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才培養(yǎng)中,探究能力培養(yǎng)是教學中需要關注重點問題,既會對人才日后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提高等產生影響,也會對國家與社會發(fā)展等產生影響。由于教育部門對新時期如何培養(yǎng)人才,要培養(yǎng)怎樣的人才有全新要求,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時,應按照教育部要求設計教學活動。鑒于此,文章主要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方式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生物教學;初中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
為讓教育教學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新需求,國家提出教學改革戰(zhàn)略發(fā)展計劃,并在落實中取得明顯成果。教學改革相關政策中指出,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與讓人才更符合社會發(fā)展變化需求的基礎,應得到每一名教育人員的重視。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也應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借助教學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是多數教師都在研究的課題,已經成為教學發(fā)展的必然。在教學改革不斷落實中,初中生物教師發(fā)現,傳統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方面,效果發(fā)揮得并不明顯。為更好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初中生物教學方式,借助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對學生探究意識與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與新階段教學目標實現有推動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意義
(一)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提升有積極意義
新課改中強調初中階段要重視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有更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在學生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需要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隨著學生這一能力的不斷提升,其科學思維也會逐漸形成。在初中生物教師以學生為主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時,教師會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尋找問題解決方式,這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不斷提升,促使科學思維也會逐漸形成。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與探究等習慣,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自主學習能力是新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其未來發(fā)展有一定影響,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產生影響,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會給學生一定自主研究新知識、各項問題的時間,這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創(chuàng)造機會。比如,初中生物教學中會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學生在實驗中,需主動對實驗任務進行探究,尋找問題解決方案。同時,因為實驗中會出現較多不確定因素,這也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解決。而在這一過程中,初中生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習能力也會受影響,不斷被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積極意義。
(三)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積極意義
從當前全球發(fā)展情況分析,市場經濟發(fā)展形勢已經發(fā)生明顯轉變,除去經濟與科技競爭激烈外,高素質綜合人才也成為各個國家競爭發(fā)展的新趨勢。人才是國家發(fā)展的根本,是國家未來更好發(fā)展,實現社會主義新建設與目標的關鍵。針對這一背景,社會發(fā)展中對人才提出新要求,作為新型人才不僅要有良好職業(yè)素質、正確價值觀念、豐富的文化知識與品德,還要有探究與創(chuàng)新等能力。由此可見,教學中如果只培養(yǎng)知識型人才,不重視技能型與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很難讓人才更好適應社會發(fā)展新趨勢。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隨著學生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會受到影響,這可以提升其在人才市場中競爭力。另一方面,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借助探究實踐活動設計,讓學生逐漸對生物知識內涵進行深入研究,這對學生科學價值觀與發(fā)展觀有積極的影響,對其正確價值觀形成有利,同樣可以讓其成為社會發(fā)展中需要的人才。而在學生探究能力與素質都有相應提高后,學生未來發(fā)展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探究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會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一)明確目標,科學準備
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具有指導意義,是更好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的出發(fā)點。一方面,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教學目標,明確生物教學設計與開展方式。另一方面,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也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指導,有利于教師更好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促進學生探究能力不斷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明確、科學且有效的教學目標。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制定三維教學目標,而后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活動,發(fā)揮課堂目標對高質量教學目標實現指導作用,促進學生探究能力提升。
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師講解“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如此設計教學目標。首先,知識目標??梢栽O定為舉例說出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建構生態(tài)因素的概念;認同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觀點。能力目標可以設定為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情感與價值目標可以設定為通過合作設計,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養(yǎng)成在科學探究中與人交流合作的習慣,形成愛好實驗探究的情感。其次,教學目標實現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將知識目標設計成各小組自主探究任務,并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各小組主動探究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4~5人一組,而后要求各小組以“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探究為任務,進行自主研究活動。如此設計教學活動,既可以讓學生探究能力獲得有效培養(yǎng),又可以讓初中生物教學有全面性特點,并在三維教學目標指導下,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基于文本,鋪墊基礎
初中生物教學中,教材是開展基礎教學的關鍵,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也應重視教材應用,將教材作為基礎,借助具有探究性教學活動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同時促進學生探究能力提升。初中生物教師在圍繞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時,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要重視課堂氛圍的優(yōu)化,并能夠利用氛圍,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對生物知識進行研究,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的機會。活動設計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生物課的課堂實施氛圍應當達到愉快輕松的程度,教師目前需要合理采用網絡媒體的短視頻播放、生物思維導圖以及其他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知識的積極探索意識。第二,教師與學生針對生物課程的重點知識內容應當進行共同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第三,教師應當密切重視學生探討交流情況,對于學生目前存在的生物學習思維誤區(qū)進行及時糾正,確保學生能夠順利掌握生物知識要點。第四,教師對于學生進行獨立探索的學習過程應當給予支持,引導學生詳細觀察各種有趣的生物現象。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生物與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時,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使用微課技術。微課技術有短小精悍應用特點,使用這一技術播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設計食物鏈情境,為學生播放自然界中動物生存情境。情境創(chuàng)設后,教師可以主動詢問學生為什么生態(tài)圈的一些動物會在捕食時會以其他動物為獵物。如此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從生態(tài)系統與生物與組成等關系角度出發(fā)進行問題探究。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為讓學生能夠準確獲得問題答案,并繼續(xù)探究,初中生物教師還要觀察學生自主探究情況,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如在學生自主探究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指點迷津,幫助學生走出問題困境,進入到新一輪探索中。與此同時,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既可以讓課堂教學探究氛圍變得活躍,又可以使學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三)激活思維,鼓勵提問
初中生思維還在發(fā)展階段,教學中對學生思維激活,有利于初中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一些因素影響下,學生在學習中會表現出明顯差異,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差異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實際教學中,可以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問題情境,借助問題引導,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教師可以應用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分層,而后通過針對性提問,進行鼓勵教育,激活學生思維,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生物課堂實驗帶有趣味性與啟發(fā)性,能夠吸引初中生快速融入生物學習的氛圍。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獨立從事實驗操作的機會,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物實驗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現象。應當鼓勵學生自主準備生物實驗必需的各項器材與物品,進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進行課堂實驗操作的良好意識。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練習使用顯微鏡”時,在進行分層教學,教師要對初中階段學生成長特點有所了解,而后才可以做到科學分層。初中生處于心理與生理發(fā)展階段,學生心理較為敏感,想要獲得認可,在遇到問題時也需要鼓勵。所以,在生物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可以進行隱性分層。其次,分層完成后,教師可以借助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鼓勵學生提問。如基礎層次學生互動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基礎問題,并在學生回答后,贊揚學生,并同時讓學生出一道問題,而后由教師選擇一名學生回答。如此教學,既可以讓課堂教學有生生、師生互動特點,也可以使學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四)情境構建,直觀引導
根據對初中生生物學習過程中探究能力不高問題產生原因調查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之所以出現這一問題,主要與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教學方式缺少吸引力等有一定關系。生物知識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學科內知識涉及內容十分廣闊。但由于學生沒有感受到生物知識的有趣與廣泛,再加上教師枯燥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效果一直不理想。為此,在初中生物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時,可以將這兩個問題作為著手點。具體教學實踐設計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主動改變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欲望,讓學生逐漸認識到生物知識廣闊性,喜歡上探究,進而促進學生探究能力提高。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時,教師可以先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學生自主探究做鋪墊。如教師可以使用微課技術為學生播放大海下的植物世界,生活中的植物世界,原始森林與世界各地的植物景觀等。如此,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神奇。其次,短視頻播放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學生分享進行方向提問。如學生表示海洋內的植物世界最好看時,教師可以詢問哪里好看,有什么特點,是否知道海洋下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能否簡單說一說海洋下的植物有哪些。問題提出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查看相關資料的方式,獲得明確答案。如此,既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也可以借助自主探究活動設計,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教師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三維目標設定與分層教學法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思考與大膽提問。如此,既可以讓課堂教學有全面育人特點,又能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有利。
參考文獻:
[1] 陳少虹. 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培養(yǎng)[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4):85-86.
[2] 劉文奇.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嘗試[J]. 中學生物學,2022,38(01):51-53.
[3] 孫進科. 初中生物實踐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22(30):49-51.
[4] 王玉鳳,楊萬年,鄭雅. 體現綜合性學科特色,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發(fā)育生物學”教學改革實踐[J].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20,10(02):47-50.
[5] 樓夢霞,周曉馥. 基于生物實驗教學的師范生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J]. 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51(01):214-216.
[6] 王繼華,崔紅,張慶嶺,等. 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科學專業(yè)師范生教學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探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23,41(02):149-154.
[7] 高亞軍. 論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 學周刊,2021,23(2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