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青
(安徽亳州新能源學校 安徽 亳州 236700)
對于中職生而言,農學專業(yè)課程較為枯燥和單一,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他們不愿意去深入的研究相關知識,不愿意去鉆研相應的理論。因此,如何讓中職學生上好農學專業(yè)課是教師在現(xiàn)階段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和重視的。本文從教師、學生、課堂、教學手段等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以期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農業(yè)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將知識應用其中,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大多教師采取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法,為了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要求他們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和背誦,在此基礎上還要布置一些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這樣的教學模式枯燥機械,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樣也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所以,教師想要從根源上提升課堂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例如:在開展教學之前,需要讓學生對相應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預習,當他們大致了解相關知識內容后,再將全體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布置小組任務,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圍繞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和溝通,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可以將自己全部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課堂。在教學完成后,教師還需要將每個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總和總結,找尋他們與標準答案之間的差距,更加深入的了解每個小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和調整教學過程和內容[1]。
由于很多中職學生自身的約束力和控制力較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誘惑,課堂不能集中注意力,從而使得他們學習的連續(xù)性不佳。因此教師可以適時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中,摒棄“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發(fā)揮信息技術提升趣味性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影視片段,在此基礎上再針對相關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讀。當學生了解大致的內容后,需要再次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思考,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和認知。最后,教師要注重對整堂課的知識進行總結,讓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加直觀的情境,讓其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另外一方面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體會農學知識的奧秘[2]。
當前,在一些農學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及時的進行實踐,導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無法得到提升。農學專業(yè)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踐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囊雽嵺`課程,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相關知識的意義和價值,并且可以將自己學習的知識引入到實踐中加以驗證和應用。例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布置實踐課外作業(yè),讓學生經過走訪和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同時成立相應的實踐小組,讓學生對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疑惑進行交流和探討,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提升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為后續(xù)教學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3]。
微課是現(xiàn)階段非常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微課可以很有針對性的突破一些教學重難點,大大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和質量。微課視頻短小精悍,播放方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針對自己的掌握情況自行調節(jié)播放速度,對于一些還尚未掌握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反復的學習和回顧。對于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教師需要第一時間進行解答[4]。
在中職農學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對中職生的表現(xiàn)進行相應的評價。但是要注意,評價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農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才能產生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應該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習能力較弱或動手操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鼓勵他們獨立的進行動手實踐。對于學習能力較強或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肯定,讓他們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變得更好,成為其他同學的榜樣。另外,除了教師評價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這樣可以讓大家對于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和定位,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5]。
部分中職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學生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以及專業(yè)技能的應用,甚至還有些中職學校為了自身的升學率,讓學生盲目學習。這樣一來不僅會限制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對學校的長遠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因此,中職學校需要從學生出發(f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全方位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積極與相關企業(yè)進行合作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知識在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讓學生清楚認知相關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范圍,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企業(yè)培養(yǎng)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讓其節(jié)省相應的人力成本。
通過對于中職學校如何上好農學專業(yè)課進行分析和探究,不僅可以讓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農學專業(yè)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從而加深對于農業(yè)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為后續(xù)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從而為推動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奠定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