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心內(nèi)科臨床藥師 劉宣彤
當大家聽到“血糖升高”往往會感到害怕,不由自主地與罹患糖尿病聯(lián)系起來。確實,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及患癌風險也會增加。所以任何能升高血糖的因素,比如飲食、用藥、心理、應激等,大家都應重視起來。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可以升高血糖的藥物。
服用部分喹諾酮類藥物會使血糖升高,比如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注射液因嚴重影響患者的血糖代謝,2007年在美國和加拿大撤市。我國雖未讓該藥品退市,但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也要求其在說明書中增加“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警示語。
左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中引起血糖增高的危險度最高的藥物,糖尿病患者需要謹慎使用。另外,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可能會導致血糖雙向改變,即不但會導致高血糖,也可能導致低血糖發(fā)生。
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中噻嗪類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可能會影響機體的糖代謝,導致血糖升高。不過,對一般人來說,噻嗪類利尿劑(比如氫氯噻嗪)引發(fā)糖尿病的風險不高,停藥后血糖即可恢復正常。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服用噻嗪類利尿劑可致病情加重,隱形糖尿病患者可因此出現(xiàn)癥狀。
使用β 受體阻滯劑的高血壓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28%。不過受體不同的β 受體阻滯劑對糖代謝造成的影響不同。非選擇性β 受體阻滯劑(比如普萘洛爾)最易引起糖代謝紊亂。選擇性β1 受體阻滯劑(比如美托洛爾)對血糖影響較??;比索洛爾等高選擇性β1 受體阻滯劑對糖代謝幾乎無影響。
糖皮質(zhì)激素升高血糖的程度與使用的激素品種、劑量及時間有關。小劑量給藥、吸入給藥、局部用藥等則對血糖影響較小,而全身用藥易引起血糖升高。大劑量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可能導致類固醇性糖尿病,發(fā)病率約為2%。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增加新發(fā)糖尿病的危險。不同類型的他汀類藥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與日后空腹血糖增加顯著相關,而使用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與空腹血糖增高無明顯相關性。他汀類藥物對血糖的影響還有劑量相關性,使用高劑量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使用低劑量的患者。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比如環(huán)孢素、硫唑嘌呤片等)會使血糖升高。免疫抑制劑不但抑制胰島細胞,還可以誘導胰島素抵抗。所以,患者在進行免疫治療期間,既要注意避免被細菌病毒感染,還要監(jiān)測血糖、控制飲食,避免血糖過度升高。
使用茶堿類藥物(比如氨茶堿、多索茶堿)可致環(huán)磷酸腺苷水平升高,造成血糖升高。故臨床糖尿病與哮喘并發(fā)的患者在使用茶堿類藥物時,需謹慎。
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在長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比如奈非那韋、茚地那韋)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后,均有患高血糖癥的風險。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的每3~4 個月,需要對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
抗抑郁藥(比如阿米替林、帕羅西林、文拉法辛)對抑郁癥患者的血糖影響研究結論不盡相同,甚至得出相反結論。目前,得到公認的研究成果是阿米替林升高血糖作用明顯大于帕羅西汀和文拉法辛。所以,患者在使用阿米替林時應持續(xù)監(jiān)測血糖。年齡較大或者肥胖的患者使用其他抗抑郁藥時,也應注意血糖變化。
化療藥的直接和間接毒性可引發(fā)血糖異常。使用化療藥物還可能引發(fā)肝、腎功能損傷,對血糖代謝產(chǎn)生干擾,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對腫瘤患者的血糖監(jiān)護也是不可忽視的。
目前研究表明,上述藥物會升高血糖。有糖尿病、糖耐量異常、代謝綜合征、肥胖、癌癥等疾病的患者,如使用上述藥物,應更加注意監(jiān)測血糖、控制飲食,維持血糖平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