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巨噬細胞極化角度分析不同油脂飲食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沉積的影響

    2022-07-25 06:18:44嚴思思劉翔燕劉水平周迎芳吉羅非君文利新林親錄
    關(guān)鍵詞:皮下脂肪菜籽油豬油

    嚴思思 李 鑫 劉翔燕 劉水平 周迎芳 王 吉羅非君 文利新* 林親錄*

    (1.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 食品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稻谷及副產(chǎn)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沙 410004; 2.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動物醫(yī)學(xué)院/畜禽保健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長沙 410128)

    近年來,油脂攝入的問題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脂肪供能水平,另一方面是油脂的質(zhì)量。油脂攝入過量和脂肪酸攝入不均衡(特別是攝入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被認為是誘導(dǎo)肥胖的重要因素。2015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仍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推薦低于總能量攝入的10%。雖然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及相關(guān)慢性代謝性疾病的“元兇”,但是近年來,有研究者通過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和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與不飽和脂肪酸相比,飽和脂肪酸攝入與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的風(fēng)險無顯著差異,說明比較不同脂肪酸組成的油脂攝入對機體脂代謝的影響仍然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菜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是中國南方居民消費量較高的食用油,主要脂肪酸為C18∶1,含量可達50%,其次是C18∶2。豬油(富含飽和脂肪酸)是中國居民消費量最高的動物油,主要脂肪酸為C18∶1,含量可達40%,其次是C16∶0和C18∶0,兩種飽和脂肪酸總含量可達35%。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是地中海飲食國家常用食用油,主要脂肪酸為C18∶1,含量可達80%。此外,橄欖油中含有較多多酚、甾醇和維生素E等活性物質(zhì),菜籽油中含有較多甾醇和維生素E,豬油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微少。有研究表明,橄欖油具有抗炎功能。雙低菜籽油有助于減肥,而芥酸含量較高的菜籽油會導(dǎo)致肝損傷。豬油高脂飲食(40%脂肪供能)容易導(dǎo)致胰島素抵抗和脂肪組織炎癥,引起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浸潤。這些研究表明,攝入不同油脂與機體炎癥狀態(tài)密切相關(guān),從而影響機體脂質(zhì)沉積。近年來,大量研究顯示,脂肪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極化與脂肪沉積密切相關(guān)。當脂肪組織中蓄積大量的甘油三酯后,脂肪細胞體積增大,脂肪組織內(nèi)血管供氧不足、脂肪細胞死亡和趨化因子分泌增加,促進巨噬細胞浸潤。游離脂肪酸可以與巨噬細胞表面受體Toll樣受體4結(jié)合,激活下游炎癥因子的表達,觸發(fā)脂肪細胞分泌促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促炎性細胞因子招募和活化M1型巨噬細胞?;诒緢F隊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部位,攝入這三種油脂造成皮下脂肪沉積的差異更大,且皮下脂肪組織是脂肪組織巨噬細胞的豐富來源,也是脂肪組織發(fā)生棕色化的主要部位,脂肪組織棕色化與巨噬細胞極化密切相關(guān)。雖然有研究發(fā)現(xiàn)飽和脂肪酸可以誘導(dǎo)巨噬細胞向M1型極化,但是探索攝入不同油脂對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分型差異的研究較少,因此,從巨噬細胞極化的角度出發(fā)可以拓展不同油脂對小鼠脂肪沉積機制的理解。

    多數(shù)以嚙齒動物為模型的油脂營養(yǎng)研究發(fā)現(xiàn)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飲食容易誘導(dǎo)脂肪沉積,而這些實驗多數(shù)是基于超高脂飲食(40%~60%)所得到的結(jié)論,40%~60%脂肪供能的飲食常應(yīng)用于嚙齒動物模擬西方高脂飲食,但是,嚙齒動物標準飼料中脂肪供能為10%,超高脂飲食中的脂肪供能為小鼠標準量的4~6倍。實際上,有數(shù)據(jù)顯示,地中海國家和中國大部分居民飲食中的脂肪供能約為30%,30%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脂肪供能(20%~30%)的上限,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中國居民的實際脂肪攝入量仍在推薦范圍內(nèi),有部分居民脂肪攝入量超標,超過量約為3%~6%,因此,推測用嚙齒動物探索脂肪攝入對機體體脂沉積時,不合理的脂肪供能設(shè)置可能是對飽和脂肪酸的認識仍存在較大爭議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推測,本研究設(shè)置2種脂肪功能比,分別為10%和30%,10%脂肪供能是小鼠維持生長所需的脂肪供能水平,即在推薦攝入范圍內(nèi)比較不同油脂對脂肪沉積的影響,另一方面,沿用前人的方法,以中國居民實際脂肪功能比30%設(shè)計小鼠飼料,由此可探究,在不同脂肪供能水平不同油脂對脂肪沉積的影響。

    綜上,本試驗旨在探究2種脂肪供能條件下,3種油脂攝入對皮下脂肪組織沉積及巨噬細胞分型的影響,以加深作用機制的理解并為日常油脂攝入提供更多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shè)計

    選取90只7周齡SPF級C57BL/6 J雄性小鼠(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飼以基礎(chǔ)日糧,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6組,每組15只,飼喂不同脂肪供能水平和不同油脂種類的飼料,分別為10%脂肪供能豬油(Lar-10%)、10%脂肪供能菜籽油(Rap-10%)、10%脂肪供能橄欖油(Oli-10%)、30%脂肪供能豬油(Lar-30%)、30%脂肪供能菜籽油(Rap-30%)、30%脂肪供能橄欖油(Oli-30%),自由采食和飲水,溫度控制在22~26 ℃。試驗用豬油采購自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豬板油煉制所得,菜籽油采購自道道全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的道道全醇香菜籽油,橄欖油采購自WILMAR食用油私人有限公司的特級初榨橄欖油。試驗分組及飼料成分見表1,試驗周期為16周,16周后禁食不禁水12 h,摘眼球取血,斷頸椎處死,采集腹股溝皮下脂肪,分裝保存。

    表1 飼料成分
    Table 1 Feed ingredient g

    日糧組成Lar-10%Rap-10%Oil-10%Lar-30%Rap-30%Oil-30%玉米淀粉468.3468.3468.331031055酪蛋白138138138157.4157.4157.4蔗糖99.999.999.9114114114纖維素505050575757礦物質(zhì)35353539.939.939.9維生素10101011.411.411.4糊精154.9154.9154.9176.6176.6176.6L-胱氨酸1.81.81.82.12.12.1磷酸氫鈣0.10.10.10.10.10.1氯化膽堿2.52.52.52.82.82.8TBHQ0.010.010.010.030.030.03豬油39.600135.400菜籽油039.600135.40橄欖油0039.600135.4合計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

    1.2 實驗方法

    1

    .

    2

    .

    1

    脂肪組織HE染色組織觀察及脂肪細胞大小統(tǒng)計

    (1)HE染色:取腹股溝皮下脂肪固定于4%中性甲醛,經(jīng)石蠟包埋,切片后,進行染色處理,依次將切片放入二甲苯Ⅰ18 min,二甲苯Ⅱ18 min,無水乙醇Ⅰ5 min,無水乙醇Ⅱ5分鐘,75%酒精5 min,自來水洗5分鐘脫蠟,接下來將切片放入蘇木素染液(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染4 min,自來水洗,分化液分化,自來水洗,返藍液返藍,流水緩慢沖洗,接下來再將切片依次放入85%和95%的酒精中脫水5 min,然后再放入伊紅染液(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染5 min,最后將切片依次放入無水乙醇Ⅰ5 min,無水乙醇Ⅱ5 min,無水乙醇Ⅲ5 min,二甲苯Ⅰ5 min,二甲苯Ⅱ5 min透明,烘干并封片,用CX41光學(xué)顯微鏡(Olympus)進行鏡檢。

    (2)拍照:每張切片在100倍鏡下分為左上、左下、中部、右上、右下5個視野區(qū)域進行拍照。

    (3)統(tǒng)計脂肪細胞大?。悍謩e在左上、左下、中部、右上和右下5個視野區(qū)域內(nèi)隨機選擇200個完整的脂肪細胞,運用Image-Pro Plus圖像分析軟件計算脂肪細胞橫截面積,其均值作為該視野區(qū)域脂肪細胞橫截面積有效值,每個樣本的脂肪細胞橫截面積取5個視野區(qū)域有效值的均值。

    1

    .

    2

    .

    2

    CD206和CD11c免疫熒光雙染

    將石蠟切片脫蠟至水,抗原修復(fù),3%BSA封閉,加入1∶500稀釋后的一抗CD206(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育過夜,加HRP標記的二抗孵育50 min,PBS洗滌,加CY3-TSA(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育10 min,TBST洗滌,組織切片置于盛滿EDTA抗原修復(fù)緩沖液(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修復(fù)盒中于微波爐內(nèi)加熱以去除結(jié)合到組織上的一抗二抗,加1∶500稀釋后的一抗CD11c(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育過夜,加HRP標記的二抗孵育50 min,加FITC-TSA(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孵育10 min,TBST洗滌,DAPI(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復(fù)染細胞核,淬滅組織自發(fā)熒光,封片。切片置于掃描儀(Pannoramic)下采集圖像:DAPI紫外激發(fā)波長330~380 nm,發(fā)射波長420 nm,發(fā)藍光;FITC激發(fā)波長 465~495 nm,發(fā)射波長515~555 nm,發(fā)綠光;CY3激發(fā)波長510~560,發(fā)射波長590 nm,發(fā)紅光,切片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采集每種熒光單獨圖像和合并圖像。

    1

    .

    2

    .

    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熒光檢測

    取腹股溝皮下脂肪的石蠟切片,用組化筆在切片組織周圍畫圈,加入自發(fā)熒光淬滅劑淬滅組織自發(fā)熒光(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染色,DAPI復(fù)染細胞核,用抗熒光淬滅封片劑封片,切片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采集每種熒光單獨圖像和合并圖像。

    1

    .

    2

    .

    4

    CD206和CD11c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將腹股溝脂肪組織和PBS以1 mL ∶ 10 μL (

    m

    V

    )的比例制成組織勻漿,再根據(jù)CD11c和CD206試劑盒說明書檢測并計算CD11c和CD206含量。

    1

    .

    2

    .

    5

    數(shù)據(jù)處理及作圖

    所有結(jié)果運用SPSS 17.0軟件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再運用最小顯著性差異(LSD)法比較各組數(shù)據(jù)均值顯著性,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的影響

    由圖可知,Lar-10%、Rap-10%和Oil-10%組的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相比較,無差異顯著性;Lar-30%、Rap-30%和Oil-30%組的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分別顯著高于Lar-10%(

    P

    <0.01)、Rap-10%(

    P

    <0.05)和Oil-10%(

    P

    <0.05)組,且Lar-30%組的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顯著高于Rap-30%和Oil-30%(

    P

    <0.05)組。在10%脂肪供能水平下,攝入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無顯著影響,脂肪供能由10%增加至30%后,攝入豬油、菜籽油和橄欖油制成的飼料均會顯著增加腹股溝皮下脂肪沉積(

    P

    <0.05),但是攝入高脂豬油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沉積顯著高于攝入高脂菜籽油和橄欖油的小鼠(

    P

    <0.05)。

    2.2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白色脂肪細胞的影響

    不同油脂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橫截面積的影響如圖2所示,Lar-10%與Oil-10%組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橫截面積大部分在600 μm以下,Rap-10%組大部分在200~600 μm。Lar-30%組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橫截面積大部分在600 μm以上,少部分在200~600 μm,Rap-30%組大部分在200~600 μm,少部分低于200 μm或超過1 000 μm。

    各組間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下同。The identical letter mea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 and 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same below.圖1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s and fats diets on inguinal 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 weight in mice

    圖2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橫截面積的影響(20×)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s and fats diets on cross-sectional area of inguinal subcutaneous adipocytes in mice (20×)

    Oil-30%組幾乎都在200~600 μm。在較低脂肪供能水平,豬油飼料飼喂的小鼠脂肪細胞橫截面積最小,但脂肪供能增加至30%后,豬油飼料飼喂使脂肪細胞增大,低脂豬油可以促進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棕色化。

    2.3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中ROS含量的影響

    不同油脂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ROS定位及含量的影響如圖3所示,由圖3(a)可知,Lar-10%、Rap-10%、Oli-10%和Oli-30%組的ROS集中于細胞核的位置,而Lar-30%和Rap-30%組的ROS在細胞質(zhì)中也大量富集。經(jīng)過熒光強度掃描,ROS熒光密度結(jié)果如圖3(b)所示,Lar-30%與Rap-30%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ROS水平極顯著高于Oli-30%組(

    P

    <0.01)。結(jié)果表明,在較低脂肪供能水平,3種油脂飼料飼喂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ROS水平無顯著差異,脂肪供能增加至30%,僅豬油和菜籽油飼料飼喂的小鼠ROS水平顯著升高(

    P

    <0.05),橄欖油飼料飼喂可以避免ROS的增加。

    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NA染料);ROS,活性氧;Merge,DAPI和ROS熒光合并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RO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erge, overlap fluorescent staining of DAPI and ROS.圖3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a)ROS熒光定位和(b)ROS熒光密度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s and fats diets on (a) ROS fluorescence localization and (b) ROS optical density in inguinal subcutaneous adipocytes of mice

    2.4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分型的影響

    通過ELISA方法檢測了各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中M2型巨噬細胞標記物CD206和M1型巨噬細胞標記物CD11c的含量,結(jié)果如圖4所示,由圖4(a)和(b)可知,Lar-10%、Rap-10%和Oli-10%組的CD206和CD11c含量無顯著差異(

    P

    >0.05),但是Oli-10%組的CD11c含量有低于Lar-10%和Rap-10%的趨勢。當脂肪供能從10%增加至30%,Lar-30%和Oli-30%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中M2型巨噬細胞標記物CD206的含量和M1型巨噬細胞標記物CD11c的含量都分別顯著高于Lar-10%和Oli-10%組(

    P

    <0.05)。在30%脂肪供能水平,Oli-30%組小鼠皮下脂肪組織中CD206含量顯著高于Rap-30%組的小鼠(

    P

    <0.05)。CD206/CD11c的值如圖4(c)所示,Oli-10%組的CD206/CD11c值顯著高于Lar-10%和Rap-10%組(

    P

    <0.05),Oli-30%組CD206/CD11c值也高于Lar-30%和Rap-30%組,且與Lar-30%組比較差異顯著(

    P

    <0.05)。此外。通過熒光免疫方法標記了CD206(紅色)和CD11c(綠色),由圖5可知,CD206和CD11c均在細胞間隙處呈現(xiàn)較強熒光表達,Lar-10%和Oli-10%組的CD206和CD11c熒光強度低于Lar-30%和Oli-30%,且Merge表明,Oli-30%組中CD206/CD11c高于Lar-30%組,Rap-30%組的CD206和CD11c的熒光強度與Lar-30%和Oli-30%相比較低,該結(jié)果與ELISA檢測結(jié)果基本一致。結(jié)果表明,同種油脂比較,高脂飼料會導(dǎo)致小鼠巨噬細胞增加,但是不影響皮下脂肪組織中M2和M1型巨噬細胞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同種脂肪供能條件下,橄欖油制成的飼料飼喂小鼠會增加M2/M1型巨噬細胞的比例。

    圖4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CD206含量(a)、CD11c含量(b)和CD206/CD11c值的影響(c)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s and fats diets onCD206 content (a), CD11c content (b), and value of CD206/CD11c (c) in inguinal subcutaneous adipocytes of mice

    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NA染料);CD206,甘露糖受體C-1型;CD11c,整合素亞單位αX;Merge,DAPI,CD206和CD11c熒光合并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CD206, mannose receptor C-1; CD11c, integrin subunit αX; Merge, overlap fluorescent staining of DAPI, CD206, and CD11c圖5 不同油脂制成的飼料對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細胞CD206和CD11c分布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oils and fats diets on CD206 and CD11c distribution in inguinal subcutaneous adipocytes of mice

    3 討 論

    研究表明,不合理的油脂飲食可導(dǎo)致機體過度的脂肪蓄積,脂肪過度堆積容易導(dǎo)致ROS的積累和炎癥反應(yīng),而巨噬細胞是脂肪組織中的主要炎癥細胞。根據(jù)巨噬細胞的功能,可將其分為M1和M2兩種亞型,M1型巨噬細胞被稱為經(jīng)典激活的巨噬細胞,響應(yīng)輔助型T細胞1表現(xiàn)為促炎表型,M2型巨噬細胞又被稱為條件性激活的巨噬細胞,響應(yīng)輔助型T細胞2表現(xiàn)為抗炎的表型,分泌IL-10和IL-13等抗炎因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10%脂肪供能水平,不同油脂飼料飼喂對小鼠腹股溝脂肪組織重量無顯著影響,這些結(jié)果提示,在正常脂肪供能水平,三種油脂飲食不會導(dǎo)致肥胖形成,增加脂肪攝入顯然會增加腹股溝脂肪組織沉積,無論是攝入高脂豬油還是攝入高脂菜籽油或高脂橄欖油,都無法避免高脂飲食刺激誘導(dǎo)的脂肪組織沉積。2018年發(fā)表于

    Cell

    Metabolism

    的研究也證實導(dǎo)致肥胖的確實是脂肪攝入量而不是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然而同樣是30%高脂飲食,攝入不同油脂對“高脂刺激”的反應(yīng)不一致,相較于豬油,攝入菜籽油和橄欖油能有效降低“高脂刺激”導(dǎo)致的皮下脂肪沉積。其他研究也表明,不同油脂(豬油、棕櫚油、橄欖油、茶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高脂飲食均會誘導(dǎo)肥胖,但相較于其他油脂,豬油高脂飲食導(dǎo)致的脂肪沉積更多。然而,在10%脂肪供能條件下,攝入3種油脂對小鼠脂肪沉積沒有顯著差異,據(jù)此推測,油脂中其他活性物質(zhì)的含量可能是導(dǎo)致豬油高脂飲食小鼠皮下脂肪沉積高于菜籽油高脂飲食和橄欖油高脂飲食小鼠的更重要的因素,因為無論是10%脂肪供能還是30%脂肪供能,油脂中的脂肪酸比例始終保持不變,當機體面臨“高脂刺激”,菜籽油和橄欖油中豐富的甾醇、維生素E和多酚可以有效“對抗”脂肪沉積。維生素E和多酚均被證明能改善豬油高脂飲食誘發(fā)的脂代謝紊亂。

    在高脂飲食條件下,盡管菜籽油飼料飼喂的小鼠腹股溝脂肪組織重量與橄欖油飼料飼喂的小鼠無顯著差異,但菜籽油飼料飼喂的小鼠脂肪組織中ROS含量及CD206/CD11c值顯著高于橄欖油飼料飼喂的小鼠,該結(jié)果可能與菜籽油中含量較高的芥酸有關(guān)。有研究表明,攝入高芥酸菜籽油會導(dǎo)致氧自由基積累,芥酸含量10%以上會抑制大鼠的生長性能和長鏈脂肪酸的氧化速率,市場上常見的菜籽油芥酸含量通??蛇_到10%,低芥酸菜籽油(0.2%)能降低血脂并增強抗氧化能力。

    無論在10%脂肪供能水平還是30%供能水平,攝入橄欖油的小鼠腹股溝皮下脂肪組織重量和脂肪組織中ROS含量均較低,且CD206/CD11c的比值顯著高于攝入豬油和菜籽油的小鼠,這可能與橄欖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多酚和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有關(guān)。Li等檢測了多種食用油中的維生素E、總多酚和甾醇含量,豬油中的維生素E含量為75 mg/kg,其中α-生育三烯酚為53 mg/kg,橄欖油中的總維生素E含量為333 mg/kg,是豬油的4倍,并且以α-生育酚為主(307 mg/kg), 此外,橄欖油中還含有大量的多酚(238 mg/kg)和植物甾醇。盡管菜籽油中的總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遠高于橄欖油,但芥酸含量也遠高于豬油和橄欖油。正常個體的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比例較低且以M2巨噬細胞為主,而當個體肥胖后,巨噬細胞比例可由10%增加至50%,并且主要增加的是促炎性的M1型巨噬細胞,促進分泌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IL-6,促進產(chǎn)生NO和ROS。ROS包括超氧陰離子、過氧化氫和羥自由基等,過量的ROS會降低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加細胞損傷。脂肪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極易受微環(huán)境的影響發(fā)生極化,在干擾素-γ和toll樣受體的刺激下,可極化形成M1巨噬細胞,在IL-4、IL-13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等的刺激下可極化形成M2巨噬細胞。本研究中,3種高脂飲食誘導(dǎo)了小鼠脂肪沉積,豬油高脂飲食和橄欖油高脂飲食均導(dǎo)致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增加,豬油高脂飲食刺激巨噬細胞向M1型極化,而橄欖油高脂飲食刺激巨噬細胞向M2型極化,因此,攝入橄欖油的小鼠CD206/CD11c值顯著高于攝入豬油和菜籽油的小鼠。大量研究顯示,植物多酚可以使巨噬細胞由M1型向M2型極化,從而降低炎癥反應(yīng),減少脂肪沉積,但是很少有研究報道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對M1/M2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來源于橄欖的多酚在體內(nèi)和體外試驗中均被證明能提高M2型巨噬細胞的比例。Lama等發(fā)現(xiàn),與無多酚的橄欖油比較,富含多酚的初榨橄欖油可以減低線粒體耦合度,減少過氧化氫的產(chǎn)生。

    綜上所述,在正常脂肪供能水平,油脂的種類對皮下脂肪沉積無顯著影響,高脂飲食條件下,橄欖油飲食可以通過減少巨噬細胞向M1型轉(zhuǎn)化,從而降低脂肪組織中ROS含量并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這可能與橄欖油中豐富的活性成分多酚等有關(guān)。本研究結(jié)果暗示用嚙齒動物探究油脂攝入對脂代謝的影響時,不合理的脂肪供能可能是飽和脂肪酸被認為“健康殺手”的因素之一。

    日常飲食中首先限制油脂攝入量以控制肥胖的發(fā)生,在豬油、菜籽油和橄欖油幾種日常膳食油脂中,橄欖油是最佳選擇,對于習(xí)慣食用菜籽油的家庭,可能選擇低芥酸菜籽油更佳。

    猜你喜歡
    皮下脂肪菜籽油豬油
    定量CT評估內(nèi)臟脂肪及皮下脂肪與結(jié)直腸腺瘤的相關(guān)性
    吃豬油更健康嗎
    LARDER THAN LIFE
    漢語世界(2022年5期)2022-10-15 12:27:22
    紅棗豬油蜂蜜膏,治療乳頭皸裂效果好
    TBHQ對菜籽油熱加工過程中的品質(zhì)影響研究
    中國油脂(2019年3期)2019-04-29 01:28:42
    基于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zhì)譜法鑒定冷榨菜籽油的揮發(fā)性風(fēng)味成分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與丙泊酚麻醉應(yīng)用劑量相關(guān)性的臨床觀察
    肆意飄香最是豬油
    美食堂(2015年3期)2015-05-30 10:48:04
    日本推出新款皮下脂肪儀 檢測精度達毫米級
    家電科技(2014年5期)2014-04-16 03:11:28
    4
    金湖县| 遵义市| 东丽区| 嘉善县| 攀枝花市| 高雄市| 印江| 柯坪县| 桃园市| 长兴县| 巴南区| 离岛区| 南岸区| 丰县| 浦东新区| 财经| 兴城市| 湖口县| 桓台县| 黄平县| 康马县| 鱼台县| 汝阳县| 天门市| 武隆县| 仁怀市| 分宜县| 古浪县| 临朐县| 海丰县| 谢通门县| 临邑县| 栖霞市| 新昌县| 宁南县| 文登市| 禹州市| 汕头市| 五原县| 徐闻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