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盛
(溫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龍港消防大隊,浙江溫州 325800)
隨著當今高層建筑與超高層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加,原有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越來越難以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的實際防火需求?;诖耍覈?014年對建筑防火規(guī)范進行了重新修訂,并于2015年開始執(zhí)行,該規(guī)范為《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14)。在該規(guī)范中,不僅對我國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經驗進行了總結,同時也吸收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防火設計標準,具有較好的通用性、綜合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具體的建筑工程防火設計中,設計單位一定要將工程實際作為依據,對此項規(guī)范加以合理利用,以此來確保整體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效果,滿足其實際的消防救援與疏散需求,從而將火災對居民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讓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得以良好保障。
在當今社會科技發(fā)展的帶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不斷提升,而生活中能夠引發(fā)火災的事物也在逐漸增多。加之現代化建筑密集度的顯著增加,建筑格局的復雜化,電纜、光纖等設備設施的應用導致現代化建筑中的火災隱患進一步增加,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也更加頻繁。同時,因為現代化建筑工程的造型一般比較復雜,樓層高度較大,所以外部滅火救援難度很大,如果建筑內部的防火設計不合理,一旦發(fā)生火災,將會給消防救援帶來更大的難度,建筑內部的被困人員逃離難度也會顯著增加。另外,因為現代建筑工程中的人口密度很大,火災發(fā)生時很容易出現人員動亂,甚至會引發(fā)踩踏事件,加之一些建筑材料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吸入過量便會使人中毒[1]。由此可見,現代化的高層以及超高層建筑工程火災救援和逃生難度更大,危害性更強。因此,在現代化建筑工程設計中,相關單位一定要對其防火設計做到足夠重視,以此來實現其防火設計的合理優(yōu)化。
在建筑工程的設計與建設中,其高度將會對消防撲救工作的難度以及人員的安全疏散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因此,建筑高度也成為對建筑類別進行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及對建筑消防設計進行定性的一個關鍵指標。尤其是對于坡地建筑的高度及其類別設計,更是應該做到足夠科學。比如,在某小區(qū)的移動坡地建筑中,將其總層數設計為9層,其中1~3層是商業(yè)區(qū)域,4~9層是住宅區(qū)域,每一層的高度都設計為3m,建筑的南面連接著消防通道,北面臨近市政道路,南北兩室外平面高度差是9m。在具體設計中,設計者在住宅區(qū)域和商業(yè)區(qū)域之間分別進行了疏散通道的獨立設計,其中,商業(yè)區(qū)域的疏散通道設置在了靠近山坡的位置,而住宅區(qū)域的疏散通道則設置在了4層南面,平面出口直通室外。圖1所示是該商住混合型建筑工程的整體平面示意圖。
圖1 該商住混合型建筑工程的整體平面示意圖
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如果建筑總高度超過了24m便屬于高層建筑,而這里的24m高度是建筑物室外從地面到屋頂或者是從地面到屋檐口之間的高度。該商住混合型建筑工程的總高度是27m,屬于高層公共建筑。因此,在具體設計中,設計單位將二類民用高層建筑的標準來對其進行防火設計。
但是,在對該商住混合型高層建筑進行分析時發(fā)現,對于該建筑,如果進行性能化設計,不僅可實現其成本投入的最大化降低,同時也符合我國消防技術中的各種規(guī)范要求。因該商住混合型高層建筑中的住宅區(qū)域和商業(yè)區(qū)域具有相對獨立的防火分區(qū),所以在具體設計中,可分別設置一個能夠直接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和一個獨立的疏散樓梯,同時也可以設置一個獨立的消防安全疏散面以及消防撲救面。在該建筑物的南北兩面都進行了能夠直接和外部連接的平面設計,但是因為兩室外平面落差是山坡,其高度是9m,所以為實現防火設計要求的充分滿足,并實現建設用地以及投資成本的進一步節(jié)約,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將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作為依據,該建筑屬于平屋面,其高度需要按照動此面到屋面頂層的高度來進行計算,而其高度設計以及防火設計都應該按照商住混合型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計算和設計。經分析發(fā)現,該建筑工程中的住宅區(qū)域共有6層,其高度是18m,主要功能是居住,商業(yè)區(qū)域共3層,總高度是9m?;诖?,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規(guī)定,該商住混合型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需要分開,且設計要求也具有顯著差異。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讓整體建筑工程防火設計難度得以顯著降低,同時也不會與我國建筑工程設計方面的相關規(guī)定產生沖突。
在對建筑工程中的疏散門進行開啟方式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單位首先需要區(qū)分開疏散門和安全出口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所謂疏散門,就是設置在建筑工程內部各個房間中、可直接通往建筑外部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的門;而所謂安全出口,則是設置在戶外的、以供建筑內部人員安全疏散的樓梯、樓梯間出入口以及可以直接通向建筑外部的安全區(qū)域出口。
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的相關規(guī)定,在人員密集型的高層建筑、公共建筑以及丙類多層廠房建筑等的建筑工程中,對于封閉形式的樓梯,其防火門應達到乙級,且其開啟方向應該與人員疏散方向保持一致。同時,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也明確指出,對于廠房建筑工程以及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疏散門,其開啟方向需要和人員疏散方向保持一致,且不可采用折疊門、懸門或卷簾門。除了甲乙類生產車間之外,對于60人以下且每個榶門疏散人數平均值低于30人的疏散房間,其疏散門的具體開啟方向可不做限制;對于倉庫,其疏散門需要平開,且開啟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保持一致。但是,在丙丁戊類倉庫中,其疏散門可選擇推拉門或卷簾門,對于人群比較擁擠的地方,一般需要對人員可自由出入的疏散門加以控制,并對外門進行門禁系統(tǒng)的設置,當火災發(fā)生時,應保障在不需要鑰匙或者是其他工具的情況下便可打開疏散門,同時也應該在醒目的位置做好明顯標識,以便建筑內部人員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順利找到疏散門。
綜合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的各項相關規(guī)定來看,對于建筑工程中的疏散門和安全出口,該規(guī)定中做出了明確區(qū)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也為建筑工程中的疏散門及其安全出口設計提供了很多便利。具體設計中,安全出口的開啟方向需要和疏散方向保持一致。而在確定疏散門開啟方向的過程中,設計單位還需要對建筑工程中各個房間的面積大小、具體應用功能及其可容納的最多人數等加以綜合考慮,最后根據各方面因素的分析來進行開啟方向的科學確定,不可僅僅根據建筑面積來確定其疏散門開啟方向,這也是具體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一項安全原則。如果直接將疏散門和疏散走道相連通,并設計為向外開啟形式,便會對整體的火災消防疏散造成很大程度的不良影響。
根據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對于耐火等級為一級或二級的營業(yè)廳、餐廳、多功能廳、展覽廳和觀眾廳等建筑,其內部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門數量應至少設置2個。而在此類建筑內部,任何一點到安全戶口或疏散門之間的最近距離都應控制在30m以內。如果疏散門無法直接與建筑工程的室外地面連通,或者是不能和疏散樓梯間直接連通,則需要通過長度在10m及以內的疏散走道與最近的安全出口保持連通[2]。如果此類場所進行了自動噴水形式的滅火系統(tǒng)設置,則室內任何一點到安全出口或安全疏散門之間的最近距離可分別加大25%。按照此項規(guī)定,從此類公共場所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門到樓梯間的距離應設計為10m,但是如果所有的疏散門以及安全出口都這樣設置,就需要設置非常多的疏散樓梯。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具體設計中可按照以下方法進行設計:比如,在防火等級是一級或二級的建筑工程內部,電影院、展廳等通常需要在購物中心和商場等的建筑物中進行設置,并對休閑、購物以及餐飲等設施加以合理利用,從而實現雙方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但是因為電影院與購物中心、商場等的營業(yè)時間存在差異,在購物中心營業(yè)停止之后,影院還需要繼續(xù)營業(y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嚴格按照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要求來執(zhí)行,為觀眾提供及時疏散逃生的通道,盡最大限度避免火災所引起的群體性傷亡事故發(fā)生。
在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中,其消防用水和建筑本身高度、耐火等級以及實際用途之間具有重要聯系,尤其是和建筑工程高度之間的聯系最為密切。因此,在具體的建筑防火設計中,設計單位需要對建筑工程的體積大小加以重點考慮,并以此為依據,對消防水系統(tǒng)進行合理設計。根據我國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對于單體形式的獨立建筑工程,如果其體積在5000m3以下,可不進行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設計,但是,如果此類建筑和周圍相鄰建筑之間組合形成了建筑群,使其整體體積顯著增加,此時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計。就實際設計來看,如果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計完全以建筑體積作為設計標準其實并不合理,因為部分建筑物的體積雖然比較大,其內部空間卻比較小,比如教學樓或辦公樓等建筑。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具體的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計中,設計單位也需要對建筑內部空間加以綜合考慮,根據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辦公樓或者教學樓等建筑,需要在其體積達到10000m3以上的情況下才進行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設置[3]。除此之外,對于冬季天氣寒冷的地區(qū),在進行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設計中,設計單位也需要對其消防栓和給水管道等做好防凍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確保消防給水系統(tǒng)設計的合理性,使其在火災情況下的應用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
在現代化的建筑工程中,中庭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通過中庭高度的合理延伸可以讓建筑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且其采光效果也可以得到顯著提升。但是,這樣的中庭設計方法也為其防火工作帶來了更大挑戰(zhàn)。因為中庭是整個建筑工程內部的中心位置,同時也是整體建筑中的公共活動中心以及共享空間,所以其防火設計至關重要。在現行的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中,對于中庭防火設計也做出了明確要求,對于連接中庭的過廳和通道等位置一定要進行自動關閉形式的防火卷簾門設置,或進行防火等級是乙級以上的防火門設置。根據該規(guī)范,中庭需要單獨進行防火區(qū)域的設置,但是在實際設計中發(fā)現,如果僅僅通過防火分隔方式進行建筑中庭的防火設計,其實并不能完全達到中庭的實際防火需求。因此,在具體的建筑工程防火設計中,為實現中庭防火性能的有效提升,可以沿著建筑中庭的各層回廊進行防火卷簾設置。因為建筑中庭應用的通常都是環(huán)形走道,所以該方法在中庭防火設計中比較簡單便捷。為有效滿足人們對于建筑的審美需求,在進行中庭防火卷簾的設計中,設計方也需要對其具體的設計方案和建筑中庭整體美觀效果加以綜合考慮,讓建筑風格及其防火設計之間的沖突得以有效避免,充分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的中庭防火設計要求。
在現代化的建筑工程中,因樓層過高、結構復雜、各種設備設施數量眾多,所以,其火災隱患和消防救援難度都比較大。為有效提升現代化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效果,在具體設計中,設計方需要以現行的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作為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建筑工程的防火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讓現代化建筑工程的防火性能得以有效提升,在火災發(fā)生時為內部被困人員的逃離以及消防人員的救援工作提供足夠便利,從而盡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所造成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