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高血壓為常見慢性病,在我國引起死亡的危險因素中居首位,其也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高危疾病,是冠心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主要危險因素,老年人血壓升高很普遍,收縮壓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舒張壓在65 歲之前升高,之后緩慢下降,如果在此過程中患者自控力差,就無法取得降壓效果,導致一系列突發(fā)事件,并且目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并不理想[1]。國內(nèi)外研究發(fā)現(xiàn),控制高血壓應以防治為主,為此對高血壓防治管理正由“以治療為中心”向“以預防為中心”轉(zhuǎn)變,隨著我國高血壓診治流程逐步規(guī)范,高血壓健康管理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社區(qū)隨訪面臨巨大壓力,讓患者從被動到主動的充分利用資源,成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通過控制飲食、運動等健康行為控制或預防血壓[2]。本文對5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調(diào)查,分析對老年高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對今后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及防治工作進行指導,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盤錦市大洼區(qū)人民醫(yī)院的50 例血壓控制不良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試驗組,另選取同期收治的50 例血壓控制良好患者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男26 例,女24 例;年齡65.57~75.39 歲,平均年齡(68.59±2.93)歲。對照組男23 例,女27 例;年齡66.29~75.29 歲,平均年齡(67.85±2.5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和聯(lián)合體檢的方法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調(diào)查。體檢方法:患者休息>20 min,用水銀血壓計測量右手臂動脈血壓,測3 次,取平均值。問卷調(diào)查要求以患者填寫家族高血壓史、服藥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年齡、文化程度、吸煙飲酒與否、一周體育鍛煉次數(shù)、情緒穩(wěn)定、自我血壓監(jiān)測、疾病意識、是否按醫(yī)囑服藥,關于蔬菜、水果、牛奶的日服用多少,食用油及食用鹽每日用量,肥胖及多臟器疾病,平時娛樂活動運動次數(shù)、患者血壓監(jiān)測及服藥依從性等問題,患者自行填寫后由作者初步篩選出主要影響因素?;颊弑灰笤谙乱恢芙槐砀?并再次測量血壓和體重。對新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患者要多次復查。1 個月后有部分患者未交表格,也未再測血壓,于是再次組織血壓測量,并收到了統(tǒng)計回執(zhí)。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單因素分析 試驗組吸煙飲酒、高鹽飲食、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鍛煉、不在乎自己身體狀況、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得病不按時服藥、過于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硬化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單因素分析[n(%)]
2.2 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吸煙飲酒、高鹽飲食、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鍛煉、不在乎自己身體狀況、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得病不按時服藥、過于肥胖均是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其主要并發(fā)癥包括腦卒中、心肌梗死、慢性高血壓腎臟病等,其臨床死亡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yī)療資源,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其也是各種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中國50 歲以上人口1.76 億,70 歲以上人口142 萬[3],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老年人容易患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且收縮期高血壓發(fā)生率高于非收縮期,女性高血壓患者一般多于男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其與年齡增長之間都存在顯著線性相關關系,在我國已成為老年人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我國近75%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且無法很好的控制[4],有效控制血壓是降低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延長老年人生命的一種最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壓對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旨在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狀況與導致患者高血壓原因的關系,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為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提供科學依據(jù)。
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35/90 mm Hg(1 mm Hg=0.133 kPa),能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相反,如果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患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死亡的風險將明顯增加。由于本研究探討老年高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是橫斷面研究,只能說明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良與吸煙飲酒、高鹽飲食、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鍛煉、不在乎自己身體狀況、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得病不按時服藥、過于肥胖有關。之前相關研究中對包括100 萬成人的生活習慣進行前瞻性研究分析,表明在人群中,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每增加10%,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狀況不良的可能性就會增加2.756 倍以上。相關資料顯示[5],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每減少5%,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狀況良好幾率就會增加1.3251 倍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險度下降17.59%。有證據(jù)表明,進行血壓控制可有效預防高血壓導致的其他心血管事件,其相關危險因素在老年人中尤為顯著。因此,有必要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以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主要調(diào)查盤錦市大洼區(qū)>65 歲人群高血壓患病情況,分析血壓控制不良的影響因素。結(jié)果表明,吸煙飲酒、高鹽飲食、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鍛煉、不在乎自己身體狀況、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得病不按時服藥、過于肥胖等對患者血壓影響較大,且良好精神狀態(tài),患者能長期治療有助于控制其血壓,其會成為指導高血壓防治工作的依據(jù),有助于提高大洼區(qū)高血壓患者生活質(zhì)量。在高血壓治療中,患者肥胖是實現(xiàn)血壓控制目標的重要影響因素[6]。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壓。有研究表明,對老年人進行血壓控制可以有效預防腦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其相關危險因素對各年齡段患者來說均存在,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尤為顯著[7]。因此,有必要探討患者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鍛煉、不在乎自己身體狀況、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過于肥胖等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并對各個指標進行個體化干預,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zhì)量。患者及時關心身體可以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8]。同時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進行血壓自測的患者對疾病認知水平高的患者血壓控制較好,說明知識水平重要性。關注自己的疾病也是控制好血壓的重要原因。治療疾病占收入比過低過低也增加了血壓控制負相關[9]。遵醫(yī)囑用藥對血壓控制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治療重要環(huán)節(jié)。定期測量血壓有助于醫(yī)生為其選擇最合適的降壓藥物,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10]。因此要提高醫(yī)生慢性病診療水平,加強密切合作、學習和對接,提高患者藥物治療的協(xié)調(diào)度,同時提高患者對高血壓健康知識的認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11]。在預防方面,疾控中心應加強監(jiān)督指導,將老年高血壓預防作為重點,積極與工作人員溝通,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科學干預,幫助老年人逐步糾正不良習慣,有效控制體重,糾正不良情緒,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定期運動,并遵醫(yī)囑進行治療[12]。
綜上所述,對老年人采取控制吸煙飲酒、低鹽飲食、平復情緒、積極鍛煉等對其預防高血壓最為顯著,應從這些方面進行積極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