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煜
(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治未病科,四川 成都 610000)
過敏性結膜炎屬于臨床常見眼部疾病,該疾病通常與眼部和過敏原的超敏反應相關,疾病的主要類型為速發(fā)型和遲發(fā)型。造成過敏性結膜炎的主要速發(fā)型致敏原包括花粉、角膜接觸鏡和清洗液等[1-2];遲發(fā)型過敏性結膜炎為藥物引起的結膜炎,包括睫狀肌麻痹藥、縮瞳藥等。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眼部騷癢、結膜充血水腫、眼瞼皮膚紅腫等,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再加上人們對各種化妝品和隱性眼鏡的利用,造成眼部環(huán)境變得更加復雜[3],眼結膜變得更加敏感,疾病治療的難度增加,使用單一藥物無法從根本上改善疾病。此項研究主要分析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對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療效?,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月7 至2021 年7 月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82 例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18~45 歲,平均年齡為(31.66±5.89)歲;病程7~25 d,平均病程(12.33±2.82) d。觀察組患者年齡區(qū)間19~42 歲,平均年齡為(30.16±4.65)歲;病程8~26 d,平均病程(12.65±3.01) 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對比美國眼科臨床指南(PPP)過敏性結膜炎分冊與《我國過敏性結膜炎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2018 年)》中關于過敏性結膜炎的診斷標準[4];②患者無結膜炎等眼部疾病。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腎功能不全;②患者因佩戴隱形眼鏡導致結膜炎;③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壓史;④患者認知功能異常。脫落與剔除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不齊全;②患者治療期間,提出結束研究;③患者意外死亡。本研究經(jīng)成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進行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氯雷他定片(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規(guī)格:10 mg×6 片)1 片/次,1 次/d,治療14 d。雙氯芬酸滴眼液(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27,規(guī)格:5 mL∶5 mg)2 滴/次,3 次/d,治療14 d。觀察組進行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富馬酸依美斯汀緩釋膠囊(四川德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4035,2 mg×6 粒)2 mg/次,2 次/d,治療14 d。雙氯芬酸滴眼液使用情況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癥狀積分減少75% 以上;有效:癥狀積分減少減少范圍為50%~74%;無效:癥狀積分低于50%。②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將通過問診方式對患者的眼部瘙癢、異物感、畏光等臨床癥狀進行檢查,癥狀積分及體征積分均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5]制訂的過敏性結膜炎的相關診斷標準,針對裂隙燈觀察結膜充血狀況、角膜上皮變化等幾個方面,根據(jù)嚴重程度評分。0 分:患者無眼部瘙癢、異物感、畏光等臨床癥狀;1 分:眼部瘙癢、異物感、畏光等臨床癥狀比較輕;2 分:眼部瘙癢、異物感、畏光等臨床癥狀呈中度;3 分:眼部瘙癢、異物感、畏光等臨床癥狀非常嚴重??偡?3 分,分數(shù)與嚴重程度呈正比。③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主要體征積分。體征積分包括眼瞼和眼球周圍水腫、角膜緣改變、結膜充血等,每項0~3 分,重度為3 分,無任何不適為0 分。④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細胞因子水平。采集于下眼瞼皮膚涂一薄層清涼油或針刺睛明穴,待出現(xiàn)反射淚液后用毛細管在外眥部吸取淚液,在采集患者淚液標本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淚液透明質(zhì)酸(HA):正常值(57±27) μg/L、嗜酸性細胞陽離子蛋白(ECP):正常值<13.3 μg/L、白細胞介素-6(IL-6):正常值0.1~100 pg/mL,檢測嚴格根據(jù)說明書操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整理,計數(shù)資料以[ 例(%) ]表示,用χ2對其結果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nèi)t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 例(%)]
2.2 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
兩組治療前眼部癥狀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眼部癥狀總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 ±s, 分 )
表2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 ±s, 分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14 d對照組 41 24.65±6.01 8.19±2.56*觀察組 41 26.62±5.31 2.98±0.02*t 值 1.573 13.031 P 值 0.120 <0.001
2.3 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主要體征積分兩組治療前兩組眼瞼與球周組織水腫 、角膜緣改變和結膜充血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眼瞼與球周組織水腫、角膜緣改變和結膜充血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主要體征積分( ±s , 分 )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主要體征積分( ±s , 分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眼瞼與球周組織水腫 角膜緣改變 結膜充血治療前 治療后14d 治療前 治療后14d 治療前 治療后14d對照組 41 1.26±0.13 0.83±0.12* 1.36±0.19 1.03±0.13* 1.94±0.33 1.41±0.26*觀察組 41 1.23±0.14 0.57±0.06* 1.33±0.21 0.62±0.08* 1.91±0.40 0.94±0.21*t 值 1.005 12.409 0.678 17.199 0.370 9.005 P 值 0.318 <0.001 0.500 <0.001 0.71 <0.001
2.4 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兩組HA、ECP、IL-6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后HA、ECP、IL-6 水平比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炎癥因子水平( ±s )
表4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 炎癥因子水平( ±s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HA:淚液透明質(zhì)酸;ECP:嗜酸性細胞陽離子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
組別 例數(shù) HA(μg/L) ECP(μg/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14 d對照組 41 213.51±39.36 49.86±15.41* 11.02±3.22 4.18±1.15* 13.68±2.35 8.72±1.64*觀察組 41 215.31±35.74 36.97±11.22* 10.98±3.21 2.77±0.34* 13.58±2.64 10.23±2.14*t 值 0.217 4.330 0.056 7.529 0.181 3.586 P 值 0.829 <0.001 0.955 <0.001 0.857 0.001
過敏性結膜炎是一種因為外界過敏原刺激導致的免疫反應,該疾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因此治療的主要目的及時盡快脫離過敏原,避免與過敏原接觸[6]。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藥物為組胺受體阻斷劑、糖皮質(zhì)激素和血管收縮劑等,但是相對其他藥物,糖皮質(zhì)激素類滴眼液造成的不良反應較多,所以側(cè)重利用抗組胺藥物,抗組胺藥物不但見效快,而且副作用小,將抗組胺藥物與雙氯芬酸鈉聯(lián)合使用臨床使用價值顯著。
富馬酸依美斯汀屬于新型組胺H 受體拮抗劑,其抗過敏作用的發(fā)揮主要通過拮抗H 受體來實現(xiàn),而且該藥物除了拮抗組胺受體,還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能夠有效地阻斷組胺受體,抑制炎癥反應[7-8]。氯雷他定片也是抗過敏藥,屬于第二代,其藥效也是通過抗組胺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過敏癥狀。氯雷他定的不良反應有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雙氯芬酸鈉是中效抗炎藥,利用該藥物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生物活性,防止其轉(zhuǎn)化為前列腺素,還可以顯著降低嗜酸性粒細胞的生物活性,降低炎癥反應對患者造成的眼部損傷,此外,其對于人體細胞膜的穩(wěn)定也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就充分說明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具有良好的作用。兩組治療前眼部癥狀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14 d 眼部癥狀總積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眼部癥狀總積分低于對照組,這就充分說明,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患者的疾病恢復具有積極的意義。兩組治療后眼瞼與球周組織水腫、角膜緣改變和結膜充血評分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說明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對于患者的結膜充血、眼球周圍組織水腫等體征改善具有顯著作用。治療后HA、ECP、IL-6 水平治療前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說明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過敏性結膜炎,能夠顯著的抑制患者的炎癥反應,阻斷過敏原,將藥物作用直接作用于病灶,藥效快,持續(xù)時間長,提升眼表抵抗力,使淚膜更加穩(wěn)定。其中HA、ECP屬于是變態(tài)炎性反應相關指標,其主要強調(diào)的是淚液過敏性炎癥反應,表示嗜酸性細胞活化趨化因子激活,組胺等活性物質(zhì)大量釋放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上升,與血漿源性蛋白滲透至淚液有關。IL-6 具有放大和催化炎癥毒性的作用,其持續(xù)釋放不僅造成組織的急性炎癥反應,致使組織細胞的損害,還會致使其他重要細胞因子和抗炎介質(zhì)的表達失控,而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的價值優(yōu)于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這主要是因為富馬酸依美斯汀和氯雷他定都是抗組胺藥物[9-10],都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免疫蛋白球水平,但是富馬酸依美斯汀比氯雷他定多了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性細胞轉(zhuǎn)化、阻斷過敏原作用,所以臨床使用價值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給予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應用依美斯汀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相對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雙氯芬酸滴眼液治療,前者對于眼表抵抗力提升和過敏反應的抑制更加理想,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