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8 月中旬,當(dāng)我們進(jìn)入南迦巴瓦峰東北面的嘎隆拉山之后,便沿著云霧游漫的山路,轉(zhuǎn)移到2600 米處的“62K”。這里人跡罕至,渺無人煙。因為從波密到墨脫修公路,所以測量到路程有62 千米,于是咱們給這里起了個地名叫“62K”。在這里的崎嶇小道上行走實在困難。正當(dāng)穿過密林到了海拔3500 米的山谷時,前邊出現(xiàn)一片數(shù)百米寬的亂石灘,那重疊堆壘、橫七豎八的石頭間,傾斜著許許多多的枯杉木,枯枝上掛滿了黃綠色的松羅。倒臥的樹木早已腐爛。推測在三四十年前這里發(fā)生過一次大規(guī)模的泥石流。由泥沙和石頭形成的巨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將這里的大片森林摧毀,林下的灌木草叢也被全部埋沒。那大大小小的石頭上長滿了綠茸茸的青苔,有的附著一層橘紅色的地衣,別是一番景色。山風(fēng)送來陣陣轟鳴聲,我們聞聲而去,只見一幅巨大的水簾從20 余米高的懸崖上傾瀉了下來。由于瀑布的水量大,落差懸殊,氣流強烈,附近的樹木花草都在不停地擺動,激起的水汽形成變幻的彩虹,光彩奪目。大約3 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dá)“62K”。在山坡草地、林緣灌叢中到處山花競相開放,花色應(yīng)有盡有,郁香沁人肺腑。若在這里開辟旅游勝地,則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62K”生物資源很豐富,這里有不少珍貴的動物,像羚羊、小熊貓、鼯鼠等。蒼勁挺拔的冷杉、鐵杉高達(dá)三四十米,闊葉樹林冠交錯,遮天蔽日。少量陽光透射進(jìn)來,形成光柱,在苔蘚層或落葉上呈現(xiàn)出亮的斑點,給人一種神秘感。
在未翻越隋拉山之前就聽說“上隋拉難,下隋拉險”。我們渡過帕隆藏布江之后,便沿著林間難以辨認(rèn)的崎嶇小道向隋拉山前進(jìn)。由于連綿陰雨,草深苔滑,行走十分艱難。天快黃昏時便在幾棵枝葉密蔽的大樹下夜宿。為了有精力登上隋拉山,第二天沒走多遠(yuǎn)就在2900 米附近的巖崖旁停了下來,從這里可仰望隋拉山。此山山體高大,氣勢磅礴,山頂終年白雪皚皚,崢嶸奇?zhèn)?,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山北坡僅有一條似路非路的小道盤旋在陡崖上。由于交通極其不便,從這兒深入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人寥寥無幾。
9 月初的隋拉山,繁花似錦,五彩繽紛,那伸著長柄的紅蓼像舉著彩旗喜迎遠(yuǎn)客。3600 米以上,山勢更加陡峻,碎石橫七豎八,有的懸空欲墮,真叫人提心吊膽。到了3800 米以后,地形突然平坦,眼前展現(xiàn)出一片白茫茫的積雪,不少地方被雪水浸潤形成大坑。有的積水像小湖泊,有的底部漏水伴出清脆的水聲。這里連鳥都很少見到,偶爾有一兩只鷹在高空中回旋。忽然天色驟變,云遮霧罩,黑壓壓的什么都看不見了,接著銀箭一般的雨射下來。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更加濕淋淋的,身上透心冰涼,直打哆嗦。我們彼此看看,全是狼狽相,大家不由得笑了起來。不一會兒,云消霧散,我們想趕快離開這寒氣逼人的地方,猛低頭,天哪!腳下竟是萬丈懸崖,原來我們已走到隋拉山口的南端。從這4000 多米的高處向下望去,那山谷中林海莽莽,河流如線,牧場上的牛馬只有豆粒大??墒俏覀兿律降穆吩谀膬耗??原來就在這懸崖上。這根本不能叫作路,這時我們又冷又餓,但心中考慮的是如何安全通過此險關(guān)。重新調(diào)整了行裝,開始下山。我們手腳并用,身體伏在石巖上,兩手緊緊摳住巖縫,腳尖小心地踩著石窩,緊閉著嘴,連大氣都不敢出。就這樣像下天梯一樣,大約1 小時后,才從山口爬下了近200 米的石崖。通過隋拉山口后,已經(jīng)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休息時回顧那剛剛通過的山口懸崖早湮沒在云霧之中了。
我們剛剛下了隋拉山,便發(fā)現(xiàn)在2800 米左右的河谷間有一條長500—600 米、寬100—200米的積雪。這是在冬季從兩面山坡上滑下來的大量積雪形成的。由于厚度大,再加上重力作用,使積雪緊密地擠壓在一起變成了冰。經(jīng)過夏天絕大部分已經(jīng)消融,現(xiàn)在保留在山谷中的有7—8 米厚。其下河水奔流,波濤滾滾,出水口噴吐的水汽形成白色云霧,實際上這是一座冰橋。我們向四處查看都沒有路,只好爬這冰橋了。由于冰上很滑,只好慢慢走。這冰橋的邊沿,被兩面山崖上下來的流水沖出許多溶洞,往里看去參差不齊,形象萬千,加上水光反射,晶瑩奪目,猶如千姿百態(tài)的玉雕。冰橋上由于日曬融化不均,凹凸不平。不過使人費解的是整個表面布滿大小相似的小窩,從這遠(yuǎn)處看去就像魚鱗斑斑。冰橋的有些部位因受流水沖擊發(fā)出悅耳的鳴聲。在有些部位冰裂縫很多,一旦滑進(jìn)去可就出不來了。于是我們互相提醒,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不過摔跤實在難免。當(dāng)我們快要通過冰橋時,忽聽背后有笑聲,回頭看原來是3 個洛巴族姑娘,很顯然是因為我們在冰橋上行走的怪樣逗樂了她們,她們在冰上行走自如,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們竟全光著腳。
9 月正是天氣晴朗,風(fēng)和日麗的時候。朝加拉薩方向望去,遠(yuǎn)山青黛,近山蒼翠。當(dāng)我們沿著溝谷而下,翻過最后一道山梁時,只見一條巨大的江河在峽谷中發(fā)出雷鳴般的叫聲。查看地理位置,才知道我們已進(jìn)入世界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了,大家高興地喊起來。在江東開闊的斜坡上,有20 多座房屋,這便是我們的目的地。加拉薩四面環(huán)山,有幾座高峰直接云端,氣候炎熱,物產(chǎn)豐富,傳說這里是個寶地。據(jù)洛巴族老人講,很久以前有兩個聰明能干的藏族姑娘,為了尋求一個美好的地方建立家園,便從林芝出發(fā),爬過許多山巒雪峰,穿過無數(shù)森林草地,渡過不少山澗河流。當(dāng)她們途經(jīng)這里時,被這里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就住下來不走了。
現(xiàn)在加拉薩村落里已有100 多人,有藏族、洛巴族。他們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狩獵。我們到這里時,正是秋收時節(jié),那滿山的苞谷金黃,成片的雞爪谷已開始剪穗,紅紅綠綠的辣椒掛滿枝頭,一片豐收景象。加拉薩人喜歡養(yǎng)花,種果樹,每家的房屋都遮掩在桃樹之中,那個大汁甜的桃子把樹枝都快壓斷了。加拉薩具有亞熱帶及熱帶氣候特點,芭蕉、香蕉到處可見,也有柑橘。江邊的樹木上,長著扇面大的葉子。當(dāng)?shù)胤Q作“奇魯巴”的榼藤子爬上樹梢,它的豆莢果長約66 厘米,比人還高的仙人掌,開著艷麗的花朵,在較高的山林中還有許多珍貴的動物和名貴的藥材。熱情好客的主人給我們送來了瓜果、玉米,還請我們喝他們釀的曼加酒。當(dāng)我們離開這里走上山梁時,遠(yuǎn)遠(yuǎn)看見他們還在家門口揮手,不停地喊著“雅穆吉”。
南迦巴瓦峰景色如畫,風(fēng)光宜人,回來的途中,它久久地留在我的記憶里。那奇特的地質(zhì)地貌和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吸引著游人探索其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