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宇 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作為需要持續(xù)運行的設施,水利堤防出現(xiàn)結構損傷的情況無法避免,加之水利堤防需要長時間承受水體的沖擊,發(fā)生滲漏或其他問題的概率自然較高,若相關人員未能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上述隱患,便會威脅附近“泛洪區(qū)”居民的安全。由此可見,對水利堤防進行防滲加固極為重要,堤防防滲加固最常見的施工工藝為防滲墻施工。本文選擇對防滲墻施工要點進行研究,供相關人員參考。
國內對水利堤防進行加固的手段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填充及堵漏,旨在確保水利工程可長期、穩(wěn)定運行,在對堤防整體質量進行提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水體長時間沖擊,導致地方被侵蝕或是受損。目前,堤防堵漏常用方法有建設防滲墻、灌漿施工、防滲土工膜等,上述方法的適用情況和條件不同,相應地,施工方法與技術也存在明顯差別,需要施工方以現(xiàn)場情況為依據(jù)加以選擇,確保加固效果可最大程度接近預期。
對防滲墻進行布置的方式分為三類,分別是嵌固式、懸掛式和組合式。若以墻體結構為依據(jù),則可將防滲墻分成柱狀防滲墻、槽孔防滲墻、混合防滲墻,不同類型防滲墻的特點均有所不同。首先是柱狀型,即攪拌樁;其次是槽孔型,成槽方法包括銑削、鉆抓和鉆劈等,施工期間可用的機械較多,主要有鋸槽機、鋼繩沖擊鉆機、回旋鉆機和射水成槽機等;最后是混合型,該結構形式的特點為組合使用,可起到優(yōu)缺互補的效果。
2.2.1 結構穩(wěn)定
水利堤防需要長時間經受水體的沖擊,因此,即使防滲墻能夠做到內部無水體滲入,如果其穩(wěn)定性不理想,同樣會由于水體沖擊而出現(xiàn)傾倒或是偏移的情況,進而使防滲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由此可見,對防滲墻而言,要想使自身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前提是要保證結構穩(wěn)定且可靠。
2.2.2 便于施工
現(xiàn)階段,防滲墻類型及施工方法十分多樣化,但無論采取何種施工方法,其步驟均相對簡單。以射水法為例,施工方可通過兩步完成施工,第一步是破壞原結構,第二步是澆筑混凝土,隨著結構性能得到提高,防滲效果自然會變得更加理想,下文將對此做詳細說明。
2.2.3 不透水
防滲墻所用材料多為不透水材料,即便墻體表面需要長時間與水接觸,仍然能夠有效避免出現(xiàn)水體滲入墻內的情況。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防滲墻表面可能會出現(xiàn)少量缺口,但其內部結構仍然能夠對水體進行阻隔,防滲效果有目共睹。
2.2.4 成本低
防滲墻材料以鋼筋、混凝土為主,上述材料均十分常見,具有成本低和便于制作的優(yōu)點,無形中提高了防滲墻的經濟價值。另外,近幾年,防滲墻使用泥漿的比例有所提高,用泥漿替代傳統(tǒng)材料,可進一步降低施工成本,但要注意一點,泥漿適用范圍較窄,要想對其加以運用,前提是保證現(xiàn)場條件符合有關要求。
對水利堤防而言,防滲墻的核心功能有三個,首先是預防滲漏,其次是承擔或減小水體沖擊所形成作用力,最后是阻斷水體接觸堤防結構的途徑。一般情況下,施工方會選擇在堤防質量不理想的區(qū)域建設防滲墻,旨在對堤防質量所存在不足進行彌補,憑借防滲墻所具有特性,為堤防結構提供全方位的保護?,F(xiàn)階段,常見的防滲墻類型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永久防滲、臨時防滲,前者將防滲墻視為改善工程質量的措施之一,在應用價值、功能價值等方面,均有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后者則強調通過防滲墻對堤防、水體進行阻隔,隨后,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區(qū)域進行處理,待堤防質量達到行業(yè)標準后,便可將防滲墻拆除。
2.4.1 射水法
射水法造墻采用泥漿護壁,主要工具為二代機組,包括正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孔機和澆筑機等部分。卷揚機負責向造孔機提供動力,確保成型裝置可反復多次的沖擊防滲面,使防滲面形成相應的槽孔,先施工單號操控,在灌注砼初凝48—72h后再施工雙號操控,檢查高速成槽機水平,確保導向系統(tǒng)垂直;成槽達到入巖深度0.5m后清孔,提鉆后檢查操控質量,為保證墻厚不小于22cm,槽孔厚度應超過22cm,泥漿濃度應根據(jù)地質條件進行調整,并嚴格保證槽孔泥漿水位。以槽孔水平面為依據(jù),對行駛路徑進行確定,將機組轉移至行駛路徑,確保在機組橫移過程中,機組內射水裝置可向堤防內噴射水柱,將原土破壞,正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則是將土渣排出。待清理原土的工作告一段落,便可通過澆筑機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獲得相應規(guī)格的防滲墻。
2.4.2 深層攪拌樁
以主機傳動系統(tǒng)為依托,確保并列鉆桿勻速旋轉,由旋轉鉆頭向鉆機施加動力,推動鉆機沿預設路線到達指定位置。待鉆進實際深度達到設計要求,便可對攪拌設備進行提升,保證攪拌設備和槽孔的孔口處于同一高度。連接槽孔與水泥泵,將水泥泵狀態(tài)切換為開啟,確保水泥漿能夠勻速注入孔內,隨后,再運用攪拌裝置攪拌堤防內原土和水泥漿,獲得具有良好防滲性能的防滲墻。若防滲面積相對較大,則需要持續(xù)推進鉆機,直至鉆進邊界與防滲墻搭接端相連,確保所形成防滲墻連續(xù)且可靠。施工期間應對水泥漿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保證施工所用材料均已通過防滲測試,以免由于材料性能不達標,導致防滲墻無法發(fā)揮出應有作用。
2.4.3 開槽機開槽
現(xiàn)有開槽機(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起重設施,電氣系統(tǒng),設備底盤,排渣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正常工況下,開槽機可將液壓系統(tǒng)所形成動力盡數(shù)傳遞到刀桿上,由刀桿帶動刀排通過反復切削的方式獲得槽孔。而切削期間所形成土渣,通常會在自身重力的影響下落到槽底,隨后,由排渣系統(tǒng)將其排到槽孔外。通過灌注泵或是人工灌注的方式,將濃度符合要求的泥漿勻速注入孔內,待泥漿完全凝固,便可獲得防滲墻。在運用開槽機進行施工時,相關人員應對防滲面尺寸引起重視,合理選擇刀排及刀桿規(guī)格,避免由于槽孔直徑偏大,導致施工量及難度大幅增加。
圖1 開槽機
2.4.4 組合機開槽
組合鉆機(如圖2所示)內部結構往往較為復雜,核心構件有砂石泵、多頭鉆頭以及反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通常需要憑借主機傳送系統(tǒng)帶動潛水鉆勻速切削土層,切削所形成土渣則通過砂石泵被盡數(shù)排出,從而獲得符合要求的槽孔。建造防滲墻的步驟如下:首先,對隔離體橡膠囊、導管進行安裝;其次,澆筑混凝土;再次,將隔離體拔除,最后,實施再循環(huán)。施工期間有以下幾點需要引起重視:一是前期準備階段,應有序開展測量放線、砌筑導槽和鋪設鋼軌等工作,在對組合鉆機進行安裝的前提下,確定鉆機架位置,為后續(xù)的開槽提供便利。二是盡量做到連續(xù)澆筑混凝土,避免出現(xiàn)澆筑中斷的情況,若由于突發(fā)情況需要中斷澆筑,則要將中斷時長控制在2min以內,這樣做可保證混凝土性能不受到嚴重影響。
圖2 組合鉆機
某地政府計劃對水利堤防進行加固,該水利堤防總長度為2.8km,迎水側面積在80萬m2左右,由于該堤防投入使用的時間較長,現(xiàn)已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滲漏問題,需要盡快進行防滲處理達到加固效果。該工程地面部分的原高度在25m左右,防洪墻應略高于堤防,二者高度差以3m為宜,堤頂寬度在2m~4m間。前期準備階段,施工方派專業(yè)人員前往現(xiàn)場,對地質條件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相對復雜,主要包括花崗巖、壤土還有淤泥,但地質狀態(tài)和整體強度較為理想,可保證所建設防滲墻發(fā)揮出應有作用,這點需要有所了解。
該堤防有三個區(qū)域存在滲漏點,且各滲漏點均為典型的穿透性滲漏,穿透深度約為堤身的2/3~1/3,只有盡快進行加固處理,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問題出現(xiàn)。施工方出于對技術實用性進行提高的考慮,在對滲漏點位置、附近情況加以確定后,決定采取射水法+開槽機開槽,其中,一處泄漏點用射水法處理,其他滲漏點則用開槽法處理。
在用射水法進行施工時,先進行鉆孔,再按照上文所介紹流程完成后續(xù)施工,期間應對原土破壞規(guī)模嚴加控制,本項目的破壞規(guī)模為2m3。待射水環(huán)節(jié)告一段落,相關人員便著手對實際破壞情況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符合要求。另外,施工期間還要對雜物進行清理,避免由于洞內堆積大量雜物,導致后續(xù)澆筑工作無法順利展開。
開槽法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步,對各滲漏點情況進行統(tǒng)計,在本項目中,有兩個滲漏點符合開槽法施工要求,二者的高度為0.5m和0.8m,寬度是0.7m和0.4m,深度則分別是2.1m和2.3m。第二步,以檢測所獲得參數(shù)為依據(jù),對刀排及刀桿進行選擇。第三步,按照上文所介紹流程完成施工。成墻后28d,經專業(yè)人員檢查,防滲墻質量符合項目要求。對防滲墻進行檢測的技術要點如下:其一是墻體接縫。據(jù)統(tǒng)計,在出現(xiàn)滲漏問題的防滲墻中,約有80%的防滲墻存在接縫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對墻體接縫進行檢測,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本項目中,相關人員以分槽段為依據(jù),通過全面清理防滲墻的方式,使接縫存在夾泥等問題的概率被降至最低,與此同時,還對接縫搭接長度進行了檢查,確保搭接長度均處于1m~2m這一范圍,對于檢查期間發(fā)現(xiàn)的、長度不符的接縫,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處理,杜絕日后出現(xiàn)不必要的問題。其二是垂直度。只有垂直度合理的防滲墻,才能始終與墻體的軸線保持一致,本項目所建設防滲墻的深度較深,對垂直度所提出要求為垂直度偏差在0.4%以下。在檢測垂直度時,應如實記錄軸線偏差、左右偏差,若發(fā)現(xiàn)傾斜度超出規(guī)定范圍,需盡快進行補救。檢測結果表明,該防滲墻垂直度符合項目要求,可正式投運。
經過防滲墻改造的水利堤防已投運數(shù)年,期間防滲墻未發(fā)生質量問題,堤防原滲漏點沒有再次出現(xiàn)滲水情況,說明堤防結構穩(wěn)定且防滲性能良好,在社會性和經濟性方面均有突出表現(xiàn)。未來開展類似項目時,施工方可借鑒該項目的做法,綜合考慮現(xiàn)場水文與地質情況,對防滲墻形式及施工方法加以確定,為堤防所具有安全性以及穩(wěn)定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