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晶,王紹欣,張嘉文,張輝峰,鄭佳,胡培利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心肌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變化,導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障礙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不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也給其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在誘發(fā)重度心衰的多種因素中,尤以肺炎最為常見[2],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患者一般預后較差,病死率較高??扇苄苑只?4(sCD14)是主要存在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表面表達的一種糖蛋白,是機體炎癥反應的指標之一[3]。Al-Kindi等[4]研究發(fā)現(xiàn),sCD14與心衰的發(fā)生有關(guān),且與心衰的相關(guān)性比其他炎癥標志物更強,可能有重要的治療意義。分化簇163(CD163)也稱為血紅蛋白清道夫受體,特異性表達于單核-巨噬細胞膜上,在血清中以可溶性CD163(sCD163)形式存在,有抗炎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特性,是一種新型炎癥標志物[5]。研究發(fā)現(xiàn)sCD163與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衰患者不良預后相關(guān)[6]。本研究通過檢測不同程度的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探究二者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guān)性及預測效能,以期為臨床診治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收治的心衰合并肺炎患者173例作為觀察組,患者均符合2018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7]診斷標準,肺炎符合《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版)》[8]診斷標準,另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入院<24 h或自動出院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④不能配合參與研究的患者。按照心衰發(fā)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將觀察組患者分為四級:A級:為心衰的高發(fā)危險人群,無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異常,無心衰的癥狀和(或)體征;B級已發(fā)展成器質(zhì)性心臟病,但從無心衰的癥狀和(或)體征;C級:有器質(zhì)性心臟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癥狀和(或)體征;D級:器質(zhì)性心臟病不斷進展,雖經(jīng)積極的內(nèi)科治療,休息時仍有癥狀且需特殊干預。將A、B級定義為輕度,C級為中度,D級為重度,將患者分為輕度組(70例)、中度組(65例)和重度組(38例)三組。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試劑盒購自美國R&D公司,腦鈉肽(BNP)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血清sCD14、sCD163 ELISA試劑盒購自美國R&D公司,766-0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日本日立公司,Elecsys2010型自動酶標儀購自上海羅氏公司,低溫高速離心機購自美國賽默飛科技公司,-80℃超低溫冰箱購自中國海爾公司。
1.3 研究方法
1.3.1 樣本的采集與保存所有受試者于入院后 24 h內(nèi)晨起采空腹靜脈血5 ml,對照組于體檢當日取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下靜置30 min后,將血液樣本以3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裝入Eppendorf管,置于-80℃冰箱保存待測。
1.3.2 ELISA法檢測血清sCD14、sCD163水平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sCD14、sCD163水平,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用酶標儀檢測吸光度值并繪制標準曲線,計算sCD14、sCD163濃度。
1.3.3 資料收集與檢測指標收集受試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白細胞計數(shù)(WBC)。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受試者血清PCT、CRP水平,ELISA法檢測受試者血清BNP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組間差異采用SNK-q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法分析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PCT、CRP及BNP的關(guān)系。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血清sCD14、sCD163水平對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診斷效能。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HR、SBP、DBP、WBC、PCT、CRP、BNP、sCD14、sCD163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
2.2 不同嚴重程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中sCD14、sCD163表達水平比較與輕度組相比,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中度組相比,重度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表2。
表2 不同嚴重程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血清中sCD14、sCD163表達水平比較
2.3 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PCT、CRP及BNP的關(guān)系Pearson法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PCT、CRP、BNP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P<0.05),表3。
表3 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PCT、CRP及BNP的關(guān)系
2.4 ROC曲線分析血清sCD14、sCD163水平對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診斷效能ROC曲線分析顯示,sCD14預測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77(95%CI:0.790~0.964),截斷值為8.359 μg/ml,敏感度為85.0%,特異性為87.5%;sCD163預測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87(95%CI:0.804~0.969),截斷值為0.701 μg/ml,敏感度為80.0%,特異性為95.0%;聯(lián)合檢測預測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15(95%CI:0.846~0.984),敏感度為87.5%,特異性為90.0%,圖1。
圖1 ROC曲線分析血清sCD14、sCD163水平對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診斷效能
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是由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發(fā)生障礙,導致心臟減少輸出或心內(nèi)壓升高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及心悸失眠等。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加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心衰患病率也升高[9]。呼吸道感染與心衰之間存在明顯的疾病交叉,其中50%的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大量心衰登記數(shù)據(jù)表明,呼吸道感染/肺炎是心衰入院的主要誘因,且與心衰有關(guān)[10]。
近年來人們從炎癥相關(guān)因子上研究PCT、CRP、BNP、sCD14、sCD163等與心衰及肺炎的關(guān)系,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其中PCT、CRP、BNP已作為臨床診斷心衰或炎癥相關(guān)疾病的標志物,但也存在特異性不足或易受到肝臟、腎臟等器官疾病的影響,而sCD14、sCD163在心衰或肺炎中單獨研究較多,用于心衰合并肺炎的聯(lián)合檢測報道較少。CD14是機體炎癥反應標志物之一,sCD14是CD14在血液等液體中的可溶性存在形式,作為一種免疫細胞分泌的多功能細胞表面糖蛋白(如單核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及中性粒細胞)。CD14可與脂多糖高度親和并激活Toll樣4特異性受體促炎信號級聯(lián)通路,參與炎癥反應[11]。研究報道,在腸道生物失衡導致的心衰患者內(nèi)毒素血癥和氧化應激疾病中,sCD14、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12];小兒肺炎患者血清中sCD14水平顯著升高,與肺炎嚴重程度具有一定相關(guān)性[13]。CD163又稱為血紅蛋白清道夫受體,為130 KDa的I型跨膜蛋白,屬富含半胱氨酸的清道夫受體家族,同sCD14一樣,sCD163是CD163在單核-巨噬細胞被炎癥刺激后,由炎癥反應性蛋白酶水解切割,從細胞表面脫落至血液循環(huán)中的可溶性形式[6]。研究發(fā)現(xiàn),sCD163水平在心衰死亡患者血清中顯著升高,與心衰不良預后有關(guān)[5]。在艾滋病合并肺炎感染患者血漿中sCD14、sCD163、D-二聚體、IL-6等炎癥因子水平均升高[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較對照組升高,且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依次升高,提示sCD14、sCD163表達水平可能與心衰合并肺炎發(fā)生及疾病嚴重程度有關(guān),疾病越嚴重,二者表達水平越高。王磊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sCD14、sCD163在心房顫動患者中表達水平升高。本研究經(jīng)Pearson法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PCT、CRP、BNP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提示sCD14、sCD163可能協(xié)同PCT、CRP、BNP共同參與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致病機制中,其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ROC曲線分析顯示,sCD14、sCD163均能較好的預測重度心衰合并肺炎,聯(lián)合檢測預測效能更高。提示二者可作為潛在的診斷重度心衰合并肺炎的生物標志物,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本研究不足之處為:未單獨研究血清sCD14、sCD163與心衰或肺炎患者的關(guān)系,血清sCD14、sCD163水平與心衰合并肺炎的關(guān)系有待進一步研究;在下一步研究中,應考慮分析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與心衰合并肺炎患者近遠期預后的關(guān)系,通過觀察患者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了解預后,以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從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血清sCD14、sCD163表達水平隨心衰合并肺炎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與炎癥因子PCT、CRP、BNP呈正相關(guān),對發(fā)生重度心衰合并肺炎患者具有較好的預測效能,聯(lián)合檢測效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