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村
對我們的校園(村莊或小區(qū)等),你也許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還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塊天地;同一處景物,你也未必觀察到它在不同時間的變化。以“我仿佛第一次走過 ? ?”為題,寫一篇散文。
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寫景為主;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關(guān)于如何寫好這篇作文,這里為同學(xué)們提供如下建議:
⒈補全題目,確定內(nèi)容。
題目橫線上所補內(nèi)容要與“走過”搭配,可以是校園、村莊、小區(qū)中的某處風(fēng)景,但不必局限于此;由材料和題目“未曾留意的一小塊天地”“仿佛第一次”來看,所選“風(fēng)景”要“小”而具體,此風(fēng)景應(yīng)當(dāng)是令人難忘的,或平時被我們忽視的。
2.寫景為主,滲透情感。
要對所選“風(fēng)景”做細致描寫。關(guān)鍵是寫出景物特點。要有清晰的寫景順序,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從四周到中間等)、時間順序(體現(xiàn)景物在不同時間的變化)。要運用適當(dāng)方法寫景,如移步換景、動靜結(jié)合、想象聯(lián)想、側(cè)面烘托、白描、多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多視角(仰視,俯視,平視)等。寫景的同時也要傾注情感,可通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現(xiàn)手法來實現(xiàn)。
3.寫出新意,凸顯美感。
景物特點鮮明突出,別人或自己以前未曾發(fā)現(xiàn);景物描寫細膩生動,觀察別有洞天;描寫語言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使人讀后能清心、悅目、感動、深思。
佳作展示一
我仿佛第一次走過那條河
◎李錦億
河水在橋下靜靜流淌,路人在橋上慢慢行走。今天,我仿佛第一次走過這條河,便情不自禁地趴在橋欄桿上,看河水汩汩流向遠方,心也一起奔向大海。
一日之景在于晨
天蒙蒙亮,我就起床晨練了?!爸裢馓一ㄈ齼芍?,春江水暖鴨先知。”紅日初照,漫步大橋之上,我被一陣“嘎嘎”聲吸引。原來是一群小鴨子,看它們整齊劃一的動作,比我還要努力。晨暉將小鴨子染成金黃色,清澈的河水映照著它們活潑的身影。一對對紅掌把太陽光都壓碎了。金光散落,野鴨爭趣。岸邊的蘆葦,在微風(fēng)吹拂下,悠悠晃動,有的甚至彎下腰輕輕撫摸小鴨子的頭,引得小家伙們“嘎嘎”亂叫,頭都埋到水里去了。我愜意地欣賞著這幅靜謐清幽的“蘆葦戲鴨圖”,邁向前方的步伐也從容了許多。
烈日當(dāng)空魚蝦藏
正午,走在大橋上,感覺周圍一片寂靜,所有的生靈好像剎那間全部消失了。伴隨著一陣“嘩啦”聲,一條魚出現(xiàn)在半空,細密的鱗片在陽光照射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有一根細線牽著它,目光順著細線尋過去,在蘆葦最深處,一根魚竿伸了出來。原來這里還有個釣者——戴著草帽,坐在小馬扎上,儼然一個漁翁。沿著河道望去,還有不少“漁翁”呢。他們一會兒一提竿,若是魚太小,就會放回河中。小魚歡快地游動,“漁翁”也一定很開心吧!“人魚相生圖”,怡然自得,會使你煩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月照河水閃靈動
明月照大江,玉盤化作雙。夜晚的河水與白天完全不同。白天熱烈、奔放,夜間卻平靜、深沉。一輪明月掛在空中,河面上浮現(xiàn)出另一個月亮,“雙月”交相輝映。有時看月看得入迷,你會忘記哪個是天上的月亮,哪個是河里的月亮?!白砗蟛恢煸谒?,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所言不虛!直到有魚躍出水面,震碎了水中的映像,你才會回過神來。一片云彩偷偷飄過來,遮住空中的月亮,也遮住了水中的月亮。小魚們紛紛探出頭,不停地吐著泡泡,好像在詢問月亮跑到哪兒去了。清風(fēng)徐來,云開月出。魚兒們歡騰著,在水中畫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波紋。水波晃蕩,鏡月再碎。而我早已沉醉在這一幅生機盎然的“雙月戲魚圖”中難以自拔。
站在橋上,望著水面,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局外人,生怕一呼一吸都會打擾它們。它們是造物主的寵兒,生動地描畫了一幅美麗祥和的盛世江水圖。
【山東北鎮(zhèn)中學(xué)】
◆點評
作文描寫清晨、正午及夜晚的河邊景色,分別寫出其靜謐清幽、怡然自得、生機盎然的特點,并以三幅圖景命名,首尾呼應(yīng),順序清晰。所選景物符合生活實際,觀察細膩。本文正側(cè)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使用擬人、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長短句交錯,描寫生動形象。恰當(dāng)引用古詩句,增強了散文意蘊。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讀來令人回味。
佳作展示二
我仿佛第一次走過青石板巷
◎李若然
會看花的人,就會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林清玄
許多年過去了,我依然會想起那條青石板巷。
那條巷子不在什么有名的地方,而在我家鄉(xiāng)——一個偏僻的小鎮(zhèn)。我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從牙牙學(xué)語到滔滔不絕,從蹣跚學(xué)步到奔跑如飛。
日光熹微,悠然地灑在青石板上,整個小鎮(zhèn)活躍起來。街道旁邊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行人也帶著晨起的困倦,踏上嶄新的路程,他們來來往往穿梭在這條巷子里。路旁的葉子沾了幾滴露水,陽光照耀,發(fā)出點點光亮,小草懶洋洋地伸著腰,驅(qū)趕著倦意。值得一提的是巷子盡頭那棵古桐,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風(fēng)吹雨打,依然屹立于此。瞧,它那粗壯的枝干承載著數(shù)百只鳥兒的巢穴,樹干向上輸送著各種能量,雜亂又龐大的根系牢牢扎根于這片土地。茂密的灌木伸展著蜷縮了一個冬季的身體,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小鎮(zhèn)在慢慢蘇醒,青石板巷已初露生機。
經(jīng)歷了辛苦奔波,趕著日落,伴著黃昏,工作一天的人們回家了。巷子里變得熱鬧起來,夕陽以其余暉為人們照明,小鎮(zhèn)的夜生活開始了。路邊的花也收攏花瓣準(zhǔn)備離去,它艷麗漸褪,與晚霞互相道別。聽,人們的腳步聲,車胎碾壓石板聲,推車賣糖葫蘆的老翁的吆喝聲……仿佛在訴說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漸漸地,街燈亮了,萬家燈火猶如一片浩瀚星河。屋內(nèi)的光透過窗玻璃射在青石板上,構(gòu)成北斗七星的形狀。點點星光勾勒出它的輪廓,微風(fēng)拂過,葉子互相擊掌,發(fā)出嘩嘩的響聲?;钴S了一天的小鎮(zhèn)逐漸靜謐,青石板巷進入夢鄉(xiāng)。星光璀璨,我用心中的畫筆無數(shù)次默默描繪巷中的一草一木。當(dāng)幾粒星子墜入巷中,隨之躍出一輪驕陽。
散去夏的炎熱,拂去秋的冷清,迎來蕭瑟的冬。畫家手持畫筆將屋舍涂上白色,天地萬物渾然一體。寒風(fēng)凜冽,樹與云影透出微光,泛白的天空中只有雪花在翩翩起舞。樹干已然變得光禿禿,只有雪堆在上面,為其披上冬日新衣。當(dāng)雪花一片片鋪滿青石板巷,人們才意識到冬真的來了。小草縮進泥土,為來年再次萌發(fā)積蓄力量,花也合攏瓣膜等待下一次爭奇斗艷。青石板巷看起來有些凄清,但這凄清也是一種美,一種孕育生命的壯美!
又是一個春夏秋冬,我與青石板巷一起觀賞“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共同期盼“人面桃花相映紅”。
無論是炊煙裊裊,還是清幽寂靜,這條小巷都承載著我童年的點點滴滴。每次踏上青石板巷,回憶便漸漸浮現(xiàn),撥動我的心弦。
【山東北鎮(zhèn)中學(xué)】
◆點評
作文描繪一天中不同時段的青石板巷,寫出了清晨“初露生機”、夜晚“逐漸靜謐”的特點,同時著力描寫其冬季的特點——“壯美”及“孕育生命”。作文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融合了人的活動,對情感表達起到重要作用。選擇不同時段及季節(jié)景物,描寫比較細膩生動,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jié)合,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