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前進不僅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確方向
曹誠英是中國農學界首位女教授。1952年,曹誠英來到沈陽農學院任教,教授作物栽培學,還在學校農場開展土豆遺傳育種研究試驗。
當時,中國土豆產量很低,引進的國外高產品種“男爵”發(fā)生嚴重退化,出現(xiàn)易腐爛、易空心、芽眼深、薯塊小、產量低等問題,生物學家李森科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高溫所致。
通過研究分析,曹誠英認為土豆退化問題的原因在于病毒,是真菌性病害引起的抗性差,而不是高溫,更不能就此認定這個品種不適合在中國種植。李森科是蘇聯(lián)生物學家,他的學說一度成為蘇聯(lián)生物遺傳學主流,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曹誠英的看法無疑挑戰(zhàn)了這一權威,一些人為她捏了一把汗。
為了進一步搞清楚土豆退化問題,體弱多病的曹誠英每天拄著拐杖來到農場試驗田,坐在小凳子上查看土豆和植株,用尺子測量植株,精準的確定栽植間距,并試著用當?shù)貎?yōu)質土豆和“男爵”雜交,提高土豆畝產量。同時,她還撰寫了《應當解除顧慮》一文,發(fā)表在農業(yè)專業(yè)雜志上,公開向權威發(fā)起挑戰(zhàn)。
后來,雜交土豆種植在東北獲得成功,畝產輕輕松松超過三萬公斤,為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帶來很大收益,曹誠英也被當?shù)厝朔Q為“馬鈴薯之母”。高產抗病新栽培技術得到驗證,直接證明了曹誠英當初推理的正確性,而她不畏權威、敢于發(fā)聲的研究精神也為學術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