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好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實驗中學 215124)
(1)若函數g(x)=f(x)-f′(x)存在極值,求m的取值范圍;
(2)若函數h(x)=f′(ex)-f′(lnx),對任意的m∈R,若關于x的不等式h(x)≥m2+k2在(0,+∞)上恒成立,求正整數k的取值集合.
解析 (1)略.
(2)因為h(x)=(2e2x-2mex+m2)+(2ln2x-2mlnx+m2),所以對任意m∈R,(2e2x-2mex+m2)+(2ln2x-2mlnx+m2)≥m2+k2在(0,+∞)上恒成立,即對任意m∈R,m2-2(ex+lnx)m+(2e2x+2ln2x-k2)≥0在(0, +∞)上恒成立,故Δ=4(ex+lnx)2-4(2e2x+ 2ln2x-k2)≤0在(0,+∞)上恒成立,即k2≤(ex-lnx)2在(0,+∞)上恒成立.
上述解答關鍵是處理k2≤(ex-lnx)2在(0, +∞)上的恒成立問題,難點在于φ(x)=ex-lnx的最小值難以直接通過一次求導直接給出,只能借助于二次求導以及函數零點的相關知識加以解決.一般學生在處理此類問題時,無法像答案這樣完美無缺,考慮周全.學生們迫切地需要一種簡單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借助于“切線不等式”來加以解決.
切線不等式來源于函數f(x)的幾何圖象,通過觀察f(x)的圖象總是在切線y=ax+b的上方(或下方),從而得到切線不等式f(x)≥ax+b(或f(x)≤ax+b).在平時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切線不等式如圖1所示.
圖1
無論是渾然天成的代數結構,還是優(yōu)美對稱的幾何直觀,都讓人賞心悅目、拍案叫絕.
當我們熟悉切線不等式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形形式后,自然要看看它們在解題實踐中的應用.
例1(2020山東二模)已知函數f(x)=ex-x2.
(1)求曲線f(x)在x=1處的切線方程;
解析 (1)略.
(2)這個不等式的常規(guī)證明較為麻煩,觀察不等式的右邊,發(fā)現很像切線不等式的變形,因此采用切線不等式解決此題.
反思回想我們的解題過程,若是不借助切線不等式的變形,此題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構造,通過嘗試導數去求解最值進而證明不等式,過程較為繁瑣,操作起來較為困難;相反,若是借助切線不等式,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放縮,通過移項和常規(guī)求導即可解決,優(yōu)勢明顯.
(1)求a,b的值;(2)證明:f(x)>1.
解析 (1)略.
圖2
反思由于觀察到函數圖象是上凸的,利用原函數圖象和切線的位置關系,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對原不等式進行放縮,最后由不等式的性質,三個式子相加,證得原命題.此方法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也減少了復雜的含字母運算.
反思運用“切線不等式”法證明不等式時,需注意已知條件是單變元的和式,特征不等式左邊也是和式,當發(fā)現已知條件或特征不等式不符合上述條件時,需要通過適當的轉化后再使用“切線不等式”.
雖然高中的試題一直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但也不回避已經考過的類似試題.此類數學題集中了命題人的智慧,是經過反復打磨的精品,因此在備戰(zhàn)高考時,通過研究各省市的歷年真題,把握高考試題的方向和命題規(guī)律,精做題、做精題,這樣才能走出題海,提高效率.不等問題在高考中一直扮演著重要地位,綜合性強,區(qū)分度高,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低的分水嶺.在研究函數的過程中,若能利用好“切線不等式”這一有力工具,往往就能出奇制勝,此法對比常規(guī)方法而言具有巨大的優(yōu)越性和間接性.遺憾的是,“切線不等式”這樣的稱呼,教材中并沒有明確給出,至今仍是一個“民間”說法,因此在應用時還需要給出適當的證明,這不免增加了解題的長度.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應在恰當的時候有針對性地講授一下,以便拓寬學生的解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