助學生系統(tǒng)性地整理出課文內容的相關知識,便于記憶與理解,對于學生未來的寫作也有極大的幫助。
以群文閱讀教學思路為主線進行單元知識整合教學共有三類課型:第一,智能生成課,通過群文組合以及知識結構的重塑使得學生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通過研究課本內容知識點異同分析,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學的辨識能力;“以文解文”利用課文內容解決課文內容問題,提升教學資源利用率。在此課型之中,教師則可通過為學生設置展示平臺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部分內容在整合以后,學生可以進一步發(fā)掘延展知識,利用課堂分享以及講解的展示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第二,審美賞析課,此種課堂主要是通過實際體驗和賞析的形式來對群文進行深度解剖,從而獲得課文知識。在進行此種課型時,則可充分踐行陶行知思想,利用生活教育題材和文化館等教育資源,加強實際生活與課文內容的聯系。第三,讀寫共生課,此種課型主要是通過分析當前課文整合內容,激發(fā)學生潛力,采用寫作的形式進一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還要加強習作活動題材的研究。
基于知識整合重組教學實踐方案的靈活性,可在其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性。當前主要分為兩種教學方法:一是工具類;二是組織類。在工具類之中教師要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加大多媒體課件的實際應用,通過可視化、批注以及信息錨定等形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要注重線上學習溝通平臺的搭建,單元整合當前雖有規(guī)范性的教學思路,但沒有固定的教學體系設置標準,因此教師不能檢驗出教學內容是否符合當前學生實際需求,搭建網絡線上學習平臺以后,一是可以系統(tǒng)性地將課堂講解內容進行梳理,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二是教師可以開通評論交流區(qū)域,針對學生當前所反映的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變動與優(yōu)化。在組織類教學中,為提高此教學方法的實效性,建議采用小組探究學習模式,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利用任務策略、對話策略或者文本接龍策略提高學生完成課題的質量和自主動手的實踐能力。
基于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除了要注重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以及實用性之外,更要加大日常教學管理力度,因此,為鑒定此種教學模式是否符合學生當前發(fā)展,應綜合評判學生語文學習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教師應改革平時的測驗制度,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一是在群文閱讀背景之下的單元知識整合仍要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共同開展,因此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比重,科學劃分此項教學模式中所開展的活動,并入學生階段性及年度評測成績之中,在增強學生學習意識的同時,更能激發(fā)其內在潛力。二是評價的內容應基于群文閱讀基礎理論之上,按照比、對、讀、議、整五大方面進行評測。三是,評價形式的多樣性,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應設立自評環(huán)節(jié),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為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應設立互評機制,讓合作對象及競爭對手參與到評價意見給予的過程中,從而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最后,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數的核定。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性,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突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對思想的禁錮,使教學形式更符合當前時代發(fā)展。另外,基于“雙減”政策之下,教師也要根據當前教學內容,重新布局規(guī)劃作業(yè)體系,重視實踐性作業(yè)的布置,提高學生自主思辨能力。針對當前部分學生在沒有弄清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課堂知識結構,就開始做筆記和寫作等問題,應將思維導圖學習模式與群文閱讀單元整合學習內容充分整合,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前我國西部等地開設的閱讀教學觀摩及創(chuàng)意教學研討活動,也是提升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法之一,教師應重視活動的舉辦,并以此豐富學生的文娛生活。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理念所形成的一種全新語文教學模式,在其中結合單元整合,能夠使學生的思想突破課本的束縛與禁錮,在提高教學創(chuàng)新性的同時,更能推動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教師將教學重心從教學結果轉變?yōu)榻虒W過程。這不僅符合現代化教育思想,還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此教學模式的重視,將其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