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晨光實驗小學 王麗萍
語文教材文質兼美,作者遣詞造句無不精心琢磨,藏著許多寫作密碼。教師如果能細讀教材,找到這些密碼,讓學生模仿起步、遷移運用,就一定能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帶領學生叩開寫作的大門。
要想把作文寫生動,離不開一些修辭手法。三年級主要是學習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關于比喻的修辭手法,學生在一二年級已經有所接觸。因此,這對他們來說并不難。但是,擬人的修辭手法對學生來說,是他們學習的一個難點。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花的學?!分?,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边@一句話,作者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花孩子當成了人來寫,他們也像學生一樣會放假,多么有趣啊!課上,筆者讓學生也來模仿這句話,把花孩子當成人,想象它們也有人的動作,寫一寫“清風一來,他們……”“蝴蝶一來,他們……”學生的思維多么活躍啊!有的學生這樣寫:“清風一來,他們便跳起了舞?!庇械膶W生寫道:“蝴蝶一來,他們便說起了悄悄話?!边€有的學生寫道:“蝴蝶一來,他們便捉起了迷藏?!庇械膶W生甚至自己展開了想象,寫出了:“太陽一來,他們便曬起了日光浴?!薄帮L婆婆一來,他們趕緊彎下了腰?!本o接著,筆者讓學生自由寫一句。學生妙語連珠。有的學生寫:“風婆婆撫摸著我的臉。”有的學生寫:“小草在風中做早操。”有的學生寫:“小雨滴在傘上跳舞?!边@些擬人句,讀來充滿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然后,筆者總結:“像這樣把動植物當成人來寫,賦予它們人的動作和情感,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擬人’,在我們的作文中,如果用上擬人的修辭手法,會更加生動?!?/p>
通過這樣一次仿寫練習,學生對擬人這一修辭手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后的作文中,筆者也鼓勵學生多用擬人這種修辭手法。這樣,學生的作文讀起來更加活潑了。對于其他的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設問、夸張等,教師也可依托文本,讓學生進行扎實的訓練。這樣,學生在語句的表達上會更加生動活潑。
三年級學生在寫作時,已經開始學習使用各種描寫了。但是,一些學生始終不會描寫,導致其作文語句蒼白空洞。教材中有一些段落,善于運用各種描寫,非常精彩,值得學生學習。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搭船的鳥》第4自然段,通過一連串的動詞和表示快的連接詞,寫出了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機靈、敏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筆者認為,這就是教材提供給學生的非常好的習作密碼,可以教會學生用動作描寫把一段話寫精彩。課上,筆者讓學生仿寫了“烏龜的捕食”,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一次小練筆。
師: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說一說翠鳥捕魚給你什么感覺?
生1:我覺得翠鳥捕魚很厲害。
生2:我覺得翠鳥捕魚動作非???。
生3:我覺得翠鳥捕魚非常迅速。
師:作者為什么會把翠鳥捕魚寫得這么迅速呢?
生:因為作者細致觀察了翠鳥捕魚。
師(追問):重點觀察了什么?
生:重點觀察了翠鳥捕魚的動作。
師:在書上圈一圈,作者用了哪些動作?
(出示去除了連接詞的動詞,請學生讀一讀)
師:你們發(fā)現了嗎?光有動作還不行,還得有這些表示快的連接詞(一下子、沒一會兒)。這樣,作者才把翠鳥捕魚的快寫出來了。在生活中,烏龜給你什么感覺?下面請細心觀察烏龜捕食的動作,說說你的發(fā)現。
(看視頻)
生1:我發(fā)現別看烏龜平時慢吞吞的,但捕食很快,游到食物面前,一口就咬住了食物。
師:你發(fā)現了烏龜捕食的兩個動作——游、咬,真棒!其他同學還看清楚別的動作了嗎?
生2:我發(fā)現烏龜是擺動著它笨重的四肢,追著食物,游到食物旁邊的。
生3:我發(fā)現烏龜在咬食物的時候,先要伸出它的脖子,張開嘴巴一口咬住食物,然后吞進去。
師:你想到了哪些形容烏龜捕食快的連接詞?
生1:我想到了“一下子”“沒一會兒”。
生2:我想到了“剎那間”。
生3:我想到了“說時遲、那時快”。
師:下面,我們就用上“擺動、游、追、伸長、張開、撲、咬、吞”這些動詞,用上“一下子、沒一會兒、剎那間”等形容快的連接詞,把小烏龜捕食的過程寫一寫。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學寫了“烏龜捕食”的情景,掌握這兩種方法,其他動物的捕食也可以這樣來寫。
課上,筆者以翠鳥捕魚作為例子,讓學生明白抓住動物的動作和表示快的連接詞,就能把動物捕食的迅速寫出來。然后,筆者讓學生觀看了烏龜捕食的視頻,學寫了“烏龜捕食”。掌握了這種方法,關于其他動物的捕食,學生也就都會寫了,而且,學生也體會到了動作描寫的好處。當學生能把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自如地運用到寫作中時,他們的作文何愁不精彩呢?
三年級作文最重要的是段的訓練,教材中一些課文的段落構成有很明顯的特點,有的是總分結構,有的是總分總結構,有的是分總結構。教師只要能探尋到教材在結構上的密碼,就能讓學生以教材為例子加以遷移運用,掌握這些典型的結構。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趙州橋》一文的第3自然段就是總分結構。作者先總寫了“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過渡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是這一自然段的總起句。接下來,作者分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分著來寫,寫出了橋的美觀。
筆者在教完這一自然段后,先出示了公園里各種各樣的花兒,讓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花兒,它們什么樣,再讓學生先說一個總起句。有的學生說:“公園里的花真多啊!”有的學生說:“公園里的花五顏六色,競相開放。”然后,筆者讓學生選擇三種花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來分著說,說出花的多、花的美。最后,筆者讓學生用上這樣的總分結構寫一寫。
學生寫的一段話精彩紛呈。有的學生這樣寫:“公園里的花真多?。》奂t粉紅的桃花開了,金燦燦的迎春花爬滿了花莖,像一長串風鈴?;鸺t火紅的一串紅像一串串燃燒的鞭炮。”有的學生寫道:“公園里的花兒真美??!雪白的玉蘭花像一只只白蝴蝶,停留在樹枝上休息。迎春花張開了金燦燦的笑臉,月季花穿上了火紅火紅的裙子?!边€有的學生筆下出現了這樣精彩的段落:“公園里的花競相開放。迎春花張開了金黃的笑臉,像一串串長長的風鈴,吹奏著一曲贊美春天的歌。粉紅粉紅的桃花開了,遠看像一片燦爛的朝霞。雪白雪白的梨花笑了,就像滿樹的雪花?!?/p>
最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從以下三句“水果攤上的水果可真多啊”“我們的校園真美啊”“節(jié)假日的大街熱鬧非凡”中選擇一句作為總起句,用總分結構寫一段話。學生都很輕松地完成了這個作業(yè)。
不僅總分結構可以模仿著寫,分總、總分總結構也能模仿練習。學生掌握了這些典型的結構,打好了中年級寫段的基礎,寫起作文來就更容易了。
雖然在三年級的習作教學中,篇章還不是重點,但是,教材中有些文章邏輯嚴密、言之有序。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教材在布局上的這些寫作密碼,從而掌握一些謀篇之法。
如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荷花》一文,作者第1自然段寫清早去公園,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第2、第3自然段描寫了荷花的形狀和姿態(tài),第4、第5自然段寫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這樣來寫,結構清楚、和諧完整。其實,這也是我們寫植物的基本方法。所以,筆者借此遷移,讓學生先來寫一寫“桃花”。學生很容易就知道第1自然段可以寫被桃花吸引,第2自然段寫桃花的形狀,第3自然段寫桃花的各種姿勢,第4自然段可以寫觀賞桃花時自己也仿佛變成桃花。最后一個自然段寫自己的感受。
課后,學生仿照著《荷花》的這種布局,寫了“桃花”,個個都寫得很不錯。然后,筆者告訴他們,寫其他植物,也可以這樣來寫,使作文條理清晰、銜接有序。學生掌握了寫植物的布局方法,也初步有了篇章的意識,為逐步進入篇章的寫作打下了基礎。
細細地琢磨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它處處藏著寫作密碼,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豐富資源和優(yōu)秀借鑒。教師承擔著奠定學生習作基礎的重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潛心會文,找到教材的這些習作密碼,帶領學生扎扎實實地練筆,讓這些習作密碼成為學生叩開習作大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