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熊
母親有最溫暖的懷抱,家是聲聲喚歸的港灣。從黃旭華的少年時代開始,深讀他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他值得無數(shù)鮮花和掌聲的生命里,有一處既柔軟又堅硬的痛。十幾歲的年紀,立下報國之志的他輾轉(zhuǎn)各地求學,與母親聚少離多,家只是夢中的燈塔。而后為了中國的核潛艇“深潛”數(shù)十年,那種融入血脈、深入骨髓的痛,幾乎沒有機會消釋。以至于在90多歲時再談起母親,他依然是那個會輕易流淚并且不刻意掩飾的孩子。
他把自己的青春歲月交付鍍了中國紅的夢想,把每一份氣力、每一滴血淚獻給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yè)??稍谧约旱氖澜缋?,他終究忘了情感的成長。因此,在母親過世后,他才會在母親的遺物中選擇那條舊圍巾,并在每年冬天戴上,好像這樣母親就能一直跟他在一起了。當他動情地說出“我真的非常想念我的母親”時,他一定觸及了內(nèi)心深處那個形成于青春時期的巨大空洞,以及穿過漫長歲月始終無法疏解的深重心結(jié)。關(guān)于孝與忠、悔與不悔的爭論糾纏,他在年輕的時候就給出了答案,卻不得不窮盡一生來體味其間的百般滋味。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2022年獲頒“八一勛章”的錢七虎院士,六十年如一日,把心系家國天下作為不變情懷,在被問及有什么遺憾時,他哽咽道:“盡孝道不夠,而且無法彌補了?!薄皟蓮椩獎住编嚰谙葎t說:“盡忠就是盡孝。”至于黃旭華,他做的其實不是一道“小家和大家如何取舍”的選擇題。他所糾結(jié)和尋找的,是與自己和解,與形成于青春時期的那個巨大空洞和解。所以他告訴自己,也告訴我們:“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p>
此生沒有虛度,歸來仍是少年,黃旭華終于可以對自己說“青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