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 編
前一分鐘,頂著30多度高溫的路人還恨不得鉆進超市冰庫里直到夏天結束;可一分鐘后,悶雷滾滾而來,天色驟然變黑,伴隨著啪啪嗒嗒的炸裂聲,頓覺腦殼被什么東西砸了一下,只見鋪天蓋地的冰疙瘩撒得遍地都是……相信大家都曾在盛夏時節(jié)經(jīng)歷過這樣的遭遇,冰雹總是在我們防不勝防的時候突然襲擊。若冰疙瘩小如指甲蓋那還好說,要是遇上雞蛋大的家伙,可就不好受了!
1.墨西哥遭遇人類歷史上最大冰雹,厚達兩米的冰層幾乎將城市埋葬
2019年6月3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襲擊了墨西哥城市瓜達拉哈拉,有氣象學家說這是人類有記載以來遭遇過的最大雹災,媒體報道稱巨量的冰雹幾乎將這個城市埋葬。
當天,瓜達拉哈拉十分炎熱,太陽毒辣辣的照射著大地。午后時分,天氣突然巨變,一片又大又厚的雷暴云席卷該城上空,先是狂風驟雨,接著密集的冰雹從天而降,大冰雹夾雜著小冰渣迅速鋪滿了地面,整個城市的道路上冰雹厚達一米多,個別地方厚度超過兩米。
這座城市仿佛瞬間從夏天進入到了冬天,到處都是冰雹形成的冰層,將停在地上的車輛都掩埋了不少。城中道路無法出行,居民被迫困在家中,超過200座房屋被冰雹砸壞和壓壞,很多工廠也遭到破壞。
關于這次冰雹的成因,主要還是源于當?shù)氐膹姶罄妆┰?,但是也有氣象學家稱該現(xiàn)象是太平洋、北美洲和墨西哥灣的大氣活動造成的,而且和全球性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有關。
墨西哥遭遇人類歷史上最大冰雹
2.世界上最大的冰雹
1990年版《隴西縣志》108頁“冰雹災害”一節(jié)中記載道:“民國25年(1936年)閏3月27日下午六七時,黑云迅雷起自西北山向縣境襲來,冰雹驟降,大如雞卵,且混雜有厚一尺、寬5寸之大冰塊,打死飛禽甚多,牲畜傷亡700多,一時山洪暴發(fā)造成嚴重災害。菜子溝曾墜下一個大冰雹,高約1米多,第二天還未化完,用大車拉到縣城后照了像,經(jīng)過12小時融化,依然重54公斤。此次雹災南鄉(xiāng)為重災區(qū)?!?/p>
這個大冰雹比記錄于《世界地理之最辭典》中,是迄今歷史上有記錄的最大冰雹個體。比1928年7月6日降落在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州博達的一枚680克大冰雹,重近80倍;比1970年3月9日墜落于美國堪薩斯州科菲維爾的一枚750克大冰雹,重72倍。
冰雹,又稱雹子、冷子、冷蛋子等,是對流性雹云降落的一種固態(tài)水,重要災害性天氣之一。冰雹出現(xiàn)的范圍小、時間短,但來勢兇猛、強度大,常伴有狂風驟雨,因此往往給局部地區(qū)的農(nóng)牧業(yè)、工礦業(yè)、電訊業(yè)、交通運輸業(yè)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較大損失。
根據(jù)一次降雹過程中,多數(shù)冰雹的(一般冰雹)直徑、降雹累計時間和積雹厚度,氣象部門將冰雹分為3級。
1.輕雹:多數(shù)冰雹直徑不超過0.5厘米,累計降雹時間不超過10分鐘,地面積雹厚度不超過2厘米。
2.中雹:多數(shù)冰雹直徑0.5~2.0厘米,累計降雹時間10~30分鐘,地面積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數(shù)冰雹直徑2.0厘米以上,累計降雹時間30分鐘以上,地面積雹厚度5厘米以上。
當?shù)乇淼乃惶柶貢衿?,上升到空中后,許許多多的水蒸氣將凝聚成云;當云遇到冷空氣則會液化,與空氣中的塵埃凝結在一起,形成雨滴(熱帶雨)或冰晶(中緯度雨),并越來越大。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汽過于飽和,就開始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氣而沒有凝結核,水蒸氣將凝華成冰或雪,形成降雪。
當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氣流,被帶到0℃以下的高空時,便液化成小冰珠;氣流減弱時,小冰珠回落;當含水汽的上升氣流再增大,小冰珠將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翻騰,小冰珠就可能逐漸成為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要形成冰雹,必須滿足以下具體條件:
1.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wěn)定層存在;
2.積雨云必須發(fā)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溫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
3.要有足夠強的風切變;
4.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
5.積雨云內(nèi)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tài)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6.云內(nèi)應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或以上。
冰雹對農(nóng)作物的損傷
冰雹破壞車輛,造成交通事故。
1.冰雹對農(nóng)作物的危害
使作物遭受機械損傷,破壞作物正常的生活機能;直接打落油菜、小麥、青稞等作物的穗粒,造成減產(chǎn),嚴重時導致顆粒無收;對設施大棚等造成損毀。
2.冰雹對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威脅
較大的冰雹往往會砸死牛羊等牲畜,甚至砸死行人。
冰雹會損壞房屋,破壞基礎設施;影響行車安全,破壞車輛,造成交通事故。
1.用火箭、高炮或飛機直接把碘化銀、碘化鉛、干冰等催化劑送到云里去;
2.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干冰等催化劑在積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里,讓這些物質在雹云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變小;
3.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云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云的水分輸送;
4.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結核,使云形成降水,以減少云中的水分;在冷云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長。
冰雹出現(xiàn)時,常常伴有大風、劇烈的降溫和強雷電現(xiàn)象。氣象臺站根據(jù)天氣圖、衛(wèi)星云圖分析和雷達監(jiān)測,雖能提前作出預報,但準確度仍然不是很理想。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實踐,勞動人民總結了一些常見的預測冰雹的經(jīng)驗。
感冷熱:早晨涼,濕度大,中午太陽輻射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則易發(fā)展成積雨云,從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涼颼颼,午后打破頭”“早晨露水重,后晌冰雹猛”的說法。
辨風向:下雹前常常出現(xiàn)大風。農(nóng)諺有“惡云見風長,冰雹隨風落”“風擰云轉、雹子片”等說法。另外如果連續(xù)刮南風以后,風向轉為西北或北風,風力加大時,則冰雹往往伴隨而來,因此有“不刮東風不下雨,不刮南風不降雹”之說。
觀云態(tài):各地有很多諺語是根據(jù)云的顏色來發(fā)現(xiàn)冰雹前兆的,例如“不怕云里黑烏烏,就怕云里黑夾紅,最怕紅黃云下長白蟲”“黑云尾、黃云頭,冰雹打死羊和牛”——先是頂白底黑,然后中部現(xiàn)紅,形成白、黑、紅亂絞的云絲,云邊呈上黃色。以云狀為冰雹前兆的說法還有“午后黑云滾成團,風雨冰雹齊來”“天黑悶熱烏云翻,天河水吼防冰雹”等,說明空氣對流極為旺盛、云塊發(fā)展迅猛好象濃煙股股地直往上沖,云層上下前后翻滾的時候,極易降冰雹。
聽雷聲:如果雷聲持續(xù)不斷,就很可能下冰雹。這是因為冰雹云中橫閃比豎閃頻數(shù)高,范圍廣,各類型閃電發(fā)出的雷聲和回聲混雜在一起,聽起來就會有連續(xù)不斷的感覺。
識閃電:一般冰雹云中的閃電大多是云塊與云塊之間的閃電,即“橫閃”,說明云中形成冰雹的過程進行得很厲害。故有“豎閃冒得來,橫閃防雹災”的說法。
看物象:各地通過看物象測冰雹的經(jīng)驗有很多,如貴州有“鴻雁飛得低,冰雹來得急”,廣西有“柳葉翻,下雹天”,山西有“牛羊中午不臥梁,下午冰雹要提防”“草心出白珠,下降雹穩(wěn)”等諺語。
冰雹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
1.冰雹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6小時內(nèi)可能出現(xiàn)直徑5毫米以上的冰雹天氣;或者已經(jīng)遭受中等程度冰雹影響,并可能持續(xù)。
2.冰雹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2小時內(nèi)可能出現(xiàn)直徑20毫米以上的冰雹天氣;或者已經(jīng)受大冰雹或特大冰雹影響,并可能持續(xù)。
1.密切關注最新氣象預報和冰雹預警信息。
2.在氣象部門預報即將發(fā)生冰雹時,避免戶外活動;若不幸遭遇冰雹發(fā)生,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并迅速利用手中物品遮擋頭部。
3.在戶外遭遇冰雹時,注意不要在高樓屋檐下、煙囪、電線桿、廣告牌或大樹底下躲避冰雹或停留。
4.養(yǎng)殖有禽畜的,應盡快驅趕家禽、牲畜進入有頂蓬的場所。
5.注意防御冰雹天氣伴隨的雷電災害。
6.駕駛人員注意減速慢行,找安全地方暫避。
冰雹天,路人能很快找到避雨點,但戶外的車輛就沒那么幸運了,冰雹不比雨滴,對車輛造成的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錘擊,所以最易受損的就是車輛了。
1.冰雹來臨前:
(1)將車輛停放在室內(nèi)停車場;
(2)若車輛不得不停放在室外,應放上遮蓋物,緩解沖擊力。
2.若正在開車:
(1)降低車速,減緩冰雹對車輛的沖擊力;
(2)盡快將車輛停在附近的地下停車場;
(3)若沒有車庫,盡量駛入有遮擋處,不要停在樹下;
(4)室外停車躲避冰雹時,打開雙閃燈,天黑時打開示寬燈提示后方車輛;
(5)在冰雹嚴重情況下,所有人員都應轉移到后排,以免前擋風玻璃被砸碎導致人員受傷。
3.冰雹過后:
(1)確認車輛受損情況;
(2)行駛前,應先清理車上的殘留物,如落到車上的冰雹碎渣。
4.若車輛受損:
(1)保持車輛停留在原地,并確認是否購買了汽車損失保險;
(2)申請自然災害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