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守華 林 玲 劉敬源 劉 濤 實習記者 張 宸
她,是默默在集輸一線工作30年的職工。但見過她的人都說,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為使油氣集輸生產高效運行,她瞄準生產難題,矢志攻關,勇于拼搏,先后完成技術創(chuàng)新52項。她就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技能大師劉淑芹,2020年榮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她是技術革新的有心人,“每次創(chuàng)新都是從發(fā)現問題開始?!边@是劉淑芹常說的一句話,在她看來,生產中不耽誤勞動力的同時減輕勞動負擔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量油尺的測量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在測量油罐時,油將尺子覆蓋住,計量尺也正好貼到沒有刻度的地方時,測量難度就會大大加大。
對此,她帶領創(chuàng)新團隊制訂方案加以改進,在銅制尺坨上面加了一段銅的豎直標尺,使得連接器能夠延續(xù)下去。這樣一來,即使在量油時正好貼到連接器的位置,也能確保精準讀數,成功解決了無數工人的“心頭病”。
原油含水檢測是集輸工藝流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化驗檢測時常出現循環(huán)水刺漏、沖樣導致電加熱器受損,冷卻水溫度無法精確控制,達不到要求等問題。
劉淑芹和攻關團隊秉承智能化的原則,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經過多次創(chuàng)新性實驗,研發(fā)出集成式原油含水測定儀,大大提高了檢測精準度和工作效率。
油氣站庫在夜間室外場區(qū)光線較暗,易造成生產數據讀取準確性下降及巡檢不安全的情況。對此,她帶頭實施了富有集輸特色的綠企攻關項目“點亮巡檢路”行動,發(fā)明了防爆式太陽能自控照明裝置。
該裝置采用了安裝充電控制器加以保護,蓄電池充滿后能自動斷開電路,延長了電池使用壽命,確保了綠色安全生產。
結合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她首創(chuàng)化驗操作“一看準、二搖清,三聽明”等5項絕活,減低了職工勞動強度,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她參加的“自動化集輸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在20余座集輸站庫實施,有效加快了站庫自動化建設,榮獲全國石化系統(tǒng)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劉師傅毫無保留的把知識技能傳授給我們,有很多是解決集輸生產難題的絕招絕活?!眲⑹缜鄣耐降?、東營市首席技師劉鵬這樣評價。
學知識、練本領、提技能是她工作生活的主題。原本文化基礎薄弱的她,硬是靠毅力和堅持自學了大學專業(yè)知識,技術上也是從一個懵懂初學者,到集輸系統(tǒng)的原油計量、化驗技術尖兵。
她先后在國家級刊物和中國石化專業(yè)技術學會發(fā)表論文24篇,主持編寫的《集輸工(信息化)》等3部教材在中國石化推廣應用。
“因材施教”是她常常說起的理念,她會根據每個徒弟特點來加以引導。她始終以“傳承技術,引領創(chuàng)新”為核心,帶領大家共同干一件事,一起樹立目標意識,帶頭工作,吃苦耐勞,同時用自身行動起到表率作用。
在她身邊,越來越多的一線職工成長為技術尖子、行業(yè)標兵。她把絕技絕招傾囊相授,先后培訓鑒定油田相關專業(yè)初、中、高等級技能專業(yè)人員3000余人次,深入集輸站庫培訓計量操作人員500余人。
Ki-67屬于一種抗原,主要針對細胞增殖周期,其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通常在細胞生長的時期,并對細胞增殖進行控制,AM疾病患者中,其腺上皮水平的表現主要呈現為升高趨勢,這就會使患者異位的病灶產生極強的增殖活性,并能促使AM疾病的發(fā)展[19]。
她連續(xù)2屆指導選手參加油田青工“一專多能”競賽,獲得2金2銀的好成績,被勝利油田授予“勝利名師”,為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她堅持實踐與理論并用的帶徒原則,創(chuàng)新實施“一對一強化”“模擬對抗”“微信互動”等多渠道培訓方案,所帶選手在油田職業(yè)技能競賽中三屆蟬聯冠軍,獲得綜合計量工團體第一的好成績。
在她累計簽約的45名徒弟中,其中有15人在油田技能競賽中獲金、銀、銅獎,21人晉升為技師和高級技師,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她是個熱心人,是女工生活中的好閨蜜、貼心人,是同事身邊的心理導師、幸福教練。她在生活和工作中演繹著溫馨,展現著精彩。
2020初,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作為勝利油田的第三期幸福教練,她積極參加了東營團市委組織的“青春守護溫暖同行”活動。
2月疫情形勢嚴峻,她負責對接兩組援鄂醫(yī)療隊員家庭,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每天接聽10幾個心理咨詢來電,在特殊時期為一個個來訪者打開了一扇扇心靈之門。
疫情專線的開通架起與一線工作人員親屬溝通的橋梁。在這期間,她用實際行動做好線上的后勤保障工作,與武漢市中心醫(yī)院一位護士的母親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那位母親稱她為疫情中“最貼心的人”。
她會認真傾聽并記錄來電內容,用暖心的話語緩解大家不安的心。她說:“雖然是接電話,對方看不見我們,我們也要保持微笑。”正是她這種細心、耐心、貼心的工作態(tài)度,贏得了一個個好評。
在這個與醫(yī)護人員家屬共擔悲傷與歡喜,聆聽焦慮與感激的過程中,她也深切的感受到疫情期間的不易,越發(fā)能夠感同身受。
針對近年來外闖市場職工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她帶頭成立了集輸“春芽”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送溫暖、送政策、送服務。
她利用定期走訪慰問、上門志愿服務、困難幫扶等措施,穩(wěn)定外闖市場職工家屬的心,做到了家中困難有人幫、分了東西有人送、政策信息有人傳遞,用自身行動詮釋了改革雖艱巨,組織有溫暖。
作為油田職工代表,她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與代表們共同提出《關于通勤班車規(guī)范管理的建議》《關于倒班職工就餐的相關建議》等提案7項,目前已全部得到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