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為安
漫畫,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感。畫家從生活中取材,運用夸張、比喻等手法,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有所思考,獲得生活的啟示。你能讀懂下面兩幅漫畫嗎?從中受到什么啟示?
首先觀察漫畫中有哪些人和物,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其次,要觀察細節(jié),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在干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huán)境,弄清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對表達漫畫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另外,還要分清主次,弄清畫中誰是背景,誰是主要人物。我們特別要揣摩漫畫的夸張之處,漫畫為了說明某種觀點,常常對人物行為或場景變形、夸張,以引起讀者共鳴??鋸堉幫锹嫷南彝庵?,是漫畫所要表達的寓意所在。
例如,《假文盲》這幅漫畫,通過畫面,我們可以知道:漫畫的主要人物是四位男士,他們穿著厚厚的棉衣,目不斜視地站在“母子上車處”的護欄內。次要人物是抱孩子的婦女,她被四位男士擠到了護欄外面。
展開合理想象是把習作寫具體的關鍵。根據(jù)《假文盲》這幅圖畫,我們可以這樣想象:從畫面上人物的衣著來看,當時天氣如何?四位男子為什么要在“母子上車處”候車?他們會想些什么?抱孩子的婦女可能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其他人會說些什么?通過想象,把這些問題串聯(lián)起來,從而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當理解了畫面的寓意之后,就要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人和事,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加深對圖意的理解。如漫畫《假文盲》,在簡略地敘事之后,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或事?由此,可以寫一寫生活中的假文盲,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以議論的形式寫下來。
在習作的結尾,可以針對社會上的一些不文明現(xiàn)象向讀者發(fā)出呼吁,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如:我們不能再假裝文盲,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樹立新風尚,不讓假文盲出現(xiàn)在我們的城市中。
總之,漫畫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看圖寫話,看圖寫話的作文側重寫清圖意,而漫畫作文在寫清圖意的同時,更側重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揭示漫畫的主旨。
假文盲
山東省五蓮縣北京路小學五(1)班 何曉萱
今天,我從課本上看到一幅漫畫——《假文盲》。畫上,四個大男人閉著眼睛,手插在口袋里,心安理得地站在“母子上車處”,把一個抱孩子的瘦小婦女擠到了外面。
這幾個男子都穿著厚厚的大衣。第一個男子胖胖的,手插進口袋里,一臉悠閑,像是一個大領導。第二個男子個子高高的,戴著皮帽子,半閉著眼睛,不知在想什么,看樣子,像個知識分子。后面兩個人腳上穿著锃亮的大皮鞋,一看派頭就不小。再看他們的前面,有一個醒目的大牌子——“母子上車處”。那位婦女,穿著單薄,裹著頭巾,抱著一個嬰兒,站在外面,無奈地看著欄桿內的四個人。
顯而易見,那四個大男人沒有一個文盲,個個明白牌子立在這兒的意思。他們?yōu)槭裁磳Ω媸局弥焕砟??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方便自己,為了個人私利而無視社會公德。裝文盲,不應該。
其實,當今社會中,這種“假文盲”現(xiàn)象比比皆是。公共汽車上,中途上來一位老年人,挎著一個小籃子,看看沒有一個人站起來讓座,只好無奈地站著。其實,車上專門設有“老幼病殘孕專座”,而上面坐著的全是身體健全、年輕力壯的人,看到老人上車后,他們一個個抱著手機,視而不見。再看,公園里的草坪上,“小草依依,踏之何忍”“小草在睡覺,勿打擾”……處處有溫馨的提醒,而一些年輕人,無視提醒,隨意走進草坪中打鬧。這些人不都是“假文盲”嗎?說到底,他們都是“道德文盲”,無視社會公德。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三國時的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由此可見,禮儀對于我們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繼承并發(fā)揚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決不能像這些“假文盲”一樣給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抹黑。
常言說得好,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一個人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更要遵守社會公德。
點評:習作從畫面寫起,將畫面上四個男子及抱孩子的婦女的狀態(tài)清晰地展現(xiàn)了出來。接下來,小作者不惜筆墨,聯(lián)系生活,列舉了社會上種種“假文盲”現(xiàn)象,呼吁人們遵守社會公德。
《等著乘涼》的啟示
山東省五蓮縣北京路小學五(1)班 闞鉦皓
今天,我在課本看到了一幅漫畫——《等著乘涼》,很有感觸。
畫面是這樣的:春日里,一個人栽下了一棵小樹。這棵樹樹干不粗,上面長著三兩根枝條。待他提水回來,挽起袖子,準備給小樹澆水時,忽然看到樹下坐著一個戴眼鏡的人,那人雙手抱膝,背靠著小樹,小樹的樹干,被他靠彎了。栽樹的人扔下鐵锨,問道:“請問,你是誰?坐在這兒干什么?”那個人轉過臉來,笑著回答:“等著乘涼?!?/p>
看完漫畫,我搖搖頭笑了。在人家的樹底下乘涼,也就罷了。小樹剛剛栽下,還沒有澆水,你就坐等著乘涼,是不是太心急了呢?沒有辛勤的培育,哪有什么涼可乘?
低頭一想,我笑不出來了。這幅漫畫中坐等乘涼的人,不就在我們身邊嗎?沒讀過幾本書,就想成為有學問的人;剛練過幾個字,就覺得自己是書法家了;種上莊稼,不去管理,就等著收獲……這幅漫畫諷刺了生活中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這幅漫畫啟示我們:“乘涼”的大樹是等不來的,只有像提壺澆水的人那樣,經(jīng)常為小樹澆水、松土、施肥……辛勤地培育小樹,讓小樹長成枝葉茂密的參天大樹,我們才能乘涼,才能享受勞動成果。種樹是這樣,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收獲是努力勞動的結果,而不是等來的。
點評:作者由一幅漫畫,聯(lián)想到了現(xiàn)實生活,由衷地發(fā)出感慨。作者立足于漫畫,放眼于生活,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列舉典型事例,說理準確,讀后令人深受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