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昱
(國家管網(wǎng)集團山東運維中心日照輸油處 山東 276800)
隨著油氣資源需求量的增加,油氣管道建設量也逐年增多,埋地管道由于復雜的土壤環(huán)境及輸送介質(zhì),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腐蝕,導致管道失效,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還會引發(fā)一系列安全事故,因此,通過分析研究管道腐蝕機理,探索有效的管道防護措施,是油氣管道安全發(fā)展的必要課題。CO2與H2S對管道腐蝕的影響較大,目前單獨的CO2與H2S對管道的腐蝕機理研究已較為明確,而CO2與H2S共存條件下管道腐蝕機理仍存在較大爭議,本文詳細介紹了CO2與H2S引起管道腐蝕的機理及腐蝕速率主要影響因素,探討了CO2與H2S共存體系下的腐蝕機理及影響因素,并介紹了常用的管道腐蝕防護技術。
CO2腐蝕(甜蝕)是埋地油氣管道常發(fā)生的腐蝕之一,CO2引起管道腐蝕的主要原因是CO2溶于水后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溶液,碳酸溶液與管道金屬發(fā)生電化學反應,其反應過程如下[1]:
油氣管道CO2腐蝕過程復雜,影響因素眾多,常見的有:溫度、pH、CO2分壓、流體流速等,各個影響因素的效果不能完全分離開來,依據(jù)CO2腐蝕機理可對各個因素對CO2腐蝕的影響作出合理的分析,從而采取科學的防護措施。
①溫度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CO2腐蝕進程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當超出此溫度范圍后,金屬表面會生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即碳酸亞鐵,保護管道不被腐蝕,因此腐蝕速率降低[2],多項研究指出,CO2腐蝕速率會在60~80℃之間達到最大。
②pH值
pH值較低時,CO2腐蝕速率較高,反之,pH值較高時,CO2腐蝕速率便會下降,原因是較低的pH環(huán)境下,的濃度積小于碳酸亞鐵的溶解度,且形成的腐蝕產(chǎn)物膜是疏松多孔的,對金屬無保護作用,而較高的pH會使Fe2+和CO32-的濃度積超過碳酸亞鐵的溶解度,進而加快碳酸亞鐵的沉淀,使得保護膜變致密,減緩金屬的腐蝕,降低CO2腐蝕 速率[3-5]。
③CO2分壓
當金屬表面沒有反應生成的保護膜覆蓋時,CO2分壓的增加會使溶液中碳酸濃度升高,從而加快腐蝕速率,然而當反應條件(較高溫度、較高pH值等)有助于促進保護膜形成時,腐蝕速率便會降低[6],因此CO2腐蝕速率不會隨著CO2分壓的增加而呈線性增加,還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影響。
④流體流速
在CO2腐蝕過程中,流體流速的增加會導致碳酸亞鐵保護膜的破裂,增強局部反應物的傳質(zhì)過程,從而提高管道腐蝕速率。但是,目前流體流速對腐蝕產(chǎn)物膜形成的影響研究尚未深入,具體機理還未明確。
H2S溶劑于水后發(fā)生的腐蝕反應如下:
上述反應中生成的FeS會附著在金屬表面,將金屬與周圍腐蝕介質(zhì)隔離,當形成的保護膜較致密時,會將管壁與周圍環(huán)境腐蝕介質(zhì)隔離開來,阻止腐蝕反應的發(fā)生,對管道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當保護膜表面疏松多孔時,部分腐蝕介質(zhì)便會穿過保護膜與管壁接觸,引起管道腐蝕。腐蝕過程中生成的氫氣會導致氫脆現(xiàn)象產(chǎn)生,損傷管道,當管道存在缺陷時,會大量捕捉氫原子,當氫原子結合為氫氣時,會使管道缺陷處壓力升高,導致管道脆化產(chǎn)生裂紋,進而形成裂縫,嚴重影響管道安全運。
H2S腐蝕過程中,溫度、pH值、H2S分壓、CO2分壓、流體流速等均會影響其腐蝕速率,進而影響管道腐蝕程度。
①溫度
溫度會影響H2S腐蝕過程中保護膜的形成,進而影響其腐蝕速率。有研究分析了不同溫度范圍內(nèi)H2S腐蝕速率的變化規(guī)律,當溫度小于100℃時,H2S腐蝕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溫度在100~220℃之間時,H2S腐蝕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溫度高于220℃時,H2S腐蝕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7]。
②pH值
在不同pH值環(huán)境下,H2S對管道腐蝕速率不同,當pH≤6時,腐蝕行為主要為酸腐蝕,腐蝕性較強,H2S腐蝕速率隨pH值升高而減弱,隨著pH值升高,硫化物呈現(xiàn)不連續(xù)沉積,對管道保護作用減弱,當6<pH≤9時,金屬表面會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氧化膜,從而減弱H2S腐蝕,當pH>9時,由于H2S完全電離形成硫化鐵保護膜,因此不會產(chǎn)生腐蝕[8]。
③H2S分壓
隨著H2S分壓增大,溶液中H2S濃度增加,溶液酸性增強,氫原子擴散滲入金屬內(nèi)部加快,氫壓增大,金屬發(fā)生應力腐蝕,產(chǎn)生斷裂。
④CO2分壓
H2S腐蝕和CO2腐蝕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濃度相同的情況下,H2S和CO2同時存在對管材的腐蝕性大于單獨存在的腐蝕性,原因是CO2溶于水導致溶液酸性增強,從而使H2S腐蝕性增強。
⑤流速
低流速下,H2S腐蝕對管材腐蝕性較弱,主要為電化學腐蝕,當H2S流速較高時,會將管材表面附著力較小的腐蝕產(chǎn)物膜沖刷掉,或者抑制保護膜的形成,加劇管材腐蝕。
CO2與H2S共存體系下管道腐蝕行為復雜,影響因素眾多,兩者的腐蝕可能同時存在協(xié)同及競爭作用[9],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其腐蝕機理的研究成果差異較大,有研究者提出,在共存體系中,當CO2含量較高時,CO2腐蝕占主導作用,而H2S一方面會使環(huán)境酸性加強,從而加重對管材的腐蝕,另一方面,H2S腐蝕形成的腐蝕產(chǎn)物會阻礙CO2腐蝕行為。因此,CO2與H2S共存體系腐蝕程度及腐蝕速率與兩者含量有關,確切的腐蝕機理還需進一步明確研究。
緩蝕劑是一種可以阻止或者減緩管道腐蝕的一種化學物質(zhì),合理添加緩蝕劑于管輸介質(zhì)中,可以在管道內(nèi)壁形成一層保護膜,將管壁與腐蝕介質(zhì)隔離開來,有效減緩管材腐蝕,緩蝕劑按照化學成分可分為無機緩蝕劑(如亞硝酸鹽)和有機緩蝕劑(如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按作用機理可分為陽極型、陰極型、混合型緩蝕劑,按照緩蝕劑所形成的保護膜類型可劃分氧化膜型緩蝕劑、沉淀膜型緩蝕劑、吸附膜型緩蝕劑,緩蝕劑的防腐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緩蝕劑的用量、與不同藥劑共同使用的配比等,當緩蝕劑用量較少時無法達到理想的防護效果,當緩蝕劑用量較多如超過緩釋效果最好的臨界用量時,緩蝕效果并不明顯,并且單一的緩蝕劑往往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當多種緩蝕劑同時使用時,緩蝕劑間的配比將會對緩蝕效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此合理選用緩蝕劑及確定配比在緩蝕劑使用中尤為關鍵。研究表明,咪唑啉類緩蝕劑在CO2與H2S共存體系中緩蝕效果顯著,穩(wěn)定性強,因此應用較廣泛[10]。
涂層防護是通過在管材內(nèi)壁噴涂涂層材料,將管壁與腐蝕介質(zhì)隔離,從而減緩管道腐蝕的技術,涂層材料一般分為有機涂層材料和無機涂層材料,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有機涂層材料有環(huán)氧樹脂、聚酰胺等,無機涂層材料有陶瓷等。陶瓷噴涂技術工藝復雜、成本高。近年來,研究人員對噴瓷技術進行改進,已大大降低噴涂成本。
油氣管道電化學腐蝕防護方法主要為陰極保護技術[11],操作方法為將外加電源的正極與輔助陽極相連接,電源負極與管道相連接,或者將管道與一種活潑性更強的金屬相連接,陽極金屬發(fā)生腐蝕,從而起到保護作用。采取外加電源方式需選擇穩(wěn)定性強、維保簡便、抗干擾能力強的電源設備,其中使用較廣泛的是恒電位儀。采用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技術時,需選擇性能優(yōu)良、廉價、導電性強的材料,如鎂合金、鋁合金等。
經(jīng)本文對氣體流速與腐蝕程度的研究發(fā)現(xiàn),氣體流速通常與管道腐蝕程度呈線性相關,但是氣體流速過低時,管道底部極易形成積液,易產(chǎn)生其它腐蝕,因此,合理控制氣體流速可一定程度減弱管道腐蝕程度。
管輸業(yè)務開展過程中,需定期開展管道清管作業(yè),通過發(fā)射清管器等可清除一定量的管道底部積液,破壞管道現(xiàn)存的腐蝕環(huán)境和狀態(tài),進而阻止管道腐蝕過程的發(fā)生,同時結合其它管道腐蝕防護措施,可有效防護管道腐蝕。
油氣管道腐蝕是油氣儲運中面臨的風險隱患,管道腐蝕穿孔會引發(fā)火災、爆炸等危害性較大的事故,如輸氣管道爆炸事故即為管道內(nèi)腐蝕引起,該事故引發(fā)火災并造成多人傷亡,引發(fā)了嚴重的安全事故,對環(huán)境及經(jīng)濟均造成了較大破壞,因此需要科學嚴謹?shù)拈_展管道防腐工作,消除管道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確保管道本體安全。管道腐蝕影響因素眾多,通過科學分析、探討管道腐蝕機理、不同腐蝕防護方法的優(yōu)缺點等,可以針對性的制定管道腐蝕方案,進而采取最適合的管道防護技術,確保管輸工作的安全開展[19-22]。此外,管道管理從業(yè)人員要繼續(xù)加強學習、提高認知,查找管理漏洞、缺陷,分析管理短板,積極探索管道管理新技術、新舉措,積累高效、全面、先進的管道管理經(jīng)驗,主動探索、積極作為、大膽創(chuàng)新,深入開展學習交流,互學互鑒,共同進步,將管道防腐工作融入管道保護日常,集中力量、務求實效,真正做到“零事故”,同時持續(xù)細化管道保護措施,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地制宜開展管道保護工作,為扎實有效推進管道管理工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