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慶 李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音樂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不僅體現在音樂藝術能夠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聽覺體驗,而且還能夠使得人們在聽歌的過程中有所感悟,能夠與人的內心產生共鳴。很多時候,我們在聽歌時總會被歌曲的歌詞或者旋律所吸引,被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才華和藝術魅力所吸引,但是這僅是一部分音樂作品,更多的音樂作品在一定時間內并不能打動我們的內心而被接受。由此,音樂這門藝術也就產生了兩個類別,即所謂“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
陽春白雪一詞,最早出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為一首歌曲的名字。因為這首歌曲晦澀難懂,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會唱,而后逐漸演變成為高深難懂的音樂。就我們現代人的認知而言,對于陽春白雪的認識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在音樂大賽獲獎的音樂作品,而且大部分人都對這種作品的認知度不高,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的陽春白雪,另一種是能夠扣動我們心弦,與我們產生共鳴的音樂作品。這兩種音樂作品都被人們視為高雅的音樂。然而,兩種陽春白雪的作品當中,又以后者為主。
關于陽春白雪歌曲的創(chuàng)作作品,主要還是源于創(chuàng)作者對音樂的理解與認識過于前衛(wèi),致使很多人對于這一類的歌曲很難接受。比如周杰倫的音樂作品,最初與社會大眾的認知并不相符,隨著人們對他的音樂作品的認知不斷加深,逐漸開始理解這一類的音樂作品。簡單而言,陽春白雪的歌曲創(chuàng)作與歌曲創(chuàng)作者個人的音樂風格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從陽春白雪歌曲的創(chuàng)作主題角度而言,大部分的歌曲創(chuàng)作主題也可以分為兩個類別,一個類別是歌曲創(chuàng)作主題較偏,并不占據主流大眾思想。這一類的歌曲往往不為社會大眾所認同,主要是因為這一類的歌曲代表了某一個細支方向,描述的是創(chuàng)作者的某一段特殊的個人經歷,但是很多人并沒有過這種類似的經歷,所以在他們看來不知道創(chuàng)作者究竟想要表達什么樣的主題。例如毛不易的《消愁》。這是一首能夠扣動人們心弦的音樂作品,講述的是他與母親的故事。盡管母親已經不在,那種思念和回憶卻總能敲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房,但是這必須是在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經歷之后再來聽這首歌,才能夠達到感同身受的藝術效果。反之,如果不了解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經歷,在聆聽這首歌曲時就會產生不一樣的認識,也就不會清楚這首歌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或許只能夠為他的音樂旋律所吸引。陽春白雪歌曲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類別為主題方向大眾化,它們的表達方式極其簡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接地氣”。所謂接地氣,并不是說這一類歌曲通俗或者下里巴人,反而其因為質樸而顯得高雅,更加能夠激起人們的共鳴。例如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曲的歌詞和曲調其實都特別簡單,或者說特別質樸。也正是因為它的質樸,所以能夠扣動所有人的心弦。內容較為簡單,講述的是老人,兒女還未盡孝卻可能沒有了機會,屬于主流式的音樂主題,卻照進了無數人的現實生活,讓人聽完之后不得不感慨。正所謂“大道至簡”,并不是所有的有高深技巧的音樂才能夠讓人為之側目,有時候一些特別簡單的音樂形式聽上去更加高雅。
從歌曲創(chuàng)作的旋律角度而言,陽春白雪歌曲的創(chuàng)作相對更具有意境感。因為陽春白雪作品往往具有一種一以貫之的形式,能夠將人直接帶入一種意境,而且這種意境的感覺會慢慢從淡轉濃,逐漸達到高潮,而后又逐漸轉淡,使人在聽完歌曲之后,有一種余音繞耳的感覺,久久不能平靜。一般陽春白雪歌曲的旋律具有兩個特點:第一是低沉,整體的意境較為統(tǒng)一,而不會如同一些通俗歌曲當中有特別強烈的高潮。第二為舒暢,這里的舒暢并不是指陽春白雪的音樂作品讓人聽起來心情舒暢,而是指音樂作品的意境深遠,讓人聽起來沁人心脾,而且陽春白雪的音樂作品總會給人以啟迪,因為這些作品當中大多包含著較深的人生感悟,以至于讓我們在聆聽之后容易進入一種思考,而這也是陽春白雪音樂作品的極大魅力。例如吳小平教授獲得國家盡忠獎金獎的作品《梅蘭芳》,“它將京劇音樂音調的素材提煉,將其巧妙而有機地融入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之中。歌曲在吸收戲曲成套唱腔的基礎上,選取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最經典的作品和唱段中極具代表性的聲腔音調”,從而完美地詮釋了梅先生坎坷、傳奇、“美艷”的一生。所以在創(chuàng)作陽春白雪的音樂作品時,總需要創(chuàng)作者從一些現實生活當中取材,然后經過自己的藝術加工,這樣才能夠產生觸動人們心靈的力量。但是這并不代表陽春白雪的作品都是年長者所創(chuàng),其更主要的還是年輕群體。因為年輕群體更具創(chuàng)造力,而且他們同樣會存在一些特別的經歷,這才使得他們能夠創(chuàng)作出這種震撼我們心靈的強大作用力,正所謂音樂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如筆者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近三十年來先后創(chuàng)作了三百多首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前不久還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個人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集《清風徐來:徐光慶、李曄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集》,在作品集里,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個故事,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個經歷,這些有故事有經歷的音樂作品告訴我們:火熱的生活才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當然,陽春白雪作品依然較為稀缺,或者說在音樂作品的總量當中占比較低。這也顯示了陽春白雪作品的可貴,它是音樂生活中一面高雅的旗幟。
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相對而言,其指的是較為通俗的音樂作品。下里巴人同樣出自春秋時期的楚國,只是其最初并不是指音樂作品,而是指文章,就現代人對于下里巴人的認知而言,存在一定的貶義性。很多人提及下里巴人時,總會認為其代指一些庸俗的音樂作品或者文章。其實并非如此,而是指一般性的音樂作品或者文章。就當下的音樂環(huán)境而言,尤其是數量上,下里巴人的音樂作品相對占據主流,特別是針對一些流行音樂,多屬下里巴人。因為下里巴人的音樂作品更加符合社會大眾的思想認知,所以其往往具有更為廣闊的音樂市場。
關于下里巴人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同樣與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音樂思想認知相關。下里巴人音樂作品的分類,主要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流行音樂作品,一種是不為人所知的普通音樂作品。這里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即流行音樂作品同樣可以歸屬于下里巴人,而并非陽春白雪。一些音樂創(chuàng)作者因為把握住了快餐文化背景下普通大眾的音樂審美,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時,通過一定的方式找到音樂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些傳唱度較高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雖然并不高雅,但是其韻律往往能夠吸引著社會大眾的認知,所以從感官層面更加能夠打動社會大眾。創(chuàng)作者在進行下里巴人音樂創(chuàng)作時,他們雖然也是將自己的音樂思想注入其中,但是就思想深度、創(chuàng)作手法而言,并不精良,所以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作品只能夠滿足大眾的聽覺感官,無法觸動社會大眾的心靈,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這一類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才華,只是創(chuàng)作初衷或者能力相對受限,而導致不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陽春白雪特性的音樂作品。
下里巴人歌曲的創(chuàng)作主題,涉獵較為廣泛,但是以愛情歌曲為主。同時因為音樂作品的市場對象主要是年輕人,他們最為關注的就是扣動心靈的愛情,這就使得音樂人在創(chuàng)作時更加傾向于愛情主題。比如知名度較高的《因為愛情》《傳奇》《我要》《你笑起來真好看》等,這些音樂作品曾經風靡一時,很多年輕人都會唱,這一類歌曲朗朗上口,讓人很容易識記,唱起來也會倍感輕松,作為快餐文化,深受社會大眾的認可與喜愛。還有一類歌曲因為缺乏更深層次的表達,往往在市場上流行一段時間后也就慢慢消失,很少有人還會繼續(xù)沉浸在歌曲的內容或者旋律當中。
從歌曲創(chuàng)作旋律的角度而言,下里巴人的音樂作品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旋律起伏較大,既有鋪墊,有高潮,而最能吸引人們視聽的主要還是高潮部分。所以很多人并不會對下里巴人作品的全部歌詞進行識記,往往只是高潮部分的兩三句廣為流傳。下里巴人音樂作品的第二個特點即旋律優(yōu)美。這里的旋律優(yōu)美同樣不是針對整首歌曲,而是重點針對高潮部分。很多流行歌曲的開始部分并不吸引人,甚至平淡無奇,但是正因為這種平常的鋪墊和烘托,才增強后面高潮部分的代入感,而引發(fā)更多人的關注,流行歌曲就是這么任性,用劉歡的話說:“高潮部分有了,整個作品也就有了?!毕吕锇腿俗髌沸傻牡谌齻€特點是相對粗糙、缺乏意境。這些音樂作品或者直接不為社會大眾所接受,或者即使在社會大眾當中引發(fā)較高的傳唱度,只是一個短暫的新鮮期,隨著這種新鮮感的逐漸消退而被新的流行歌曲所覆蓋,流行的時間壽命相對較短。
總而言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歌曲創(chuàng)作需要音樂創(chuàng)作者花費一番心力。對于音樂市場而言,因為創(chuàng)作者個人水平的不同、經歷的不同以及對于音樂理解的不同,而創(chuàng)作出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從不同層面滿足著廣大社會群體的音樂需求,滿足著不同音樂受眾群體的聽覺感官,從而推動著我國音樂市場不斷向前發(fā)展。對于創(chuàng)作者而言,創(chuàng)作如果一味地從眾勢必失去個性,而失去個性、人云亦云就談不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了,更不可能寫出風格鮮明的作品。對于社會進步而言,提高全體民眾的音樂審美鑒賞能力,引導他們涉足進入更加美妙的音樂新境界,也應該是當下有個性、有擔當、有情懷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