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承諭,宋銀垠,朱寶利,張淼,李如波,曹志鵬
1.中國醫(yī)科大學法醫(yī)學院法醫(yī)病理學教研室,遼寧 沈陽 110122;2.遼寧省法醫(yī)學生物證據(jù)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122;3.中國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遼寧 沈陽 110122
某年6 月5 日,田某(男,57 歲)潛入水下捕撈蟶子,09:00 許,其上船后自述“壓得挺重”(指水底作業(yè)時間過長),并出現(xiàn)意識障礙、胸悶、呼吸困難、腹痛、昏迷等癥狀,經心肺復蘇后狀況有所好轉,被送往某醫(yī)院。入院后體溫36.5 ℃,脈搏90 次/min,呼吸30 次/min,血壓20.4/13.1 kPa(153/98 mmHg),血氧飽和度90%;意識模糊、呻吟,周身皮膚黏膜發(fā)紺,可見大理石樣花斑。入院診斷為潛水減壓病、缺血缺氧性腦病,救治2~3 h 后,因該醫(yī)院無法進行高壓氧艙治療,被先后送往其他3 所醫(yī)院,均無法救治,最后在轉院途中死亡。據(jù)委托單位提供的詢問筆錄記載,田某無潛水捕撈作業(yè)資質,但具有多年潛水捕撈工作經驗。
尸體冷凍保存5 d 后進行尸體檢驗。
尸表檢查:尸長177 cm。尸斑呈紫紅色,顏面部發(fā)紺,雙眼瞼、球結膜淤血,可見散在灶狀出血。軀干部及四肢散在皮膚青紫色變、表皮剝脫。
尸體解剖:頭、頸部未見損傷,雙側肋間肌出血。剪開心包,向心包腔內注水,使水沒過右心房,在水面下原位剪開右心耳,可見少量氣泡涌出(圖1)。心臟質量604 g,體積增大,左心室壁厚2.0 cm,室間隔厚2.0 cm,右心室壁厚0.3 cm。左肺質量654 g,右肺質量743 g,雙肺邊緣膨隆,含氣豐富,雙肺被膜多發(fā)散在點狀出血。雙肺切面富含血性液體。余未見異常。
圖1 心包注水試驗見少量氣泡涌出(箭頭所示)Fig.1 A small amount of bubbles gush out in pouring water test(arrow)
組織病理學檢驗:蛛網膜下腔及腦實質內小血管擴張、淤血,腦實質內小動脈管壁輕度增厚,部分血管內可見空泡樣結構形成(圖2A)。冠狀動脈內膜輕度增厚,管腔通暢;心肌纖維排列整齊,部分心肌纖維增粗;心內膜下心肌纖維彌漫性嗜伊紅染色增強,局部心肌呈灶、片狀波浪樣排列;心肌間質部分血管內可見空泡樣結構形成(圖2B)。大部分肺泡腔內充滿均質粉染水腫液,肺泡壁毛細血管及間質小靜脈擴張、淤血,局部小血管內可見散在空泡樣結構形成(圖2C)。脾組織中部分小梁動脈及中央動脈管壁輕度增厚。腎組織中部分間質小動脈管壁輕度增厚。
圖2 多器官血管內空泡樣結構(HE×200,箭頭所示)Fig.2 Intravascular vacuole-like structure of multiple organs(HE×200,arrow)
死后生化檢驗: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驗心包液中氨基末端腦利尿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為3 001 pg/mL(參考值<300 pg/mL),心肌肌鈣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為989 ng/mL(參考值16.2~224 ng/m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同工酶CK-MB 為1 057 ng/mL(參考值為340~2 420 ng/mL)[1]。
毒(藥)物檢驗:心血及胃內容物中均未檢出乙醇及其他常見毒(藥)物成分。
本例田某符合因潛水減壓病引起多器官氣體栓塞而死亡。
近年來,由于沿海地區(qū)潛水捕撈業(yè)的逐漸發(fā)展,參加潛水運動的人員越來越多,導致潛水減壓病發(fā)病率逐漸增多[2]。有調查顯示,大連地區(qū)捕撈作業(yè)人員潛水減壓病的發(fā)生率為0.10%~0.20%,平均發(fā)生率為0.13%[3]。減壓病是由環(huán)境壓力降低而形成的血管內或血管外氣泡引起,既包括肺泡氣體或靜脈氣體栓子進入動脈循環(huán),也包括溶解在血液循環(huán)的氣體(如氮氣)形成氣泡造成,在潛水員、飛行員和宇航員身上都可能發(fā)生?;紳撍疁p壓病的風險受潛水、運動和溫度的影響,癥狀包括瘙癢、輕微疼痛、神經系統(tǒng)癥狀、心臟衰竭等[4]。由于空氣進入右心后,具有很大的壓縮性,可阻塞血液流動,一般情況下,迅速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空氣量達100 mL 左右時,可導致急性右心衰竭[5]。
心包注水試驗是一種比較簡單、直觀的檢驗氣體栓塞的方法,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各大血管完整的情況下,右心可富集一定量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的氣體,但是需要排除尸體腐敗而產生氣體的影響。有文獻[6]報道,在死后24 h內對尸體進行CT 檢查,未發(fā)現(xiàn)動脈內腐敗氣體。本例尸體經冷凍保存,檢驗時尸體新鮮,并未發(fā)生腐敗,故可排除右心內氣體為腐敗產生的可能。雖然死后虛擬解剖手段可以更直觀地發(fā)現(xiàn)氣體栓子的位置及大小[7],但由于我國目前死后影像學檢查尚未普及,故此類死因鑒定多依靠心包注水試驗。另有研究[8]表明,因潛水減壓病死亡的肺組織水腫顯著,本例亦發(fā)現(xiàn)大部分肺泡腔內充滿均質粉染水腫液,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
有研究[9]報道,潛水員的左心房偏大,左心室舒張功能差。本例死者心臟質量604 g,體積增大,左心室壁及室間隔增厚,組織病理學檢驗發(fā)現(xiàn)多器官小動脈管壁輕度增厚,故推測死者生前可能患有高血壓。尸體檢驗研究數(shù)據(jù)[10]顯示,潛水員的心臟質量及心室壁厚度較非潛水員增加,且左心室肥大更常見。因此,本例死者心臟肥大可能與其生前長期從事潛水捕撈作業(yè)導致心臟負荷增加有關。此外,通過超聲及血液中NT-proBNP 檢查能夠發(fā)現(xiàn)潛水員肺動脈壓力增高、左心室收縮力降低以及NT-proBNP 升高[11]。本例死后生化檢驗發(fā)現(xiàn)cTnT 及NT-proBNP 明顯升高,提示死者存在心肌損傷及心功能的異常,其病理生理學機制可能與氣體栓塞有關。
本例根據(jù)尸體解剖、組織病理學檢驗、死后生化檢驗及毒(藥)物檢驗結果,未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明死因的其他機械性損傷及原發(fā)性疾病,結合死者的生前表現(xiàn)和委托單位提供的案情及臨床病歷,綜合分析認為死者符合因潛水減壓病引起多器官氣體栓塞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