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紅 馬科偉 [平頂山市委黨校,河南 平頂山 462513]
眾所周知,孔子評價過很多人物,既有古代圣賢,有時代名人,還有自己的學(xué)生。既有褒揚(yáng),也有批評,基本上都能夠做到客觀公正、惜字如金。
一是評價古代的圣賢。比如評價微子、箕子、比干為殷商末年的“三仁”。泰伯可謂“至德”,因?yàn)椤叭蕴煜伦?,民無得而稱焉”。
二是評價時代的名人。比如評價史魚“直”,伯玉、子產(chǎn)“君子”,孔文子“文”,令尹子文“忠”,陳文子“清”。但孔子沒有評價他們“仁”,因?yàn)榭鬃訉Α叭省庇兄鴺O高的標(biāo)準(zhǔn)和極嚴(yán)的要求。
三是評價自己的學(xué)生。比如“由也果”“賜也達(dá)”“求也藝”,顏回“賢”,宓子賤“君子”??鬃油瑯硬辉u價他們“仁”,因?yàn)榭鬃诱J(rèn)為“仁”有著極深的內(nèi)涵和極高的境界。
孔子的這些評價,大多是一字的、單次的、簡單的。然而對于齊國的國相晏子,孔子卻不吝詞匯,反復(fù)評、高度評、真情評,達(dá)八次之多,稱贊晏子善于與人交往,“久而敬之”,尊稱晏子為“夫子”,甚至要“以之為師”。不僅如此,就連墨子也曾經(jīng)兩次稱贊晏子,極言“晏子知道”,這在歷史上是殊為罕見的。以往人們更多關(guān)注晏子作為使臣靈敏機(jī)智的大腦、滔滔雄辯的口才、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但同時晏子也是一位治國理政的賢相,他相齊三年期間,把齊國治理得“政平民悅”。體察晏子治理齊國的艱難,了解晏子為了齊國的苦心,探索晏子治理齊國的方式,對人們了解晏子高潔的內(nèi)心、高遠(yuǎn)的目光,了解一代賢相高超的治理才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歷史上齊國自桓公稱霸,歷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靈公、莊公、景公、悼公、簡公十公。孔子出使齊國,曾經(jīng)見過齊景公和晏子。至齊簡公被陳成子所殺,孔子聽說這一“弒君”事件后,曾經(jīng)進(jìn)諫魯哀公能出兵討伐陳成子。
晏子輔佐的是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位國君?!蛾套哟呵铩酚涊d了三位國君的言行舉止,也記載了晏子輔佐三位國君的艱辛不易。
《晏子春秋》只記載了齊靈公一件事,就是《靈公禁婦人為丈夫飾不止晏子請先內(nèi)勿服》。齊靈公為人邪僻,喜歡讓宮中的婦女穿男人的服裝,于是都城里的婦女也都穿男子的服裝。靈公派遣官吏禁止,說:“只要見到婦女穿男子服裝,就撕裂她們的衣服,割斷她們的衣帶。”但還是不能制止這種風(fēng)氣。晏子進(jìn)諫,說服靈公只有下令讓宮內(nèi)婦女不穿男裝,宮外的婦女也就不敢再穿男裝了。齊靈公的這個癖好和“楚王好細(xì)腰,宮中多餓死”相似,都是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晏子的進(jìn)諫提醒為君者一定要謹(jǐn)言慎行,以教化百姓,敦厚民風(fēng)。
《晏子春秋》有六章涉及齊莊公。通過晏子對齊莊公的多次勸諫,可知齊莊公是一個“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崇尚“威當(dāng)世而服天下”之人,在位期間,“任勇力之士,而輕臣仆之死。用兵無休,國罷民害。期年,百姓大亂,而身及崔氏禍”。齊莊公的言行舉止極為輕率荒唐,比如他曾經(jīng)關(guān)閉宮門,謀劃攻打莒國,都城的人以為有叛亂,都揮動著兵器站在街道里巷的大門口。無奈的莊公只好向都城傳布命令,說晏子在城里,都城的人才收起兵器回家了。所以啟子稱贊晏子“立人臣之位,而安萬民之心”。
齊莊公當(dāng)然不喜歡晏子,把晏子的官爵和食邑都收回了,對晏子也非常無禮,有一次飲酒,齊莊公令召晏子。晏子至,進(jìn)入宮門,齊莊公命令樂人奏歌:“已哉,已哉!寡人不能悅也,爾何來為?”晏子入座,樂人又演奏了多次,然后晏子才知道齊莊公說的是自己?;丶抑螅屯叫卸鴸|,耕作于海濱。過了幾年,果有“崔杼之難?!?/p>
歷史上著名的“崔杼之難”,晏子在現(xiàn)場親見。《晏子春秋》詳細(xì)記載了崔杼弒殺齊莊公的全過程以及晏子的悲哀和鎮(zhèn)靜。崔杼弒殺莊公的時候,晏子就站在崔杼的門外。門打開了,晏子走了進(jìn)去,崔杼說:“您為什么不殉死?您為什么不殉死?”晏子脫掉袖子露出胳膊,摘掉帽子,把莊公的尸體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哭泣。崔杼弒殺莊公而立景公,劫持將軍、大夫以及顯士、庶人到太公廟旁的坑穴邊盟誓。盟誓的人都要摘掉配劍才能進(jìn)入,只有晏子不肯摘劍。而如有膽敢不盟誓的,就用戟扎其頸,劍刺其心,前面被殺的已經(jīng)有七個人,輪到晏子盟誓的時候,他手捧著血酒的杯子,仰天長嘆:?。〈掼虨闊o道,殺死了自己的國君,不幫助公室而幫助崔、慶兩家的人,將遭受這禍殃!說完低頭飲下血酒,崔杼氣得要?dú)⒌絷套?,后被人勸住?/p>
晏子要勸諫的是齊莊公這樣的無道國君,要面對的是崔杼這樣的殘暴大臣,可想而知其處境之艱難。晏子相齊期間,被國君羞辱的難堪、被同僚誣陷的委屈、被強(qiáng)臣?xì)⒌舻奈kU,他都能平靜面對,妥當(dāng)應(yīng)對。其智其勇,其德其賢,有禮有節(jié),不卑不亢,令人肅然起敬!孔子和晏子都生活在“禮崩樂壞”“滅國五十二,弒君三十六”的春秋亂世。晏子一生忠心事君,所以孔子對晏子“一心事三君”的評價是非常真誠的,也是非常中肯的。
《晏子春秋》里有大量篇幅記載的是晏子對齊景公的勸諫。殷殷期盼,諄諄告誡,良苦用心,令人動容。
景公的生活常態(tài)是飲酒作樂,《晏子春秋》記載了很多景公飲酒的情景,比如“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后發(fā)”“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不僅如此,他喝酒不盡興的時候,還會到大臣家里飲酒,比如“景公飲酒,夜移于晏子之家”,被晏子拒絕,“夜移于司馬穰苴之家”,被司馬穰苴拒絕。晏子多次就飲酒勸諫景公,景公最終得以醒悟。
作為一國之君,齊景公有一系列令人稱奇的愛好:游玩、打獵、筑臺、華服、美食、寵狗、愛馬、喜樹、樂竹、寵妾。勞民勞力、傷財傷身也在所不惜。晏子多次苦心勸諫,正諫、反諫、歌諫、哭諫、舞諫,雖然聲淚交加,動心動容,但還是多次被齊景公冷臉、疏遠(yuǎn)、罷官、奪食邑,甚至驅(qū)逐。
比如《景公春夏游獵興役晏子諫》里,晏子以古之周文王不敢享受游玩打獵的樂趣,所以國家昌盛,百姓安定,以此勸諫齊景公。《景公為鄒之長涂晏子諫》里,晏子說楚靈王修建頃宮,三年沒有停止;又修建章華臺,五年沒有停止;乾溪戰(zhàn)役打了八年,老百姓力不勝任,自己停止了。后來靈王死在乾溪,人們不允許把他的尸體運(yùn)回去。這里晏子采取了正反對比的勸諫方式,促使齊景公下令不再征用土地,剩下的賦稅不再收繳,砍斷捆扎筑路夾板的繩子,讓服役的人都回家去。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晴。景公披著狐白之裘坐堂側(cè)陛,晏子入見,齊景公奇怪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趁機(jī)進(jìn)諫說:“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景公很認(rèn)可晏子的話。孔子聽到這事以后,稱贊晏子能夠表明自己所希望的事情,景公能夠去做自己認(rèn)為美好的事情。
有一次,晏子出使魯國回到齊國,匯報完事情以后,景公請晏子入座,開始飲酒,飲至高興時,晏子說國君如果恩賜我,請允許我為您唱一首歌。于是他唱道:“庶民之言曰,‘凍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唱完之后,喟然長嘆,眼淚長流。景公于是說將會很快停止修建大臺。晏子拜了兩拜,一句話也不說就走出朝廷,到了大臺,拿著棍棒毆打那些不努力工作的人,說:“我是小民,都有房屋來躲避炎熱潮濕,國君要建一個大臺卻不能很快建成,是為什么呢?”國人于是都說是晏子在幫助國君做壞事。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喟然長嘆,認(rèn)為古代善于當(dāng)臣子的人,把好名聲都讓給君主,災(zāi)禍都留給自己。入朝就研討君主的缺點(diǎn),出朝就高度贊美君主的德義。因此即使是侍奉怠惰的君主,也能讓君主垂拱而治,諸侯朝拜,自己卻不敢夸耀功勞?,F(xiàn)在能夠符合這個原則的,大概只有晏子吧!
齊景公有許多令人稱奇的荒唐行為。比如獵狗死了,命令宮外供給獵狗棺材,宮內(nèi)供給獵狗祭品;愛馬突然死了,景公大怒,令人操刀肢解養(yǎng)馬者;種的竹子被人不小心斬伐了,就把伐竹者拘押起來治罪;喜愛的槐樹被喝醉之人碰了一下,也被拘押起來治罪。齊人動輒得罪,造成了“踴貴屨賤”的悲慘景象。意思是因罪而被砍掉腳和腿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市場出現(xiàn)了鞋子價格下降,假腿、假腳的價格上漲的情況。當(dāng)晏子把齊國的這種悲慘景象說給景公時,景公愀然動容,于是減省了刑罰。
景公的寵妾死后,景公守著她的尸體三天不吃飯,坐在席子上不離開,也不讓入殮。身邊的人反復(fù)勸說,景公都不聽。晏子假稱有術(shù)士可以起死復(fù)生,騙景公離開后便命人把尸體入殮了,景公氣得臉都變了。面對景公的詰責(zé),晏子說:“君正臣從謂之順,君僻臣從謂之逆……今君薄于賢人之禮,而厚嬖妾之哀……今朽尸以留生,廣愛以傷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說得景公心服口服,坦言自己并不知道這些道理。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廢;君子之非,賢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謂歟!”意思是星星的光明,不如月亮的隱晦。做小事做成了,不如做大事做不成。君子的缺點(diǎn),勝過小人的優(yōu)點(diǎn)。這些說的大概就是晏子吧!
孔子一生飽受讒言之害,被迫出走,周游列國達(dá)十四年之久,十分認(rèn)可晏子的善惡之論。晏子自己也被讒言所害,被景公懷疑疏遠(yuǎn)而到東海之濱耕作長達(dá)七年之久。在《景公問為政何患晏子對以善惡不分》里,晏子認(rèn)為治理國家政務(wù)最擔(dān)心的是善惡不分,進(jìn)而提出考察善惡的辦法,審慎地選擇身邊的侍從:“審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笨鬃臃浅UJ(rèn)可晏子的觀點(diǎn)。
孔子的“仁政”思想體系里,忠君愛民的思想和晏子基本上是一致的。晏子曾經(jīng)說:“嬰聞之,順愛不懈,可以使百姓;強(qiáng)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笨鬃勇犝f了這件事,對自己的學(xué)生說:你們記著,晏子是一心事百君者!
值得一提的是,墨子對晏子的治國之道也大加贊賞。當(dāng)景公問晏子:“古之圣王,其形若何?”晏子對曰:“其行公正而無邪,故讒人不得入;不阿黨,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斂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國之地,不耗小國之民,故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兵甲,不威人以眾強(qiáng),故天下皆欲其強(qiáng);德行教誨加于諸侯,慈愛利澤加于百姓,故海內(nèi)歸之若流水?!?/p>
墨子聽說了這件事,稱贊晏子“知道”。治國之道在于為別人打算,失策在于為自己打算。為別人打算的人地位就尊貴,為自己打算的人地位就輕微。景公為自己打算時,小國都不為其所用;為別人打算時,諸侯都甘心被他役使。因此,治國之道在于為別人打算,君主的行為在于反躬自求。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并為“顯學(xué)”,但孔子和墨子的治國之策和處世之道并不相同,可他們卻對既不屬于儒家也不屬于墨家的晏子一致稱贊。晏子對外辭令得當(dāng)、舉止得體、不辱使命,對內(nèi)忠言諫君、體恤民情、治國有道,對己嚴(yán)格要求、勤儉樸實(shí)、治家有方,對人噓寒問暖、真心誠意、善良厚道。晏子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治國理政才能得到了晉、魯?shù)葒凶R之士的贊譽(yù),也得到了齊國普通民眾的擁戴。
晏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使齊景公認(rèn)可并理解了自己的苦心和忠心,齊景公知道晏子“賢”,委國政于晏子,三年而齊國大興。
當(dāng)齊景公把平陰與棠邑賜給晏子做食邑,另賞做買賣的人家二百余戶。晏子謝絕了,說如果您讓打魚的曬鹽的可以到處去販賣,邊境和市場只檢查,但不征稅;對種地的只征收十分之一的稅;減輕刑罰——如果是該處死的,就改判有期徒刑,如果是該判有期徒刑的,就改判罰款,如果是該判罰款的,就免除了。上面這三句話,就算是我的俸祿吧,也是您的利益啊。
當(dāng)梁丘據(jù)言晏子食肉不足時,景公割地將封晏子,晏子推辭不受,說“貧而不恨者,嬰是也”。
當(dāng)景公想贈送給晏子千金與市租,晏子多次推辭,說自己十捆布、一碗飯就感到滿足了。
當(dāng)晏子相齊之時,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個雞蛋、苔菜而已。景公派田無宇致臺邑與無鹽邑,晏子堅決推辭。
當(dāng)景公認(rèn)為晏子的住宅靠近市場,低濕狹窄,人聲嘈雜,塵土飛揚(yáng),不可以居住,想讓晏子換到高處敞亮干燥的地方去住時,便趁晏子出使晉國時為他擴(kuò)建住宅。晏子回國后拆毀新居,照原樣重建了鄰居的住房,讓鄰居回來住。
當(dāng)景公見到晏子的妻子又老又丑,想把愛女嫁給他時,晏子說妻子現(xiàn)在確實(shí)又老又丑,但她從年輕漂亮托身于自己一直到老年丑陋,怎么可以辜負(fù)了妻子的以身相托呢。晏子拜了兩拜,謝絕了。
當(dāng)晏子上朝,乘弊車,駕駑馬時,景公派梁丘據(jù)送給晏子大車和四匹馬,送去多次晏子都不接受,景公很不高興。即便是這樣,晏子還是拒絕不受。
當(dāng)晏子年老之時,歸還食邑,景公不許。過了幾天,晏子趁朝見的機(jī)會,還是交出了食邑,又交出了一輛車子。
孔子曾經(jīng)懷疑過晏子的為人,晏子也曾經(jīng)毫不客氣地批評孔子,懷疑儒家,但這并不妨礙這兩位歷史偉人的惺惺相惜。一番交往之后,孔子更加衷心地“敬佩”晏子!晏子雖然身高不滿六尺,但身相齊國,賢聲遠(yuǎn)播,名顯諸侯?!暗沦疤斓?,道冠古今”的孔子身高九尺六寸,高大魁梧,但在晏子面前,尊稱其為“夫子”,恨不得“以之為師”!墨子更是盛贊晏子懂得“治國之道?!彼抉R遷《史記·管晏列傳》里稱贊晏子“進(jìn)思盡忠,退思補(bǔ)過”“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妻不衣帛”。
晏子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也沒有令人驚嘆的事跡,他以一顆忠心,無論在什么時候,處于何種境地,面臨何種危險,都默默輔佐齊國的三位國君。他熱愛齊國,忠君愛民,公正無私,樸實(shí)無華,惠澤百姓。晏子的人生,一字以蔽之,曰“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