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益平,王澤君,張 穎
(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è)及輪胎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生產規(guī)模日益擴大。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顯著特點是耐磨性能優(yōu)異,耐久性能和承載能力較高,且滾動阻力較小,節(jié)約燃油[1-2]。根據(jù)我國及世界環(huán)境保護的發(fā)展趨勢,各輪胎公司都在發(fā)展“綠色輪胎”,減少輪胎原材料消耗和降低滾動阻力是其中的一部分[3-4]。
為使8R22.5 14PR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使用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在保證輪胎性能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在施工設計中將4層帶束層結構調整為0°帶束層結構[5-6],可以適當降低成本?,F(xiàn)將其調整設計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根據(jù)GB/T 2977—2016《載重汽車輪胎規(guī)格、尺寸、氣壓與負荷》的要求,確定8R22.5 14PR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技術參數(shù)為:標準輪輞 6.00×22.5,充氣外直徑 935(924~946)mm,充氣斷面寬 203(195~211)mm,標準充氣壓力 830 kPa,標準負荷 1 900 kg,負荷指數(shù)130/128,速度級別 M。
帶束層是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主要受力部件,不僅決定輪胎充氣形狀及各部位由內壓引起的初始應力,承受60%~75%的內壓初始應力[7-8],還決定了輪胎冠部強度和剛度,影響輪胎的耐磨性能、轉向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帶束層的安全倍數(shù)一般設計要求大于5。解剖分析市售輪胎可以發(fā)現(xiàn),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帶束層設計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多數(shù)輪胎公司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采用4層帶束層結構,這種帶束層的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4層帶束層結構
4層帶束層結構中位于最內層的第1層帶束層為過渡層,主要是在徑向90°排列的胎體鋼絲簾線與近乎周向0°排列的工作帶束層之間起到應力過渡作用,可以減小層間剪切力。因此,第1層帶束層的裁斷角度比較大,一般為45°~55°。
第1層帶束層外面的第2層和第3層帶束層是交叉排列的工作層,承擔主要的內壓應力,這2層帶束層的裁斷角度比較小,一般為15°~22°。
4層帶束層結構中位于最外層的第4層帶束層為保護層,即保護內部的帶束層鋼絲簾布和胎體鋼絲簾布免受外力沖擊,多使用高伸長(HE)或高抗沖擊(HI)型鋼絲簾線,這層帶束層簾布的裁斷角度比較小,一般為15°~22°。
下3層半帶束層結構的特點是將第1層帶束層分置兩邊,中間部分斷開,如圖2所示,其優(yōu)點是減小胎冠中部的應力,降低胎冠中部的剛性,使接地壓力分布較為均勻,提高輪胎磨耗的均勻性。
圖2 下3層半帶束層結構
中型或輕型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一般采用3層帶束層結構,如圖3所示。有的輪胎廠將4層帶束層中的第4層保護層去掉,有的則是將第1層過渡層去掉,都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具有減小輪胎質量和簡化工藝的優(yōu)點。
圖3 3層帶束層結構
2.4 0°帶束層結構
0°帶束層結構是意大利倍耐力公司的專利技術,0°帶束層是由2層沿周向排列重疊纏繞兩周而組成的環(huán)狀增強帶束條。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帶束層結構,尤其是對低斷面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來說更是如此。0°帶束層的主要作用是減小帶束層邊部的變形,提高子午線輪胎的胎肩剛性,減小變形生熱,保護帶束層免受由應力應變作用產生的疲勞損壞和熱破壞,保證輪胎在高速行駛時具有穩(wěn)定的尺寸,提高胎面穩(wěn)定性,減少不均勻磨耗。
與普通帶束層結構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相比,0°帶束層結構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在如下性能方面有所改善:(1)降低滾動阻力,節(jié)省燃料,節(jié)油約5%;(2)降低生熱,使輪胎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3)胎面穩(wěn)定,減少變形滑移,不易產生偏磨,行駛里程延長約20%;(4)提高輪胎的側向剛性(轉彎剛性)和抓著性能,改善車輛的操縱穩(wěn)定性和轉向性能。
我公司的8R22.5 14PR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原來采用4層帶束層結構,第1層帶束層采用3×0.30普通強度鋼絲簾線,第2和第3層帶束層采用4+6×0.30HT高強度鋼絲簾線,第4層帶束層采用5×0.30HI高抗沖擊型鋼絲簾線,裁斷角度分別為50°,18°,18°,18°。帶束層安全倍數(shù)為6.2。
4層帶束層結構雖然能夠滿足輪胎的使用要求,但是為進一步適應當前的發(fā)展趨勢,本次調整設計采用0°帶束層結構,第1和第2層帶束層為工作層,第3層帶束層為保護層,鋼絲簾布的裁斷角度分別為24°,15°和15°,其中第1和第2層帶束層采用2×7×0.30ST超高強度鋼絲簾線,第3層帶束層采用5×0.35HI高抗沖擊型鋼絲簾線,0°帶束層采用3×4×0.22HE高伸長鋼絲簾線。本次設計帶束層安全倍數(shù)為6.7,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
由4層帶束層結構調整為0°帶束層結構后,輪胎質量減小了0.7 kg,降低了輪胎原材料的消耗。
按照GB/T 521—2012《輪胎外緣尺寸測量方法》,測量采用0°帶束層結構的成品輪胎的外緣尺寸。安裝于6.00×22.5標準輪輞上的成品輪胎在830 kPa充氣壓力下,充氣外直徑為936 mm,充氣斷面寬為203 mm,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按照GB/T 4501—2016《載重汽車輪胎性能室內試驗方法》進行成品輪胎強度性能試驗,試驗條件為:充氣壓力 830 kPa,壓頭直徑 38 mm。測試結果表明,5個測量點的破壞能分別為1 696.1,1 696.0,1 696.0,1 696.0,1 696.1 J(均未壓穿),都超過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值(1 695 J),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在GB/T 4501—2016《載重汽車輪胎性能室內試驗方法》的基礎上結合企業(yè)標準進行成品輪胎耐久性試驗,充氣壓力為830 kPa,額定負荷為1 900 kg,轉鼓試驗速度為72 km·h-1,試驗條件如表1所示。
表1 耐久性試驗條件
成品輪胎耐久性能的測試結果如下:調整前(4層帶束層結構)累計行駛時間為112.73 h,損壞形式為肩部裂口;調整后(0°帶束層結構)累計行駛時間為127.65 h,損壞形式為肩部裂口。帶束層結構調整前后輪胎耐久性能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47 h),也均達到企業(yè)標準要求(≥87 h),調整后輪胎的耐久性能更優(yōu)異。
根據(jù)企業(yè)標準進行成品輪胎高速性能試驗,充氣壓力為830 kPa,額定負荷為1 900 kg,試驗條件如表2所示。
表2 高速性能試驗條件
成品輪胎高速性能的測試結果如下:調整前(4層帶束層結構)的最高行駛速度達到160 km·h-1,在此速度下行駛2 min,損壞形式為胎面脫落;調整后(0°帶束層結構)的最高行駛速度達到160 km·h-1,在此速度下行駛8 min,損壞形式為冠部起鼓。帶束層結構調整前后輪胎都達到了M級速度級別的設計要求(140 km·h-1/≥30 min),調整后輪胎高速性能略有提升。
按照ISO 28580:2009《輪胎滾動阻力測試方法》中的分離法進行成品輪胎滾動阻力性能試驗,充氣壓力為830 kPa,額定負荷為1 900 kg,轉鼓的正轉速度與反轉速度均為80 km·h-1,轉鼓直徑為2 m。
成品輪胎滾動阻力系數(shù)的測試結果如下:調整前(4層帶束層結構)為7.63 N·kN-1,調整后(0°帶束層結構)為7.53 N·kN-1。帶束層結構調整后輪胎的滾動阻力性能略有提升,可以降低燃油消耗,保護環(huán)境。
帶束層結構調整后,8R22.5 14PR無內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充氣外緣尺寸、強度性能、耐久性能、高速性能和滾動阻力性能均達到國家標準和企業(yè)標準要求,產品性能更優(yōu)異,單胎質量減小0.7 kg,生產成本更低。
輪胎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際使用,用戶反饋良好,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為公司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