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文,田偉盟,羅鳳云,王永麗,徐小梅,張麗梅
(昆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2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的數(shù)量逐年增多,老年高血壓的患病率不斷增高。據(jù)統(tǒng)計,我國有半數(shù)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而80 歲以上的高齡人群其高血壓的患病率接近90%。高血壓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老年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收縮壓高及脈壓差大的情況。相關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1.5%左右,約占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總數(shù)的53.21%[1]。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有其自身的特點,故在治療時需對其實施綜合評估及管理,而非單純的控制血壓。開展全面的老年綜合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及多學科團隊服務(geriatric interdisciplinary teams)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尤為重要。本研究依據(jù)《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7 版)》中提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降至150 mmHg/90 mmHg 以下”[2-3],采用我院自主研發(fā)的“老年綜合評估軟件2.0”﹝此軟件已獲得軟件著作權(軟著登字第2595938 號)﹞對患者進行多維度的評估,并運用多學科團隊服務,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的個體化醫(yī)療服務,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其血壓,提高了其生活自理能力。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 至2019 年我院收治的105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 ;年齡≥60 歲;每人至少患3 種慢性病,其中必須包括高血壓;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精神疾病或重度癡呆;患有惡性高血壓或繼發(fā)性高血壓;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中途退出本研究[4]。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54)和對照組(n=51)。在對照組51 例患者中,有男性24 例,女性27 例;其年齡為62 ~93 歲,平均年齡為(77.96±6.76)歲。在觀察組54 例患者中,有男性29 例,女性25 例;其年齡為60 ~91 歲,平均年齡為(77.78±8.28)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降壓治療,方法是:口服厄貝沙坦片和(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觀察組患者中,有23 例患者口服厄貝沙坦片進行治療,150 mg/ 次,1 次/d ;有16 例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進行治療,5 mg/ 次,1 次/d ;有15 例患者口服厄貝沙坦片(150 mg/ 次,1 次/d)+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次,1 次/d)進行治療。在對照組患者中,有21 例患者口服厄貝沙坦片進行治療,150 mg/ 次,1 次/d ;有13 例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進行治療,5 mg/ 次,1 次/d;有17 例患者口服厄貝沙坦片(150 mg/次,1 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次,1 次/d)進行治療。在用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的變化。入院后每天監(jiān)測記錄血壓的兩個時間點分別為7:00 和16:00,入院48 h 內對患者進行一次24 h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干預2 個月后再對其進行一次24 h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老年綜合評估,方法是:采用我院自主研發(fā)的“老年綜合評估軟件2.0”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具體的評估內容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數(shù)評定量表(MBI)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根據(jù)評估的結果指導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2)認知功能評估。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對于認知功能下降的患者,查找病因并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必要時可對其進行藥物治療。3)營養(yǎng)風險篩查。采用住院患者營養(yǎng)風險篩查表(NRS-2002)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風險篩查,對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營養(yǎng)支持,以改善其營養(yǎng)狀態(tài)。4)心態(tài)評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等工具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根據(jù)評估結果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改善其心態(tài),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必要時可為其應用抗焦慮藥物或抗抑郁藥物。5)多重用藥篩查。對患者進行多重用藥篩查,了解其能否適當用藥,并合理為其調整用藥方案,減少因不合理用藥而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老年綜合評估(方法同上),并為其提供多學科團隊服務,方法是: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病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問題及影響因素,根據(jù)“生物-心理-社會-環(huán)境-工程”的醫(yī)學模式,由醫(yī)生、臨床藥師、營養(yǎng)師、護理人員、心理專家等組成多學科團隊。團隊成員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全面的醫(yī)學檢查和身心方面的功能評估,針對共同的問題達成一致性的解決方案,然后給予其綜合性的醫(yī)療、康復及護理服務。例如,營養(yǎng)師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營養(yǎng)狀態(tài)等,為其制定科學、健康的飲食方案;心理專家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為其提供相應的心理疏導;臨床藥師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用藥后的藥代動力學變化,并評估其療效及用藥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及時與臨床醫(yī)生溝通,合理為患者調整用藥方案,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療效,平穩(wěn)控制其血壓。對兩組患者均進行2 個月的干預。
干預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及MBI 評分。本研究中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多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故主要對其治療前后的收縮壓進行評估。MBI 的滿分為100 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佳。
用SPSS 25.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用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平均的 收 縮 壓 分 別 為(151.22±6.25)mmHg 和(149.20±6.03)mmHg。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平均的收縮壓分別為(135.75±8.15)mmHg 和(128.13±5.97)mmHg。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的比較(mmHg,± 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收縮壓的比較(mmHg,± s)
注:*與本組干預前相比,P <0.05。
組別 收縮壓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51) 151.22±6.25 135.75±8.15*觀察組(n=54) 149.20±6.03 128.13±5.97*t 值 0.680 4.762 P 值 0.096 <0.001
干預前, 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平均 的MBI 評 分 分 別 為(56.53±9.44) 分 和(55.01±11.06)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MBI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平均的MBI 評分分別為(65.05±8.82)分和(75.56±9.56)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MBI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MBI 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BI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BI 評分的比較(分,± s)
注:*與本組干預前相比,P <0.05。
?組別 MBI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51) 56.53±9.44 65.05±8.82*觀察組(n=54) 55.01±11.06 75.56±9.56*t 值 0.326 -2.553 P 值 0.748 0.020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對其靶器官(如心臟、腦血管、腎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其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威脅其生命安全[5]。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存在收縮壓高、脈壓差大、多病共存、多重用藥、多器官功能衰退等問題,致使其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研究指出,對于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單獨對其進行藥物治療的療效欠佳,其血壓控制不理想。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低于對照組患者,其MBI 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梢?,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期間,給予其老年綜合評估及多學科團隊服務能有效控制其血壓,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老年綜合評估及多學科團隊服務能通過綜合評估全面了解其身心狀態(tài),并通過組建多學科團隊給予其藥物治療、飲食、運動、心理、營養(yǎng)等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可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堅持規(guī)律用藥,進而可顯著提高其療效。研究指出,開展老年綜合評估及多學科團隊服務能充分體現(xiàn)老年醫(yī)學的服務宗旨[6-7]和“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遵循“健康老齡化”的原則,將“以疾病治療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源龠M患者健康為中心”,極大地推進了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同時,對其實施老年綜合評估及多學科團隊服務能進一步改善其血壓,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