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林(江蘇省江陰市花園實驗小學 214400)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中說道:“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則之下,書是有地位的,過什么生活就用什么書。書不過是一種工具罷了。從前有許多像這樣的東西,非推翻不可的,否則不能實現(xiàn)生活即教育?!痹谛W英語復習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吹綄W生在復習課上無精打采的表情,空洞無力的眼神,導致英語復習課低效,原因是教師沒有營造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學習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另外,學生自主學習鞏固時,沒有把知識形成網(wǎng)狀的結構,導致課上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面對如此令人焦慮的復習課現(xiàn)狀,探索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實踐,應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在復習課上動起來,促使學生將一些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地組塊,對其進行深層次的加工,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拓展記憶容量,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英語思維能力。
在復習課導入時,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營造融洽和友善的師生關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調動學習的內驅力。因而在復習課前,教師創(chuàng)設符合生活實際的話題,在行之有效的活動中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依據(jù)生活化的話題繪制思維導圖,并激勵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拓展新知識;在創(chuàng)想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整理歸納知識、有目的地查漏補缺,從而切實提高復習的效果。例如,在復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2 What a day!時,課前讓學生先圍繞weather繪制一張思維導圖(見圖1),這樣的任務對學生來說樂于完成,學生也易于操作。
【課例1】
Step3 Post-reading
T:what did you do on a sunny day?
S1:I went to the park.
S2:…(見圖1)
圖1
根據(jù)思維導圖中的中心主題,即單元復習課的中心話題,學生學會自我診斷該話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習目標及重難點,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思維導圖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潤滑劑。
在英語復習課上,教師巧妙地設置任務,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學生能積極踴躍地參與活動。從任務布置到完成任務,師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溝通交流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學習過程。完成任務的過程催化了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運用逐步內化為語言技能。例如,在復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 Sings時,我出示思維導圖設置任務。
【課例2】
T:What does it mean?
S2:It means you can’t…
S3:It means you shouldn’t…
讓學生運用本單元目標句型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You shouldn’t/can’t…進行對話交流,并在單元目標句型的基礎上進行適宜地補充、拓展。
在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復習單元目標詞匯和句型,并在練習中考查學生對目標詞匯、句型的掌握情況。思維導圖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復習的興趣,成為學生互動學習的催化劑。
多數(shù)高年級學生因為生理、心理特點,他們在課堂上參加活動的意愿度不夠強烈,在課堂活動中羞于表達。為了讓學生在復習課上能樂于表達,運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同時重視語言交流的信息差,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和主動獲取信息的興趣。例如,在復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 story time板塊時,我設計思維導圖,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依據(jù)思維導圖,盡情、隨意地在活動中表達。
【課例3】
T:The children have some animal friends.What are they?
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圍繞外貌特征、習性等方面逐一突破。(見圖2)
圖2
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輕而易舉地勾畫出文章的主題脈絡,能夠自己獨立完成一個關于動物的小語段。思維導圖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意愿度,成為學生活動學習的興奮劑。
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情境中反復練習與鞏固,而機械的操練會讓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喪失學習動力,教學活動延伸到生活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yè)時應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有趣、有效、有益的英語家庭作業(yè)中鞏固新知,內化和運用所學知識,在反復地練習與鞏固中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把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英語家庭作業(yè)中,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引領下,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在有趣、有意的練習中,能有效地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能更好地整合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整體復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 Our animal friends后,我設計了如下家庭作業(yè):“選擇本單元某個板塊內容制作思維導圖,并用英語描述自己所畫的思維導圖。”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無痕卻高效地復習了詞匯、句型以及語篇,有趣而扎實地鞏固了語篇知識框架,篇章結構意識得以深化。思維導圖式的英語作業(yè)在悄無聲息中成為學生悅動作業(yè)的糖化劑。
應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能逐漸將管理學習的任務由教師轉移給學生本身,即教學過程被內化,最后達到撤去支架,無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框架中繼續(xù)攀爬。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以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盡可能地提高,從而切實提高了英語復習課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