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云
(貴州省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它以人的聲音來表現(xiàn)作品和時代,抒發(fā)內心情感;聲樂所表現(xiàn)的音樂審美價值是很多方面的,我認為不同作品在演唱時應該有著不同情緒詮釋,這樣詮釋出來的作品才更具有藝術效果,而不是千人一聲,聲樂表演的最終要呈現(xiàn)的作品應該是情感表現(xiàn)和歌唱技巧二者融合結合,這也是作為音樂教師對教學所追求的教學目標。歌唱情緒的表現(xiàn)是由的歌唱技巧加歌唱情緒共同展示的,而歌唱情緒表現(xiàn)又必須需要歌者熟稔的歌唱能力,可以說,歌者如果只具備歌唱技巧或者是歌唱情緒所展現(xiàn)出的歌唱作品都是不能打動人,讓聽者產生共鳴的。因此,作為聲樂教師,在我們平時的聲樂教學中,我們不能只強調聲音而忽視歌曲的內在情緒;要把聲樂中的呼吸、咬字、行腔等各種技術和歌曲需要表達的情緒有機結合起來。在歌唱中,聲音、字音只是演唱的外在形式,而感情才是演唱的靈魂。只有這幾大要素融為一體時,唱出來的聲樂作品才會有生命力,產生歌唱審美和感染力。悅耳的聲音、豐滿的共鳴、正確的歌唱呼吸、松弛的歌唱咬字技巧融合到作品里面,融入自己的人生情緒體驗,最后將歌詞和情緒完美結合起來,才能細致、準確、完整、多層次地展示作品的內容,這樣就能更好地把歌曲表現(xiàn)給觀眾,讓觀眾聽懂作品的內容,理解作品的情緒,從而達到和詞曲作者產生最大的共鳴。
因此,歌唱者要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必須是情感和技巧的結合,而不是一個歌唱發(fā)聲機器。在我們的聲樂教學當中,教師起到的作用也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歌唱技巧,更應該要引領學生如何正確、快速的掌握歌曲的情緒也尤為重要;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郭淑珍在她演唱的經典名曲“黃河怨”中,以深厚的呼吸控制技巧,刻畫了黃河邊上飽受欺凌的中國婦女的典型藝術形象。這首名曲因郭先生的演唱而深深地刻印在廣大群眾的心中。
在聲樂教學中,所有的教師都比較注重歌唱的發(fā)聲訓練、歌唱呼吸咬字行腔等訓練,這就會導致學生一味地追求歌曲的這些技能,從而忽視了歌曲的情緒,筆者認為歌曲的情緒也是在一首歌曲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要講解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聲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每一首歌曲都是要經過精心的情緒處理,才能使我們在歌唱的時候很快的把握住每一首歌曲的情感基調。那么,我們如何在聲樂學習中進行歌唱情緒表現(xiàn)的技巧訓練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去進行:
2.1 要善于在生活中體驗各種情緒表現(xiàn)形式的細心觀察、理解、積累,這是進行歌唱情緒表現(xiàn)技巧訓練的要求和基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五味雜陳各種各樣的情緒和體驗都會出現(xiàn),這就是我們自身最直接了當?shù)那榫w來源,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情緒也一樣。歌唱中的情緒“激動、喜悅、悲憤、訴說”等各種歌唱情緒其實也都是對我們生活的總結。
2.2 通讀歌詞,給歌詞想象一個意境。首先,拿到歌詞,我們就可以朗誦作品的歌詞,去走進作品的情緒。如《再見大別山》這首歌曲我們就應該帶著依依不舍的情緒去朗誦;東北歌曲《搖籃曲》我們則應該帶著舒緩、述說的方式去朗誦;《我和我的祖國》則應該帶著自豪的情緒去朗誦;不同的歌曲帶上不同的情緒去朗誦也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內涵。
2.3 從旋律特點上去掌握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歌唱情緒的設計。歌曲的旋律肯定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里面有高山、平原、大海。它體現(xiàn)的是音樂的基本內容。一首好的歌曲作品不光是歌詞的瑯瑯上口,具有歌唱性和感染性,同時還要求旋律富有獨特而強烈的律動感和韻律感。如歌曲《草原之夜》就是旋律上遼闊悠揚、優(yōu)美動聽的特征,它的旋律也很好的表現(xiàn)了它的民族性格和地方特色。《情姐下河洗衣裳》這首歌曲充滿了情意綿綿,情竇初開的情歌色彩。貴州情歌《望牛山歌》就是放牛小哥以牛來作為比喻愛慕的姑娘。我們要根據(jù)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細致的歌唱情緒表現(xiàn)技巧的設計,才能達到歌唱的目的。
2.4 運用歌唱情緒表現(xiàn)的強弱技巧,對作品進行對比處理。在一首歌曲里作曲家常用歌曲情緒的強弱技巧手法,如歌曲的漸強、漸弱、漸快、漸慢等表現(xiàn)情緒對比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而歌唱家也同樣用歌唱情緒的強弱技巧來表現(xiàn)歌唱的情感,對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2.5 運用歌唱情緒的休止無聲的技巧來表現(xiàn)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梅娘曲》里面的“哥哥,你別忘了我呀!我是你親愛的梅娘?!边@里就運用了歌唱情緒休止符無聲的表現(xiàn)技巧,抒發(fā)了主人翁深深思念梅娘的情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以上所述歌唱情緒的表現(xiàn)技巧訓練方法是歌唱情緒處理的基本技能,是歌曲演唱感情表達的基本功。除了這些技巧和訓練方法來加強歌唱情緒的細膩處理之外,還充分運用特殊的節(jié)奏特點、裝飾音等特殊的音型和歌唱技巧(連音、跳音、頓音、斷音)、各種的拖腔來表現(xiàn)歌唱中的情緒。這些都是歌唱學習者在歌唱情緒表現(xiàn)技巧學習中要深入學習的東西。
3.1 歌唱中積極的情緒表現(xiàn)是歌唱的情感表達的基礎。在歌唱中,歌唱的情緒表現(xiàn)是曲目情感表達的具體表現(xiàn),好的歌曲肯定是情感加技術的結合。為了理解這一論斷,我們有必要先對情緒與情感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必要的了解。一般來說,歌唱情感是在多次歌唱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并通過情緒表現(xiàn)出來;同時,二者也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制約關系。
歌唱中積極情緒表達是歌詞情感表達的基礎,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積極的情緒是關鍵,在聲樂教學中我們經常提到歌唱時的積極尤為重要,有的同學在歌唱時情緒不積極或者比較慢熱這就會導致歌唱情緒不到位;比如:歌劇《運河謠》中女高音詠嘆調《來生來世把你愛》的開口“啊,烈焰為我沸騰,激流為我澎湃,我要跟著烈焰激流走了,又是歡喜又是悲哀”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時情緒飽滿,張口能有足夠的情緒能量去感染觀眾,把觀眾帶入到水紅蓮為救心上人秦嘯生而愿意自我犧牲的情境中。因此,歌唱者沒有積極飽滿的歌唱積極情緒就無法準確表達出歌唱的情感。
3.2 歌唱中積極的情緒表現(xiàn)是增強歌唱藝術感染力的必要手段。歌唱中歌者積極的情緒表現(xiàn)猶如感情的浪花,歌唱時缺乏積極的情緒,不僅感情無法表達,歌聲也失去了色彩。好的情緒在歌唱中起重要的作用,沒有情緒的歌曲是黯淡無光的。
歌聲是演唱者內在的積極情緒激發(fā)的結果,積極的情緒是內在感情的表現(xiàn);如果歌者唱的是沒有情緒的東西,那么唱出來的是空洞的。只有當感情表達和聲音表現(xiàn)保持一致,才能感動人;歌唱的藝術感染力是靠歌者對歌曲的情感表達出來的,而情感的表達又是靠演員歌唱的情緒來表現(xiàn)的,歌曲情緒的表現(xiàn)是積極的心理產生的。當然,歌唱中積極情緒的表現(xiàn)不是一時間我們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我們在平時的歌唱學習中加以培養(yǎng)和訓練,不斷總結和積累,才能達到歌唱情緒的“即興表現(xiàn)”。
3.3 歌唱中積極而細膩的情緒表現(xiàn)是詮釋歌曲思想內容的有效方法。聲樂藝術的魅力與美感取決于演唱者的細膩的情感表達,而細膩的情感表達具體體現(xiàn)在歌唱情緒的細膩表現(xiàn)之中。因此,歌曲內涵的詮釋依賴于歌唱情緒的細膩表現(xiàn)。如果只有好的嗓音條件而缺乏歌唱情緒的準確把握和細膩的表現(xiàn),演唱者不可能好的詮釋聲樂作品;我們在學習作品時,前提就是強調歌唱的積極情緒,使自己很快地進入角色,并進行細膩的歌唱情緒的表演,先感動自己,有感而發(fā),再有情而唱,去感染他人,用自己細膩而積極的情緒表現(xiàn),把握住歌曲的風格和特點,去詮釋歌曲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和演唱當中都慢下來,先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再將歌曲表達融合到作品中的每一個字當中,比如歌劇《傷逝》中的女高音詠嘆調《不幸的人生》中“又是死一般的寂靜,又是冰一樣的寒冷,我的心啊,被撕裂的,陣陣劇痛斑斑傷痕”這就要求演唱時將女主對男主離開的難以釋懷,甚至一心求死的情緒在歌曲中表現(xiàn)出來,稍慢的節(jié)奏需要演唱者把每一個字注入情感;“也許他是對的,我們該分開了,這求生的道路充滿酸辛;涓生啊,我的愛人,我愿為你把一切擔承”這句節(jié)奏相對于前一句加快,表現(xiàn)了女主慢慢的明白,慢慢的走出來了;后面的“別了,幸福的回憶,少女的癡情;別了,盲目的犧牲,天真的愛情”這一句就表明了女主埋葬了過去的愛情,也對過去的愛戀有了一個釋懷;從這首歌曲選段的節(jié)選中表明了演唱者沒有細膩的情緒是無法演唱歌劇選段。
4.1 歌唱情緒的培養(yǎng)。歌唱演員在歌唱的時候應該做到情緒很快的轉換,只有這樣才能精準地唱好每一首歌曲。歌唱情緒的培養(yǎng)途徑有:一是經常深入生活,進行情緒體驗;二是多讀書,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三是平時上課時注重歌唱作品風格多元化。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還記得當年龔琳娜一首《忐忑》橫空出世,我被龔琳娜老師那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各種曲風情緒的轉換所震驚。后來在采訪節(jié)目上我聽到她說為了唱好這是歌曲,她平時都在學習京劇、豫劇、評劇以及各種聲腔的發(fā)聲方法,為的就是在演唱的時候能夠做到各種情緒的轉換自如。除了這些常規(guī)的聲腔學習,她還經常深入地方采集各類地方性民族音樂,學習和模仿動物的叫聲:公雞叫、鳳凰叫、畫眉鳥叫等;從龔老師的學習經歷也充分的說明我們在學習歌唱情緒要充分汲取各類生活中的養(yǎng)分去雕琢歌曲,讓自己的歌唱情緒內容更為豐富多樣。
4.2 歌唱情緒的快速轉換。在歌曲的演唱當中,演唱者根據(jù)歌曲的變化發(fā)展及時對情緒進行調整以符合歌曲情感的表達的過程,稱為歌唱情緒的快速轉換。特別是在歌劇作品的演唱中怎樣去做到情緒的快速轉換,這對演唱者在平時的情緒積累和對歌曲的理解程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歌曲的情感變化要求符合情緒的轉換要求,才是把握歌曲風格的關鍵。
在聲樂情緒的學習上怎樣做到很好的快速轉換就需要我們對聲樂作品的背景、意境及旋律的變化上都要做到充分的理解;例如《野火春風斗古城》當中歌劇選段《不能盡孝愧對娘》這一曲目當中,鋼琴伴奏一進來就是一個急板,這是為了后面男主的“娘啊,娘啊,娘啊....”的情緒層層遞進做鋪墊;中間的“那一年孩兒我七歲上,寒冬臘月災難將...”這個部分是男主敘述母子的不易這件事情的經過。歌曲中的轉調部分鋼琴伴奏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前面敘述部分的總結,也是將男主從回憶拉進現(xiàn)實起到重要作用。
4.3 歌唱情緒的處理方法。歌唱情緒的處理是我們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老師一直提到的問題。處理情緒的前提就是要能夠很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聲樂作品,注意音色的選擇這是情緒處理的方法之一。了解風格不同歌曲的情緒處理方法,對于歌唱情緒的表現(xiàn)是必不可少的。
平時我們要多聽各類不同情感的作品,根據(jù)作品的內容恰如其分地選擇相應的情緒表現(xiàn)方法,這樣就更容易去處理作品的情緒。其實,歌唱情緒的處理方法歸根到底是要我們對作品的精神心領神會。
5.1 情緒培養(yǎng)是情緒處理的前提。在歌曲中,我們要能很快的理解曲詞作者所要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不是一下就能達到的,它要求我們平時的積累,也要求教學的老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強調歌唱發(fā)聲的技術是為歌唱服務的。教師在平時的聲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以情帶聲”的情緒訓練,注重學生各種情緒的培養(yǎng)。
5.2 情緒的處理是情緒培養(yǎng)的目標。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歌唱情緒的訓練和培養(yǎng),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更好地對作品進行情緒的設計和處理;如熟讀歌詞,理解歌曲含義,把握歌曲風格,最后是確定情緒的表達方式等等,可以說情緒的培養(yǎng)是為情緒處理服務的。
在聲樂技能訓練中,我們同時要求學生加強文化、道德、藝術等方面的修養(yǎng),深入生活進行情感體驗,不斷積累情感素材,學習和總結情緒表現(xiàn)的方法,而這一切都是為歌唱情緒的處理服務的。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時,首先要掌握歌曲情緒的大致走向,是喜、怒、哀、樂。這正如我們樹立人生理想,倘若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就要付諸于行動,努力去實現(xiàn)是一樣的。我們要加強情緒的培養(yǎng),把歌唱中的情緒處理得有聲有色,不缺欠不過分,達到歌唱情緒處理的目的。特別是在歌劇作品的演唱中,情緒的轉換快,起伏大,這就要求我們具有堅實的情緒培養(yǎng)的基本功,才能把握好作品的各種情緒,使我們在情緒處理中能夠信手拈來,隨心所用。
總之,情緒培養(yǎng)的目標就是為了對歌唱的情緒處理,沒有歌唱情緒的培養(yǎng),歌唱者就不能夠把握住歌曲需要情緒的度,就不能唱好歌曲。
歌唱情緒表現(xiàn)的培養(yǎng)和處理,這是我在歌唱教學時經常提起的問題?!案璩褪且ゴ騽尤?,但是在打動別人的同時先要打動自己,要打動自己就必須有積極的歌唱情緒?!彼员疚闹饕菑那榫w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去探討,通過探討出的結論反饋于自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