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歡
在正式步入大學之前,我通過網(wǎng)絡對社會工作專業(yè)有了一定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是幫助他人,覺得很符合我的氣質(zhì)。2012年9月,懷揣好奇、懵懂和忐忑,我開啟了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學習生涯。第一堂課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全班同學被分成5組進行互動,有考驗默契的無聲傳遞環(huán)節(jié),也有考驗信任的盲眼前進環(huán)節(jié)……如此有趣的課堂使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就這樣,我與社會工作“一見心動”。
大學畢業(yè)后,我走上了社工崗位。雖然經(jīng)過了四年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但初入職場的我仍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小白”。我的第一個服務對象是一對準備離婚的中年夫妻。他們一進輔導室看到青澀的我,兩人充滿疑慮的表情讓我非常緊張。但我還是鼓起勇氣,面帶微笑地邀請他們就座,然后開始了訪談。雖然比較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服務,但那段時間我感到非常困惑:作為一個毫無戀愛經(jīng)驗的年輕人,真的能為他們服好務嗎?我要怎么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有經(jīng)驗的陳老師看出了我的顧慮,及時幫我解答了疑惑,并為我講解婚姻輔導知識,教我如何抓住服務對象的需求,提供精準服務,還鼓勵我多參加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實務能力。經(jīng)過陳老師的指點,我在工作中積極實踐,大膽探索。漸漸地,我知道了如何策劃一場喜聞樂見的活動,知道了如何取得服務對象的信任,知道了如何做好項目總結……陳老師是我社工路上的引路人,在她的指導和支持下,我由一名普通員工很快晉升為項目專員、項目主管。2019年,我又被提拔為中心的負責人。
我的服務對象很多,但最喜歡的是兒童。我喜歡和他們互動,喜歡擁抱他們,喜歡和他們合影......在與孩子們的交往中,總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感動和精彩??粗粡垙埣冋婵蓯鄣男δ槪矣X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這些年,我服務的兒童數(shù)量超過了1000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名叫康康(化名)的小男孩。
2017年,我們組織了一批城里的孩子到巫山體驗生活,康康當時只有7歲,是那批孩子里年齡最小的一個。一開始,康康很抗拒集體生活,一直吵著要回家,甚至自己沿著盤山公路往家的方向走。我把康康帶回房間,為他擦掉眼淚,不斷安撫他,并帶他來到院子里熟悉新環(huán)境。大約一個小時后,康康的情緒終于平復下來,并答應留下來試一試。在一周的體驗時間里,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生活,一起去鄉(xiāng)間地頭摘菜、摘水果,在老鄉(xiāng)家里做川渝地區(qū)農(nóng)村特有的民俗盛宴“壩壩席”。每天,我和同事們還會組織大家一起做游戲,在游戲過程中鼓勵康康多與哥哥姐姐們交流??悼抵饾u和其他孩子熟悉起來,融入了集體,喜歡上山里的生活、山里的人,與我們相處也很融洽。在聯(lián)歡會上,康康還主動表演了武術節(jié)目,贏得了陣陣掌聲。一天下午,我打開筆記本電腦處理工作??悼悼吹搅宋?,本在調(diào)皮玩耍的他突然停了下來,天真地對我說,“姐姐,你工作好辛苦哦!我有什么可以幫你的嗎?”看著他真誠的模樣,我感到很溫暖。
我從事社會工作已經(jīng)10年,從一個社工“小白”,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社工“前輩”。角色的變化離不開同事的幫助,更離不開一線服務的歷練。服務對象的笑容填滿了我10年社工職業(yè)生涯的畫卷。正是他們的肯定與鼓勵,讓我有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我會一直保持著最初心動的感覺,不懈奮斗,因為我堅信:越努力、越幸運、越精彩。
屠歡(左)在重慶市大足區(qū)步行街為小朋友宣傳燒燙傷預防與急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