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晨,易有金 ,劉思思,李昌珠,肖志紅,劉汝寬,
(1.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shù)學院,湖南長沙 410128;2.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 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長沙 410004)
香蕉(Musa nanaLour.)是芭蕉科 (Musaceae)芭蕉屬 (Musa) 植物,為熱帶、亞熱帶的重要水果之一[1],是一種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水果,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和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之一。香蕉不僅富含多種維生素,還富含多酚、類黃酮和單寧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2],因此食用香蕉對人體具有多種益處,例如傷口愈合[3],抗?jié)僛4],抗菌和抗氧化[5],抗過敏[6]。但香蕉采后容易受到自身呼吸作用的影響,加快新陳代謝導致腐爛變質(zhì),從而造成水果資源浪費以及經(jīng)濟損失。因此,如何控制和延緩采后香蕉果實的腐爛變質(zhì)已成為香蕉研究領(lǐng)域的主要熱點,同時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香蕉鐮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為香蕉采后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7],可引發(fā)香蕉枯萎病,給香蕉產(chǎn)業(yè)造成巨大損失?;瘜W保鮮劑在香蕉保鮮方面應用廣泛,常用到的化學保鮮劑有二氧化氯(ClO2)[8]、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如赤霉素類、生長素類[9]。但化學保鮮劑易殘留于果實中,危害人體健康,其安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探尋綠色安全的方法進行香蕉保鮮成為焦點之一。油茶皂素(Camellia saponin)又名油茶皂甙,是油茶植物中一類結(jié)構(gòu)相近的五環(huán)三萜類皂苷的混合物[10],是從油茶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11],應用前景廣泛。關(guān)于油茶皂素抑菌活性的研究報道較多,早期主要是對食品微生物的控制上,食物極易發(fā)生微生物繁殖進而腐敗,在處理和存儲過程中,食源性致病細菌引起的疾病威脅著公共安全[12]。以油茶皂素作為保鮮劑的文章發(fā)表相對較少,鐘芳潔等[13]將殼聚糖、茶樹油納米乳液、茶皂素復配溶液處理樹仔菜,復合保鮮劑最佳配方為茶皂素2 mg/mL、茶樹油納米乳液4 mg/mL、殼聚糖15 mg/mL,用該配方處理樹仔菜,儲存6 d,其葉綠素和VC損失較少,失重率低,能較好的保持其感官品質(zhì)。
本試驗通過從自然發(fā)病的香蕉果實上分離純化病原菌菌種,通過形態(tài)學鑒定和分子生物學鑒定確定菌種,用菌落生長直徑來反映油茶皂素抑菌活性,并以油茶皂素為保鮮劑,采用浸泡的方式,通過測定香蕉果實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呼吸強度的變化來探究不同濃度油茶皂素對香蕉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為油茶皂素應用于采后香蕉保鮮奠定理論基礎(chǔ)。
香蕉 購于廣西農(nóng)家果園,品種為天寶香蕉,成熟度為七成,挑選果形端正、大小均一、色澤一致、無病蟲害以及機械損傷的果實作為實驗材料;油茶皂素 純度70%,購于江西新中野茶業(yè)有限公司;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土豆200 g、瓊脂15~20 g、葡萄糖(分析純)20 g、水1000 mL)、AxyPrep DNA凝膠回收試劑盒、0.1 mol/L 氫氧化鈉溶液、1%酚酞指示劑、20% NaOH、0.4 mol/L NaOH、0.1 mol/L草酸、飽和氯化鋇皆為分析純 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KK23E18TI 型SIEMENS 冰箱 安徽博西華制冷有限公司;GZ-280-S 型生化培養(yǎng)箱 廣智科技設(shè)備(韶關(guān))有限公司;ME204-02 型電子分析天平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DK-S28 型電熱恒溫水浴鍋 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HSP-460BE 型恒溫恒濕貯藏箱 湖南力辰儀器科技有限公司;GY-3 型果實硬度計 上海高致精密儀器有限公司;LH-T32 型手持式糖度計 杭州陸恒水質(zhì)檢測有限公司;BX43 型熒光顯微鏡 南京伊若達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1 鐮刀菌的分離純化 參考黃曉杰等[14]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癥狀的香蕉果實,直接將病原菌菌絲挑取接種至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PDA)上,28 ℃恒溫培養(yǎng),相對濕度75%,3 d 后,挑取菌絲反復純化,直至分離出單一菌落,觀察菌落形態(tài)特征。
1.2.2 菌株鑒定 采用ITS 序列分析,提取DNA 進行PCR 擴增,PCR 產(chǎn)物回收后使用測序儀ABI3730-XL進行DNA 測序,用NCBI Blast 程序?qū)⑵唇雍蟮男蛄形募cNCBI 核酸數(shù)據(jù)庫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得到與待測物種序列相似性最大的物種信息,即為鑒定結(jié)果。
1.2.2.1 真菌基因組DNA 的提取 參考唐麗輝等[15]的方法,從平板上刮取一定樣品置于2 mL 離心管,加入200 μL Buffer GA(緩沖液GA),振蕩至菌體徹底懸浮。向管中加入20 μL 蛋白酶K(Proteinase K)溶液,混勻。加入220 μL Buffer GB(緩沖液 GB),振蕩15 s,70 ℃放置10 min,溶液應變清亮,簡短離心以去除管蓋內(nèi)壁的水珠。加220 μL 無水乙醇,充分振蕩混勻15 s,此時可能會出現(xiàn)絮狀沉淀,離心15 s 以去除管蓋內(nèi)壁的水珠。
將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狀沉淀都加入一個吸附柱硅膠離心柱(CB3)中,12000 r/min 離心30 s,向吸附柱CB3 中加入500 μL Buffer GD(緩沖液GD),12000 r/min 離心30 s,再向吸附柱CB3 中加入600 μL Buffer PW(漂洗液PW),12000 r/min 離心30 s,倒掉廢液,將吸附柱CB3 放回收集管中,12000 r/min離心2 min,倒掉廢液。將吸附柱CB3 至于室溫放置數(shù)分鐘,以徹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殘留的漂洗液。
真菌基因組PCR 擴增(表1):
表1 引物設(shè)計Table 1 Primer design
PCR 擴增反應體系:在0.2 mL 離心管中加入以下成分:
基因組DNA(20 ng/μL)1.0 μL、10×Buffer(含2.5 mmol/L Mg2+)5.0 μL、Taq 聚合酶(5 μmol/μL)1.0 μL、dNTP(10 mmol/L) 1.0 μL、ITS1引物(10 μmol/L)1.5 μL、ITS4 引物(10 μmol/L)1.5 μL、ddH2O 39.0 μL。將以上混合物輕彈混勻,瞬時離心收集管壁上的液滴至管底,在PCR 擴增儀上進行PCR 反應,反應參數(shù)如下:預變性95 ℃,5 min;變性95 ℃,30 s;退火58 ℃,30 s;延伸72 ℃,1 min;終延伸72 ℃,7 min,循環(huán)數(shù)35。待反應完成后,取3 μL PCR 產(chǎn)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確認PCR擴增片段。
1.2.2.2 PCR 產(chǎn)物的回收及序列測定與分析 PCR產(chǎn)物用AxyPrep DNA 凝膠回收試劑盒回收,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取菌種純化后的PCR 產(chǎn)物送往派森諾基因有限公司,使用測序儀 ABI3730-XL進行DNA 測序。NCBI Blast 程序?qū)⑵唇雍蟮男蛄形募cNCBI 核酸數(shù)據(jù)庫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得到與待測物種序列相似性最大的物種信息,即為鑒定結(jié)果。
1.2.3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對香蕉鐮刀菌抑菌率的測定 參考胡光耀等[16]的方法將純度為70%油茶皂素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油茶皂素溶液(5、10、15、20、25 mg/mL),然后分別吸取0.50 mL 油茶皂素溶液與經(jīng)滅菌的冷卻至50 ℃左右的24.50 mL PDA 充分混合,配制成混合培養(yǎng)基,對照用清水,3 次重復。用10 mm 打孔器取菌餅,取完后放在培養(yǎng)基中心,于溫度28 ℃,濕度80%的恒溫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然后每隔一段時間(24 h)觀察生長情況。當對照組菌絲基本長滿培養(yǎng)皿時,用十字交叉法測量并記錄菌落直徑,計算抑菌率(%)=(對照組菌落直徑-處理組菌落直徑)/(對照組菌落直徑-菌餅直徑)×100。
1.2.4 最小抑菌濃度(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BC)測定 將油茶皂素溶液分別配制成20.00、10.00、5.00、2.50 mg/mL 的PDA 培養(yǎng)基(平板梯度稀釋法),倒平板。取10 mm 打孔菌餅放至培養(yǎng)基中央,清水作為對照,置于28 ℃恒溫培養(yǎng)箱里培養(yǎng)3 d,重復3 次,以無病原菌長出的最低油茶皂素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MIC。繼續(xù)培養(yǎng)1 周,以無病原菌生長的最低油茶皂素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MBC。
1.2.5 香蕉前處理方法 先將香蕉表面擦拭干凈再用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香蕉,研究其對香蕉采后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試驗共設(shè)4 個處理組,3 個對照組,每組30 根香蕉,生物學重復三次。根據(jù)前期預實驗結(jié)果將其中4 個處理組分別用15、20、25、30 mg/mL濃度的油茶皂素溶液浸泡1 min,以1%殼聚糖浸泡作為陽性對照,清水作為陰性對照,不做任何處理作為空白對照,浸泡后取出,在通風處自然晾干后分裝于聚乙烯保鮮袋中,封口扎洞,置于溫度為16 ℃,相對濕度為85%的恒溫恒濕貯藏箱中貯藏25 d。
1.2.6 香蕉采后主要品質(zhì)指標測定
1.2.6.1 失重率的測定 方法參考曹建康等[17],每組取3 個果實,做上標記后固定作為測定重量的樣品,分別放在電子天平上稱重,記錄每個果實的重量(g)。計算每組果實平均重量,失重率公式如下:
式中m0為香蕉處理前的初始質(zhì)量,g;m1為香蕉浸泡并放置數(shù)日后的質(zhì)量,g。
1.2.6.2 硬度的測定 使用GY-3 型果實硬度計測定香蕉硬度。取香蕉果實,間隔等距離的三個位置,各削去一小塊果皮(厚約 1 mm),用 GY-3 型果實硬度計測定各個位置果肉的硬度[17]。
1.2.6.3 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 將香蕉用手持式糖度計測定香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一定量(5.0 g)香蕉果實樣品(果肉部分)放入研缽中磨碎后,經(jīng)過離心(4000 r/min,10 min)后取汁液測定[17]。
1.2.6.4 可滴定酸的測定 在研缽中加入10.0 g 混勻的香蕉果肉磨碎,轉(zhuǎn)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搖勻。靜置30 min 后過濾。在三角瓶中加入20.0 mL 濾液,再加入2 滴1%酚酞,用已標定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初顯粉色并在半分鐘內(nèi)不退色時為終點(pH8.1~8.3),記錄氫氧化鈉滴定液的用量,重復三次。再以蒸餾水代替濾液進行滴定,作為空白對照[17]。
1.2.6.5 呼吸強度的測定 采用靜置法測定香蕉呼吸強度。用移液管吸取10.0 mL 0.4 mol/L NaOH 放入培養(yǎng)皿中,將培養(yǎng)皿放到呼吸室底部(玻璃干燥器),放置隔板,裝入1 kg 左右的香蕉,封蓋,密閉半小時后取出培養(yǎng)皿,將堿液移入三角瓶中(沖洗3~4 次),加入5.0 mL 飽和BaCl2溶液和2 滴酚酞指示劑,用0.2 mol/L 草酸溶液滴定,用同樣方法作空白滴定[17]。
數(shù)據(jù)采用Origin 8.5 進行處理、作圖。用SPSS 22.0 軟件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
分離純化后的菌株B1 在PDA 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7 d,菌落整體呈圓形,中間泛橙紅色,邊緣菌絲呈白色。第3 d 時菌落中心開始凹陷,邊緣菌絲不斷擴大,直徑達36.8 mm。到第6 d,基本長滿整個平板,在100 倍顯微鏡下觀察,分生孢子呈鐮刀狀(圖1)。
圖1 病原菌菌落形態(tài)及顯微形態(tài)Fig.1 Colony morphology and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pathogenic bacteria
圖2 中四種顏色波形代表四種堿基信號強弱,可以看出波峰和波谷較為清晰,峰與峰之間間隔較為均勻,沒有套峰的出現(xiàn)且信號較強,由此證明數(shù)據(jù)準確度較高,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
圖2 堿基測序峰圖Fig.2 Base sequencing peak diagram
由圖3 顯示,樣品PCR 電泳圖上有清晰的單條帶擴增,通過與DNA Marker 比較,DNA 片段長度大小大約為750 bp。將測序得到的序列在NCBI 核酸數(shù)據(jù)庫中比對,選擇相似度最大的序列作為物種鑒定結(jié)果。比對結(jié)果如圖4 所示,該菌株B1 與Fusarium菌株序列同源為99.41%以上,其中與菌株MH045587.1 同源性高達99.8%,因此鑒定該菌株為鐮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
圖3 樣品 PCR 電泳圖Fig.3 PCR electrophoresis diagram of sample
圖4 基于菌株B1 ITS 序列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4 Construction of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ITS sequence of strain B1
由圖5 可以看出,5 mg/mL 的茶皂素對菌圈擴展的抑制率僅有52.99%,濃度為10 mg/mL 的時候抑菌率在74.65%,茶皂素對鐮刀菌的抑制作用隨濃度的升高而不斷增強,濃度為20 mg/mL 時達到86.52%抑制鐮刀菌的效果,之后濃度再升高抑菌率沒有明顯提升。
圖5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對鐮刀菌的抑菌率Fig.5 Antibacterial rat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Fusarium incarnatum
油茶皂素溶液對香蕉鐮刀菌的MIC 為5 mg/mL(表2),表明較高質(zhì)量濃度茶皂素溶液對香蕉鐮刀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對該菌的MBC 為10 mg/mL,表明較低質(zhì)量濃度的茶皂素溶液只能抑制香蕉鐮刀菌的生長,但要完全殺滅病原菌還需進一步提高其質(zhì)量濃度。
表2 油茶皂素最小抑菌濃度(MIC)、最小殺菌濃度(MBC)Table 2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of camellia saponin
注:“+”表示平板上10 mm打孔菌餅四周有真菌生長;“?”表示平板上10 mm打孔菌餅四周無或有少量真菌生長。
香蕉在保存過程中呼吸作用與蒸騰作用會造成水分流失,品質(zhì)下降。失重率則是可以反映香蕉品質(zhì)的指標之一[18]。如圖6 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7 組香蕉失重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貯藏第5 d 時,空白組失重率最高達27.13%,分別是15 mg/mL 油茶皂素處理組的2.86 倍,20 mg/mL 油茶皂素處理組的6.09 倍,25 mg/mL油茶皂素處理組的5.89 倍。30 mg/mL 油茶皂素處理組的6.35 倍。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空白組失重率上升變緩慢,剩余各組在第10 d 失重率較為大幅增長。在第20 d 時,油茶皂素濃度為20、25 mg/mL 的處理組失重率分別為19.35%、14.37%,均低于其他各處理組,且與15、30 mg/mL油茶皂素處理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起到了延緩果實失重的效果;同時在第20 d,油茶皂素濃度為15 mg/mL 的處理組香蕉失重率為49.74%高于空白(34.67%),可能是由于油茶皂素濃度過低,起不到抑菌作用,反而促進香蕉果皮上的微生物的各種代謝活動,從而間接加強了香蕉自身代謝作用,促進了失重[19]。油茶皂素濃度為30 mg/mL 的處理組香蕉由于處理液濃度過高,可能誘起發(fā)酵,積累乙醇,揮發(fā)加速,促使失重率上升。貯藏至第20 d 和第25 d 時,20、25 mg/mL 油茶皂素處理組失重率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
圖6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對香蕉失重率的影響Fig.6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bananas
硬度的變化是反映香蕉藏期內(nèi)品質(zhì)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20]。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條件下香蕉果肉硬度的變化情況見圖7。采后香蕉果實硬度在貯藏期內(nèi)隨著貯藏時間延長而不斷下降。各油茶皂素處理組在第10 d 硬度均高于空白組(1.09 kg/cm2)。第15 d 后各處理組硬度持續(xù)下降。到第20 d,各個油茶皂素處理組的硬度均比空白組高,其中20 mg/mL油茶皂素處理組硬度最大為0.95 kg/cm2。由此證明油茶皂素處理與殼聚糖處理組可以減緩果實硬度的下降。
圖7 不同濃度茶皂素處理對香蕉硬度的影響Fig.7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the hardness of bananas
香蕉貯藏過程中前期糖類以淀粉為主,在成熟過程轉(zhuǎn)化為葡萄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實成熟度升高,因此可溶性固形物反映香蕉貯藏期內(nèi)品質(zhì)變化[21]。由圖8 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各個香蕉處理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貯藏第5 d 時,每個處理組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都呈上升趨勢,4 個濃度油茶皂素處理組均與空白組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貯藏第10 d 空白組達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峰值20.29%,而15、20、25 mg/mL油茶皂素處理組和1%殼聚糖處理組均在第15 d 出現(xiàn)高峰值,分別為20.34%、20.28%、21.51%、20.58%,油茶皂素處理果實延緩了香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峰值的出現(xiàn),對香蕉保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圖8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對香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Fig.8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of bananas
可滴定酸是評價水果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之一,果實中游離態(tài)的有機酸與糖一起影響果實的糖酸比,反映了果實的風味品質(zhì)。由圖9 可以看出采后香蕉可滴定酸含量整體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前期香蕉處于開始成熟階段,有機酸積累較多,后期香蕉處于后熟階段,糖的占比變大,有機酸開始減少。在采后第5 d,各組可滴定酸含量達到峰值,其中1%殼聚糖組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達1.16%,與其余各組差異不顯著(P>0.05)。貯藏第10 d 各油茶皂素處理組(除15 mg/mL)與空白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陽性對照組(0.22%)。貯藏第25 d,空白組可滴定酸比原始下降了52.06%,各油茶皂素處理組可滴定酸含量均比空白組高,差異性顯著(P<0.05)。油茶皂素處理香蕉可以有效延緩香蕉在貯藏期間可滴定酸的消耗,保持了香蕉果實的風味。
圖9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對香蕉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Fig.9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the titratable acid content of bananas
呼吸強度是影響香蕉果實壽命的重要生理變化指標,呼吸強度的高低,影響香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耗快慢,即影響其貯藏期的長短[22]。不同濃度茶皂素處理條件下香蕉呼吸強度的變化情況見圖10。各組香蕉果實的呼吸強度在貯藏期內(nèi),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符合呼吸躍變型果蔬特點。前10 d,茶皂素濃度15 mg/mL、30 mg/mL、清水、1%殼聚糖、空白處理組均呈快速上升的趨勢,且均在第10 d 出現(xiàn)呼吸躍變高峰,峰值分別為14.36、17.40、20.17、17.26、23.52 mg·h?1·kg?1·FW。原因可能是15 mg/mL 油茶皂素中活性成分較低,貯藏過程中對香蕉呼吸強度作用不明顯;但15、30 mg/mL 油茶皂素處理組呼吸強度均顯著低于清水、空白處理組(P<0.05)。20、25 mg/mL 濃度油茶皂素組延緩到第15 d 出現(xiàn)呼吸躍變高峰,峰值分別為16.74、14.43 mg·h?1·kg?1·FW,這時對比其他組,20、25 mg/mL 濃度油茶皂素組處理的香蕉內(nèi)部物質(zhì)消耗變慢,貯藏壽命相應延長。25 mg/mL 濃度油茶皂素與空白組呈顯著性差異(P<0.05)。各處理組在出現(xiàn)呼吸高峰后,呼吸強度呈緩慢下降趨勢,原因可能是香蕉果實成熟后,體內(nèi)代謝發(fā)生變化,開始走向衰老,因此呼吸作用減少。
圖10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對香蕉呼吸強度的影響Fig.10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mellia saponin o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ty of bananas
本文采集自然發(fā)病香蕉果實上的病原菌進行分離純化,經(jīng)形態(tài)和分子鑒定為香蕉鐮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這與Abd M N B 等[23]從香蕉果實中分離出來的鐮刀菌菌株鑒定結(jié)果一致。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茶皂素具有抑菌的功能,利用平板抑菌試驗方法測定茶皂素溶液對香蕉鐮刀菌的抑菌率。結(jié)果表明茶皂素對香蕉鐮刀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李芳等[24]利用5%辣椒堿加茶皂素微乳劑為抑菌劑對鐮刀菌進行抑菌試驗,結(jié)果表明該復合抑菌劑對鐮刀菌有顯著抑菌效果,并且抑菌率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升高,這種趨勢與本試驗結(jié)果相似,但起抑菌效果的茶皂素濃度卻相差較大,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由于所用茶皂素純度不同或者是茶皂素來源不同(來源于不同的油茶品種或油茶不同部位),二是試驗對象來源不同,鐮刀菌具有一定差異。
不同濃度油茶皂素處理組對香蕉的各個品質(zhì)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當油茶皂素濃度為20 mg/mL 濃度時在貯藏20 d 與對照組(清水組和陽性對照組)相比失重率分別降低了48.04%、51.67%,表明油茶皂素能延緩香蕉失重率下降,這與李訊[19]研究結(jié)果相似,證明油茶皂素具有一定的保鮮作用??扇苄怨绦挝锵噍^于對照組(清水組)延緩了高峰值的出現(xiàn);可滴定酸相較于對照組(清水組和陽性對照組)提高了56.09%、23.07%,在貯藏期間20 mg/mL濃度油茶皂素能延緩可滴定酸的消耗從而延長貨架期;呼吸強度也相較于對照組(清水組和陽性對照組)增強了65.68%、14.82%;經(jīng)過油茶皂素處理和1%殼聚糖處理過的香蕉果實在后期硬度明顯下降平緩,這與Mirshekari 等[25]研究結(jié)論類似。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在貯藏第10 d 時濃度為20 mg/mL 的油茶皂素處理組相較于對照組(陽性對照組)硬度提升了13.76%。結(jié)果表明20 mg/mL 濃度油茶皂素對采后香蕉的保鮮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