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藝戀
(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學,福建 漳州 363000)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單元群文教學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的教學形式之一,能夠有效改善傳統(tǒng)教學活動之中存在的弊端,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單元群文教學的應用還存在一些不足,仍舊需要教師去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
群文教學最早是應用于閱讀教學之中,倡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將文本的視野由單篇引向多篇,將片段引向連續(xù),因此,將群文教學與單元教學進行結合,形成單元群文教學,可以更加突出每個單元的教學主題,使得教學活動具有更加明顯的思維導向性。
單元群文教學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的單篇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對課文進行講解,占據(jù)了大量的時間,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之中接受、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文本知識,但是通過單元群文教學,可以讓學生明白單元的主題,而后帶著主題去進行學習,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單元群文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安排發(fā)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針對教學主題進行自由討論,既可以是自身的親身經歷,也可以是自己在學習之中的感悟,實現(xiàn)由封閉式學習到開放式學習的轉變,實現(xiàn)由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的轉變。此外,單元群文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主動思考,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閱讀需求,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明顯提升。
在開展單元群文教學活動之前,良好的準備工作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教師要對課本的知識進行精確把握,而后確定教學主題,并且根據(jù)教學主題及其線索去組織文本資源,以此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單元群文教學需要以主題為指引,對此,作為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授課開始之前確定教學活動的主題,主題作為貫穿整個語文課堂的核心關鍵,必須具備開放性,群文教學是建立在多文本的比較教學的基礎上的,并且實現(xiàn)了對文本意義的掌握和重構,這就決定了群文教學必須具備開放性,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閱讀之中實現(xiàn)與書本、作者的對話。例如,在《紫藤蘿瀑布》《蟬》以及《貝殼》三篇課文之中,作者筆下的“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教師可以安排這一問題,而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分析這些事物在作者筆下代指什么。通過探討之后,學生們得出答案,紫藤蘿象征著人類的奮斗不息,而蟬則象征著人們的堅韌品質,貝殼則是無私奉獻的人們,這些都是人類身上的美好品質,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同學認為這三篇課文中的意象都在告誡人們要積極、勇敢面對起伏的人生。
從上述案例之中可以看出,教學主題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答案,三篇課文都在借物喻人,象征著人類的美好品質,從是什么的角度來看,教學主題就是展現(xiàn)人類的美好品質,而從為什么的角度來看,教學主題可以理解為人生總是有起伏的,要樹立信心,保持自身的可貴品質,正確面對得失,從怎么做的角度來看,教學主題可以理解為在面對起伏的時候,要保持良好品質,并且奮力向前。
單元群文教學的實現(xiàn)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的支撐,本文的教學資源主要指課文文本,課文是承載群文教學的載體,而群文教學不能拘泥于課本,更應該放寬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以課本為基礎,以課文優(yōu)秀文章為補充,組織好教學活動所需的文本。在組織文本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意愿,讓學生參與進來,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組織文本資源的時候,要有明確的線索,進而結合線索對教學所需的文本資源進行補充,與此同時,要確保文本資源的多元化,尤其是在選擇課外文本資源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性,不能局限于一種或者少數(shù)幾種文本。此外,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文本的選擇和組織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既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在開展群文教學期間,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與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本文以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文為例,四篇課文分別是《阿長與<山海經>》《老王》《臺階》以及《賣油翁》,因此,教師可以給出這一節(jié)課的主題:“小人物”的“大世界”,讓學生按照這一思路進行閱讀和學習。
在這一單元之中,四篇課文的主人公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之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們內心的精神世界并不小,有著許多可貴的品質值得學生們去發(fā)現(xiàn)、學習,教學活動從課文閱讀出發(fā),最后結合現(xiàn)實生活對課文進行分析,聯(lián)系身邊的實際,發(fā)現(xiàn)身邊人身上的閃光點。因此,教學的具體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1)閱讀課文,并分析課文中主人公身上的可貴品質;(2)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小人物;(3)自主思考,發(fā)現(xiàn)身邊小人物身上的可貴品質;(4)小組交流,同學之間進行溝通探討,最后邀請同學起立發(fā)言、
教學過程:(1)尋找課文中主人公“小”在什么地方;(2)這些“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大在哪里。
學生在進行學習之后,通過思考和分析,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部分答案如下表所示:
人物 小 大阿長 沒名字;不識字;守寡;女工……對孩子真心真意;掌握民間文化老王 身體殘疾;獨居;住所破敗 善良;懂得感恩;送雞蛋……父親 收入微?。簧矸莸臀?;沒文化 堅持;勤勞能干;堅忍不拔賣油翁 年邁;窮困 認真;熟能生巧
從這些答案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主人公都生活卑微,甚至可以說是社會之中的不幸者,但是這些人卻有著眾多的優(yōu)良品質,因此,更要成為生活之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內心去感知這個世界,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感恩,并且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在這一次的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們明確了教學主題是“‘小人物’與‘大世界’”,而后在這一教學主題的指引下去閱讀、思考、尋找答案,最后由于主題的開放性,也能將教學主題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從上文的論述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單元群文教學的應用效果是較為明顯的,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單元群文教學的有效應用,可以從教學模式、教學情境、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
從教學模式角度來看,教師可以將互動教學、問題教學等不同的教學模式與群文教學結合,在教學期間增加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障礙,及時給予學生指導,與此同時,要學會借助問題來使得學生的注意力保持較為良好的狀態(tài),避免學生在群文教學的閱讀階段出現(xiàn)無所事事的情況。在單元群文教學期間,教師也需要合理運用教學評價,如果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認真,思考所得的觀點獨特、新穎,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準確的評價,鼓勵學生繼續(xù)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如果學生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教師也可以用調侃的話語點撥學生,讓學生的精力重新回到課堂上來。單元群文教學具有較為明顯的應用優(yōu)勢,但是仍舊需要教師多管齊下,推動這一教學形式的不斷優(yōu)化和應用。
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而單元群文教學的出現(xiàn)有效契合了這一需求,對此,本文從單元群文教學的定義出發(fā),對其進行了簡單論述,而后從教學的準備活動開始,分析了教學主題和組織文本資源兩個環(huán)節(jié),并且給出了教學的具體案例,最后針對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補充,希望通過本文論述,可以推動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之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