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璆 遼寧省大連市口腔醫(yī)院 (遼寧 大連 116021)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究微種植體支抗輔助正畸治療對于推磨牙向遠中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牙齒輕度擁擠患者共計52例。對照組26例采用常規(guī)正畸治療,觀察組26例采用微種植體支抗輔助正畸治療。在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磨牙移位程度、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愈率為100%,高于對照組的88%;觀察組患者的炎癥反應指標治療后較對照組更低,治療滿意度更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咀嚼功能和咬合力更高,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種植體支抗在推磨牙遠移中可以有效地遠中移動上頜磨牙,開拓間隙,解除牙列擁擠,達到不拔牙矯治的目的,且在支抗控制方面,更加穩(wěn)定可靠。
微種植體支抗輔助正畸治療推磨牙向遠中適合于輕度凸面型,輕度擁擠的上頜牙列或者安氏Ⅱ類患者[1-3]。目前由于操作簡便,患者異物感小,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多,已成為矯正磨牙的遠中關系,改善患者前凸型的主要方法之一,患者對于推磨牙向遠中的治療需求越來越高[4,5]。本研究利用微種植體支抗遠移上頜磨牙,調(diào)整磨牙至中性關系,是一種既有效又簡單可行的治療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推磨牙向遠中患者共計52例。按照患者具體牙齒情況進行分組,對照組26例和觀察組26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齡19~26歲,平均(22.36±3.16)歲,患者面型尚可,牙列輕度擁擠,對面型要求不高,觀察組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齡19~26歲,平均(22.41±3.42)歲,患者面型略凸,牙列輕度擁擠,患者對面型要求不高,但需要對牙列進行回收以維持或改善面型凸度。對所有患者進行了醫(yī)學影像的檢測,均需進行智齒拔除,骨性均為Ⅰ型,安氏Ⅰ類或安氏Ⅱ類?;颊哐例X表現(xiàn)形式能夠和東南大學出版社的《微種植體支抗正畸臨床應用》[6]中的描述相互符合。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過程,對比事項和預測結果進行知曉,并由患者監(jiān)護人簽署了知情書。本院倫理委員會已經(jīng)通過了本次研究申請。對比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應用直絲弓矯治技術,結合鎳鈦圓絲排齊牙列后,逐漸升級到0.019in×0.025in的不銹鋼主弓絲。
觀察組患者采用微種植體支抗輔助正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醫(yī)生在手術治療前通過曲面斷層片對患者的牙根形態(tài)位置及牙根間間隙以及上頜竇底的高低的位置來確定微種植體支抗植入部位和相對應的角度及深度。在植入前,醫(yī)生需要對患者的黏膜做切口處理,避免在植入工程中卷入患者軟組織,一般情況下選擇患者第一磨牙與第二磨牙間牙根方向2~3mm的位置進行平行植入。在植入結束后,通過醫(yī)學影像二次檢測植入情況來判斷手術效果。為了保證患者良好的預后和降低患者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概率,需要保持每月一次的復診,在患者完成治療過程后,去除微種植體支抗,讓患者的創(chuàng)口能很好的自然愈合。
①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包括第一磨牙移位程度、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情況進行評價,三者總滿分為90分,80分以上即可判定為治愈,對兩組患者的治愈率進行對比;②對比兩組患者的炎癥反應,取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患者牙周組織,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IL-6、IL-1 、TNF- 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以問卷形式對患者的治療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結果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④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記錄發(fā)生軟組織水腫、口腔炎癥、不適感明顯的例數(shù),計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⑤對比兩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咬合力,采用咀嚼花生米法對咀嚼功能進行評估,采用咬合力測定儀對咬合力進行評估[7]。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版本進行分析,所得計量資料表示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方法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磨牙移位程度、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整體治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愈情況比較 (n=2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炎癥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IL-6、IL-1 、TNF- 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炎癥反應比較(n=25,±s,pg/mL)
表2. 炎癥反應比較(n=25,±s,pg/mL)
組別 IL-6 IL-1β TNF-α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12±5.02 61.12±7.32 86.38±9.31 124.55±15.12 107.91±16.82 164.43±9.41對照組 42.14±5.09 80.32±6.04 86.36±10.42 168.26±17.06 106.14±15.74 224.11±10.33 t 0.014 10.116 0.007 9.587 0.384 21.355 P 0.989 0.001 0.994 0.001 0.703 0.001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者滿意度比較(n=25,n/%)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數(shù)據(jù)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25,n/%)
觀察組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明顯較對照組患者更高,數(shù)據(jù)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患者咀嚼功能和咬合力比較(n=25,±s)
表5. 患者咀嚼功能和咬合力比較(n=25,±s)
組別 咀嚼效率 咬合力(lbs)觀察組 0.89±0.14 154.30±20.75對照組 0.61±0.07 105.41±19.21 t 8.944 8.645 P 0.001 0.001
微螺釘種植體支抗作為一種特殊支抗,為正畸臨床應用提供新的選擇。在推磨牙向遠中治療中,發(fā)揮著絕對的支抗作用,幾乎未出現(xiàn)支抗喪失。
綜上所述,采用微種植體支抗推磨牙向遠中不需要依賴于患者的合作,即可以持續(xù)負載,實現(xiàn)絕對的支抗控制,穩(wěn)固性好,不良反應低,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