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導引】中國最早的養(yǎng)貓記錄出現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禮記·郊特性》記載:“迎貓,以其食田鼠也。”貓食田鼠這一天性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了相當的裨益,貓者,爪子和“苗”,顯然是莊稼的守護者。但是養(yǎng)貓并不全是為了捉老鼠,貓作為一種優(yōu)雅的寵物被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視作珍寶。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特別喜歡貓,為貓而寫的詩歌就有十多首。女皇武則天尤其喜歡貓,在宮中養(yǎng)著各式各樣的貓,甚至在全國掀起一陣養(yǎng)貓的熱潮。明代的皇帝更是將貓奉為吉祥物,貓死后甚至會以金棺下葬。列寧對貓的愛體現在行動中,他堅持每天親自給貓準備食物。海明威養(yǎng)了34 只貓,他離世后,后人遵照他的遺愿,將他的家改造成海明威博物館,門票收入則被充為受到保護的貓們的生活費。法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史學家伊波利特·丹納曾感嘆:“我研究過許多哲學家和許多貓,而貓的智慧是至高無上的?!?/p>
馬未都是一位愛貓名人,本文就是他為悼念最寵愛的貓馬大貴所寫。貓的性格,有時候就是人的性格,在貓的身上,我們往往能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它的出現,是治愈人心的存在,也是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的開始。十幾年的陪伴讓馬大貴早已變成了馬未都的家人。日本文學家森村誠一曾寫道:“在所有動物中,貓離人最近……人與狗之間需要繩子牽,而人與貓之間不需要,這是因為貓與人被肉眼看不見的命運之線聯系著?!瘪R未都寫馬大貴的性格,它的平等價值觀,它的生活習慣,它的處世之道……貓就像一面鏡子,提醒著他反省自己,過有覺知的生活。
貓也為馬未都輸送了文化靈感?!拔覑圬堖@事估計大家都知道,博物館就有十幾只。起初收養(yǎng)這些貓是想讓它們能吃飽穿暖,但慢慢發(fā)現貓所給予人的反而更多,有樂趣,有溫情,有陪伴。觀復貓現在成了我們的文化傳播大使,希望更多人包括更多的孩子,能因為愛貓而愛上中華文化。”作為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憑借豐富的文藝跨界經驗,創(chuàng)立了“觀復貓”品牌,出版了系列文化典故漫畫書,順利地將愛貓與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結合起來,讓貓成了博物館吸引顧客的“金字招牌”。
【作者簡介】馬未都,出生于北京。曾組建“海馬影視創(chuàng)作室”并創(chuàng)作了《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多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收藏家、古董鑒賞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觀復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及現任館長。
【附文】
家人馬大貴
馬未都
馬大貴回喵星去了,走時和全家人作了告別。我撫摸著它柔軟的頭和它說了很多話,它靜靜地聽著,偶爾無力地抬一下小爪子,表示聽見了,我說到最后淚如雨下泣不成聲。沒有人能理解我和大貴的情感,多少個深夜是它靜靜地陪著我讀書寫作,它那雙深邃的藍眼睛是地球人沒有的,天真無邪,純潔無瑕,永遠真誠地望著你,希望你愛它。
馬大貴來家里時已經是成年貓了,體型巨大,毛發(fā)蓬松,別看它肉大身沉,可膽子特小。我一路抱著它,它也死死地抱著我,緊張得渾身掉毛,如同秋風刮過的蒲公英。我清楚地記得我深色布衣上沾滿它那細軟如絲的毛,白中閃著高貴的駝色。我知道未來的日子要和它一起生活了,掉毛只是相處的第一關。
馬大貴脾氣出奇地好,家里的三只貓就數它最隨和,和誰都不翻臉也不吃醋。馬大福容易翻臉,朱蒂特愛吃醋,可大貴和誰都能和平共處。馬大貴的情商高,和誰都不遠不近,貓也好,人也罷,在它眼里都是平等的。大貴以它的處世風度告訴了我什么是喵星人的尊嚴,而它則一貫保持它的秉性。比如,你坐在桌前,它有時會湊過來用爪子扒拉你一下,幽幽的眼睛里充滿了渴望;如果你把它抱起來放在腿上,它會呼嚕呼嚕地高興一會兒,然后馬上要求下去。這讓我好奇:為什么它從來都不會在我身上待上三分鐘呢?我曾經試探過,摟緊它不許離開,每到這一刻,它會拼命扭動身子,不惜翻臉也要離開。只要我一松手,大貴就會回過頭來含情脈脈地看我一眼,那眼神里說不清楚有幾個意思。
大貴用它的處世之道告訴我很多。它就差說話了。每次喵喵喵的叫聲,都有它自己的準確含義。你若理解,它就高興;不理解時它會沮喪,選擇一個犄角旮旯自我消化,然后過不了多久就會若無其事地在你跟前晃來晃去,發(fā)出細細的叫聲,希望你和它一起忘記那個小小的不愉快。每到這時候,我會覺得我還不如貓寬宏大度。
回想起來,我和馬大貴相處最多的鏡頭都是在深夜。白天家里人多,尤其孫子會爬會走路以后,大貴的重點都在孫子身上,白天一步不離??梢股钊遂o之時,只剩我一個人伏案疾書,它就會在一旁趴著,多半時間在睡覺,偶爾醒了會仰頭看看你,發(fā)出呼嚕聲,引起你的注意。每到此時,我也會伸一下懶腰,借機和它說上幾句話,多半是“大貴想爸爸啦”這種自戀的話。每逢此時,大貴都會高傲地扭頭接著睡,給你一個球一般的背影。
就是這個球一般的背影,讓我能在桌前苦熬多時,有時甚至熬到曙色初露,我才起身拍拍它的頭,捋捋它的毛去睡覺。這時候大貴一定會起身,裝模作樣地也伸個懶腰,好像很不情愿地送我到臥室門口,然后留下一副漠然的表情。有時候我都躺下了,還在琢磨大貴的表情,心想:它這種高貴是不是與生俱來的?
馬大貴是布偶貓,布偶貓今天好像很流行,可十五年前知道它的人很少。大貴的父母是朋友從國外直接引進的,機緣巧合,讓我在它們第一窩后代中遇見了大貴和大福。布偶貓作為品種貓的歷史很短,它有一個美麗的誕生故事,故事傳奇動人,讓布偶貓名副其實。它的確如同大而柔軟的布質玩偶,任人擺布。書上說,布偶貓?zhí)貏e耐疼,所以要關心它。有一天我發(fā)現它有一顆尖牙松動得厲害,一觸碰那顆牙它會不由自主地躲。經過全家討論,選擇了良辰吉日,全家人傾巢出動,帶著大貴去醫(yī)院拔牙。
大貴拔牙很喜劇,處處妙趣橫生。它在不知不覺中沒了一顆牙,還順帶洗了牙,滿口清香。畢竟大貴是打了麻藥的,讓人心疼,回家后好吃好喝好待遇。馬大貴依然故我,它不知什么是福禍相倚。我為它寫了篇短文,掛在網上,換來了全國各地網友的問候。馬大貴一牙成名,我也因護士高喊一聲“馬大貴家屬”忽然意識到大貴不知不覺中已成為家人了。
布偶貓性格溫順恬靜,對人友善,尤其喜歡陪伴兒童;它身體柔軟,忍耐性強,容忍人對它的擺弄。我就特別愿意拎著大貴的前爪,離地為它做伸展運動。布偶貓的一切特性在大貴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孫子能滿地爬時,馬大貴就形影不離地凝神貫注,一副小心精心開心的模樣。孫子常常被大貴逗得大笑,笑聲感染著全家人,其樂融融。孫子玩玩具時,大貴就趴在一旁不動,孫子玩多久它就趴多久,偶爾伸出白白的小爪子害羞地夠一下,表示它的存在。孫子剛學走路的時候,家里為他搭了圍欄,以便讓他扶著學習走路。這下子急壞了大貴,因為它在圍欄外看不見里面,于是就無論如何也要跳入欄內,找個不礙事的地方待著,眼中充滿了愛意。而孫子也喜歡大貴的存在,相互說著只有他們能懂的話。
直到有一天,太太一疏忽沒及時關家門,馬大貴丟了。一輩子沒有出過門的大貴,居然自己下樓,又陰差陽錯地被人誤扔到樓外面,太太知道后心急得快和那人翻了臉。那時我正在香港,回到家后立刻感到氣氛壓抑。兒子告知大貴丟了幾天,沒敢和我說。我連夜寫了短文,上了網算是尋貓啟事。在馬大貴丟失的第五天,就在住宅樓的西南角,馬大貴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等待親人的召喚。兒子先發(fā)現的,給我打電話時聲音都變了,隨即我把大貴抱了回來,檢查清潔安撫喂食。這是馬大貴自出生起受的最大的罪,經歷的最大的風波。大貴找回后,我又寫文感謝所有關心它的人。馬大貴失而復得,讓我感受到人間有各種溫暖,這些溫暖本來互不相連,但因為某一件事會緊密無比。
養(yǎng)貓的日子里,人會多出一層生命感悟。家養(yǎng)貓的壽命大約十幾到二十年,一般說來,一個人無法看見另一個人的由生到死,但可以看見一只貓的生命歷程。貓有極好的修養(yǎng),對人若即若離,不卑不亢,不討好也不遷就,我行我素,不在乎別人的態(tài)度。大貴有一點不滿意的時候,會在貓砂盆外刻意使壞,既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又提醒你它的重要。貓的特性在馬大貴身上尤甚,清晰可尋。與它相處久了,會發(fā)現它犯“錯誤”時,多半是我有錯誤在先。這讓我知道人生必須反省,有反省才會自覺,有自覺方知得失。
人生大多時候都糾纏于得失之間,魏晉名士阮籍有詩:“窮達自有常,得失又何求?!必毟F與發(fā)達不在患得患失,在于天命;這一點貓理解得最好并身體力行。人總是知易行難,做到知行合一者少之又少,而大貴寵辱不驚,貧賤不移,完全是個榜樣。
那些年,不管是誰回到家,只要一開門,大貴一定站在門口迎接你,輕輕地叫上兩聲,表示它的喜悅之情。尤其來了客人,它更會迎來送往,一絲不茍??腿嗣棵矿@訝這只碩大的美貓,不免夸贊幾句,它會高興地點點頭。它是真的會點頭,展現自己的修養(yǎng),順便也給了主人和客人足夠的面子。當全家人都把馬大貴視為家庭一員的時候,所有的快遞件都被寫上“馬大貴”收,每當有人喊“馬大貴”,我們就知道又有快遞到了。
再也不會有馬大貴開門迎接的日子了,想想心里就空了??粗褂眠^的物件我會長嘆一聲,生死離別是人生大課,誰都難得滿分。在和大貴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它教會我們許多,守則而自律,獨立而自尊,友善而忍耐,相愛而溫柔,當我為大貴總結的時候,才發(fā)現它有如此之多的優(yōu)點,而此時此刻它已去了喵星,和馬大福、朱蒂團圓了,還帶去了全家人的問候。想必它們見面時一定相擁相抱,訴說衷腸,回憶著在馬家那些溫馨的日日夜夜。
壬寅四月廿七子時
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