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夢怡
(黑龍江藝術職業(yè)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鋼琴伴奏屬于純音樂的一種,因為伴奏并無唱詞,所以可拓寬鋼琴曲的想象空間,使舞者根據(jù)自己對鋼琴曲的理解設計動作。然而,有些舞者卻存在無法利用鋼琴伴奏設計舞蹈動作的問題,這與其舞蹈基礎薄弱有關?;诖耍瑸樘岣呶枵叩木C合素養(yǎng),我們要認真分析鋼琴伴奏對舞者基訓的重要性。
優(yōu)美的鋼琴伴奏既能讓舞者感受音樂的魅力,又能將音符化作翅膀,引領舞者翱翔在藝術的殿堂,使其在基訓中探索節(jié)奏與動作的融合之路,為舞者追求人舞合一的境界給予支持。對鋼琴伴奏的理解與舞者的領悟力、藝術修養(yǎng)、想象力等有關,不同的舞者可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鋼琴伴奏樂曲,營造沉浸式的舞蹈基訓氛圍,將自己的興趣、認知、能力轉化為舞蹈基訓動力,使舞者可在鋼琴伴奏的助力下提高自主訓練有效性。
為使舞者更好地感受音樂及舞蹈的節(jié)奏,在基訓之初需利用鋼琴伴奏進行“節(jié)奏感”方面的練習。舞蹈、音樂均為“時間的藝術”,節(jié)奏是闡述藝術語言的一種渠道,例如在設計舞蹈動作時舞者會跟隨鋼琴伴奏喊出拍子,使音樂與舞蹈動作完美融合。節(jié)拍本身并無生命力,它對某個舞蹈動作起到控制的作用,當這個動作融入音樂旋律中便“活了過來”,能如水波般涌動、如煙般縹緲。鋼琴伴奏可助力舞者加強基訓,例如3/4、4/4 拍的伴奏有利于舞者訓練慢下腰這個動作,與色彩豐富、音域寬闊的慢節(jié)奏融合在一起,可以使舞蹈動作更加優(yōu)美,通過基訓能增強舞者動作的控制能力。
鋼琴伴奏能讓舞者感受到旋律,通過做出動作讓“無形”的旋律變得“有形”,鋼琴伴奏并非依據(jù)舞蹈的速度、節(jié)奏產生,卻可以突出舞蹈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舞蹈動作更具深意,舞蹈更加動人?;诖?,在舞者進行基訓時需利用好鋼琴伴奏,既要融入旋律,思考并做出動作,又要跟隨旋律控制動作,如大跳、空翻、劈叉等,這些動作要在旋律中恰如其分,猶如落地后彈起來的球,它的高度、力度等方面要有合理性,不能將動作視為利刃并割裂鋼琴伴奏,要在鋼琴伴奏中有效地控制動作,繼而使舞姿更富有美感。鋼琴伴奏在舞蹈基訓中影響著舞者的情緒、身體擺放的位置、動作的力度,舞者需在訓練中將鋼琴伴奏轉化為形象思維,跟隨伴奏的高低起伏舞動,完成“翻”“跳”“轉”等動作,使步法身韻更具觀賞性。
感知音樂是舞者進行藝術表演的先決條件,利用鋼琴伴奏進行基訓,舞者可增強音樂感知能力,將舞臺藝術、舞蹈藝術、音樂藝術融合在一起。在觀看一些舞者的表演時,會發(fā)現(xiàn)其動作過于程式化、機械化,舞蹈缺乏靈魂,音樂與舞蹈脫離,過于強調舞蹈動作的技巧性,使這些動作猶如一串斷了線的珍珠項鏈,單獨看每個動作均到位、優(yōu)美,但將這些舞蹈動作放在一起卻變得雜亂無章,毫無美感可言。鋼琴伴奏可引領舞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基訓方式,在伴奏助力下調動其想象力,使舞蹈動作更加流暢、自然、和諧,為提升舞者的舞臺表演水平奠定基礎。以《梁?!蜂撉侔樽酁槔?,舞者可跟隨音樂想象自己是《梁?!分械娜宋?,以“化蝶”為支點,根據(jù)故事脈絡分三部分展示舞蹈動作,第一部分(梁祝相識)舞蹈動作要輕柔,伴奏中琶音較多,音量由小變大,此時的動作亦需跟隨旋律控制幅度,第二部分(回憶往昔)伴奏旋律明快,展現(xiàn)梁祝自相識以來的美好畫面,舞蹈動作需利落,同時夾雜著熱烈的情緒,第三部分(化蝶)采用慢板展現(xiàn)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憧憬,此時的舞蹈動作需柔和且有力,將舞蹈表演推向高潮,繼而落實增強舞蹈感染力的表演目標。
鋼琴伴奏樂曲極為豐富,不同的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樂曲風格迥異,例如莫扎特的鋼琴作品旋律流暢、優(yōu)美,還具有樂觀、明朗的特征,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則融入了古典奏鳴曲的技巧,通過快慢節(jié)奏型的融合凸顯情感色彩,情感變化幅度較大,加之力度、音色等方面的處理使樂曲更具沖擊力。舞者在興趣驅動下加強基訓需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鋼琴曲,從而走進樂曲,用舞蹈動作訴說音樂故事。
利用鋼琴伴奏進行舞蹈基訓的根本目的是增強舞者的綜合素養(yǎng),如舞臺表現(xiàn)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作控制力等,只有鋼琴伴奏與舞者能力發(fā)展需求吻合才能助其提高基訓有效性,否則舞者將在鋼琴伴奏中感到基訓阻力重重,久而久之消磨其基訓熱情,并不利于個人長期發(fā)展?;诖耍诶娩撉侔樽噙M行舞蹈基訓時需做到以人為本,根據(jù)舞者的綜合能力選擇節(jié)奏適中、利于掌握、旋律優(yōu)美的鋼琴伴奏,在基訓時不要過分看重技巧,要突出基訓強化舞者基本功的優(yōu)勢,以免基訓避重就輕,要使鋼琴伴奏在舞者基訓中真正發(fā)揮作用。
舞者在基訓中不斷發(fā)展,個人能力有所提升,以往所選鋼琴伴奏可能會不適合舞者現(xiàn)階段及未來的基訓,這就需要舞者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基訓,在賦予基訓持續(xù)性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挑選鋼琴伴奏,嘗試接觸旋律復雜、節(jié)奏極端、情感激昂、內涵豐富的鋼琴曲,為的是挖掘個人舞蹈潛能,在基訓中挑戰(zhàn)自己,將以往基訓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攻克舞蹈表演、編排設計、情感抒發(fā)難關的動力,繼而將鋼琴伴奏視為舞者登上藝術高峰的臺階。
在以往的舞蹈課程中,鋼琴伴奏基訓相關內容較少,并不能引領舞者利用鋼琴伴奏進行基訓,基于此,要加強課程開發(fā)。第一,根據(jù)舞者能力層級選擇合適的鋼琴伴奏,立足學情,加強基于鋼琴伴奏的基訓;第二,豐富鋼琴伴奏內容輸出形式,依托音頻、圖片、視頻,引領舞者體悟旋律,使其感知能力、想象力等素養(yǎng)不斷提升;第三,課程需依托模塊設計開發(fā),將鋼琴伴奏與舞蹈基訓的關系、不同風格鋼琴伴奏賞析、舞蹈基礎能力自測等視為模塊,為利用鋼琴伴奏搭建平臺,使舞者可從自身基訓需求著手,選擇性地瀏覽課程,確保舞者基訓更具實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課程內容要具有生本性、包容性、趣味性,不僅有利于舞者基訓,還可助其拓展視野,對鋼琴伴奏有更為深入的理解,為舞者提升藝術修養(yǎng)給予支持,同時課程需生動有趣,能吸引舞者進行訓練,使之自主訓練效果得以優(yōu)化。
為使舞者基訓質量不斷提高,需在利用鋼琴伴奏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方法,通過拓寬舞者基訓渠道,充分發(fā)揮鋼琴伴奏的優(yōu)勢。例如,舞者可在“組內異質”原則指引下劃分基訓小組,確保組內成員通過互幫互助能完成基于鋼琴伴奏的基訓任務。在組內需營造互相尊重、協(xié)作共進、實事求是、謙虛好學的氛圍,鼓勵舞者在基訓中針對鋼琴伴奏的節(jié)奏、中心思想、表演方式等進行討論,鼓勵舞者質疑、研究、論證,在此基礎上“吃透”鋼琴伴奏,使之舞蹈動作更加流暢、有美感、情感飽滿,達到提升舞者藝術水平的目的。再如,在開發(fā)課程時可利用微課,凸顯微課時間簡短、重點突出、形式多樣的特點,通過微課高效輸出基訓相關的育人資源,如鋼琴伴奏賞析、舞蹈動作示范等內容,為舞者自主訓練給予支持,充分利用舞者的閑暇時間,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基訓習慣,通過基訓提高綜合素養(yǎng),使舞者可駕馭更為復雜的音樂作品。需要注意的是,新時代舞者基訓方式不斷增多,為使相關方法更具科學性,需階段性反觀舞者基訓情況,關注鋼琴伴奏對舞者全面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一旦基訓效果不及預期需及時調整有關方法,促使基于鋼琴伴奏的舞蹈基訓方法持續(xù)創(chuàng)新。
一方面,舞者需針對自身利用鋼琴伴奏的舞蹈基訓情況,進行自評,從實際出發(fā),了解個人的訓練進展,在此基礎上選用鋼琴伴奏,提升基訓水平。另一方面,引領舞者進行基訓的一方需端正評價態(tài)度,在實事求是的評價前提下關注舞者的全面發(fā)展,如鋼琴作品賞析能力、樂感、編舞能力等,通過評價促其基訓,引領舞者在客觀性、權威性、全面性兼顧的評價指引下有效利用鋼琴伴奏并提高基訓質量。為使舞蹈基訓成果評價更為科學,還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前提下規(guī)設評價機制,羅列評價標準,將評價與進一步利用鋼琴伴奏加強基訓的方案升級優(yōu)化關聯(lián)在一起,其目的是“以評促訓”,將評價結果看成一面鏡子,顯現(xiàn)出舞者基訓的缺陷,如節(jié)奏感欠佳、過于看重技巧等,繼而為舞者持續(xù)提升基訓水平提供依據(jù)。
綜上所述,對舞蹈基訓來說,鋼琴伴奏具有調動舞者自主訓練積極性、提升舞蹈表演能力、增強樂感、掌握舞蹈基礎動作要領的重要性?;诖?,舞者在利用鋼琴伴奏進行舞蹈基訓的過程中,要做到興趣驅動、以人為本、循序漸進,使處于每個成長階段的舞者均可運用鋼琴伴奏增強基訓有效性。在此基礎上要加強舞蹈基訓課程開發(fā),創(chuàng)新利用鋼琴伴奏進行基訓的方法,還需高效開展訓練評價活動,繼而提高基于鋼琴伴奏的舞蹈基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