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克拉 江蘇省南京市仙林實驗幼兒園思路分園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它強調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感悟、主動創(chuàng)造,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自由權還給幼兒。在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的指導下,幼兒園多形式古詩詞教學的開展能夠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于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力。例如,在進行古詩《夜宿山寺》的教學時,教師先出示了一幅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圖片上描繪了哪些內容,鼓勵幼兒先自己進行古詩創(chuàng)編。而在“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這一句的賞析中,結合幼兒的興趣點,引出了“如何摘星星”的想法,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大膽地想象。有的說:“找一個梯子?!庇械恼f:“用一根繩子拴在星星上,把它拽下來。”還有的說:“我們可以坐著白云去摘星星。” ……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鼓勵幼兒自主進行創(chuàng)編,為幼兒插上遨游古詩天地的翅膀。
幼兒思維以直覺形象為主,可用在畫中蘊藏古詩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采用詩畫結合的方法,運用最直接形象的畫面,突破理解和感受古詩文字抽象難懂的難題。如古詩《詠鵝》,在出示圖片以后,請幼兒說說圖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總結出鵝的一些特征以后,教師引出古詩并且示范朗誦。在朗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內容,點出圖上相應的畫面,讓幼兒進一步將畫面和古詩句聯(lián)系起來,再配上現(xiàn)在較為流行的手勢舞蹈教學。在促進幼兒記憶古詩、理解古詩的同時,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領悟古詩詞中的意境美。
由于時代、語言習慣、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且古詩詞言簡意賅,幼兒往往不太容易領會。教學前,可以帶領幼兒用眼睛先去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詩意。古詩《游園不值》中的“屐齒”是幼兒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我們可從網(wǎng)上搜索“木屐”圖片,讓幼兒觀察鞋底的 “齒”,再帶領幼兒去觀察青苔,并讓他們在上面踩一踩,印上自己的鞋印,這樣“屐齒印蒼苔”的意思就明白了。至于“春色滿園”,可讓幼兒在幼兒園中觀察,尋找春姑娘的足跡,讓姹紫嫣紅的春色深深地印在幼兒的腦海里。在李商隱《無題》的教學過程中,幼兒難以理解何為“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便在班級自然角開展了養(yǎng)蠶的活動,幼兒通過對蠶寶寶生長過程變化的觀察記錄,親自體驗了蠶抽絲剝繭的過程后,終于明白了這句詩所包含的意境。通過自主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幼兒對古詩意境的理解會更為深刻和難以忘卻。
古詩詞的意境美、音韻美,常常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我國幾千年的教育實踐表明,反復詠唱是進行古詩詞教學最有效的手段。吟唱自始至終都與情感體驗相伴,古詩詞吟唱既能追求古風古韻,賦予古詩詞旋律,又符合當代幼兒對歌唱的要求。而不同內容的古詩詞擁有不同的旋律和節(jié)奏。如古詩《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旋律活潑輕快,節(jié)奏鮮明,朗朗上口。古詩《相思》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旋律緩慢抒情,節(jié)奏流暢,優(yōu)美動人。又如古詩《塞下曲》中“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旋律激昂,節(jié)奏緊湊,催人奮進。在古詩《題西林壁》的教學中,教師還將古詩與奏樂相結合,幼兒通過自主設計節(jié)奏型,演奏出不同節(jié)奏的古詩韻律。幼兒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節(jié)奏劃分下,朗誦出來古詩韻律美也不一樣。通過不同方法進行吟唱誦讀,幼兒不僅可以感受到古詩中的音樂美,還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古詩的意境美、語境美。
大自然包羅萬象,有很多事物及現(xiàn)象都是人類智慧的起點,與自然接觸,可以帶給幼兒很多啟發(fā)和靈感,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幼兒最好的教師。充分走進自然,利用自然情境教學,有助于幼兒解放空間,親近自然,同時讓幼兒更易感受古詩詞中的畫面美。古詩《風》的教學就是在戶外進行的,那日正值大風天氣,教師領著幼兒來到幼兒園的小竹林觀察。一陣大風吹過,竹林里的竹子好似被吹彎了腰,紛紛往一邊倒去。這一刻,幼兒形象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入竹萬竿斜”的情境。諸如此類的還有一夜春雨過后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盛夏怒放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凄凄秋風里的“秋風瑟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寒冬凜冽下的“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在自然情境中進行古詩詞教學,遠比我們枯燥講解效率要高上百倍。
古詩詞的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幼兒園的課堂上,應得到家長的支持,取得家庭的配合,利用生活的碎片化時間,如來園途中的對詩游戲,飯后的古詩動畫,睡前的古詩故事,將古詩滲透在幼兒的每日生活之中。同時,幼兒園也可以在班級中開設古詩詞區(qū)角,創(chuàng)建古詩詞吟誦社團,創(chuàng)編古詩情景劇,表演古詩手勢舞等。多樣化的古詩教學,不僅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更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幼兒的傳統(tǒng)文學素養(yǎng),解放了幼兒的時間。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古詩詞由于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原因各具特色,發(fā)展至今,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風景。在行知思想的指導下,幼兒學習古詩不再枯燥,不再困難。多形式、多種類的古詩詞教學方法,不僅使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時間得到解放,更有利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