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陸俊雄
一
這是外公的第72個年頭。
他并不是這個村子的第一代人,但從記事起,他就在這里生活了。很久以前,人們因?yàn)闊o法追溯的原因舉家從很遠(yuǎn)的地方逃難過來。聚在一起,就有了人群;住在一起,就有了村子;住得久了,有人就覺得村子得有個名字。
于是,一群姓王的人,住在了叫作“張莊”的地方。
為什么叫張莊?外公說他也不知道。有人說,他們本就來自一個叫張莊的地方;也有人說,在他們來之前,這個地方就叫張莊。時間太久了,久到這個秘密的知情人連同秘密本身,都被埋進(jìn)家書,載入族譜,鎖進(jìn)祠堂,等待著來年的祭拜。
外公自打記事起,就住在這個地方。在這里打草、養(yǎng)豬、踩麻稈、種新菜,在這里識字、長大、做人、成家。
他娶了個鄰村的媳婦兒;她生了3個姑娘。
他說他命不錯,認(rèn)識幾個字,農(nóng)閑的時候,就在村子旁邊做點(diǎn)兒小買賣。
他掙得不多,等女兒們長大了,可以每人置件新衣裳。他在當(dāng)時可是十里八鄉(xiāng)最好的爸爸。
外公說著說著就笑了,我也跟著傻笑。
那時候,日子里沒有書。我能想象到的村子以外的世界,都來自外公的故事。
他用他攢了半輩子的溫良恭儉,拼湊著我的忠孝禮義。
外公會講很多故事,我那時候最愛聽的,是鐵騎,是楊宗保,是穆桂英。他們個個武藝高強(qiáng),英姿颯爽,俠肝義膽。
故事里的一槍一戟,一招一式,都被孩子們活學(xué)活用來“比武”。招式差了,仿佛力氣都會變小,底氣都會變薄,這時候就很容易輸。因此出招之前必先擺出架勢,喊出招式。
“看我飛云劍”“看我白鹿踢”……
有時故事?lián)Q了新篇,便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炫耀自己聽來的新招式。
“昨天你的連環(huán)踢確實(shí)厲害,但絕對敵不過我今天剛學(xué)的無影腿?!?/p>
“那就來戰(zhàn)!”
“戰(zhàn)就戰(zhàn)?!?/p>
我的“武功”是我們這群孩子中最差的。同樣的招式,我使出來絕對敵不過人家。我沒有想過如何精進(jìn)招式,光夢想著學(xué)到一種只有自己會的絕世武功。于是我變著法兒琢磨招式的名字,好像越好聽就越厲害。冥思苦想很久都沒有結(jié)果,便用了偷懶的法子—不管別人說什么招式,在前面加上些什么,就是我的絕招。他是無影腿,那我就是奪命無影腿;他是金剛?cè)揖褪菬o敵金剛?cè)?/p>
就這樣,小小的武林掀起了一股歪風(fēng),以致后來的招式名稱越來越長,越來越爛。往往比武之前要喊半天,名字比對方少一個字就感覺矮人一截兒。
自然,比武還是輸。我于是愈發(fā)想要學(xué)到一種真正的絕世武功,愈發(fā)想像外公故事里的高手一樣,懲惡揚(yáng)善,仗劍走天涯。
二
后來上了學(xué),我才真正地接觸到一些武俠小說。我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那些高手都有一把神兵利器。七公的棒,楊過的劍,韋小寶的火銃,東方不敗的銀針。我似乎找到了成為大俠的另一條道路。
想成為一個大俠,沒有稱手的武器怎么行?于是,在我的發(fā)動下,武林大會多了一個新的比試項(xiàng)目—拼劍。鄉(xiāng)野間哪里有劍,掉在地上的樹枝倒多得是,我們便以棍為劍。當(dāng)然不是互搏,棍子打在身上誰也吃不消。我們比的是“劍”的硬度,你先拿出棍子,讓我用力劈一下,再換你來。誰的棍子先折斷,誰就輸。終于,大家膩味了每天扯著嗓子喊那些又臭又長的招式,紛紛行動起來找木條??煽葜∪~往往挨不住幾下,有人便想了歪點(diǎn)子,把新鮮的枝丫掰下來—新鮮的枝干韌性很強(qiáng),往往都打彎了也不斷。于是便有人效仿,把自家周圍的樹禍害了個遍。拿大樹沒辦法,小樹全都遭了殃。
這自然瞞不過家里的大人。很快,那些韌性極強(qiáng)的枝條變成了抽在自己屁股上的刑具。大家都想知道是誰先起的哄,可是誰也找不到帶頭掰樹枝的。于是,作為拼劍的提議者,我就背了黑鍋。
我到現(xiàn)在都無法理解,黃荊枝是怎么被我的屁股給熬斷的。
我在外公面前哭了好久,委屈地訴說我的苦楚,拼命重復(fù)掰樹枝不是我?guī)У念^。外公摸著我的腦袋,慢慢聽。我一邊哭,一邊猜測到底是誰帶的頭,是誰把我供出來的。疼痛點(diǎn)燃憤恨的種子,在心里熊熊燃燒。接過外公遞來的糖果后,火焰漸漸熄了。小孩子就是這樣,愛恨情仇來得快,去得也快。
外公什么也沒有說,用袖子幫我擦干臉,對著失落的大俠,說起了新的故事。
三
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人傷害過小樹。我們長大了,學(xué)業(yè)一天比一天重,家長一天比一天嚴(yán)格。升學(xué)之后,大家各奔東西,聚少離多。武林大會不知不覺間解散,心中曾經(jīng)熊熊燃燒的武俠夢散入風(fēng)中。但是仍有人愛著武俠,就像我一樣。也許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比拼招式,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比拼兵器。但隨著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增長、三觀的成熟、閱歷的豐富,我們對于自己心中的“俠”,有了新的定義。
小時候聽到的武俠故事中,吸引我的都是浩然正氣的主角。長大后,我的目光更多地看到那些反派的另一面人生。我漸漸明白,原來,相比主角無處不在的運(yùn)氣、絕頂?shù)奶熨x和隱藏的背景,有些反派的一生更符合一個普通人的奮斗歷程。從他們身上,我更容易找到自己曾經(jīng)丟失的愿望,曾經(jīng)放棄的選擇,曾經(jīng)隨大流的自我。他們不僅僅是故事里的人,更是我心里走失的自己的影子。
我愛武俠。我看武俠,小時候是看故事,長大后是看人,但后來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