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智勇
海南島一年四季溫暖如春,雖然如此,海南島的春天依然是明顯的、獨具特色的。古往今來,關于海南島的春天的記載,不乏其例,擁有著豐富的春天意識。
春天歷來為人們所看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人們對大自然的依賴感特別強烈,對于大自然中的春天更是厚愛有加。中國內地如此,在遙遠的海南島同樣如此。
春節(jié)是人們所熟知的,春節(jié)起源很早,在海南的明清時期,與春節(jié)有關的“春天禮儀”已經(jīng)被人們所實行著。
據(jù)《正德瓊臺志》卷七《節(jié)序》記載,當時有“迎春日”?!坝喝眨l(wèi)官盛服至于東郊迎春館,武弁各競辦雜劇故事,會聚逞衒。俟祭芒神畢,前導城市內外。老稚集于通衢,各攜負幼男女競看土牛。自河口街從西門或南門入府,將豆谷灑之,謂消壓痘疹。是日以面餅互裹生菜諸肉品啖之,曰春餅。元旦前,以糯粉濈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供歲祀,遂割為年茶,以相饋答。一日至四日,各相拜賀,曰拜年。陰陽家預選擇所行利方,著為《四日出行圖》,凡日始出,以為向往。有得對酒肉大吉,萬倍之別”。從這部分記載可以看出,人們盛裝迎接春天的到來,在特定的地方-東郊迎接,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自然寓意春天出現(xiàn)的地方。人們還吃春餅、春糕,對于春天有著滿滿的儀式感。
1,春天海上來。海南擁有廣闊的海洋,千百年來漁民與海洋的交往中產生了很多的諺語,其中不少是關于春天的諺語。
春天的魚類與春天的捕撈。如:紅笛(又稱紅魚)是一種大洋回游魚類,它在春季回游,是最好的捕獲季節(jié),于是海南漁民總結說:“囑子囑孫,勿忘三月春?!边@些都是對海洋生物季節(jié)習性長期認識的結果。在春天的捕撈方面,如諺語“三月春”和“六月春”。春,意味著魚群大量出現(xiàn)。魚群大量涌現(xiàn)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稱“三月春”和“六月春”,這是海南漁民進行大量捕撈的重要時節(jié)。為了不誤“三月春”,漁民們春節(jié)過后不久就開始組織“趕?!贝蟠牎2⒃诤线m時候揚帆出港?!叭麓骸濒~群大量出現(xiàn)時,捕撈的海船非常多,漁民多,海面上顯得很擁擠。所以有“三月三,海圮[舷]盡人腳”的說法?!傲麓骸庇质且粋€海南漁汛旺季。此時,海南省、廣東省和廣西的幾千艘漁船聚集在海南漁場上,漁民們終日徹夜作業(yè)不停。
春天的釣魚諺語。如“春釣邊,秋釣灘,夏季釣中間”。春季釣魚,應該選擇沿岸的地方,秋季應該選擇在淺灘處;夏季應該選擇在水域的中間。魚類生產需要一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溫不僅對魚的活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而且對水中各種物質的分解速度和水生物的活動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而,魚類以適應水溫、鹽度、流速以及覓食的需要,常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換活動場所。春季因沿岸水溫回升較早,鹽度底,水中各種生物、植物繁殖快,魚類喜歡在這一帶活動和覓食;秋季由于深水溫度已經(jīng)變低,而淺灘一帶溫度較高,魚類常在淺灘的泥沙和珊瑚、散石處覓食;夏季由于水域中間的水溫較沿岸等地適中,水中生物大量繁殖,因而魚類喜歡在這一帶活動。
春天的涉海氣象諺語與相關漁諺。如“三月三,西刀洋離無人擔”;“三月清明,四月八;魚仔魚兒走潔潔”;“三月三,四月八”;“清明谷雨,魚游近山;芒種夏至,魚游外?!?;“咸魚不過四月,鮮魚不過五月節(jié)”;“三月東風曬死草,四月東風拖船走”;“清明飛魚從南來,立夏飛魚播滿?!保弧按禾炜春6恰?;“愿失春,不失掛”;“春前有雨春后干,春后有雨打臺風”。
2,春天的勞作描述。勞動是重要的生活活動,春天的勞動非常重要,如在描述海南的土產“菽”時,有“菽,黑豆、黃豆、樹口毛豆。黑宜豉,黃宜腐。又篆豆、飯豆、羊矢豆、壓草豆、柳豆。蘇軾《和陶勸農》詩并序:海南多荒田,俗以賈香為業(yè)。所產粳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雜米作粥糜以取飽。余既哀之,乃和陶淵明《勸農》詩,致其有知者:……春無遺勤,秋有厚冀”(《正德瓊臺志》卷八《土產》),這里以一帶面,通過對豆類作物的春天勤播,說明了農業(yè)方面的秋天有很好收獲的道理。
3,春天的菜蔬。如“芥菜,有青芥、白芥、紫芥、花芥、春不老[春種不合]數(shù)種。秋初種,歷春分乃盡。俱鹽藏利用”,“苦菜,一名荼?!对姟?曰‘誰謂荼苦’,《月令》‘仲夏苦荼秀’,此四時有”,“地達,一名地苔,春雨生曠野”,“蕹菜,蔓生池沼中,最利土人食用。自春徂秋皆有”(《正德瓊臺志》卷八《土產》),這些菜蔬屬于春天,是難得的美食。
4,春天的花果?;ㄩ_時節(jié)各不同,春天的花兒更新穎。
木棉花的花期是在每年的三月到四月之間,也就是在春季的時候開。它是先開花后長葉片的,二三月份的時候葉片會掉光,開始長花苞,繼續(xù)開花??偟幕ㄆ诳沙掷m(xù)一個月左右,不過單朵花開放的時間很短,不到半個月。它整體的樹形優(yōu)美,不管是否開花,都有一定的觀賞性。
據(jù)記載,海南春天的花之屬有:“紅梅,樹不甚高,葉長如桃而小,開比梅差遲。丘深庵詩:瓊妃夜宴蕊珠宮,歸到人間便不同。……花神昨赴瑤池宴,一夜春風與換胎”,“含笑,花似鷹瓜而小。……《外紀》:堯草元能指任臣,逢花休問笑何人。君看青史千年笑,奚止山花笑一春!又:白白紅紅競好春,含香羞澀似含嚬”,“剪春羅,比竹節(jié)而圓小,白邊”,“攀枝花,春前放花,無葉。土人以花信為寒候?!锻饧o》詩及序:樹高數(shù)丈,花色紅,開時爛漫,半空如火樹然。正月元開為鷓鴣啼候,故唐李衛(wèi)公貶崖州,時唐人詩云:‘絳紗弟子音書絕,鸞鏡佳人舊會稀。今日里身歌舞地,木棉花發(fā)鷓鴣飛’”,“春花,山野小木。春月開花,其香滿山”(《正德瓊臺志》卷八《土產》),這里的描繪異常精彩,一夜春風、笑一春、木棉花發(fā)鷓鴣飛,動靜結合,真是美麗的春天圖畫。
再如記載“荔枝,出瓊山西南界宅念都者多且佳,有紅、紫、青、黃數(shù)種?!K軾詩: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探春先揀樹,買夏欲論園”,“李,有三品:紅李極多,石李間有,王黃尤少。紅者早出,酸脆,恐梅屬。唐胄詩:曾甘嘉慶醉房陵,土果羞將向客稱。酒色春濃聊自媚,醢醬臘釀只人憎”,“蒲萄,郡城武弁數(shù)家有植者,俱紫蒲萄,亦間結。唐胄《謝張揮使具翱見感》:水晶數(shù)顆帶枝新,折贈驚添島嶼春”,這是對海南荔枝、李子與葡萄水果的春天之描繪。
5,春天的藥植。海南藥用植物中也有春天的身影。如“紅藍花,即紅花。冬布種于熟地,隨生苗,春即有花”,“蒲公草,春初苗生田園中,葉如苦苣,有細刺”,“地丁,《本草衍義》:四時常有花,花罷飛絮”,“夏枯草,葉似旋覆,春至開花作穗,五月即枯”,“益智子,今本土歲辦以充藥材?!锻饧o· 詩》 :花開三節(jié)去年豐,今歲無花苦歲兇。益智不如多益飽,免教饑餒怨春叢”,“檳榔,出文、萬、瓊、會、崖、樂六處?!慕Y青子,次春紅熟,……《外紀· 詩》五首:九夏霜花自作春,三秋青子漸宜人。……入體散無聲,滿面春熙熙?!拖阋蝗肟冢猴L行百骸”,它們或春天開花,或春天發(fā)芽,或春風滿面,都是春天的使者。
6,春天的禽鳥與蟲魚。有些禽鳥在春天非常活潑,帶來了春天的聲音。有關記載,如“五色雀,蘇軾詩并序:海南有五色雀,常以兩絳者為長,進止必隨焉,俗謂之鳳凰云。久旱而見輒雨,潦則反是?!∑陨⒋何?,野桃陳雪膚”,“鷓鴣,自呼‘鉤辀格石桀’,常南飛不北。雄,春護雌啼,占林曲。土人取雛養(yǎng)為媒,對啼致之,設機以取。俗傳此烏與蛇交,啼數(shù)則蛇必至,機者防之?!锻饧o》 鷓鴣媒詩:世路無端盡網(wǎng)羅,聲聲何苦喚哥哥!哥哥若不爭雄長,叫破春風也奈何”,“白頭翁,《外紀》詩并序:瓊島山中白頭,春末夏初鳴呼”,“百舌,春初鳴,作百鳥聲”,“火雞,紅色,嘴翅俱黑。春夜先雞而鳴,俗亦謂之‘催耕’”,“割雀,白晝不見形狀。每歲初春夜,高飛向東。鳴“割割”聲,歲必豐”(卷九《禽之屬》)。有些小蟲子也是春天舞者,如“飛魚蟲,一名椰子蟲,春末夏初飛魚時方出,晝藏草中,暮棲樹飲露。兒童繩系以戲,而炙食之”(卷九《蛇蟲屬》)。
有些海洋魚類也與春天有緣。據(jù)記載,“黃花,首有二石,即浙中鱟奎魚。海魚品第一,春出者尤美”,“馬膏,一名烏魚,東語呼‘木畫’。有一種形略扁者。春南風起,瓊山東營港極多,蛋以網(wǎng)延至岸鉤取之”,“骨鲿,一名大頭,儋名赤魚。春末夏初,海上疊陣而來,自底至面”,“車螯,土呼車白。一名蜃,能吐氣為樓臺。海中春夏間,依約島溆常有此氣”,這些記載,或春天的美味魚,或春天之魚的活動多,都是春魚活躍的表現(xiàn)。
1,豐富的海南春天詩詞。描繪海南春天的詩詞巨多。今從《瓊臺耆舊詩集》一書中,擇其要者,如下:“野水爭石澗,山花養(yǎng)道心。長年依鳥宿,永夜伴蛩吟”(卷一王懋曾的《庚寅仲春訪家元,有山中茅齋》);“脈脈春情淡蕩光,鳩鳴綠樹喋飛狂。淺深馬足行經(jīng)遍,又逐閑云過別莊”(卷一王懋曾的《春日途次》);“每到春來輒黯然,春情脈脈惜春天。杏招小雨逢村店,柳拂輕風系釣船”(卷三王承烈《春游得句》);“閑情初適酒初醺,領略春光滿十分。曲院棋敲風淡宕,小窗香裊晝氤氳。青排柳眼曾窺水,白到梨花可夢云。芳景芳時兩堪愛,擬將芳韻對東君”(卷三王承烈《春》);“春寒初中怯輕綃,獨對紗窗燈影搖。一笛梅花何處落,月明簾外夜蕭蕭”(卷三王承烈《春夜即事》);“花影風聲二月天,……遙知里井春入畫,綠縐漪漪小熟田”(卷六莫瑞堂《春日寄族叔牧堂》);“春雨半犁人報瑞”(卷八云茂琦《茅亭觀稼》);“春來似許靧桃靨,餐罷應教沁石牙”(卷八云茂琦《東嶺霞光》);“毿毿柳色綠初齊,淡冶寒巖人望低。山笑露從花缺外,云輕拖過日斜西。雙泉香接東南畝,五指青連大小黎。聽得一聲人叱犢,半犁春雨草萋萋”(卷十六馮耿光《瓊臺春望》);“淺浸鴨頭春水綠,倒騎牛背夕陽紅”(卷十六馮耿光《郡城春眺》)。卷十六馮耿光的系列描繪海南春天的文章,如《春聲》“香塵十里賣花聲,喚醒春眠睡不成”;《春色》“淺綠深紅萬卉稠,無邊暝色惹春愁。遲遲日影梅梢度,淡淡風光草際浮。為愛莓苔常掩徑,怕看楊柳懶登樓。煙花滿目頻添恨,不管人間有白頭”;《春草》“煙煙雨雨總關情,芳草愁人百感并。不盡燒痕回古陌,無邊春色繞荒城。寒沙塞外青難到,廢苑江南綠又生。畢竟春風容易度,年年原上幾枯榮”;《春花》“養(yǎng)花天氣晝漫漫,海國年年帶醉看。十里香魂還舊圃,二分春色到雕欄。東風裊娜傳芳信,細雨廉纖釀薄寒。御苑園林應更好,何人得意在長安”?!瓣幥缣鞖獗闁|西,一樣春光入眼迷。瓊島風薰煙半卷,海門日薄浪全低。穿林紇鳥吹簧巧,夾道蠻花簇錦齊。九十韶華留不住,感時遣興自留題”(卷十七王沂暄《瓊臺春望》);“春草逢春春意生,窗前綠意已縱橫”(卷十八李文彬《春草》);“瓊華消息問青禽,怕被罡風一霎侵。況是爾來花事少,酴醿開到已春深”(卷二十陳貞《春思》);“王孫未歸怨春草,草易回春人易老。夭桃爭作可憐紅,處處留人花事早。花開花落幾留連,陌上風光瞇遠天。多情只有梁間燕,雙宿雙飛又一年”(卷二十陳貞《春怨》)(《瓊臺耆舊詩集》海南出版社,2003 年)。以上所描寫的春天的事象,石澗水、山野花、鳥身影、蟲叫聲、脈脈春情、鳩鳴、綠樹、飛蝶、杏花雨、梨花白、春入畫、柳拂輕風、春光、春聲、春色、春花、春草、春寒、春愁、春眠、春望、春草逢春春意生等等,可謂繽紛紛呈,豐富多彩。
2,蘇東坡的海南春天意象描繪。蘇東坡的筆下,春天是多種多樣之美。
春色、春木與春夢。被貶到海南的蘇東坡想起了廣東的惠州,其心情安靜了下來,其詩句有“嶺南萬戶皆春色”,把中國南方(此處指嶺南)色調一下子描繪了出來,雖是心境,亦是鋪陳點睛之筆。蘇軾《集歸去來詩十首》有“命駕欲何向,欣欣春木榮。世人無往復,鄉(xiāng)老有逢迎”。一般來說,適逢節(jié)日,人們往往感懷,蘇東坡也不例外。他在上元節(jié)時候寫詩《追和戊寅歲上元》“春鴻社燕巧相違,白鶴峰頭白板扉。石建方欣洗牏廁,姜龐不解嘆蠨蝛。一龕京中嗟春夢,萬炬錢塘憶夜歸。合浦賣珠無復有,當年笑我泣牛衣。”春天之美,莫過于此。
春風的比喻。蘇軾《獨覺》有“瘴霧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風生體疥。朝來縮頸似寒鴉,焰火生薪聊一快。紅波翻屋春風起,先生默坐春風里。浮空眼纈散云霞,無數(shù)心花發(fā)桃李。悠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碧K軾在儋州寫《歸去來集字》其八,有“歸去復歸去,帝鄉(xiāng)安可期。鳥還知已倦,云出欲何之。入室還攜幼,臨流亦賦詩。春風吹獨往,不是傲親知”。春風之愜意,顯著筆端。另外一個發(fā)揮春風極致的是用春風來形容喝美酒的酣暢淋漓“春風入髓”,把喝酒之美,比喻成春風深入骨髓一樣的感覺,足見蘇東坡對喝酒的癡迷程度。
儋耳春詞美。在描述海南島春天的詩詞中,繞不開蘇東坡在海南儋耳寫的一首詠春詞(《減字木蘭花 已卯儋耳春詞》)。其文曰:“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托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fā)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漢書·禮儀志上 》)。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 ”,鞭打土牛 。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fā),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寫景。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 ?!安凰铺煅模砥饤罨ㄋ蒲┗ā本?,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在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發(fā)出“不似天涯”的感嘆。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在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