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
很多動物為了自我保護(hù),會進(jìn)行偽裝。有的動物通過讓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將自己隱藏起來,如果不仔細(xì)看,很容易將它們忽略。
在馬達(dá)加斯加島的中部偏東地區(qū),生活著葉尾壁虎,體長可達(dá)9 厘米。
葉尾壁虎的卵可以在60 ~ 70 天之內(nèi)孵化。這種壁虎的紅色眼睛上方長著一對小角,其尾巴酷似枯葉,因此得名葉尾壁虎。
在一堆枯葉里,一只葉尾壁虎靜悄悄地待著,逼真地模仿身邊干枯的樹葉:壁虎的尾巴呈葉狀,幾乎與枯葉融為一體,壁虎身上的條紋與枯樹葉的葉脈非常相似。壁虎借助自己的葉狀尾巴卷起整個身體,模仿枯葉卷起的狀態(tài)。壁虎尾部邊緣有鋸齒狀的凹陷,就像是被昆蟲咬食過的樹葉。
整體看起來就像秋風(fēng)中的一片枯葉,偽裝技術(shù)十分高超。
與它周圍的深色樹葉相比,葉尾壁虎的體色稍稍淺一點。在馬達(dá)加斯加島的眾多動物中,葉尾壁虎是最獨特的物種之一,它們的體色通常呈棕色,還可以變成灰色、黃色和咖啡色等,甚至還能變得透明。葉尾壁虎到了夜間才出來捕獵昆蟲,嘴巴張大后,甚至能吞下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獵物。它們白天一般頭朝地面趴在樹枝上睡覺,只有被打擾時才會動起來,其身體的顏色可以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將自己隱藏起來,以免被捕獵者發(fā)現(xiàn)。
除了葉尾壁虎外,楊枯葉蛾、枯葉螳螂和枯葉蝶也非常善于偽裝成枯葉。
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qū),生活著各種各樣的蘭花螳螂。蘭花螳螂有著較為極端的性二態(tài)。成年雌性蘭花螳螂體長6 ~ 7 厘米,而雄性只有2.5 厘米左右,和雌性比,雄性極為矮小。雄性和雌性體色也有差異:成年雄性有白色翅膀,有桃紅色及橙色的身體,腿和長翼幾乎顏色無差異;而雌性在腿上有顏色改變。蘭花螳螂的腿部酷似蘭花的花瓣,其身體顏色能隨著身邊的蘭花顏色深淺而變化,靜止時活脫脫像一朵美麗的蘭花。蘭花螳螂是螳螂目昆蟲中最搶眼、最漂亮的成員。
蘭花螳螂完美的偽裝可以讓它難以被獵物發(fā)現(xiàn),因此它們多用“守株待兔”的方式輕而易舉地騙來采食花粉或蜜的昆蟲,并將獵物輕松捕獲囊中。
蘭花螳螂并不是一生美麗,它們剛出生時體色為暗紅色,它們的“花樣年華”有一定期限,只在幼蟲第一次蛻皮到成蟲之前,身體呈現(xiàn)粉色和白色結(jié)合的蘭花體色和蘭花姿態(tài)。變成成蟲后,粉色便消失不見,或者逐漸變成棕色,白色的結(jié)構(gòu)也漸漸變成淺黃色。
木葉蟲俗稱“葉蟲”或“樹葉蟲”,常見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當(dāng)它們貼在樹上吸食樹汁時很難被發(fā)現(xiàn)。它們具有驚人的擬態(tài)和保護(hù)色,能偽裝成樹葉。木葉蟲的后翅是透明的,它們停息時會用更長的前翅覆蓋在后翅上,表面的紋理和色斑酷似樹葉,在微風(fēng)中搖擺時更加逼真。當(dāng)其活動時,身體會來回?fù)u動,看起來就像一片被風(fēng)吹起的樹葉。一些木葉蟲的身體邊緣還會“偽造”被咬過的痕跡,以此迷惑天敵。
在竹葉草草叢中的一片葉子上,懸掛著一片幾乎一模一樣的“葉子”,它就是巨擬葉螽。它體形碩大,翅展可達(dá) 25 厘米,體長10 厘米左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螽斯。它通體翠綠,翅膀上的紋路與葉脈相似,還有一些黃色斑紋,看起來就像有瘢痕的葉片。由于巨擬葉螽生活習(xí)性獨特,就連生物學(xué)家對它們的了解也不多。巨擬葉螽通常生活在雨林林冠層,有趨光性,只有在它因意外或特殊原因掉落到地面,或在大型路燈下,才有可能被人發(fā)現(xiàn),有幸一睹其“芳容”。
苔蘚蛙,也稱為“越南苔蘚蛙”和“北部灣棱皮樹蛙”,最先在越南發(fā)現(xiàn)并公布于世,而后在中國廣西也有發(fā)現(xiàn)。苔蘚蛙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潮濕地區(qū),比如低地森林、淡水沼澤和多巖地區(qū)。苔蘚蛙的體長通常為6 ~ 7厘米,雌性體形比雄性大,雌性體長可達(dá)8 ~ 9 厘米。
這種青蛙粗糙的皮膚身上布滿綠色、黑色的斑點和結(jié)節(jié),與周圍苔蘚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就像石頭上的苔蘚一樣。由于它們擅長利用苔蘚進(jìn)行偽裝,人們往往會忽視它們的存在。當(dāng)它們一動不動時,即便它們在你腳邊,你也不一定能看到它們。由于天生具有這種怪異皮膚,苔蘚蛙獲得了青蛙家族“偽裝高手”的美名。
東美角鸮是是一種小型貓頭鷹,成鳥體長16 ~ 25 厘米。東美角鸮主要生活在北美洲,繁殖棲息于落葉或者混合樹林里,在人類生活區(qū)也時常被發(fā)現(xiàn)。東美角鸮通常棲息在樹洞中,白天則躲回樹洞里,晚上再出來捕食。東美角鸮有一身非常善于偽裝的外衣,可以幫助它們完美地隱藏在樹洞里。當(dāng)一只東美角鸮靜靜地站在樹洞口時,由于其羽毛的顏色與樹干的顏色極為相似,其身體看起來幾乎和樹干融為一體,如果不揉揉眼睛多看幾次,真的很難看出來樹洞口站著一只東美角鸮。
比目魚的外形奇特—— 一雙眼睛長在身體的同一側(cè),看起來非常奇怪,但這可以讓它在藏身海底泥沙中時,兩只眼睛都能露出來觀察周圍的情況,便于捕捉食物和保護(hù)自己。
比目魚的兩只眼睛并非生來就在身體同一側(cè),在比目魚小的時候,它的兩只眼睛和其他的魚一樣位于身體的兩側(cè)。但是在比目魚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其中的一只眼睛會逐漸移動到另一側(cè),形成了比目魚奇特的模樣。比目魚還有一個能夠保護(hù)自己的辦法。許多比目魚的身體呈現(xiàn)出橙色斑點和斑塊,這使其看起來與海底的顏色融為一體,并且它們?yōu)榱伺c海底的顏色相匹配,可以靈活改變自身的顏色。
竹節(jié)蟲一般生活在竹林里,體長可達(dá)33 厘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昆蟲。竹節(jié)蟲的體色多為深褐色,也有綠色或暗綠色。它們的身體幾乎跟樹枝一模一樣,因此讓它們常常能完美地隱藏在樹上或竹枝上。有些竹節(jié)蟲受驚后掉在地上立馬裝死不動,或者搖曳身體模仿在風(fēng)中擺動的樹枝。有的竹節(jié)蟲在受到攻擊時會從胸部的兩個腺體中噴灑出一種酸來阻止捕食者,如果這種酸進(jìn)入人眼,會有強(qiáng)烈的灼熱感,甚至?xí)斐蓵簳r性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