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青 田宏燕 胡馨悅
(大連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本課題將穹頂建筑的結構特征與運動休閑服裝相結合,將西方穹頂建筑美學融入服裝造型的設計中,將穹頂建筑宏偉優(yōu)雅、平衡穩(wěn)健的特點體現(xiàn)在服裝的設計上。同時又順應后疫情時代大背景,著重考慮在疫情之下進行戶外運動時如何提高運動休閑服裝的防護效果。
簡化內(nèi)部結構,加強整體聯(lián)系。疫情下為加強防護措施,我們將穹頂懸垂的半球體空間進行結構的拆分,在穹頂結構上采用結構更加整體、受力更為均衡的過渡結構,并將其結構特征運用在休閑運動服的立體裁剪中,使運動休閑服的關鍵部位在受力時均勻散力,讓使用者的身體受到更好的保護。
隨著穹頂?shù)慕Y構和做法逐漸定型,先賢們也逐漸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豐富穹頂內(nèi)部的裝飾上。后期的伊朗穹頂就包括了錯綜復雜、光怪陸離的幾何裝飾圖案,這一切都使穹頂本身成為了一件純粹的藝術品。本課題將結合穹頂建筑強調(diào)的明暗對照、主次關系鮮明的藝術形式特點,利用穹頂圖案作出符合東方特點的設計,設計方向多為治愈系穹頂圖案,并采用明亮的色彩,起到緩解壓力、激發(fā)活力的良性作用。
在休閑運動服的面料選擇中,我們采用點對點的設計解析,對運動休閑服不同部件進行面料的選擇。例如運動幅度較大的關節(jié)部位,對面料的延展性要求較高,我們分析對比不同的面料來確定最優(yōu)的面料;在特殊設計的部位,例如疫情背景下,面部需要有防護作用的設計,從而考慮面料的過濾性與護理性,選擇恰當?shù)拿媪?;同時考慮戶外運動的特點,需選擇具有防曬、透氣、吸汗、抗臭等功能的面料。
3.1 結合不連續(xù)雙殼穹頂這一種具有伊朗特點的穹頂結構,將其結構進行拆分,使具有防護功能性的新設計運用于運動休閑服中。如在脖頸之處設計子母扣,模擬口罩更換需求,讓使用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在運動中進行防護;將穹頂藝術與服裝人體工程學相結合,設計披肩斗篷等,使服裝更具貼身保暖等功能。并結合穹頂藝術文化歷史,了解穹頂文化的圖案產(chǎn)生以及色彩的層次運用,將其表現(xiàn)在運動休閑服的圖案設計上。
3.2 在面料的選擇上,我們通過對比不同的面料,將選擇的面料點對點地貼合到不同部位(例如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腰部等對運動延展性要求較高的部位),分析該部位的運動曲線和強度,進行面料的選擇(在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運動幅度較大的部位,我們選擇使用新型具有穩(wěn)定性、防護性與延展性、良好的保暖性與抗污性等功能性的面料)。同時我們選擇與過濾性口罩(聚丙烯纖維熔噴布主要作為口罩的防護過濾層)較為相像的面料(聚丙烯纖維熔噴布可以用到運動服上作為防護面料),以及穹頂結構(穹頂結構的張力膜結構),使口鼻防護部位的設計更加貼合人體活動,使運動者在運動過程中呼吸更加輕松)。采用透氣性強、具有防曬效果(聚酯纖維面料等)的新型材料,以及耐磨性好、不易起皺的多微孔纖維(超細化纖材料),并利用穹頂?shù)闹鞔侮P系的特點,設計出防護性與運動性并存的功能性運動休閑服裝。
此外,我們還研究了穹頂結構的特點及其發(fā)展,將半球體空間或平面進行結構的拆分,把穹頂藝術線條清晰的特點運用于運動休閑服設計上。并通過研究人體工程美學,從運動休閑服的運動環(huán)境要求及服裝面料要求兩個方面,深入地研究與人體工程學相適應的穹頂建筑結構,將這兩者結合起來設計富有功能性的運動休閑服。另一方面,通過對棉、麻、滌綸、氨綸和純天然纖維等多種面料的研究對比,在吸汗量、拉伸度、延展性、吸收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篩選,縮小了使用面料的范圍。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diào)研,通過街頭隨機采訪、公眾號、網(wǎng)上問卷調(diào)查等多種形式,面向多個群體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了解群眾對運動休閑服的看法和需求,并在袖口、底擺、領口等處加入可拆卸、可更換的服裝防護部件,并加入具有功能性的分割線設計,使運動休閑防護服滿足了大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