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
情緒是我們行為的調(diào)節(jié)器,積極的情緒起協(xié)調(diào)、組織作用,消極情緒起破壞、瓦解作用。處于消極情緒中的孩子總是傾向于過濾自己的經(jīng)歷,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不快的方面,這樣就會陷入一種受限制、沉默壓抑的狀態(tài)。這種過濾就像戴著黑色太陽鏡生活,屏蔽了燦爛的陽光,無法看見美麗的世界。通過使用DBT(辯證行為療法)中“全景圖”技巧,可以幫助處于消極情緒中的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恢復心理平衡,維護身心健康。
尖子生小A,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多次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但在最近的考試中,她的數(shù)學考砸了,于是她覺得自己是個十足的失敗者,為此而感到壓抑、沮喪和憤怒。
小B跟閨蜜每天形影不離,遇到開心或難過的事情也總是會向?qū)Ψ絻A訴。但在這天傍晚,小B在約閨蜜6點鐘一起去跑步時,閨蜜回答說當天8點前已有了安排,只能在8點后再來找她。小B很生氣,覺得閨蜜太自私,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我們可以注意到,小A和小B在思考過程中都有過濾行為。小A被偶爾考砸的數(shù)學考試壓垮了,因為她過濾掉了過去所獲得的成功;小B被閨蜜偶爾一次的拒絕而掀翻了友誼的小船,因為她過濾掉了閨蜜8點忙完后就會來找她的事實。
通過使用DBT中的“全景圖”,可以幫助這兩個孩子有效調(diào)節(jié)情緒。
1.DBT
DBT由美國華盛頓大學Marsha Linehan博士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證明,DBT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亦有越來越多的項目在不斷拓展其有效應用領域。其理論發(fā)展起源于傳統(tǒng)的認知行為理論,是一項綜合的心理治療技術,技巧訓練包含四個模塊:正念、痛苦忍受、情緒調(diào)節(jié)和人際效能。
2.全景圖
“全景圖”是DBT中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基本技巧,與“過濾”正好相反,可以幫助平衡想法和感受。如果一個人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負面證據(jù)上,這種技巧的運用對其來說可能開始時會有點難,但一樣可以通過尋找與其痛苦想法相反的證據(jù),幫助其看到“全景圖”。這些相反的證據(jù)通常是被忽略的事實,是被過濾掉的部分,它們正好可以補全“全景圖”的空缺部分,從而讓其看到事情的全貌,最終改變自身消極情緒。
“全景圖”的使用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當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的時候,教師可建議他們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1.發(fā)生了什么事?
2.你對此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3.有什么證據(jù)支持你的想法和感受?
4.有什么證據(jù)與你的想法和感受相矛盾?
5.看到全景圖后,你如何理性看待這件事?
針對案例中小A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運用“全景圖”來幫助她:
問 題 回 答客觀事件 我數(shù)學考試得了一個較低的成績。初始想法和感受想法:我真是個失敗者 。感受:不堪重負,沮喪、憤怒。支持性證據(jù) 我努力學習數(shù)學,但只得了一個B,這是我今年得到的最差的成績了。反對性證據(jù) 我平時每科成績都拿A,每次考試都在全年級名列前茅,而且多次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理性思考我難過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學習了很多知識但是沒有很好地理解它們。但這只是偶爾一次較差的成績,我大多時候都能拿A,總的來說,我做得不錯。
針對案例中小B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運用“全景圖”來幫助她:
問 題 回 答客觀事件 閨蜜拒絕了我6點一起跑步的要求,只能在8點后再來找我。初始想法和感受想法:閨蜜不想跟我做朋友了。 感受:傷心,難過,委屈。支持性證據(jù) 閨蜜總是愿意陪我跑步,但是今天她拒絕了我,這真讓我傷心。反對性證據(jù)閨蜜每天與我形影不離,遇到開心或難過的事情也總是會向我傾訴,我們是真正的好朋友。今天她只是已經(jīng)有了安排,所以拒絕了我。理性思考我難過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很珍惜跟閨蜜的友情。但是好朋友也應該有彼此獨立的空間,我要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
可見,通過看“全景圖”,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積極影響。很多習慣性過濾自己經(jīng)歷的人覺得生活無望,就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對相反證據(jù)的尋找會幫助處于消極情緒的他們拓寬視野,看到生活中的確還有一些積極的經(jīng)歷。這個過程就像幫助他們摘掉了太陽鏡,讓他們看到燦爛的陽光,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