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 趙廣云 陶梅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四病區(qū),安徽六安 2370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于呼吸道反復炎癥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致病因素包括氣候、花粉、遺傳、飲食等,若不能有效控制患兒病情可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急救護理方案在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病情控制中具有重要意義,常規(guī)急救護理在快速控制患兒病情,促進患兒恢復方面效果不佳[2]。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可有效提升急救護理人員的急救護理行為,提高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搶救效率,在快速控制患兒病情方面具有較好效果,同時可有效促進患兒恢復[3-4]。目前關于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在支氣管哮喘患兒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尚未完全明確,本研究采用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
選擇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9 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兒11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5]中的相關標準;②年齡≤13 歲;③治療依從性良好;④監(jiān)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肺功能不全、肺炎、肺部感染等其他肺部疾病;②合并嗜酸性細胞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③合并嚴重器官功能障礙。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 例。對照組男42 例,女13 例;年齡4~13 歲,平均(6.75±2.23)歲;病程6 個月~3 年,平均(1.14±0.12)年;疾病嚴重程度[5]:重度16例,中度27 例,輕度12 例;觀察組男45 例,女10 例;年齡4~12 歲,平均(6.45±2.07)歲。病程5 個月~3 年,平均(1.14±0.14)年;疾病嚴重程度:重度14 例,中度28 例,輕度1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2018-N-1003)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急救護理,包括對患兒進行解痙、吸氧等治療,同時密切監(jiān)視患兒生命體征,主要流程為對患兒進行救治時,先對其進行體位控制,后給予吸氧。患兒入院后對其進行相關治療,生命體征監(jiān)測,病情嚴重可給予機械通氣。
觀察組采用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進行護理干預,根據(jù)支氣管哮喘患兒病情發(fā)作時的臨床癥狀、病情特征等結合相關文獻制訂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①護理人員急救分工:對護理人員進行編號,并根據(jù)編號在對支氣管哮喘患兒搶救的過程中實施相應的救護措施?;純喝朐汉?,1 號護理人員立即對患兒進行坐位或半臥位體位控制,幫助患兒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時呼叫醫(yī)生,根據(jù)醫(yī)囑予以中心吸氧處理,為1~2 l/min,有二氧化碳潴留者應持續(xù)給氧;根據(jù)醫(yī)囑對患兒進行霧化吸入、吸痰、心電監(jiān)護等操作;2 號護理人員則遵照醫(yī)囑對患兒進行抗炎、解痙、平喘等用藥處理,同時建立靜脈通路,年齡較小的患兒盡量選用頭皮靜脈。②急救后管理:持續(xù)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若出現(xiàn)呼吸衰竭、意識障礙等及時進行機械通氣。護理人員應熟悉呼吸機的特點、性能、各參數(shù)意義,密切監(jiān)測氣道壓力,保證患兒能得到有效通氣量,避免缺氧。若患兒心率加快、發(fā)紺、血壓降低、呼吸音減弱等則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搶救。③病情穩(wěn)定時管理:患兒哮喘發(fā)作時護士應與家屬一同守護在患兒身旁,盡可能滿足患兒需求,保持病室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維持病房內環(huán)境安靜、舒適;對家長進行哮喘發(fā)生及發(fā)展的健康教育,平復家長心情,鼓勵患兒和家屬表達感情,安撫患兒情緒。兩組均觀察至患兒出院。
1.3.1 肺功能 干預前和出院時,采用肺功能儀(肺功能測試系統(tǒng),Master Screen)檢測患兒肺功能,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最大呼氣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氣流量25(forcedexpiratoryflow 25,F(xiàn)EF25)、用力呼氣流量50(forced expiratory flow 50,F(xiàn)EF50)。1.3.2 心理狀況及哮喘控制情況 干預前和出院時,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對患兒焦慮、抑郁情況進行統(tǒng)計,總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患兒焦慮、抑郁嚴重程度越高;采用哮喘控制測試評分[8]對患兒病情控制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27 分,得分越高,患兒病情控制越好。
1.3.3 生活質量 干預前和出院時,患兒生活質量采用兒科哮喘生命質量調查問卷[9]進行評價,包括癥狀(70 分)、情感功能(56 分)、活動(35 分)。
采用SPSS 21.0 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出院時,觀察組FEF25、FEF50 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肺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肺功能比較(±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 <0.05。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PEF:最大呼氣流量;FEF 25:用力呼氣流量25;FEF 50:用力呼氣流量50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況及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出院時,兩組SAS、SDS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哮喘控制測試評分高于干預前且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心理狀況及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心理狀況及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分,±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 <0.05。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出院時,觀察組情感功能、癥狀及活動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干預前、出院時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 <0.05
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臨床特征為可逆性氣道阻塞及氣道高反應,是臨床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原因多與炎癥因子異常分泌相關[10-11],相關統(tǒng)計研究[12-14]表明,全球哮喘患兒有接近3 億例,且近年來哮喘患兒數(shù)還在持續(xù)上升,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經(jīng)濟負擔。常規(guī)急救護理流程主要根據(jù)醫(yī)囑對患兒進行用藥吸氧和病情控制等,其急救效率低,同時護理人員之間分工不明確,不利于患兒病情的快速控制,使得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15-16]。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兒氣道氣流受限,可對其肺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同時由于病情反復發(fā)作,可對患兒身心發(fā)育產(chǎn)生嚴重不良影響[17-1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院時FEF25、FEF50 高于對照組,提示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可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患兒肺功能,促進患兒病情轉歸。采用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搶救的過程中,通過明確護理人員搶救環(huán)節(jié)職責,避免了護士機械等待執(zhí)行醫(yī)囑的弊端,使得其在搶救過程中的搶救行為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做到瞬間判斷、正確評估、果斷處置,有效提高醫(yī)護協(xié)調性,有利于急診科調度人力、物力,縮短急救準備時間,亦使急救工作避免了由于分工不合理和職責不明確而造成的忙亂、低效、差錯等現(xiàn)象和狀況的出現(xiàn),提高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搶救效率,因而有助于患兒的病情控制,改善患兒肺功能,減少哮喘臨床發(fā)作次數(shù)[20-21]。
支氣管哮喘患兒因病情反復發(fā)作,生活質量降低,常表現(xiàn)為心理狀況不佳,心情郁悶、缺乏自信等,同時可對醫(yī)護人員、家長產(chǎn)生明顯的依賴性,希望得到特殊照顧,當其要求無法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進而哭泣,導致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22-2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院時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情感功能、癥狀、活動評分及哮喘控制測試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可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患兒心理狀況,有效控制患兒病情,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可能為:一方面,在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的過程中,通過全程與家屬一起陪伴患兒,盡力滿足患兒要求而使其獲得心理慰藉,促進患兒情緒平復;另一方面,通過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促進其情緒狀態(tài)由消極轉變?yōu)榉e極,進而避免患兒受家長不良情緒的影響而心情低落;此外,在實施搶救的過程中通過家屬陪伴有利于緩解患兒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家屬的語言和肢體安撫還可有效增強其安全感,進一步改善患兒心理狀況,促進其病情控制,提高患兒生活質量[24-27]。
綜上所述,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用于支氣管哮喘患兒急診護理,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有助于患兒病情控制,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