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輿鑫 陳敦雁
1.福建省立醫(yī)院南院婦產(chǎn)科,福建福州 350000;2.福建醫(y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yī)學院,福建福州 350000
妊娠高血壓(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為女性特有的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10%。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尿蛋白、水腫等,嚴重者頭痛眼花、惡心嘔吐、肝腎受損,甚至出現(xiàn)抽搐、昏迷癥狀,會對妊娠結局造成不利影響[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IGF-Ⅰ)又名生長介質(zhì),可介導生長激素的促進生長作用;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IGF-Ⅱ)是第一個被證實的內(nèi)源性印跡基因,對滋養(yǎng)細胞入侵具有重要調(diào)控作用;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IGFBP-1)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內(nèi)分泌激素,可通過調(diào)節(jié)IGF的活性影響滋養(yǎng)細胞的浸潤。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子癇前期和子癇孕婦的IGF-Ⅰ、IGF-Ⅱ、IGFBP-1會發(fā)生相應變化,提示受損滋養(yǎng)細胞浸潤可能與子癇前期發(fā)病具有相關性[2]。本研究采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聯(lián)合硫酸鎂治療HDCP,觀察治療效果及對IGF-Ⅰ、IGF-Ⅱ、IGFBP-1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福建省立醫(yī)院南院(我院)婦產(chǎn)科收治的127例HDCP患者,在妊娠20周后兩次測量收縮壓(SBP)/舒張壓(DBP)≥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療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輕度高血壓的SBP/DBP為140~159/90~109 mmHg,重度高血壓的SBP/DBP≥160/110 mmHg[3]。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63例和研究組64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6.84±2.27)歲;孕周20~34周,平均(27.31±2.34)周;病程16~73 d,平均(35.28±3.16)d;其中輕度54例,重度9例。干預組年齡23~38歲,平均(26.87±2.28)歲;孕周20~34周,平均(27.38±2.35)周;病程15~74 d,平均(35.31±3.17)d;其中輕度55例,重度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文號:JS-AG-2018-017),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年齡20~40歲;孕周≤34周;認知正常,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患原發(fā)性高血壓者;B超顯示胎兒異常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患泌尿、血液、神經(jīng)、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近期使用過其他降壓藥者;中途轉院治療者;終止妊娠者。
對照組使用硫酸鎂+硝苯地平治療,25%硫酸鎂注射液(陜西健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61023425,規(guī)格:10 ml∶ 2.5 g)20 ml,用 5% 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稀釋,靜脈滴注,滴注時間≤30 min;之后維持劑量為25%硫酸鎂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1次/d;硫酸鎂注射液總量<25 g/d。硝苯地平片(北京太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1020887,規(guī)格:10 mg/片),口服,1~2片/次,根據(jù)患者血壓和心率調(diào)整劑量,3次/d,硝苯地平總劑量≤60 mg/d。研究組使用硫酸鎂+拉貝洛爾治療,硫酸鎂用量、用法同對照組;鹽酸拉貝洛爾片(河南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1025249,規(guī)格:50 mg/片),口服,1~2片/次,根據(jù)患者血壓和心率調(diào)整劑量,3次/d,拉貝洛爾總劑量≤600 mg/d。以7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4個療程。由于Mg屬于重金屬離子,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癥狀,所以需要嚴格控制有效治療濃度(1.8~3.0 mmol/L),在使用硫酸鎂期間每天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頻率、尿量、血清鎂、膝腱反射以及胎兒胎心,必要時檢查心電圖,以防發(fā)生鎂離子中毒。一旦出現(xiàn)中毒癥狀,立即停止靜滴硫酸鎂,而且馬上靜脈緩慢推注10%葡萄糖酸鈣液10 ml,推注時間5~10 min[4]。在整個治療期間,患者注意休息,補充營養(yǎng),控制飲食。
4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如下指標:①血壓指標:SBP、DBP,使用電子血壓計(歐姆龍健康醫(yī)療株式會社生產(chǎn),型號:J710)測量;②生化指標:24 h尿蛋白水平(24 h rUprV,收集患者的24 h尿液)、B型鈉尿肽(BNP,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S-190)檢測;③分娩后比較兩組的IGF-Ⅰ、IGF-Ⅱ、IGFBP-1水平(取臍血、羊水,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量)、順產(chǎn)率、不良結局發(fā)生率(包括早產(chǎn)兒、胎兒窘迫、宮縮乏力、新生兒窒息、產(chǎn)后出血等)。
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M(P25,P75)]表示,則采用非參數(shù)Wilcoxon檢驗;等級資料用[n(%)]表示,采用Z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n(%)]表示,行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BP和DBP比較(mmHg,±s)
表1 兩組患者SBP和DBP比較(mmHg,±s)
注 SBP:收縮壓;DBP:舒張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n SBP DBP治療前 治療4周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4周后 t值 P值對照組 63 154.49±10.82 138.60±8.75 4.193 0.044 97.58±5.69 89.54±5.19 3.964 0.047研究組 64 154.51±10.79 127.83±7.94 5.274 0.037 97.63±5.72 83.26±4.20 4.570 0.042 t值 0.139 3.976 0.216 3.982 P值 0.871 0.046 0.784 0.046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24 h rUprV、BN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24 h rUprV、BN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24 h rUprV、BNP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24 h rUprV、BNP比較(±s)
注 24 hrUprV:24 h尿蛋白水平;BNP:B型鈉尿肽
組別 n 24 h rUprV(g)BNP(pg/L)治療前 治療4周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4周后 t值 P值對照組 63 3.28±0.28 1.62±0.12 32.761 0.000 432.58±39.67 348.57±30.18 5.914 0.030研究組 64 3.26±0.28 1.18±0.10 47.853 0.000 439.61±39.69 257.24±21.36 27.690 0.000 t值 0.496 7.124 0.084 7.062 P值 0.518 0.023 0.935 0.024
研究組患者臍血中的IGF-Ⅰ、IGF-Ⅱ高于對照組,IGFBP-1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臍血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比較(ng/ ml,±s)
表3 兩組患者臍血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比較(ng/ ml,±s)
注 I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BP-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
組別 n IGF-Ⅰ IGF-Ⅱ IGFBP-1對照組 63 21.58±1.74 31.87±2.75 249.63±19.38研究組 64 25.03±2.16 36.94±3.29 228.07±17.26 t值 4.127 4.085 3.962 P值 0.043 0.044 0.048
研究組患者羊水中的IGF-Ⅰ、IGF-Ⅱ高于對照組,IGFBP-1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羊水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比較(ng/ ml,±s)
表4 兩組患者羊水中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比較(ng/ ml,±s)
注 I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BP-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
組別 n IGF-Ⅰ IGF-Ⅱ IGFBP-1對照組 63 12.56±1.03 17.15±1.30 173.48±12.74研究組 64 14.53±1.12 19.84±1.52 151.27±10.35 t值 4.185 4.147 4.027 P值 0.041 0.042 0.045
對照組產(chǎn)婦順產(chǎn)32例、產(chǎn)鉗助產(chǎn)2例、剖宮產(chǎn)29例,研究組產(chǎn)婦分別為44、1、19例,研究組產(chǎn)婦的順產(chǎn)率(68.75%)高于對照組(50.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15,P=0.044)。
研究組的不良結局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的不良結局分布比較[n(%)]
HDCP為孕產(chǎn)婦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特征為血壓升高,伴或不伴水腫和蛋白尿[5]。治療HDCP的原則是有指征地降壓、利尿、鎮(zhèn)靜,預防子癇前期甚至子癇的發(fā)生。子癇前期—子癇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至今未明,可能與遺傳因素、子宮—胎盤結構異常、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缺乏營養(yǎng)(如鈣、鎂、鋅、硒等)相關[6]。近年來,免疫學說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揭示了子癇前期—子癇的發(fā)病機制,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其認為母體對妊娠的免疫耐受是成功妊娠的關鍵,如果母胎界面上的免疫細胞對胎盤滋養(yǎng)細胞作出異常反應,就會導致子癇前期[7]。
妊娠期具有特殊性,既需要考慮到藥物的有效性,又需要高度重視安全性,因此臨床用藥受限[8]。硫酸鎂是臨床使用較多的鈣通道阻滯劑,其鎂離子可作用于運動神經(jīng)末梢,減少鈣離子的釋放,從而抑制中樞神經(jīng),減弱或解除肌肉收縮,并且可以舒張血管平滑肌,使得痙攣的外周血管得以擴張,是預防和治療子癇前期的一線藥物[9]。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硫酸鎂起效較慢,降壓效果不明顯,而且Mg2+屬于重金屬離子,容易產(chǎn)生毒副作用,因此應聯(lián)用其他藥物,以改善治療效果[10]。硝苯地平為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可拮抗鈣離子釋放和內(nèi)流,疏通緊張的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使血管保持擴張狀態(tài),緩解外周阻力,抑制血管痙攣,適用于降壓治療[11]。而拉貝洛爾屬于α、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以阻斷腎上腺受體,減弱腎素的分泌,減緩竇性心律,減小子宮血管的阻力,促進外周血管擴張,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SBP、DBP更低,與王風華[13]的研究結果類似,提示拉貝洛爾的降壓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在于,拉貝洛爾既可以選擇性拮抗α、β腎上腺素受體,通過兩種途徑發(fā)揮作用,又可以促進兒茶酚胺的釋放,進而有效擴張外周血管并增加其血容量。研究組患者的24 hrUprV水平、BNP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與續(xù)靖寧等[14]的研究結果相近,提示硫酸鎂+拉貝洛爾可以減少尿蛋白,減輕血管細胞內(nèi)皮損傷,增加腎血流量灌注,改善腎功能,其原因是該治療方案可以充分解痙,并促進血管擴張。研究組的順產(chǎn)率更高,不良事件更少,與費麗曉等[15]的研究結果相符,其原因在于,硝苯地平長期使用可誘發(fā)頭暈、惡心、嘔吐等,而拉貝洛爾發(fā)揮藥效較快,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胎肺成熟的效果較好,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從本研究的情況來看,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指標、生化指標、妊娠結局更好,而其臍血、羊水中的IGF-Ⅰ和IGF-Ⅱ更高,IGFBP-1更低,提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與HDCP的發(fā)生發(fā)展息息相關,與王斌[16]的研究結果類似,其原因可能在于,HDCP會導致胎盤供血不足、全身小動脈痙攣等,使得胎盤分泌的生長激素減少,而在妊娠期間IGF-Ⅰ受胎盤生長激素調(diào)節(jié),所以臍血、羊水中的IGF-Ⅰ水平降低,其通過多種方式舒張血管的作用受到抑制。而且,低IGF-Ⅰ水平會導致滋養(yǎng)細胞侵蝕能力下降,影響螺旋小動脈重鑄,使胎盤淺著床,最終引發(fā)HDCP。IGF-Ⅱ是胎兒生長因子,可促進滋養(yǎng)細胞侵蝕分化、胎盤形成、胚胎生長發(fā)育,本研究發(fā)現(xiàn)IGF-Ⅱ與HDCP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其機制與IGF-Ⅰ類似。IGFBP-1可調(diào)節(jié)IGF的活性和滋養(yǎng)細胞的浸潤,而HDCP會導致胎盤血管痙攣,胎兒營養(yǎng)供給減少,進而刺激肝臟與蛻膜分泌大量的IGFBP-1??梢?,藥物治療會改善病情,進而促進IGF-Ⅰ和IGF-Ⅱ分泌,也會通過IGFBP-1調(diào)節(jié)IGF-Ⅰ、IGF-Ⅱ活性以及滋養(yǎng)細胞的浸潤,進而改善妊娠高血壓癥病情。本研究針對HDCP,卻沒有區(qū)分輕度與重度,缺乏分層治療方案,事實上重度包括先兆子癇、子癇,可能并發(fā)靶器官損害,在治療時有更多考慮。未來希望通過更多的臨床觀察和干預,來突破本研究的局限性,讓HDCP患者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綜上所述,硫酸鎂+拉貝洛爾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一方面減少硫酸鎂的用量,減輕其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降低血壓,改善生化指標、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水平,并且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藥物通過IGFBP-1調(diào)節(jié)IGF-Ⅰ、IGF-Ⅱ活性,影響滋養(yǎng)細胞的侵蝕功能,進而改善妊娠高血壓癥病情,可能為重要的治療機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及結合蛋白與妊娠高血壓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可作為預測HDCP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