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 艷
古詩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也是記錄中華民族精神、情感和古代社會生活的獨特方式。對詩的學習,是任何一個學段的語文學習中都不能缺失的內(nèi)容。但在傳統(tǒng)模式下,古詩講解多以單篇精講為主,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甚至出現(xiàn)了所謂的古詩答題標準模式。古詩教學也因此變得內(nèi)容狹窄,形式統(tǒng)一,學生很難從對詩的學習中感受詩歌該有的味道和美感。而將群文閱讀理念引入古詩閱讀指導就是改變古詩教學尷尬現(xiàn)狀的有效方法。下面,筆者將以對李白詩詞群文閱讀設(shè)計指導為例,對如何以群文指導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詩詞的魅力進行具體化的探究。
作為唐代詩壇有著巨大影響的“詩仙”,李白的詩歌是唐代乃至中國詩壇中不可翻越的高峰。在小學、初中、高中教材中,李白詩詞是編者們選錄的重點。下面以部編版新編教材為例進行說明。
部編版新編教材共收錄李白的詩3 首,其中包括必修上冊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選擇性必修上冊的《將近酒》以及下冊《蜀道難》,分別對應(yīng)高一、高二、高三學年的上學期。從詩歌體裁來看,《夢游天姥吟留別》是雜言古體詩,《將進酒》是樂府詩,而《蜀道難》是襲用樂府舊題。從詩歌內(nèi)容上來看,《夢游天姥吟留別》屬于游仙詩,是天寶三年李白被“賜金放還”后南游吳越時所作;《將進酒》屬于飲酒詩,是唐天寶十一年李白與友人岑勛在元丹丘家做客時所作;《蜀道難》則屬于送別詩,一般認為是詩人在天寶初年于長安送別友人時所作。從風格情感上來看,《夢游天姥吟留別》想象豐富且充滿浪漫色彩,《將進酒》展現(xiàn)出豪邁的氣概,《蜀道難》則展現(xiàn)了李白矛盾而又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無論從哪一方面欣賞,這三首詩都是極具代表性的,它們反映了李白在不同階段所展現(xiàn)出的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也是我們在研究李白人生時的“引子”。
從部編版高中教材中選擇的李白詩詞作品可以看出,編者有意在這一階段的詩詞教學中滲透李白的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但由于三首詩歌分布較為分散,在未經(jīng)引導的前提下,學生很難將三首詩整合到一起進行對比欣賞。在教學高中語文中的李白詩時,教師需要整合教材內(nèi)容設(shè)計專題性的群文閱讀指導活動,打亂順序,按照新的主題重新整合,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對李白詩的系統(tǒng)化、深入化認知[1]。
在系統(tǒng)解讀李白詩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透過其詩,窺探李白的內(nèi)心世界,感知李白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變化、詩歌風格變化,進而在對李白其人的多維探究中看到“詩仙”身上的“人氣”,獲得更豐滿的李白形象。同時,對多樣風格的李白詩歌的解讀,也能改變高中生對李白詩歌的刻板印象,避免學生將李白詩歌風格“標簽化”“固定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就詩論詩”“知人論世”的文學研究觀,培養(yǎng)學生聚焦、對比、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為學生深入感知李白的“人格精神”,形成個性化的詩歌審美感受奠定基礎(chǔ)。
議題是選文的線索,確定議題是構(gòu)建以“李白詩詞”為閱讀對象的主題群文閱讀時的第一步。李白詩詞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在構(gòu)建本次主題群文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教材現(xiàn)有篇目為基礎(chǔ),從多個視角進行延展性思考,確定多樣化的群文閱讀議題。例如,在對李白詩歌群文閱讀主題的思考中,筆者想到了如下議題。
1.以李白的人生際遇與詩歌風格為議題
李白的詩歌與其內(nèi)在情感狀態(tài)、人生際遇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李白的一生大起大落,他既得到過皇帝的最高禮遇,也曾經(jīng)遭遇流放。因此,他筆下的詩歌既以浪漫為主情調(diào),又有著豐富的情感層次。如《上李邕》中的浪漫透露著年少時的輕狂,《南陵別兒童入京》里的浪漫透露著人生得意時的自信,《蜀道難》里的浪漫透露著人生失意時的困頓,《將進酒》中的浪漫透露著縱情詩酒時的豪邁。故在引導高中生對李白詩歌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李白在不同人生際遇下的詩詞特征”為議題,滲透“知人論世”的詩詞解讀觀。
2.以對李白其人的多面化研究為議題
李白的詩是我們研究李白其人最直接的材料。在李白撰寫的大量詩篇中,我們能看到李白交友的廣泛,看到李白對俠客的崇拜,也能看到李白對入仕的渴望以及他對官場人情世故、虛與委蛇的厭惡。因此,在研究李白詩篇時以“李白其人”為研究議題也是非常不錯的。
3.以李白的詩歌意象為研究議題
李白的詩歌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而這些意象在不同的詩歌情境中也有著不同的情感。在以李白詩歌為議題進行群文閱讀時,意象研究也是不錯的研究議題。例如,在研究《將進酒》時,教師可以引入其他有酒的詩篇,讓學生以“李白詩歌中酒的種類”為議題,探究酒在不同詩歌中承載的不同情感。
結(jié)構(gòu)化的文本是群文閱讀活動的構(gòu)成要素。根據(jù)群文閱讀主題的不同,教師所選擇的文本組合方式也應(yīng)有所不同,“按題索引”是教師在篩選群文閱讀文本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以“李白其人”為研讀對象選擇文本時,教師要縱觀李白人生,按照李白的人生發(fā)展經(jīng)歷組合能夠代表李白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特點的文本。例如,整合李白青年時寫的《上李邕》、入京為官時寫的《南陵別兒童入京》、被“賜金放還”時寫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年漫游時寫的《將進酒》、晚年流放時寫的《早發(fā)白帝城》、遇赦后寫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臨終時寫的《臨路歌》等。按照時間順序整合上述詩歌,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在對李白詩歌的欣賞中看到詩對李白人生的記錄作用,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感受李白人生的起伏跌宕。
而在以意象為研究主題整合詩歌作品時,教師則需要以詩歌中是否包含特定意象為篩選要點,對李白的詩加以整合。如在以“以李白詩歌中酒的種類”為議題篩選文本時,教師可以選擇李白飲酒詩中描寫“新豐酒”“葡萄酒”“魯酒”“金陵酒”“蘭陵酒”等不同種類酒的詩篇,也可以賦予酒情感,選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的憂愁之酒,選擇《將進酒》中的豪邁之酒,《山中與幽人對酌》中的“友誼”之酒,《上年行》中的“歡慶之酒”等,以多樣化的文本組合方式開啟同一議題下,不同樣態(tài)的群文閱讀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品讀李白飲酒詩的過程中,感悟李白與酒之間豐富且細膩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目標是群文閱讀活動開展的方向指引。在引導高中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指明群文閱讀目標。以群文閱讀目標的明確提升學生在對多文本進行自主感知時的目的性,以有方向、有目標的高效閱讀取代盲目、無序的低效閱讀,從而切實發(fā)揮群文閱讀對高中生閱讀能力、詩詞素養(yǎng)、文化鑒賞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組織“李白,原來你是這樣的”主題群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筆者根據(jù)整合內(nèi)容,確定詩詞品讀目標如下。
(1)感受李白詩詞與李白人生際遇、情感狀態(tài)之間的聯(lián)系,從詩詞作品中梳理李白的人生軌跡和思想發(fā)展軌跡,繪制李白的人生發(fā)展曲線和情感狀態(tài)曲線。
(2)找到李白詩詞中表達其渴望入仕的句子,以及能夠證明李白喜愛云游的句子,思考二者是否沖突,同時感受李白在人生追求上的矛盾心理。
(3)對比李白《上李邕》《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兩首詩中詩人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由此分析李白的交友態(tài)度,思考李白是否是一個愛交友、善交友的人,李白的這種交友態(tài)度是否值得提倡。
三個目標分別指向了不同的詩歌解讀層面,在這些目標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沿著多條路線對同一組詩歌進行多元化的解讀。在這些群文閱讀目標的指引下,學生對詩歌組文材料的研究價值進行了深入挖掘,李白形象也更鮮活、更生動。
高中生無論在語文知識積淀上還是在個人閱讀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上都處于發(fā)展期。教師需根據(jù)教學需要,給學生搭建適宜的群文閱讀階梯,優(yōu)化對高中生的群文自讀支持,以確保群文閱讀活動的持續(xù)、深入推進。
1.以趣味情境引入話題
在導入主題群文閱讀時,教師可利用多樣化情境導入素材,創(chuàng)設(shè)趣味化的話題情境,以增強議題的吸引力,將高中生的認知興趣凝聚到既定組文材料之上,為學生深入解讀組文材料提供情感支持。例如,在“李白,原來你是這樣的”主題群文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先播放微視頻《李白的死亡之謎》,以動態(tài)化的視頻引入懸而未決的爭論,在關(guān)照學生的視覺欣賞需求的同時,成功地將學生的認知興趣凝聚到對李白其人的探究中。
2.以趣味任務(wù)支持探究
在引導學生閱讀主題文本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探究重點的不同設(shè)計形式新穎的趣味探索任務(wù),以趣味任務(wù)的設(shè)計拓寬學生的研究視野,提升群文閱讀活動的靈動性。例如,在“李白,原來你是這樣的”主題群文閱讀活動開展中,筆者為學生設(shè)置了李白個人檔案設(shè)計任務(wù),通過讓學生根據(jù)詩歌閱讀收獲設(shè)計李白個人檔案,提升了本次群文閱讀活動的綜合性與趣味性。
3.以范例模板支持探究
對于有一定難度的群文探究任務(wù),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任務(wù)完成范例或提示,以范例或提示來輔助學生跨越思維障礙,順利完成綜合探究任務(wù)[2]。例如,在引導學生完成“李白,原來你是這樣的”主題群文閱讀中的“李白個人檔案設(shè)計”任務(wù)時,筆者給學生提供了包含“姓名”“籍貫”“人生軌跡”“交友宣言”“性格特點”等多種信息的多樣化檔案撰寫模板,以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存在的多樣化模板的方式,為學生順利完成“李白個人檔案設(shè)計”這一綜合性的群文解讀任務(wù)提供了范例支持。模板資料的提供成功喚醒了學生內(nèi)心相關(guān)的知識經(jīng)驗,對學生自主設(shè)計李白個人檔案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示個人在群文閱讀中的研究成果、形成的個性化觀點的過程,也是教師對學生課堂成長情況進行分析、審核與點評的過程。有效的點評是建立在充分展示的基礎(chǔ)上的。因此,在設(shè)計群文閱讀課堂上的展評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有必要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展示方式,引入多樣化、多元化的群文閱讀效果點評。
在多樣化的展示與點評方式下,學生在詩歌群文閱讀中的表現(xiàn)得到了更全面的評價。這為學生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認知,在群文閱讀中逐漸完善自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綜上所述,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是語文教師帶領(lǐng)高中生向文海更深處漫溯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無論詩歌閱讀、文言文閱讀,還是現(xiàn)代文、小說閱讀,都能夠以群文閱讀的形式實現(xiàn)。在組織各式各類的群文閱讀活動時,教師需深入解讀并把握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廣泛整合教學資源,設(shè)計趣味性強、綜合性強、目標明確、評價方式多樣的群文閱讀指導活動,從而真正用好群文閱讀法,引領(lǐng)學生抵達文海更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