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殺豬盤”詐騙團伙組織嚴密,分工合作,流程清晰,遠比草臺班子劇組來得專業(yè)。
電信詐騙說來也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反詐電影。2019年香港導演彭順拍過一部《巨額來電》,可惜主角沒找對,拍著拍著成了反派亡命鴛鴦的槍火戲,完全跑偏。然后就是這部高舉“全民反詐”旗號,直指“殺豬盤”的《獵屠》,這回演員貌似找對了,不過劇本寫得太對付,導演拍得也很對付,最后演員們也只好對付著演了。
眾所周知,所謂“殺豬盤”是電信詐騙分子利用網(wǎng)絡交友等,誘導受害人投資或轉(zhuǎn)賬的電詐方式。詐騙分子把詐騙對象稱之為“豬”,交流過程稱為“養(yǎng)豬”,通過精心準備的人設和交友套路的“豬飼料”,最后完成錢財?shù)奶兹?,美其名曰“殺豬”?!皻⒇i盤”的過程,像極了沉浸式電影體驗,要劇本有劇本,要人設有人設,受害人往往一時間沉浸在幸福的憧憬里,結果被騙得家破人亡?!皻⒇i盤”詐騙團伙組織嚴密,分工合作,流程清晰,遠比草臺班子劇組來得專業(yè),且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反偵查能力,破案難度極高。
反過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包括《獵屠》在內(nèi)的商業(yè)電影都是“殺豬盤”。它通過劇本建立人設,用陣容去垂釣觀眾胃口,用營銷去魅惑觀眾判斷,用劇情去吸引觀眾眼球,最后努力實現(xiàn)票房上的“殺豬”。只可惜《獵屠》的劇本智商余額不足,人設難以站立,最后殺到的“豬”可能還不夠抵扣“豬飼料”成本,成了一樁賠本買賣。
劇本的問題從開局就已注定——王千源率領的跨國三人小分隊入住酒店時,分明機警地四處查看,卻到了行動屢屢受挫才發(fā)現(xiàn),電蚊香里安了監(jiān)聽器。而后程劇情顯示,電蚊香器是接待他們的商會老周親手遞過來的。我們普通旅客入住酒店時,都會盡量檢查房間是否有偷窺設備,片中堂堂警隊精英隊伍跨國偵案,卻能被一個監(jiān)聽器搞定,且由幕后大BOSS老周親手遞過,開局就注定了正邪雙方全員智障。
影片提及同樣是海外行動任務的《湄公河行動》,可相比人家林超賢的大手筆,《獵屠》取景都在國內(nèi),制作水準努力向網(wǎng)劇看齊。以鄭毅發(fā)現(xiàn)監(jiān)聽后在外討論那場戲為例,連網(wǎng)紅拍網(wǎng)絡小視頻都知道需要運鏡和調(diào)度,導演郭曉峰卻單調(diào)地讓三人隨意懟在鏡頭前漫步背臺詞。影片自以為的高潮槍戰(zhàn)戲,更是雜亂無章,一股上世紀80年代的廉價質(zhì)感。說好是反詐電影,影片對“殺豬盤”本身卻并沒有深入涉獵,僅僅是一個抓壞人的警匪類型片框架,我們把犯罪團伙換成非法賭博集團,故事基本也能串聯(lián)下來。
既然是關于“殺豬盤”的電影,在此不妨多說一嘴影視圈的“殺豬盤”,這類金融騙局的苗頭雖說已被證監(jiān)會等機構按下,但影視“殺豬盤”的歪心思依舊徘徊在法律邊緣蠢蠢欲動?,F(xiàn)如今有些片方會通過“眾籌”和拆股的方式“養(yǎng)豬”,以穩(wěn)賺不賠之名,十萬二十萬元一股廣泛撒網(wǎng),然后通過分紅條款等賺取差額并規(guī)避風險。這類項目往往有一個很好的外包裝,明星云集,恍若大片,其實明星多為客串,明明只花5000萬元,對外包裝成幾億元投資,海納資金,自然穩(wěn)賺不賠。之前有過類似操作,電影賺了,小股東卻賠了,防不勝防。對于這類項目謹記一點:電影本身是風險投資,穩(wěn)賺不賠的好項目就好比到嘴的肉,憑什么還要分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